书城心理学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1
1141300000016

第16章 人格障碍(3)

8判别能力差,常常不能吃一堑长一智。

9病态的自我中心,自私,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爱和依恋能力。

10麻木不仁,对重要事件的情感反应淡漠。

11缺乏真正的洞察力,不能自知问题的性质。

12对一般的人际关系无反应。

13做出幻想性的或使人讨厌的行为,对他人给予的关心和善意无动于衷。

14无真正企图自杀的历史。

15性生活轻浮、随便,方式与对象都与本人不相称。

16生活无计划,除了老是和自己过不去外,没有任何生活规律,没有稳定的生活目的。他们的犯罪行为也是突然迸发的,而不是在严密计划和准备下进行的。

是什么造成了他没“良心”?

在做出反社会型人格的诊断时,所要考虑的最关键方面是个人对自己的反社会行为的反应。在上述特征中,无责任感和无羞耻心特别重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即便在做了大多数人通常会感到可耻和罪恶的事后,在情感上也无反应。

香港电视连续剧《还我今生》中的世杰,他8岁因意外患上抽搐症,处于半植物人状态,其兄在父亲残疾、母亲另嫁的情况下,呕心沥血地维持了一家,并不惜一切代价使其起死回生。而他康复后,为了满足私欲,先是抢占了哥哥的未婚妻,又认仇人为父,气死亲生父亲,最后发展到逼死亲生母亲、谋杀亲哥哥,一系列行为可谓丧尽天良,毫无人性。

世杰的人格为常人所无法接受,甚至无法理解。其基本特征是没有“良心”,干了坏事一点儿也不觉得难过,对别人的痛苦漠不关心,且总是将自己的幸福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类型的人一般智力发展发育良好,只是私欲极重,并为之不择手段地去攫取,富于攻击性和破坏性。现实生活中,具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倾向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为了自己的私欲,有的营私舞弊、贪污诈骗,有的杀人放火、拐卖儿童,有的卖淫嫖娼、走私贩毒,给社会、家庭带来极大危害。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在儿童、少年期一般都有品行障碍,如世杰小时干了坏事,自己一推了之,老是让哥哥背黑锅挨打,而其母却因其成绩好,聪明灵活,百般偏爱袒护,忽视了对他的品行教育,以致酿就了后来极端自私的人格。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矫正儿童、少年的品行障碍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注意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尤其要进行责任感和义务感的教育,让儿童知道自己作为一个人,不能光享受,还应履行义务和责任。

父母要注重自身的修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给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对儿童、少年的不良行为倾向,要及时进行教育、批评,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切不可掉以轻心,甚至包庇纵容,以免酿成恶果。

“边缘性”被心理学家表示为什么?边缘性人格障碍是哪四个核心要素的综合征? “边缘”是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与之类似的,还有“非典型”这个词。当医生无法确诊一个病人时,就经常解释为“边缘性”;当心理学家遇到无法界定的心理失调症状和人格变异时,也经常用“边缘性”来表示。于是,“边缘性”便成为人们探究未知领域的一种符号。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类型之一。由心理动力理论家们提出,但仍然受到其他一些理论家的质疑,不过近些年它已经受到大量的关注。心理学家莫瑞把这种障碍描述为一种涉及4个核心要素的综合征:

1难以建立稳固的自我同一性

边缘性人格具有不稳定的自我感,从而就非常依赖他们与他人的关系来获得对自己的认同感。因此,他们独自一人时会过得相当艰难,当一份亲密的关系破裂时他们感到难以承受。格雷恩·克罗斯在电影《致命的诱惑》中扮演的那个角色就像是边缘性人格,她对一份亲密关系结束时,大难临头似的反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2不信任

边缘性人格在依赖于其他人的同时也对那些人进行猜疑,而且预期自己会被他们抛弃或受到他们的伤害。依赖性和不信任的组合使边缘性人格对他人的感情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心理。现在受他欣赏的朋友可能就是下一刻受到攻击的对象。

3冲动和自我毁灭行为

边缘性人格的行为通常是冲动的,不可预测的。当他们摆脱或无法接受即将失去的事物时,他们会采取自我毁灭性行为,如吸毒、不计后果的开车,打架和性乱交行为。有时还会做出自杀威胁。

4难以控制惯怒和其他情绪

这是边缘性格的突出特征。他们持续地存在于某一情绪危机中,主要是愤怒和悲伤两种情绪。

如何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要遵循哪些策略?

