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必须要克服的人性弱点
1143200000026

第26章 人性二十三 猜疑:那东西好像是我的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过:“猜疑之心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

瞎想耽误事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过:“猜疑之心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

有一位名为美丽的女孩子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揣测别人的想法上,过度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结果把自己做正事的时间也浪费了。

美丽是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销售代表,温柔腼腆。有一次,她的一个同事收拾文件,将蒙上灰尘的一摞文件都堆放在她的桌上。那位同事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其他同事都各干各的事,也没注意,美丽心里感到特别不舒服,就狠狠地瞪了那位同事一眼。她瞪完之后,立刻就后悔了,赶紧环顾了办公室一下,这时正好有一位女同事抬头看了她一眼,她非常担心,怕同事说她小心眼儿。“她们一定知道我的不满,就这么点小事,我干吗这样对她呢?她们一定会怪我的。”在这一天中,她一直在注意其他人的反应,也不出去工作,恰好看她一眼的那位同事又问她:“你今天下午怎么不出去看客户呢?”美丽认为这是让她走,好说她刚才瞪眼的事。

第二天上班时,美丽来得有点晚了。她发现,其他同事正说笑着,没人在意她,她认为别人真的不理她了,而且,放文件的同事在她来后不久就离开办公室了。她想:“她一定是生我的气了。”

下午,开例会时,美丽又发觉别人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坏了,她们一定对全体员工说了,这下整个公司都知道她小心眼儿了。以后在办公室的时候,听到同事们在笑,她就认为是在笑她;坐在这个办公室,她又担心另外办公室的人在背后说她的坏话。美丽整天坐立不安,觉也睡不踏实。不久患了失眠性神经衰弱,工作业绩也下降了。

猜疑是建立在猜测基础之上的,这种猜测往往缺乏事实根据,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毫无逻辑地去推测、怀疑别人的言行。猜疑的人往往对别人的一言一行都很敏感,喜欢分析深藏的动机和目的,看到别的同学悄悄议论就疑心在说自己的坏话,见别人学习过于用功就疑心他有不良企图。好猜疑的人最终会陷入作茧自缚、自寻烦恼的困境中,结果还会导致自己的人际关系紧张,失去他人的信任,挫伤他人和自己的感情,对心理健康是极大的危害。

猜疑使你失去人生最珍贵的东西

一个商人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当这对兄弟长大后,就留在父亲经营的店里帮忙,直到父亲过世,兄弟俩接手共同经营这家商店。

一切都很平顺,直到有一天10美元丢失后,生活才开始发生变化:哥哥将10块美金放进收银机,与客户外出办事了。当他回到店里时,突然发现收银机里面的钱已经不见了!他问弟弟:“你有没有看到收银机里面的钱?”

弟弟予以否认。

但是哥哥对此事一直心存疑虑,咄咄逼人地追问,不愿罢休。

哥哥说:“钱不会长了腿跑掉的,你一定看见了这10块钱。”语气中隐约带有强烈的质疑意味,不久手足之间就出现了严重的隔阂。

开始双方不愿交谈,后来决定不再一起生活,在商店中间砌起了一道砖墙,从此分居而立。

20年过去了,敌意与痛苦与日俱增,这样的气氛也感染了双方的家庭与整个社区。

之后的一天,有位开着外地车牌汽车的男子,在哥哥的店门口停下。

他走进店里问道:“您在这个店里工作多久了?”哥哥回答说他这辈子都在这店里服务。这位客人说:“我必须要告诉您一件往事:20年前我还是个不务正业的流浪汉,一天流浪到你们这个镇上,已经好几天没有进食了,我偷偷地从您这家店的后门溜进来,并且将收银机里面的10美元取走。虽然时过境迁,但我对这件事情一直无法忘怀。10美元虽然是个小数目,但令我深受良心的谴责,我必须回到这里来请求您的原谅。”

说完原委后,这位访客很惊讶地发现店主已经热泪盈眶并哽咽地请求他:“是否也能到隔壁将故事再说一次呢?”当这位陌生男子到隔壁说完故事以后,他惊愕地看到两位相貌相像的中年男子,在商店门口痛哭失声、相拥而泣。

20年的时间,怨恨终于被化解,兄弟之间存在的对立也因而消失。可是谁又知道,20年猜疑的萌生,竟是源于区区的10美元。

生活中,哪怕是一点点猜疑,也可能让你失去最珍贵的东西。

火车轮在铁轨上疾速地转动着,车厢里平静一片,有人打盹,有人看杂志,有人望着窗外沉思,车厢的一角,坐着一位年轻的妈妈和三岁可爱的儿子。坐在他们对面的是两位机灵的女孩,她们在活泼地交谈着。

