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1141600000018

第18章 动 机 (1)

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人只要处在清醒状态之中,就要从事这样或那样的活动,无论这些活动对一定的主体来说具有多大意义和影响,它都是为一定的动机所引起。例如,当人饥饿时,开始觉得身上有不适应感,随着不适应感增强,就会产生寻找食物的愿望,并出现与食物有关的形象。当愿望非常强烈激起和必须维持人的活动时,这种需要成为活动动机,人的动机常常是由一定的客体所引起,并以对客体的需要为基础。

动机是大多数行为的基础吗?

在以上的内容中我们讲过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那么动机是怎样产生的呢?在本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动机是怎么回事。

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表现。各种动机理论都认为,动机是构成人类大多数行为的基础。

需要决定动机。需要是人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人类的各种行为都是在动机的作用下,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而人的动机又是由于某种欲求或需要引起的。

葛礼夏、阿尼雁、阿辽夏、索尼雅和厨娘的儿子安德烈,一面等他们回家,一面坐在饭厅里桌子四周玩“运气”——孩子们在赌钱。赌注是一个戈比。

他们玩得正起劲。就数葛礼夏脸上的神情顶兴奋——他打牌完全是为了钱。要是茶碟里没有戈比,那他早就睡了——担心赢不成的那份恐惧、嫉妒,他那剪短头发的脑袋里装满的种种金钱上的顾虑,不容他安安静静地坐着,安住他的心思。

他妹妹阿尼雁是一个8岁的姑娘——也怕别人会赢——钱不钱,她倒不放在心上。对她来说,赌赢了,是面子问题。

另一个妹妹索尼雅——她是为玩牌而玩牌——不管谁赢了,她总是笑,拍手。

阿辽夏——他既不贪心,也不好面子。只要人家不把他从桌子上赶走,不打发他上床睡觉,他就感激不尽了——他在那儿与其说是为了玩“运气”,还不如说是为了看人家起纠纷,这在打牌时是免不了的。要是有人打人,或者骂人,他就十分高兴。

第五个玩牌的人是厨娘的儿子安德烈——自己赢了也好,别人赢了也好,他都不关心,因为他全副精神注意着这种游戏的数字,注意着它那一点也不算复杂的原理,这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不同的数字呢?他们怎么会算不错?

葛礼夏、阿尼雁、阿辽夏、索尼雅与安德烈每个人的需要不同,导致他们玩牌的动机不一样,所以正是不同的需要决定了不同的动机。

但不是所有的需要都能转化为动机,需要转化为动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需要必须有一定的强度。就是说,某种需要必须成为个体的强烈愿望,迫切要求得到满足。如果需要不迫切,则不足以促使人去行动以满足这个需要。

第二,需要转化为动机还要有适当的客观条件,即诱因的刺激,它既包括物质的刺激也包括社会性的刺激。有了客观的诱因才能促使人去追求它、得到它,以满足某种需要;相反,就无法转化为动机。例如,人处荒岛,很想与人交往,但荒岛缺乏交往的对象(诱因),这种需要就无法转化为动机。

按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欲求或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安与紧张的情绪,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即动机,它驱使人选择目标,并进行实现目标的活动,以满足需要。需要满足后,人的心理紧张消除,然后又有新的需要产生,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怎样的?

当一个人饥饿难忍时,他(她)一心所想的就是如何寻找食物,而不会顾及其他事情。在这个时候,其他需要无论是安全感也罢,爱欲也罢,或争强好胜也罢,都显得无关紧要。然而当他(她)对食物和水的需要已经获得满足之后,该需要就不再位居中心地位而其他方面的需要就可能变得更为重要。这些现象为一个关于人类动机的理论提供了部分事实依据,该理论就是马斯洛提出的需要等级理论。该理论在心理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马斯洛认为我们人类具有五类不同的需要,从最低等级或最基本的需要到最高等级的需要,分为五个水平(层次),这种等级关系可以用一座金字塔来描绘,其中最基本的需要处于金字塔的底层,而最高等级的需要位于金字塔的顶部。这五类的需要自下往上依次为:

1生理需要:对食物、水、减轻疼痛以及性的生物学需要。

2安全需要:在身体上和心理上感到安全而有保障的需要,包括避免人身危险的安全需要以及经济保障的需要等。

3归属和爱的需要:爱他人和被他人爱的需要,以及被朋友接纳而成为团体中一员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前者希求别人的重视,后者希求个人的价值。只有包括此一层次在内的四种需求都能获得满足,最高层次的需求始能相继产生。

