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1141500000011

第11章 潜意识的本质内涵 (2)

人生的第一个史前事件是什么?他为什么总有想杀死父亲的冲动?

俄狄浦斯情结,即通常所说的恋母情结,是弗洛伊德理论中一个重要部分,也是颇具争议的部分。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潜意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内容,是人的生活的第一个史前事件。他认为处于大约3至6岁的儿童即他所谓的生殖器期对异性父母产生了性兴趣,并伴有乱伦欲望,年幼男童对母亲强烈的性恋和占有欲使他将父亲假想成了情敌,想除掉父亲并取而代之,可他怕在父亲面前暴露自己的想法而遭到阉割,因此,又产生阉割焦虑。

神话《俄狄浦斯王》是俄狄浦斯情结的起源。俄狄浦斯是底比斯国王拉伊奥斯之子,在他出生之前,曾有一项神谕说拉伊奥斯之子将杀父娶母,害怕这个预言成为现实的拉伊奥斯抛弃了刚出生的俄狄浦斯。科林斯的国王和王后收养了被遗弃的俄狄浦斯,对他疼爱有加,他长大后阿波罗神殿的神谕预言他将杀父娶母,为避免神谕成为现实,他离开了科林斯。游历途中,他与一位老人发生争执失手将其杀死,当他路过底比斯时,百姓们正为拦路的斯芬克斯苦恼,底比斯国王失踪已久,王后许下诺言,只要有人能解开斯芬克斯的谜语,她就和他结婚,并让他成为底比斯的国王。聪明的俄狄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那个谜底是人的谜语,救了底比斯的人民,并和王后成亲,成了底比斯的王。说到这里,预言已经成为现实,俄狄浦斯杀死的那个老人就是他的父亲,而他在底比斯娶的王后就是他的母亲。随后,底比斯遭受天谴,先知提瑞西阿斯指明真相,王后自尽。俄狄浦斯自残双目,四处流浪。

一个25岁的男子从读高中开始就老梦见父亲有外遇,一直持续了多年,高一时的一天晚上,他梦见在政府部门供职的父亲和一个女人在一起亲热,从那以后,一个人出神时,梦中画面也经常在头脑里出现,像电影中的慢镜头。父母感情很好,他觉得自己庸人自扰,为自己亵渎父亲而自责。但此后近10年,多则月余,少则一两周,他就会被同样的梦困扰,父亲在梦中的形象也越来越不堪入目。令他担心的是:自己几乎要相信梦境,看着母亲无辜的样子,他心中总冒出用鹅卵石砸死父亲的冲动。

在此,俄狄浦斯情结便显现出来,父亲比母亲社会地位高,父亲在他心目中的形象较为完美,潜意识中有种母亲与父亲不大般配的感觉,而他深爱母亲,于是产生一种深深的忧虑,害怕有人将父亲夺走,这种忧虑通过梦境倾泻出来。

依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俄狄浦斯情结所表现的对母亲的性欲和对父亲的仇恨,将永远成为人的生活中不可分割的感情。相对于此,一切后来的爱恋态度都是人生第一次俄狄浦斯之恋的替代。成人生活后的一切方面,都是从第一次被压抑进潜意识的俄狄浦斯情结中获取心理力量。在以后的生活里,人在自己完全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即在潜意识的支配下,再三和生活的新加入者一起表演第一次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内容,把被压抑的感情发泄到他们身上。

如何让潜意识协调人格的平衡?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成三大基本系统——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代表不受控制的生命驱力,比如,本能的性欲望和性冲动;超我是社会良心之声,比如对性欲望的压抑,知道人的性行为是和动物不同的,是有条件的(如对象、年龄、场合等);自我是调节本我和超我并与现实打交道的理性思维,它会考虑个体如何在一定的条件下,以不违背超我标准的适宜的方式满足个体的本我欲望。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个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起作用的。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本我”的一举一动因受到社会道德的制约而无法展现其本身。因此,人们的行为更多地表现在“自我”这个层面上。一个人的“自我”行为大多反映了一个人对现实环境的理解。例如,当现实环境允许一个人只可以吃一个馒头时,这个人就需要以“自我”的行为方式,即让自己按照现实环境的允许程度去满足自己的食欲。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本我”可能想吃两个馒头,但其“自我”通常可以在外界限制的帮助下规范自己的行为。然而,要想做到“超我”,即不但压制自己获取一个馒头的“自我”欲望,甚至还将自己的馒头让给其他更需要这个馒头的人的时候,这个人就要通过“超我”来实现这种崇高的道德境界。但是,他这样做是否能成功,就要看他的“本我”条件了。也就是说,与一个容易产生饥饿感的人相比,一个不容易产生饥饿感的人更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使自己的“超我”胜出。本我、自我和超我是一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互动过程,超越自我总会受到“本我”的制约,两者之间的冲突不断,妥协点通常会落在比较现实的自我上。

