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爱情的继续,婚姻的美满,妻子要取悦丈夫,丈夫也要取悦妻子,至于如何取悦,则是一种高级的艺术。
爱情诞生
因为爱情而结合,而彼此结合的魔力则来自一种原始的能量。
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纽带特别牢固。进化过程中,由于毛皮脱落,赤裸的灵长目科动物的后代不能紧紧抓住母亲的毛皮。孩子只有爬到母亲的背上,这就推进了母亲和婴孩之间的情感纽带。抚养孩子的过程艰辛,母亲不能一个人将孩子抚养大,因此男性和女性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坚固的纽带,开始以抚养他们共同的孩子为目的。
年轻情侣之间互相的戏弄也包含了一些能唤起爱情的原始功能的因素。例如,男性和女性之间相互喂食,偷偷地塞给对方可口的食品。连接吻也是母亲对孩子喂食方式的一种改变,母亲先把食物咀嚼碎后喂到孩子的嘴中。一些孩子气的举动,例如,爱侣间相互打闹和追逐也说明了这是母亲与孩子间爱的衍生。“相亲相爱的人才互相逗弄”这句老话并非没有道理。
性也对配偶的组成起到推动作用。
早先的女性在表达爱的行为时转过身,正视男性的脸,这样就巩固了彼此的感情。每天都进行的为生存而发起的战争和隐秘的性经历锻造出最早的爱侣。
爱情是组成配偶的精神酬劳,至少在人类初期,它是人类继续存在所不可缺少的。也许在我们这个社会这种情况在一点点地减少,因为人们不再为生存而组成配偶。
也许有人会嘲笑上一个世纪的事实婚姻,并为有了爱情而结婚而感到自豪不已,但又恰恰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持久的伴侣关系越来越少。现在的我们已迷失方向了吗?或是我们不再相互需要了?
生命的飞轮不停地转动,总有一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就好像一个投毒者在男性和女性的血液中滴入了毒品,这使得人类对异性的兴趣永不干涸。
流行一种恐婚症
如今,越来越多的准新人想结婚又怕进“围城”,一些即将举办婚礼的准新人由一直对婚姻殿堂的向往和憧憬,变成了婚礼之前的焦躁迟疑,甚至觉得难以面对婚姻,害怕婚姻。这并不是双方感情出了问题,而是有一方出现了“婚前恐惧症”。
一对男女打算在年底结婚,准新娘却似乎有些不准,口口声声不同意,说她害怕结婚。
她开始爱上频繁的转乘公车,即使几百米远的距离,她也希望有两次以上的转乘机会,她最喜欢那种大大的空调冷巴以求快速回家。回到家后,看见请柬上有她和未婚夫的合影,她赶快移开,呆呆地坐在地板上发愣。
天天如此。除了婚前恐惧症,她很难对自己目前的状态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据心理专家介绍,患婚前恐惧症的人群比例中,女性要大大多于男性,同时二者的恐惧因素也有很大差别。女性主要担心婚姻会产生变数,爱情不会长久。据社会心理学家介绍,婚前恐惧症是因为生活紧张,总渴望一种自由散漫的生活。而由于平时经常听到关于婚姻的探讨,特别是听到涉及夫妻矛盾和责任关系的时候,便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和逃避心理。尤其是现在婚前同居现象日益普遍,未婚青年对婚姻的期待心理相当程度地减弱。由于同居而对婚姻失去新鲜感,对婚后责任产生了更多考虑,由此便表现出对结婚的恐惧。婚礼的演变也是产生婚姻恐惧心理的重要原因。以往结婚多为父母操办,而现在多是年轻人自己料理。结婚时很多繁杂的事务,也使年轻人产生心理疲惫感和恐惧感。
另外,由婚姻带来的家庭重组必然会带来情感和经济上的摩擦和碰撞等,这也从侧面加剧了婚前恐惧症状。婚前恐惧症对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一定影响,通常表现为烦躁、脾气急、爱发火,有的人则沉默寡言,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双方的感情。专家指出,如果担心不适合未来的共同生活,在出现一系列恐惧症状后,双方不妨经常到对方家里多坐坐,了解他(她)的家人,与双方以及双方的家人多交流,直接或间接地了解未来的家庭成员,该过程也是心理逐渐适应的渐进过程。对婚姻的持久性表示怀疑和恐惧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能够去跟对方沟通交流,进而打消这种疑虑。如果对方突然不愿意结婚,不要急着否定双方的感情,应该多问问其担心和顾虑的原因。如果协调好,对婚后的生活也是很有利的。