5自我实现需求:包括精神层面的臻于真善美与高人生境界的需求。

马斯洛以需求层次的概念,说明人格成长发展的心理意义,故而称为需求层次论。在心理学上,需求层次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马斯洛曾以其自我实现的理念,对当代历史名人的生平事业做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自我实现者在动机的需要上确有异于常人的特点。

动机有什么功能?各是如何运作的?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如下三种功能。

1激活的功能

动机能激发一个人产生某种行为,对行为起着始动作用。例如,一个学生想要掌握电脑的操作技术,他就会在这个动机驱动下,产生相应的行为。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徐悲鸿刚到北平时,便经常去琉璃厂的字画店里浏览,以搜集古今的优秀字画。遇上他所喜爱的,就会情不自禁地说:“这是一张好画!”“这是难得的精品!”等,直说得站在旁边的画商眉开眼笑,本来没有打算要高价的,现在却向徐悲鸿提出了高价。而徐悲鸿一旦看中,便不再计较价钱。有时为了买画,家中的钱又不够,他就再添上自己的画。徐悲鸿当时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他自己的生活过得十分俭朴,连双皮鞋都要到旧货摊上去买,他的妻子廖静文有时埋怨他说:“你何必在画商面前表示你那样喜爱这张画呢?你不会冷静一些吗?你总是让人家看出你非买不可,结果你原可以少出一些钱就能买到的画,也被人家要了高价。”徐悲鸿温和地点头笑了,承认她的话很有道理。但是,下一次再遇到画商送来好画时,他还是情不自禁地赞不绝口。

徐悲鸿为什么买画时赞画?这除了他诚实、公正、无欺的道德品质以外,还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那就是他作为一个画家,徐是赏画而不是买画,赏和买是不一样的,再高的价格,他也要拿下,正是他作为一个职业画家的赏画动机在起作用。徐悲鸿终生不知疲倦地收集我国古代传统绘画,使它们能得到自己的研究、整理和保护。当一幅好画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激动、他兴奋、他赞赏。假如他对一幅真正的好画能装出无动于衷的样子,那他就不是画家徐悲鸿了。

2指向的功能

动机不仅能唤起行为,而且能使行为具有稳固和完整的内容,使人趋向一定的志向。动机是引导行为的指示器,使个体行为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例如,一个学生确立了为从事未来的实践活动的学习动机,在其头脑中所具有的这种表象可以使之力求注意他所学的东西,为完成他所确立的志向而不懈努力。

沃特出身贫寒。他在读小学时,曾在西雅图滨水区靠卖报和擦皮鞋来养家糊口。后来,他成了阿拉斯加一艘货船的船员。17岁高中毕业后,他就离开了家,加入了流动工人大军中。

他的同伴都是些倔强的人。他赌博,同下等人——所谓“边缘人物”混在一起,军事冒险者、逃亡者、走私犯、盗窃犯,等等一类人都成了他的同伴。他参加了墨西哥潘琼·维拉的武装组织。“你不接近那些人,你就不会参与那些非法活动,”沃特说,“我的错误就是同这些不良的伙伴搞在一起。我的主要罪恶就是同坏人纠缠在一起。”

他时常在赌博中赢得大量的钱,然后又输得精光。最后,他因走私麻醉药物而被捕,受到审判并被判了刑。

沃特进入了莱文沃斯监狱时34岁。以前尽管他和坏人在一起,但从未因此而入狱。他遭受到磨难,他声言任何监狱都无法牢牢地关住他,他寻找机会越狱。

但此时发生了一个转变。这一转变使沃特把消极的心态改变为积极的心态。在他的内心中,有某种东西嘱咐他,要停止敌对行动,变成这所监狱中最好的囚犯。从那一瞬间起,他整个的生命浪潮都流向对他最有利的方向。沃特的思想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使他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了。

他改变了好斗的性格,也不再憎恨给他判刑的法官。他决心避免将来重犯这种罪恶。他环视四周,寻找各种方法,以便在狱中尽可能地过得愉快些。

首先,他向自己提出了几个问题,并在书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此后,他开始认真地学习,并努力上进,等出狱后,他刻苦努力,开了自己的公司,他当上了董事长,实现了人生的蜕变。

沃特从囚犯到老板的蜕变过程,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动机的指向性功能,指导着沃特重新设计了新的目标,并最终实现。

3维持和调整的功能

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对行为起着续动作用。当活动指向于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相应的动机便获得强化,因而某种活动就会持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就会降低活动的积极性或使活动完全停止下来。需强调的是,将活动的结果与个体原定的目标进行对照,是实现动机的维持和调整功能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