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1141600000020

第20章 动 机 (3)

性动机一般是在性心理成熟后产生的,在性心理成熟后,由于男女性器官所产生的性激素不同,导致男女在心理倾向上是不一致的。在性成熟之后,从一般来看,由于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之间的差异就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女性的性能力和性激素(包括卵巢激素、黄体激素)有密切的关系。这时,如女性的性激素分泌不平衡或分泌失调紊乱,她的性欲和达到快感的能力就会受到损害和影响。女性在性行为方面,多数比男性的进展过程要长而持久,但比男性被动,这只是相对而言,有时差别并不大,但如果男性在言语思维的沟通方面和表达个人意图方面能十分有效的话,女性就可以和男性一样地反应敏捷,从而取得性生活的和谐。此外,女性一般感觉有强烈的性冲动,但却不轻易表现出更强的性行为,即女性没有男性那样容易产生持久而思虑周到的性幻想。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讲,对性的认识是:她们的性心理更倾向于充分享受性爱的欢悦而不是苛求每次达到高潮。

在男性方面,由于生理特点、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原因,男性一般都会表现出比之女性易受到视觉和情景、形象的刺激而出现性欲的反应和特征,而且许多男性较注重器官的刺激,而女性则习惯于接受感觉上的刺激。男性的性行为的主动性也同长期以来男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而影响到他们的性心理定向的。有许多关于性心理的研究报告指出,女性在享受性的能力方面会比男性更为强烈。男女的性能力是不尽相同的,男性多偏好于直接的性器官的接触;而女性的快感只有1/3来自性器官的接触,有2/3是来自全身的接触及情绪上的满足。

什么样的动机使人成为工作狂?

现今都市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工作时间占用人们时间越来越多,有的人将工作看成无奈,有的人将工作看成乐趣,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别呢?

现代社会文化使我们从小就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就是一个人应该具有雄心壮志,要精力充沛,要坚忍不拔,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才能立足社会,获得令人羡慕的成就。这种思想灌输让我们形成一种基本观念:一个人能够从工作中获得满足。

为什么工作能够让人满足?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工作中他能够体现自己有能力,这种体现能力的需求就是马斯洛所描述的尊主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对于人们工作动机的分析还必须注意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区别。当你投身于某一活动仅是为了从中获得乐趣,心理学家认为你是受了内在动机的激励。而如果你做某事是为了获取外界某种形式的回报,诸如赚钱或者避免受到批评等,你就是受外在动机的促动。

小王是一个工作狂,每次他干工作喜欢抢在所有人的前面:“到中午12点,我已经干了一天的活,哈哈,我比每个人都领先那么多时间!”沉迷于工作的人经常遭人非议,被说成是丧失许多生活乐趣而头脑简单的人。然而心理学家对工作狂做了大量研究,发现大多数工作狂对他们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然而要让一个工作狂感到幸福快乐,那他(她)首先必须找到或者创造出一种与其能力相称的工作,并且能够从中获得胜任工作的感觉。

工作狂的动机多是内在动机起作用,因为他们大多数感到忙碌并快乐着,如果感到压力很大,很痛苦,那就是外在动机在起作用了。

动机与效果有什么关系?还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动机效果会常常不一致,有时甚至相悖而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动机与效果间是有关系的,就是效果会随着动机的强烈程度逐步加强,但动机要强到一个程度后,效果就会下降,此时,动机越强,效果会越不明显,当然如果动机很弱,那么效果也不明显,效果与动机是一个抛物线的函数关系。以学生学习为例子,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不在意,学习动机不强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他的考试成绩一定不会好的。可是随着他学习动机的提升,他就会逐渐地用心学习,他的学习成绩自然也会提升,但如果动机过于强烈,特别想学习,特别想考出好成绩,那么反而会学不好。

成功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的成功欲望过于强烈,反而会由于不如意而陷入苦恼之中。

1993年,一个大学毕业生在西安城里到处找工作,结果处处碰壁,他急于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以回报父母,但找了一年也没有找到,他感到极度的失落,非常郁闷。

他打电话回家给父母,说自己无能,找不到工作,孝顺不了父母。父母告诉他,不要着急,父母不用他的钱,他能养活自己就行了。这样年轻人成功的动机就降下来了。原来父母只要求他养活自己就行了,那还不简单呀!于是他很容易就找了个饭店打工,给人家做服务生。

此后,这个中文系的毕业生便在这家酒店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后来由于是大学生,他被调到办公室做文秘,这时他也不过每月几百元钱,但是他毫不在意,任劳任怨,因为他知道,他只要养活自己就行,没有刚毕业时强烈的成功欲望了。由于工作勤奋,深得员工和老板的爱戴,后来被提拔为西餐部经理,一直到酒店副总经理。后来,他开了一家自己的酒店。结果他成功了,在动机不是很强烈的时候他反而能取得成就。

