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2
1141400000003

第3章 神奇的催眠现象 (2)

她又向前放眼搜寻,说:

“有。一个戴大帽子的男人,帽子压得非常低。”

“那个人大概有多大?”

“应该有40多岁吧。”

“他脸上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吗?”

“长方脸,眼角好像有个黑痣。”

“之后他做什么?”

“他走到女郎身边……”

被催眠的女子突然失声惊叫起来:“啊!就是他!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手枪,把那个女郎打死了!”

“然后那个男人往哪里跑了?”

“他用手压了压帽子,然后飞快地跑进商场里去,一直没有回头!”

这位妇女在被催眠状态中回忆起她当时的所见所闻,提供了凶犯的相貌特征。里昂警察局根据她提供的特征,抓获了凶犯。

上面列举的是用催眠术侦破凶杀案的实例。那位作为见证人的中年妇女,在她觉醒的时候,对她面前所发生的亲眼目睹的事实,却说不清它的经过,而被催眠之后,她竟然能够详尽叙述凶杀案的经过。

催眠能让一个人重返童年时代,可能吗?

年龄倒退就是催眠师向被催眠者下达指令,要求被催眠者的心智回到从前的某个时候,这个时候可以是前一天、几个星期前、几年前。例如,催眠师这样暗示受术者:“从现在起,我让你逐渐退回到童年时代。一年一年地,你回到过去。好啦,请你深深地吸气,吸满之后就静静地呼气,随着呼气放松全身。好,吸气……吸气……放松全身。回到童年时,你能按照各个年龄,把平时忘掉的过去的事情,全部回忆起来。你现在是很怀念过去的,现在,我拍掌,每拍一下,你就变得年轻。你现在是7岁。”

“喂,你现在是多大岁数……好,请告诉我,你所遇到的事情。”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受术者返回童年时代,他会像小孩子一样咬手指、撒娇、哭闹,其他的声音和语词也像孩子一样,如果让他唱歌,他会像孩子一样边拍手、边扭屁股、边唱歌。

催眠学家巴勃曾对被催眠者的年龄倒退现象做过大量的研究,他发现,经年龄倒退后所测得的智力与其该年龄阶段的智力并不相符,虽然它仍低于实际的智力,但仍有成熟性趋向。

专家们对年龄倒退现象提出了三种假设:

1.假装性假设

一些学者认为年龄倒退完全是假装的,是一种欺骗性行为。

2.真实性假设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年龄倒退是真实存在的,被催眠者在催眠师的指令下,的确能“回”到被要求的年龄,并具备当时年龄的外在特征,但他已具有的知识和能力并未完全消失。

3.模仿性假设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催眠的年龄倒退是一种模仿性行为,是完全沉浸于角色之中的角色扮演,被催眠者只是遵循催眠师的指令,按照催眠师的要求来模仿某一阶段孩童的语言、行为和情感等。

可以设想,既然催眠时能出现年龄倒退,那么,是否也能显示出年龄速进现象呢?其实,催眠师也能暗示被催眠者年龄在增长,并让他成为某个年龄阶段的人,然后让他说出或做出该年龄阶段时的事或行为。通常,被催眠者常常会说出他与他的儿子在一起聊天、踢球的事情,以及他的事业情况,等等。

对年龄倒退,这种现象研究很多,观念很多,争论也很多。但关于年龄倒退的实质依然没有水落石出。不过,学者们对速老现象的解释仍与年龄倒退的假设相仿,真实性派在期待着事实的验证;模仿性派认为被催眠者是按照他个人的愿望在想像他今后状况;而持假装性观点的人,坚持认为速老现象同样是一种毫无根据的假装。

催眠能使术者完全没有痛感,真的吗?

众所周知,人体对痛觉是很难适应的。当外界的伤害性刺激作用于人体时,人们必然会产生某种防御性的反应、躲避(一种无条件反射)。然而如果人们在接受催眠术,进入催眠状态后,情形就大不一样了。

一位被催眠的病人躺在手术台上,没有任何麻醉药物,医生就用刀划开他的皮肤,皮肤上敏感的痛觉感受器并没有使病人产生疼痛的感觉,他仍静静地躺着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医生又划开筋膜与肌肉,再打开腹腔,翻动腹腔内脏,寻找病变的部位。通常的那种翻动内脏的剧痛还是没有让病人有丝毫的“举动”。直至切除病灶、关腹、缝合,病人都安然地承受着,没出现疼痛所造成的明显的肌肉紧张、痛苦的情绪表现及其他的外在反应。

通过催眠术减轻疼痛早已应用在医疗上并被反复证明。早在1845年,英国外科医生詹姆斯·埃斯代尔在印度对一位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施行了催眠术,结果竟然大获成功,该患者在手术时报告无痛苦。实验的成功使埃斯代尔对“催眠性痛觉丧失”的探究热情一发而不可收,随后,他宁愿放弃新发现的乙醚和三氯甲烷等麻醉剂,而采用催眠麻醉。从1845年到1851年,他曾用这种技术施行过300多例手术,甚至包括截肢,并且在使用催眠术后,手术死亡率从50%下降到5%。在当时这是个奇迹,其主要原因是,他通过这种技术消除了病人手术后的恐惧感,使病康复得更快。

现在,许多国家的牙科、妇产科、外科等医疗部门都在使用催眠术镇痛。近年来,一些实验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催眠镇痛的效果比吗啡还好。

所以,在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会丧失疼痛的知觉,这种现象已被广大学者所承认。只是至今仍难合理地解释这种催眠性痛觉丧失的现象,还缺乏阐明其作用机理的理论基础。

催眠缘何能使一个人失忆?