边缘性人格障碍在西方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往往具有较大的社会功能损害,并存在10%的自杀率(高于普通人群50倍)。边缘性人格障碍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2%,在精神科病人中检出率较高:门诊病人为10%,住院病人为20%。由于较高的自杀死亡率以及在治疗上的困难,边缘性人格障碍引起了精神病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我们通过电影《致命的诱惑》可以将更加透彻地理解边缘性人格的这些特征。

年轻有为的律师丹尼有个美满的家庭。妻子贝斯漂亮贤惠,六岁的女儿艾伦天真活泼,他们的生活宁静和谐。

丹尼夫妇在应邀参加的一个酒会上,认识了一位金发女郎。鬼使神差的丹尼撇开妻子来到了女郎身边,了解到女郎是出版社的助理编辑。

第二天,丹尼未与妻子同往娘家,而是参加了出版社会议。会上会下,两人更加投机,而金发女郎爱丽克丝的温柔、体贴也让丹尼逐渐迷失。于是二人在爱丽克丝家同床共枕。第二天清晨,丹尼悄悄跑回家,电话里传来爱丽克丝怒气冲冲的声音:“我讨厌一觉醒来,身边的人不在床上。”

对妻子愧疚的丹尼还是在爱丽克丝的坚持下去与她共进午餐。餐上爱丽克丝了解到丹尼已结婚九年、女儿已经六岁。但爱丽克丝并未为这些退步,面对执意要走的丹尼,割破了手腕的静脉,而面对丹尼的包扎伤心又温柔了起来。

晚上,更加愧疚的丹尼体验了家庭的温馨与快乐,想着自己的失足已经过去了。

第二天丹尼推开办公室的门,爱丽克丝正坐在他办公桌前,并为昨天的事道歉。接下来的几天,爱丽克丝时不时都会有电话进来,而且必须要见他。

丹尼很反感,爱丽克丝却含情脉脉地说:“我怀孕了。”

没有想出万全之策的丹尼推开家门,却发现爱丽克丝正与妻子交谈。丹尼威胁爱丽克丝不要告诉妻子,并且搬家,但并没有把爱丽克丝拒之门外。丹尼面对家中的小兔子被烤成了熟兔,就老实地把实情告诉了妻子。接下来,爱丽克丝从学校接走了丹尼的女儿,妻子贝斯受不了打击,昏昏沉沉地与车相撞。丹尼接受了受伤妻子的原谅,决定杀掉爱丽克丝。出院的贝斯和家人团聚,正要洗澡,却见了手执把刀欲除掉贝斯的爱丽克丝。

搏斗中,爱丽克丝用刀划破贝斯的手臂。正在这危急关头,丹尼听到妻子的叫喊进了浴室。夫妇俩一同对付爱丽克丝,把爱丽克丝掐死在浴缸里。

丹尼和妻子回到客厅,商量去报警。不料,爱丽克丝死而复生,从浴缸里腾空而起,举刀冲进客厅。

在残酷的搏斗中,爱丽克丝已红了眼,她要杀丹尼。情急中,贝斯这个善良的女人拿出枪打死了爱丽克丝。

丹尼一家又恢复了昔日的安宁。历经劫难,他们将更加珍惜这一切。

爱丽克丝既依赖又充满敌意,她相当依赖丹尼,但当其依赖无法满足时,则表现强烈的愤怒,因此难以维持深度而亲密的关系,他们特别在乎别人对他的亲疏,往往陷入全好与全坏的两极。如果别人关心他,使之有安全感时,他会将别人理想化;但别人的付出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便对之充满愤怒与批判。反之,他们极怕被依赖的对象所背叛,往往激起对象的生气愤怒,或率先背叛对方,以测试对象的容忍程度,当对象果真离开他后,他则陷入极大的情绪混乱中,并强化世界无人可信赖,自己是空虚孤独的存在信念;另一方面他们缺乏自我认同,故无法忍受独处的孤寂,有长期的空虚感,为了避免空虚孤寂,他们可能随意与人发生关系,或以自伤,如割腕等排解内心的空虚无望。其生活模式混乱无比。

