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1141600000027

第27章 附录一 影响心理学发展的4位人物

心灵的白昼与黑夜——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生平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专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医学,同时在布吕克生理研究所工作,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并从事脑解剖学和病理学的研究。1886~1938年间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疾病。起初,他用催眠术治病,发现其局限性后改用宣泄疗法(又称疏泄法或谈话法),即在催眠状态下让病人将内心的郁积倾诉出来。1895年,与布洛伊尔合作发表《癔症研究》,这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之作。1900年出版的《梦的解析》,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正式形成。1910年,在召开的第二次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成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最终形成。

弗洛伊德著作主要有《梦的解析》(1900)、《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1)、《精神分析引论》(1922)、《自我和伊底》(1923)、《精神分析引论新编》(1933)等。

弗洛伊德的学说

弗洛伊德主要研究的对象是意识,他认为,主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与本能有关的欲望,尤其是性的欲望,但这些欲望为道德习俗和法律所不容,因而被压抑或排挤到意识之下,但它还依然是存在的,他将这种意识称之为“潜意识”,潜意识是种未被觉醒的心理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被压抑、被排挤的情绪经验活动的过程。

潜意识是非理性的,是心理活动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并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

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弗洛伊德认为还有一种前意识。前意识是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中介环节,是无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人的心理或精神活动,就是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这三个由深到浅的层次构成的。

由意识研究,弗洛伊德引申出对梦、人格的研究等,并开创了精神分析学派,他把人格分为伊底、自我和超我三大部分,其中伊底是与生俱来的潜意识部分,自我是意识部分,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去的部分,是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

对弗洛伊德的评价

弗洛伊德强调人类的行为动机,重视意识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弗洛伊德对于心理学及整个人文科学的贡献是相当突出的。首先,由于他把为传统心理学所忽视的潜意识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而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其次,他推进了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性心理学、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在医疗实践中,精神分析突出了心理治疗的价值,创立了一套治疗神经症的方法和理论,突破了过去那种单靠药物、手术和物理方法治疗的局限性,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新途径,且疗效显著。

但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性欲的决定作用,也遭到一些后世学者的批判和反对。

魔鬼寓于神中——荣格

荣格的生平

荣格(1875~1961)是瑞士精神病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1900年获巴塞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2年又获苏黎世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5年任该校精神病学讲师,后退职自行开业。荣格原有精神分析学的“王储”之称,是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第一任主席。但是他也继阿德勒之后于1914年与弗洛伊德分手,并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分析心理学”。主要著作有《力比多的转化和象征》(1912)、《心理类型》(1921)、《寻求灵魂的现代人》(1933)、《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1958)等。

荣格的学说

荣格把人的整体称为心灵,认为心灵包括一切有意识的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及行为,心灵既是个复杂多变的有机整体,又是一个层次分明、相互作用的人格结构。

心灵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层面构成。

荣格发现,人的意识发展过程就是人的“个性化”或个体化的过程,它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意识发展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认识自己或意识到自我。自我是意识的中心,由各种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自我意识类似一个守门人,对进入心灵的各种材料进行筛选和淘汰,使个体的人格结构保持同一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同时,它也在不断地充实、完善和塑造着新的自我。

但荣格又进一步认为对人格及其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是潜意识,包括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

个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的第二层,包括一切被遗忘的记忆、知觉和被压抑的经验,以及属于个体性质的梦、幻想等。个体潜意识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前意识,是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在荣格看来,个体潜意识以“情结”的形式表现出来。所谓情结,就是一组一组被压抑的心理内容聚集在一起的情绪性观念群,如恋父情结、自卑情结、性爱情结、权力情结等。情结决定着人格的取向和发展动力。当我们说某人具有某种情结时,是指他的心灵被某种“心理问题”强烈地占据着,使他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事情,而他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而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帮助病人解开情结,把人从情结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但是,情结并非只有消极作用,而是既可以成为人的调节机制中的障碍,也可以成为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荣格早期认为,情结起源于个体的童年经验。后来他发现,情结最深层的根源是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又称种族潜意识,是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储存于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它在每一世纪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原型是一种本原的模型,其他各种存在都根据这种原型而成形。它深深地埋藏在心灵之中,因此当它们不能在意识中表现时,就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原型和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荣格曾确定和描述过几十种不同的原型,但最主要的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和启性。

对荣格的评价

荣格强调个体化历程是分析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时,清楚地指出人类独特的生命有无比的重要性和价值。将人类生命置于优先地位,呼应了宗教大世界的想法,不过,很多当代的大型群众运动却遗漏了这一点。在这些运动里面,个人被化为社会、经济或军事单位。这样说来,个体化变成一种对比,对应出一个过度以科技和意识形态为基础而建立的世界里。

