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5
1141700000023

第23章 心理咨询中“看”的技术 (1)

在咨询会谈中,观察有何意义?非言语行为与言语行为有何关联?在咨询会谈中,咨询师除了要倾听求询者的谈话之外,还要学会观察求询者的行为,以更好地了解求询者的情绪、情感和内心的真实思想。比如,若求询者有紧张、神经质、羞愧或掩饰的情绪或内心活动,就可能出现这样一些非言语行为:不安地东张西望、脸上肌肉痉挛、频频搓手、手心冒汗、脸红、口红、眼神不敢正视对方、咬指甲、吮手指等。这些行为符号很可能具有特殊意义,敏锐地观察有助于增加咨询师判断的准确性。

心理咨询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咨询双方的信息沟通过程。这种沟通有两种基本方式:言语沟通方式和非言语沟通方式。前者是指利用口头或书面语言,来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的信息交流方式,后者是指通过面部表情、目光、手势、体态和人际距离等,来进行的信息交流的方式。

非言语交流与言语交流各有其作用,在人际沟通中往往是相互依存和补充的。有时言语交流的作用大些,有时非言语交流的作用大些。但近些年,社会心理学家越来越强调非言语行为的作用。

在多数情况下,人际沟通中传递的非言语信息与言语信息是一致的,只不过在一致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有时非言语信息夸大了言语信息,有时非言语信息弱化了言语信息,使言语信息打了折扣。在少数情况下,非言语信息与言语信息之间发生矛盾,非言语信息否定言语信息。另外,还存在非言语信息与言语信息毫不相干的情况。

有学者指出,非言语行为和言语行为是相互关联的。它们的关联方式主要有以下六种:

1重复

非言语信息重复言语信息。例如:一边说“请进,请坐下”,一边用手势指着房间和椅子。

2矛盾

非言语信息与言语信息矛盾。例如:说的话是“我喜欢你”,却伴着皱眉头和生气的语调。

3替代

用非言语信息替代言语信息。例如,如果你向别人问候:“你好吗?”对方微笑,这微笑就代替了:“我很好。”

4补充

非言语信息能够补充或更改言语信息。例如,一个人说他觉得不舒服,语速很快并发出呻吟声,这些非言语信息就强调了不舒服这一语言信息。

5强调

非言语信息能强调语言并加强语言信息的影响。例如,某人嘴里说着关心、同情之类的话,同时辅以皱眉头和眼泪等面部表情和身体前倾、用手抚摸等非言语暗示,就能使其言语信息得以加强。

6调整

非言语信息有助于调整交谈。例如,当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如交谈对象不停地朝他点头,则他会受到强化继续说下去;若交谈对象东张西望且不停地变换身体姿势或低头看手表,则他可能会停下来,至少是片刻的。一般来说,交谈的一方会根据对方某些确定的非言语信息作为判定其是否倾听的线索,来调整自己的谈话。

许多研究表明,当我们得到的言语信息与非言语信息相矛盾时,我们会更相信非言语信息。具体地说,当言语信息与非言语信息不一致时,主要依赖于非言语信息;当言语信息与面部表情不一致时,则倾向于相信面部表情。因而,在咨询会话中,咨询师要学会“看”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求询者内心的真实思想,了解求询者。

需要注意的是,对某些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要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咨询师应从哪些方面看懂求询者的非言语信息?

人类的非语言行为是非常丰富的。即使是当人们沉默地坐在一起,那里的气氛中也充满着各种信息。因此,在咨询会谈中,咨询师绝不能忽视求询者的非语言信息。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该能从以下几个方面看懂求询者的非语言信息。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在咨询会话中往往传递着非常重要的信息。人的面部肌肉和皮肤是富于活动性的,当情绪、情感发生时,总要伴随着一定的表情动作。如眼睛可以传神,笑眯眯的半闭状是含情的表现;双眼大张、发愣是惊讶的表现;愤怒则是怒目圆睁;眼神温柔是神情和蔼的表现。眉毛也表现情绪状态,展眉欢欣,皱眉忧愁,扬眉得意,横眉冷对,竖眉愤怒,低眉慈悲。此外,如耸鼻显轻率,恐惧而屏息,愤怒生气则鼻孔大张。悲哀时口角下垂,欢笑时嘴角向上、张口露齿、面部肌肉由长变横,生气时嘴唇掀起,愤怒时咬牙切齿,羞愧时面红耳赤等都能表达求询者一定的情绪。

由于面部表情与人的情绪相关联,因此面部被认为是可确认情绪反应的自然特征中的最重要的部位。在咨询过程中,面部表情所传递的情绪反应信息常常决定着咨询的进程及方向。例如,当一位求询者进咨询室时,他可能带着明显的苦恼、忧郁的神色,一看就知他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难题,愿意与咨询师进行讨论。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必须体察求询者面部表情的变化,紧张或放松、疑惑或领悟、悲伤或平静、抑郁或开怀等,并随时调整咨询的内容与方向。

在面部表情中,尤为重要的是眼睛所传达的信息。通过眼睛这个被人们称之为心灵之窗的地方,可以领会人的各种心灵语言。咨询中常运用的技巧之一是目光接触。通常,你的眼睛看着求询者,表示你对他(她)的谈话感兴趣,并有支持、鼓励的意味,你仿佛在告诉他(她),“看着我,我听着你说,我理解你”。但这种目光要自然、亲切,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关键是你要对对方真的有兴趣,且自己很放松,你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得符合要求。但目光接触不是要始终注视对方,要视情形而定。一般的说,当对方倾诉时,多看对方一些;当自己说话时,目光可有一些离开。如果对方主动地看着你,你应迎合他的目光,但如发现对方有意避开目光接触时,就不要一味盯着,这会加剧对方的不安。对有目光接触恐惧症状的求询者,更要特别留心目光处理,这种情况下,你的目光会唤起他的焦虑反应;但从行为治疗的理论看,你的目光注视又给他提供了一个练习脱敏的机会。

视线的转移或目光的间断在咨询过程中也有着重要意义。比如你若对一个求询者说:“当一个人谈到自己时,总是感到很困难,是吗?”对方回答说:“我可不这样。”但在说话过程中带着苦相,眼睛看着别处,此时面部表情及目光所反映的信息比言语的更为重要和真实。又如,一个年轻女性在谈到她和她男朋友的关系时说到,他对她来说是多么重要,谈到她为他做了许多的事情,但他似乎对此无动于衷。在这段谈话中,当谈到她自己所做的努力时,她的目光并未游移他处,但当谈到他对于她的重要性时,她的视线移开了。这可能反应了她内心愿保持她与男友的关系的真实的希望。当然,在许多时候,个别的观察是不够的,咨询师需要更多的信息以确认求询者感情与情绪。当求询者谈到其所害怕涉及的一些话题时(如性、敌对情绪、令人难堪的经历等),只要这些话题一露端倪,他们的目光就会有一种回避的反应。

2身体动作

除面部表情外,人的全身动作也表现和传递着感情的作用。以头部活动为例,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反对,低头表示屈服,垂头表示丧气。从身体动作来看,生气发怒时身体挺起,紧攥拳头,全身发抖;高兴时手舞足蹈,动作轻快;悲哀时动作缓慢,步履沉重;沮丧时全身松弛,有气无力。像“趾高气扬”、“垂头丧气”、“抱头鼠窜”、“形容枯槁”、“神采飞扬”等成语都是形容情感产生时身体动作的表现。

咨询师应注意求询者躯体动作所传递的信息。身体与四肢的运动在信息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借助手势与身体姿势可以表达惊奇、苦恼、愤怒、焦虑与快乐等各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