对类似人格障碍患者,治疗的重点在于如何应对其原始的防御机制,怎样把患者的那些缺乏联系的形象和情感状态整合起来,让患者恢复被防御所分裂的感情。因此,需要治疗者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医生应有的关心,同时不要被反移情所左右,坚持用一种中立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让患者建立安全感、信任感,并设法将这种安全和信任扩展到他的生活中去,扩展到他与其他人的关系中去。

人格障碍的精神分析式治疗有其特征,要将焦点集中在此时此刻患者与治疗师的关系上,患者会很快将其现实生活中混乱的人际关系模式带入到治疗中来,因此,治疗师要及时向患者指出这种强迫性重复行为。对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疗,其干预要比神经症早而多,且必须遵循如下策略:

1选择一个居先的主题,包括紧急状况或通常状况,在患者纷乱的临床相中选择切入点,进行澄清、面质和解释。

2保持治疗的支持性框架,限定设置和限制症状的继发性获益。

3保持技术上的中立性和限制见诸行动。

4在解释歪曲真实的幻想前,从治疗师与病人在交流中通常共享的真实中进行干预。

5分析移情中的正负面以避免仅看到移情中的某一面(正或负),以帮病人整合正负性情感。

6系统地分析进入移情中的原始防御。这个策略增强了自我,但在短程治疗中要加以限制,因病人难以在短时期内收回他或她正在投射的内容。

7始终保持对反移情的清醒并将从反移情中学到的东西整合进解释的过程。

一个讨厌女人的人眼中的女性有什么特征?

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或心理幼稚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本质特征是自我戏剧化的追求,把某种情绪夸张化。这种情绪常常具有操纵性,以吸引注意和同情为目标。如表演型人格看到血“昏了过去”,会在看电影时悲伤得“不能自持”以至于不得不马上送回家,从而破坏了同伴的整个夜晚;如果爱人对他没有兴趣他会威胁说要自杀。表演型人格障碍,对自己来说,他们似乎很敏感,在他人看来,在第一次的印象逐渐变弱之后,通常显得浅薄和虚伪。

有时,表演型人格障碍好像是一个讨厌女人的人眼中的女性特征:虚荣、浅薄、自我夸张、不成熟、过于依赖和自私。多数报告显示:被诊断为表演型人格的人当中至少有三分之二是女性。

男子刘某,26岁,十三年前,因不明原因逐渐表现爱模仿戏剧演员的动作,身着戏装或其姐的红毛衣,头扎鲜花,抹口红,打扮自己,行为举止女性化。同时,容易发脾气,自己的愿望如不能得到满足,就烦躁,甚至打人;变得非常自私,把家里的电视机和洗衣机搬至自己的房间,不许别人使用;爱听表扬的话,与人谈话时,总想让别人谈及自己如何有能力、亲戚如何有地位、自己外貌如何出众等。如果别人谈及别的话题,病人常常千方百计地将话题转向自己,而对别人的讲话内容则心不在焉;常常感情用事,以自己高兴与否判断事物的对错和人的好坏,对别人善意的批评,即使很婉转,也不能虚心接受,不但不领情,还仇视别人,迫使别人不得不远离他。近几年来,与人发生纠纷的次数有所增加,给家庭带来许多麻烦。

就像刘某一样,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人际关系很脆弱。最初新认识一个人时,他们显得热情并会表现自己的爱。但是,友谊一旦建立,会像刘某这样自私,只显示自己重要,不顾及别人的感受,长此以往,他们的要求变得令人难以忍受。而且他们只重索取而不给予。

该人格障碍较多发生于少年期后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逐渐趋向成熟,至中年达到明显缓解。主要病因是幼年创伤性体验、家庭因素、文化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