荣格终其一生对宗教经验保持着莫大的兴趣。他也钻研东方宗教,认为炼金术是非正统的宗教与心理学的实践,并探索西方天主教传统里依然沿用的转化仪式。由于就现象上而言,本我的意象和神性相关的意象很相似,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代表了心灵里神的形象。这个形象和神学所推论出来的神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定论,虽说这个问题已经鲜少有人问及。某些与神有所感应的体验会出现在梦里,如果把它同化,人格结构上会随之发生深层而持久的改变,其效果和皈依某些宗教或清醒时历经某些高峰经验有异曲同工之妙。

荣格理论所描绘的、并且是分析所鼓励的个体化历程,牵涉了自我与本我之间持续的对话,也就是意识的中心和整体心灵的神秘调节中心──荣格所谓的本我,其同为自我以及超乎自我之外一切的核心──之间的对话。为了展开个体化历程,自我需要去展开看似和自我状态分离而独立的过程。我们并不了解本我的本质,在讨论可观察到的心灵活动时,我们需要这个概念,但是却无法直接阐明它。

让狗听我们的话——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的生平

巴甫洛夫(1849~1936),俄国生理学家。1875年从彼得堡大学数理系生物科学部毕业后,进入军事医学院深造,1879年在该院获学士学位。1883年获博士学位,任生理学讲师。长期从事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20世纪初,他的研究重点转到高级神经活动方面。他第1次用生理学中的“反射”概念来理解“心理性分泌”,建立了条件反射学说,其代表作是《大脑两半球活动讲义》(1927)和《动物高级神经活动客观性研究实验20年》(1923)。

巴甫洛夫的学说

条件反射理论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核心内容。1927年他在《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著作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条件反射活动的规律。反射活动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包括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又称无条件反射)两类,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后天形成的,需要特定的条件;后者是先天固有的,是长期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巴甫洛夫发现,某些无关动因或中性刺激(如铃声、灯光)与非条件刺激(如食物)在出现的时间上相结合(专业术语称为强化),经过若干次训练以后,单独的中性刺激(即条件刺激)也能引起与非条件刺激相同的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例如,狗见到食物开始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如果每次给食物时总是与铃声或灯光相结合,经过若干次以后,单独出现铃声或灯光也会引起狗分泌唾液,这就是条件反射的表现。由于饲养员定时给狗喂食,所以饲养员特有的脚步声就使狗开始分泌唾液。

对巴甫洛夫的评价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俄国,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为基础的理论在心理学界相当长的时间内曾占统治地位。在美国,行为派的心理学家华生、斯金纳等均接受到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

人性的持续成长——马斯洛

马斯洛的生平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

马斯洛于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心理学,1930年获学士学位,次年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1934年获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

1951年,马斯洛应马萨诸塞州新成立的布兰代斯大学之聘担任心理学系主任和心理学教授,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1954年他首次提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概念,196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并任《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

1969年退休后赴加州,遗憾的是马斯洛生前并未看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盛。

马斯洛的学说

马斯洛认为,人性的核心在于人类有机体内部有一个“本能的”内核,它包含着趋向实现的潜能。这个生物学内核只是作为一种潜在“原材料”而存在,它等待着个体对它进行主观的开发和实现。马斯洛相信,当提供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和机会时,人的本性便是善良的,至少是中性的。恶则是由环境影响造成的。马斯洛强调人作为生物进化的产物,有高于一般动物的发展,人已成为富有社会性和创造性的动物,人性基本上是建设性的,破坏和侵犯行为是人的基本需要遭受挫折后而引起的。可见,马斯洛坚信人性是善良的,对人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持乐观主义的态度。这与弗洛伊德的性恶论和悲观主义态度是不同的。

马斯洛还认为,人性的内核是人的基本需要或似本能,它不同于弗洛伊德理论意义上的本能,因为它是一种人类内在的、高级的需要或潜能。潜能和本能虽然都属于先天生物因素和动力系统,但潜能是一种比较微弱的先天因素,既不像本能那样强烈迅猛,也不包含不学而能和不可更改的意思。马斯洛从总体上把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这类需要和人的本能相联系,因缺乏而产生,故又称缺失性需要。在一个健康人身上,它处于静止的、低潮的或不起作用的状态中。这类需要主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对马斯洛的评价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是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

但是,马斯洛是离开社会条件、离开人的历史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实践来考察人的需要及其结构的。其理论基础是存在主义的人本主义学说,即人的本质是超越社会历史的、抽象的“自然人”,由此得出的一些观点就难以适合其他国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