还有一个毕业生与他相仿,在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怨天尤人,逐渐地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下降了,成功的动机也越来越小,后来干脆就认为,人活着就是最现实的,没关系、没背景是不可能成功的,转眼十年过去了,他依然是一个小职员,这就是说动机太弱,对效果也是不利的。

所以我们应该适当控制自己的动机强度,既不能叫它表现得过于强烈,也不能太弱,适当的动机有利于效果,有利于目标的达成。但生活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动机和效果的不一致。我们动机方向与实际达成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古人常用“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来说明这种现象。下面问题我们专门阐述动机与效果的不一致。

好坏动机与效果之间有何错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动机与效果不一致的情况。这里有些是方法、措施不当,有的是遇到了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或许还有一些我们目前尚未认识到的其他因素。有时好的动机并不一定会有好的效果时,坏的动机也可能偶然出现好的效果,对此,我们都要认真分析,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古时候,有个商人遇到了劫匪,劫匪把他赶到山洞里,并抢了他的钱,结果两人都在山间里迷了路。

之后,两个人开始寻找洞的出口。在他们追逐时,并未细察,其实这个山洞极深极黑,且洞中有洞,纵横交错。两个人置于洞内,宛如身处一个地下迷宫。这时,山匪又转回身来,商人想:“这下完了,看来这个山匪还是要杀人灭口。”没想到,山匪只是拿走了商人准备为夜间照明用的火把。

山匪很庆幸,他点燃火把,就像点燃了生命之光。山匪借着火把的亮光在山洞里行走。火把给他的行走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他可以看清脚下的石头,能看清周围的石壁,因而他不会碰壁,不会被脚下的石头绊倒。但是,山匪走来走去,就是走不出这个山洞。为了避免在原路上重复,他把抢得的钱每隔一段路放一张,终于,所有的钱一张一张地都放完了,他多希望在他的路上再也不要看到它们。可是,他就是走不出这个山洞。最后,他终于绝望了,并因力竭而死在了洞里。

商人因为失去了火把,没有了照明,他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得十分艰辛,他不时会碰壁,不时被石头绊倒,鼻子被擦破了、脸被摔肿了。但是,正是因为他一直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所以,眼睛能够敏锐地感受到洞口折射进来的微弱的光亮。于是他迎着这一束微弱的光摸索着爬行,最终逃离了山洞。

数日后,这个商人带了随从及火把、路标,再次走进了这个山洞,发现了山匪的尸体,也看到了那一张张作为路标的钱。其中有的钱距离洞口并不远。

山匪抢钱,目的在于过上不劳而获的好日子。正是这钱,使他进入了虎口一般的山洞。山匪抢了钱财之后,返回身去抢火把,目的在于走出山洞,保全性命。可正是火把的光亮,山匪的动机总是和目的不一致,每一次想法总以相反的结果出现,这就是目的和动机的不一致。生活中常有这样例子,他无法看到洞口射来的微亮,永远地留在了洞内。

善良动机为什么不一定期导致美的结局?

上面我们讲了,不良动机导致结果变化的动机效果不一致,下面我们再看一个善良动机导致美好结局的动机效果不一致情况。

很多年以前,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有一对老夫妇走进一家旅馆的大厅要求订房。

但客房已满,服务生一脸无奈,但服务生看着两个老人可怜的样子,同情顿生,于是把自己的住房让给了老人。

第二天一大早,当老先生下楼来付住宿费的时候,那位服务生婉言拒绝了老先生,说:“我的房间是免费给你们住的,我昨天晚上在这里已经取得了额外的钟点费,房间的费用本来就包含在这里面了。”老先生说:“你这样的员工是每一个旅馆老板梦寐以求的,也许有一天我会为你盖一座旅馆。”年轻的服务生听了笑了笑。他明白这对老夫妇的好心,但他只当它是一个笑话。

又过了几年,服务生突然接到老先生的来信,并要他去曼哈顿,给他一个旅馆,服务生如约而至。老板果真给了他一个旅馆,这家饭店就是美国著名的渥道夫·爱斯特莉亚饭店的前身,这个年轻的服务生就是该饭店的第一任总经理乔治·伯特。乔治·伯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用一夜的真诚换来的竟是一生的辉煌回报。

小伙子留老夫妇住宿,当时的动机只有一个,即帮人于危难之中。而面对老先生要付住房费时,就会有两个动机,一是收钱,获得经济上的回报;另一个是婉言拒收,塑造自己的人格。

小伙子用自己的善良动机打动了老夫妇,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小伙子的动机与效果并不一致,但这样的不一致却带来了极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