本我是行为的原动力系统,自我是行为目的和行为手段的心理系统,超我是行为准则心理系统。青春期经常有许多失足的青少年,因为孩子身体的充分发育使个体的性能量澎湃,本我中的性欲望也空前高涨,这时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超我控制,恐怕自我会更容易听从本我的指挥而追随自己的欲望行事,沉沦于感官的需求和刺激中无力自拔。道德和价值观的约束,认知的提高能帮助个体的超我对本我进行约束和控制。但仅靠有力的超我还不够,因为约束和控制太强、持续太久,会让自我不适,渐渐地,个体不是在压抑下心理扭曲变态,就是压抑不住自己走向爆发,而这种爆发甚至有可能补偿性地走向事情的反面,个体不仅不再压抑,反而表现得更为过分。

为了防止超我的控制过度或失控,应该在自我上下更多的工夫,学会更多的心理调节方法。宣泄,将自己压抑的心事说出来;升华,将有关的欲望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出来。这些思路和做法都能帮助自我协调好本我和超我的关系,做出符合社会现实要求的理性的决策和行为。如果自我找不到协调本我、超我的方法,在压抑未果之余,自我就会向本我倾斜。当一个人由于本我的制约而不能实现超越自我时,往往会患上神经衰弱症。当超越自我的想法发展到极致而又无法实现时,人往往容易反过来坠入虚无的深渊,突然对周围的事物变得淡漠,患上人们常说的抑郁症。

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了人的心理平衡机制,一旦本我突破了自我和超我的防线,把埋藏在潜意识当中最原始的力量释放出来,这种混乱的状态下,人的心理平衡机制就会混乱。一个人的人格的三部分只有相互协调平衡,他的生活才能顺利有效,而三者协调的关键在于超我的行为准则符合自我的心理本性。

潜意识车轮的运行机理是怎样的?

弗洛伊德在构建潜意识理论时,主要运用了以下六个理论依据。

1忘记过去原理

潜意识具有一种趋利避害的追求,其表现即为忘记过去使自己不悦的事情,不知不觉中逃避造成痛苦的经验。把让自己的痛苦的事件深深埋入潜意识,视之不存在,但它仍然会在人的某种行为、错误或失言等活动中出其不意地冒出来。生活中的遗忘便常常由潜意识的目的决定,从中可以探求出遗忘者内心的用意。

2潜意识与本能直接联系的原理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永远不能成为意识的对象,只有那些能够再现本能的概念才能成为意识的对象。他把意识的研究与人的心理本能,与遗传和后天的影响紧密相连,将潜意识看为人的本能的直接体现。人的生存本能保证了人类的延续发展,力比多作为最原始的本能力量是生存本能的体现。

3自我的利己性原理

自我代表理性与机智,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按照实际原则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自我习惯于把本我的欲望转变为行动,行动需要遵循超我的秩序和规则,而超我对自我的指导必须符合自我的心理本性,才可以指导、限制自我,达到自我规范。自我的心理本性体现在两个定律中,即每个人行为目的既可能自私自利又可能无私利他,但产生行为目的的原动力也就是来自自我的原始本能却只能是利己的;完全利己的行为原动力决定了行为目的只能恒久利己。

4意识的桥梁原理

潜意识必须通过梦、病症、过失等途径才能为人所察觉,所以必须要借由梦、各种症状、日常生活中的过失等行为的桥梁作用,才能被认识、观察和了解。

5心理活动的转化原理

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活动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由此构成人的心理过程,潜意识如何转化为意识便依靠心理活动的转化原理。潜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精神领域,是被压抑的本能冲动或欲望,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过渡到前意识或意识领域。潜意识心理活动转化的关键条件就在于检查机制,潜意识如果无法通过检查,就会被阻隔在意识的大门之外,如果顺利通过检查,就可以接近意识系统,走进前意识中,具备下一步成为意识的可能。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的材料区分不是绝对的,它们时刻发生变化,前意识无需帮助就能变为意识,潜意识通过努力可以变成意识,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必须克服种种强烈的抵抗。

6潜意识的欲望替代原理

弗洛伊德通过大量神经病的致病因素分析和对人的深层心理活动过程的考察,提出了潜意识欲望满足的替代物——症候。症候的形成需要一个必要条件即压抑,症候是被压抑作用驱回的某些其他历程的替代物,症候的背后隐藏的是不被意识感受到的深层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因此,症候不产生于意识的历程,只要潜意识成为意识,症候即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