在实践中,催眠师常常利用一种记忆丧失来消除病人那些不愉快的心理问题来达到治疗心理及生理疾病的目的。

有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足以证明这一点:

有一个美丽而善良的女孩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在她心里了曾对异性充满了美好浪漫的向往,可是如果真的与男孩接触和交往,无名的恐惧霎时袭来,她不敢去面对,不敢以一个正常人的心理去接受倾慕她的人,逃避成了她惯常的事。女孩为什么有这种莫名的恐惧感呢?其实,这都源于她小时候经常被继父辱骂和奸污,而继父又一次次地对她进行恐吓,不让其告之他人,所以这个女孩从小就生活在这种阴影里,长大后对异性只有恐惧而毫无一点安全感,所以出现上述种种现象。

后来,她找到了催眠师,决定用催眠术来疗自己的伤。在催眠中,催眠师暗示她:“从现在开始你已经忘记你的继父了,他曾经对你的侮辱现在也忘得一干二净,你过得轻松、自由,没有一点束缚感和恐惧感,你对一些男孩也充满了渴望和爱慕,因为找到他们,他们会给你安全感和温暖的爱,大胆地去追求你的爱情吧,爱情将会给你幸福。”经催眠后,这个女孩的病情得到了暂时控制,忘记了继父对她的侮辱和伤害。她开始去追寻自己的幸福。

另一位年轻女性,高中毕业刚走上工作岗位,因为同科室的人了解她在校时的一段不愉快经历而背后议论纷纷,所以,她不能安于工作,焦虑不安、头昏脑涨、失眠多梦。经过催眠后,她失去了在校不愉快经历的记忆,忘掉同科室人的背后议论,甚至反问:“他们什么时候谈论过我?”

有人使用催眠术忘掉已习得的计算和自己的姓名,术后就连简单的运算能力也丧失了,见到自己的姓名也不认识,呈现一种痴呆状态。当然,经催眠术后能迅速得到恢复,并无什么后遗症。

这种催眠术也常应用于体育中,一些运动员因某次比赛失误而影响情绪和技术水准的正常发挥,亦可通过催眠使其记忆丧失以解除心理上的压力。

人格转化,催眠师可以办到吗?

催眠师在催眠过程中可以把被催眠者本身的人格暂时停断,并转化为其他的人格。比如说,在催眠状态,当催眠师暗示被催眠者“你是和尚”时,被催眠者会像一个和尚一样念阿弥陀佛,还敲响木鱼;如果暗示被催眠者是“总理”时,他就会以一种非常严肃的态度开始发表施政方针演说;如果是暗示某些特定的历史人物、英雄、名人等,只要举出具体名字,被催眠者就会“变”成那个人。我们具体看下面这个例子。

某少年甲的同伴同学乙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而甲却逊色了很多。在催眠状态下,催眠师对甲暗示说:“你是‘乙’呀。”这时“甲”似乎真的成了“乙”,从态度到声音都酷似“乙”,当问他叫什么名字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乙”的名字。问他父母的名字时,如果他知道“乙”父母的名字,也会准确地说出“乙”父母的名字。此时“甲”的人格真的变成了“乙”。

儿童的不良行为常可采用这种人格转换催眠治疗的方法。有一位六年级小学生小强从小深受祖父母的溺爱,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回家作业往往不能完成,考试也常常不及格。平时还有咬铅笔头、和同学打架、生活懒散等不良行为,是班级中有名的“小顽皮”,虽经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批评,但屡教不改。

当小强进入催眠状态后,被暗示说:“顽皮、学习不专心、懒散、上课小动作多那不是你,而是你的同学小强,大家都不喜欢他,你是聪明、可爱、遵守纪律的李朗,你喜欢画画,老师同学们都喜欢你。”

“你叫李朗,是吗?”催眠师问道。

“是的,我叫李朗。”小强立刻回答道。

“你喜欢画画吗?”

“是的。”

“你爸爸叫什么名字?”

“李明威。”

“你妈妈叫什么名字?”

“杨薇。”

“杨小强是你们班的同学吗?”

“是的,他是一个顽皮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爱搞小动作,还常常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大家都不喜欢他。”

此时的小强经催眠的诱导实际上已完成了人格转换,李朗的好品质在催眠中的小强心理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疑对矫正小强的不良行为起着潜在的作用。经过几次催眠治疗,小强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而且改掉了咬铅笔头的坏习惯。

催眠师就是利用暗示的作用,使被催眠者的人格发生了转变,当然这些都是在催眠状态中发生的,而且被催眠者的主观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催眠师暗示的是被催眠者不喜欢的人、在社会遭人批评的坏人以及他不了解的人,那么即使催眠师做出暗示,这个转变过程也很难顺利进行。

例如,当催眠师暗示被催眠者:“你变成了一只鸟,一只雪白而美丽的鸟,你展开了宽大的臂膀,自由地在天空里翱翔。你的姿态十分优雅,充满了魅力……”在做出这样的暗示后,被催眠者便会把两臂当做翅膀展开,上下拍动,有时还会在房间里兜着圈子跑动。在这种时候,如果催眠师暗示的是被催眠者不抱好感的东西,比如猪、兀鹫等,被催眠者的反应就不会这么直截了当,过程也就不会顺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