爱是恒久的忍耐
波和红结婚才半年多,就开始整天闹别扭了。他们没有了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原来的海誓山盟也早已被抛在脑后,过上了“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的生活——而这种生活,恰恰是被他们原来耻笑和鄙夷的。
在极度争吵的时候,他们不经意地触碰到了离婚的话题。“离婚”这两个字眼,最初说出来时他们两人都感到很惊诧,但时间一长也就“见怪不怪”了,成为他们吵架时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大概真的像人们所说:“初恋时,我们还不懂爱情。”在红和波之间,恋爱时都把对方偶像化了,把缺点也当作优点,认为对方就是“天底下最完美的人”,无视一切对自己的生活有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条件和因素。
在恋爱的时候,他们像其他人一样,过高地评价了彼此的爱情,在如醉如痴的感情刺激和互相讨取欢心的最佳表现下,没有能力辨别,分析对方的实际状况。
可是,结婚以后,柴米油盐酱醋茶,很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生活不再有那么多的诗情画意。而且,冲动已渐趋平淡,激情被常情取代,悬念被一览无余。所以彼此间才会变得心灰意懒,精神振作不起来,而且常常互相挑剔和指责。
恋爱是激情和理想的宣泄,婚姻则是平凡而现实的生活。恋爱和婚姻并不完全一样,只有进行适当的转变,才能有效避免婚姻的困惑。
当人们接受了性爱以后,往往就变成了一种按部就班的生活,对象变成了“家庭”的概念,一人世界也完全变成二人乃至三人生活。过日子不可能天天诗情画意,更多的是一种吃、喝、拉、撒、睡的形式化的生活。距离感的消失,必然导致神秘感的消失,后来的种种幻想和期待,以及那些过高的理想化要求,都会被最现实、最自然的真情实感所取代。
准备选择结婚的人,必须面对现实,必须学会宽容,不要把对方永远当作“神”来要求,正如《圣经》中所说:“爱是恒久的忍耐。”
善待婚后惨淡生活
人们在结婚以前,往往会对婚后生活、夫妻关系抱有很多幻想和期望。这些幻想和期望往往不那么切合实际,例如,把自己看成是完人,认为自己的一切要求都是合理的,而对方应该绝对地符合自己的要求。例如,妻子希望丈夫文雅、强壮,在事业及家务上都很能干;而丈夫则希望妻子温柔、热情,既有学问又不超越丈夫。如果他(她)认为对方并不太符合自己的要求,就会感到失望,甚至会心灰意懒、极度沮丧。
这种失望的心情很可能由于对比而变得更加强烈。例如,妻子看到别人的丈夫做家务事很能干而更加感到自己丈夫笨拙,丈夫看到人家妻子很会打扮而更加感到自己妻子粗俗。如果用这种对比来指责配偶,会使配偶更加伤心。
有些夫妻在热战中无时不在吵架,他们的爱逐渐死去;有些夫妻则采取冷战避免冲突和争论,极力压抑自己的真正感觉,结果失去与爱接触的机会。夫妻最好能够在这两个极端间找出平衡点,尽量采用良好的沟通技巧,避免争执,也不必压抑消极的感觉和冲突的意见与欲望。
不可避免,夫妻有时一定会意见不合。意见不合并不会伤人。理性上,争论不一定是有害的,它可以是传达不同意见的对话。但实际上,大多数夫妻在争论一件事后,不到五分钟,又会以同样的方式为另一件事争论。他们在不知不觉间伤害彼此,一个原本无伤的争论渐渐升级为战斗,那个时候他们拒绝接受或了解配偶的意见。
我们与人越亲密,就越难客观地倾听他们的意见。为了保证自己受到尊重与得到肯定,我们会自动防御以抗拒他们的意见,就算同意他们的意见,我们也可能会固执地和他们争论。
伤害不是因为我们说了什么话所造成的,而是因为我们是怎么说的。男人受到挑战时,他的注意力会集中在对与错上,而忘了表现爱,此时他体贴、尊重的沟通能力和安慰的口气自然会减退,他不知道自己的声音是多么不体贴又多么伤害配偶。此时,一个单纯的意见不合可能听起来都像在攻击女人,建议也变成了命令。女人在此情况下自然会反抗这种没有爱心的方法。
男人因不体贴的说话方式伤了女人,却又告诉女人为何她不该难过。他误以为她是反对他的意见,而不知道是自己缺乏爱心的说话方式使她难过,他因不了解她的反应,而更加解释他所说的正确性,却不知改正他的说话方式。
男人如果没有尊敬女人受伤害的感觉,就等于是更增加对她的伤害,但他却难以了解她的伤害,因为他对自己不关心的言语声调并不敏感,因此,男人可能不知道他对配偶的伤害有多深,也不知道是自己激起了她的反抗。
生活就是这样,不如想像中的浪漫,生活就是这样平淡下去的,没必要睚眦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