显然,小男孩骨碌碌的眼珠被两名活泼的姐姐吸引了。两个女孩意识到了这个男孩的说话欲,便把小男孩拉入聊天大军中,一会儿逗得小男孩活蹦乱跳,看来他们是有共同语言的。但是坐在一旁的妈妈不乐意了,眼神中透出对两个女孩的警惕,一把拉住了正在“跳探戈”的儿子,对他说:“坐好了,安静一点,姐姐们累了。”小男孩不情愿地挪到了座位上。车厢又陷入了平静。“终点站马上就要到了,请您准备好行李准备下车……”车厢广播开始讲话。两个小女孩看着妈妈拎着很多行李,便主动说:“我们可以帮你带行李,送你到汽车站。”小男孩也嚷着要跟着姐姐走。

可这位妈妈拒绝了她们的好意。一个人拎着沉重的行李,牵着小男孩的手费力地向出站口走去。

等他们费尽周折拦了一辆出租车时,看到刚才的那两位女孩正搀扶一位大妈上公交车。

这位妈妈望着两位女孩红色的背影,整个天空忽然亮了。

你怀疑别人,别人怀疑你,彼此相互猜疑,你的整个生活将乱成一团。改掉这种胡乱猜疑的毛病,摆脱这种恶性循环。如果你无牵无挂地生活,你的生活会很轻松。

猜疑乱心性

猜疑是在没有确切根据的情况下主观臆断地做出他人不利于自己的判断。当人希望了解事实真相而又无恰当的依据时,往往会猜测、怀疑,有时还会在猜测、怀疑的基础上产生对他人的偏见。在同事、朋友的交往中,在恋人、夫妻的关系中,猜疑心理十分常见。猜疑使志同道合的合作者分道扬镳,使朋友隔阂,使夫妻反目,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误区。猜疑的人也因其猜疑影响人际交往,影响生活幸福。

赵君是一家公司的业务经理,年轻而英俊潇洒,搞公关很有办法,办事能力强,公司经常派他出差在外,这却使其妻颇费心机,生怕帅气的老公在外被别的女人勾引了去。于是,妻子对他采取了以下和权的防范“措施”:一方面,每当赵君要出差时,出差前总是主动示爱,其意一是表达真切的爱意,用情束缚赵君;二却是想在出门前把赵君“喂饱”,以防他万一心血来潮行为出轨。另一方面,每当赵君出差返来时,更是热情伺候,常常迫不及待地与赵君及时情意绵绵一番,其意一是小别胜新婚,“性趣”使然;二是可以“查验”丈夫在外是否有负于她,尽管这办法并不科学而只是自己的一种感觉。如果赵君归来表现不好,她的心里就直犯嘀咕:丈夫在外是不是有了外遇?

一次,因误了车次,赵君归来已经半夜时分,连日的旅途奔波实在太累了,简单洗漱后就想休息。可妻子还要履行她的做爱查验程序,赵君无意扫了妻子的兴趣,便强打精神勉强做爱,显然精力不济,导致最终失败。赵妻不悦,长期隐匿在心头的猜疑顿时变成妒火,喷薄而发。见妻子一点也不体贴人,竟怀疑自己有外遇,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地在外奔波还不是为了这个家,赵君顿时也火冒三丈。片刻间,二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大吵一番。

事后,二人陷入了冷战,长时间冷眼相对,家庭的温馨荡然无存,赵君的差还是要出的,只是一切都变了,婚姻大厦眼看岌岌可危。

作为妻子,应该信任自己的丈夫,相信丈夫的道德,这也是自信心的具体体现。如果对丈夫的行为无端猜疑,那只会对其产生无端刺激和伤害,从而造成夫妻之间的隔阂。可见,无端的“疑神疑鬼”是有极大害处的。

猜疑的实质是缺乏对他人的基本信任,猜疑者不从他人的行为表现中得出判断,而是认为他人表里不一,有所隐蔽,对自己可能有所欺骗,因而对他人反复考察,希望证实自己的疑心。但在现实中很多事情都是难于查证的,于是猜疑者就更有理由去怀疑。而且一旦对方发现你在查证一些事情时,就已经觉察到你的不信任了,这无疑为双方的关系隐藏了危机。

猜疑对人的心理效应,是给人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即让人觉得他人是不可靠的,是有问题的。

学会信任别人

你也许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单位,当你遇到领导或同事的时候,你向他们打招呼,可他们没反应,连笑都没有。如果你因此而联想下去,心里嘀咕,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这个人对自己是不是有意见?是轻视自己吗?我什么时候得罪他了?

先看一则故事:两个人结伴横过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人中暑不能行动。剩下的那个健康而饥渴的人对同伴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找水。”他把手枪塞在同伴的手里,说:“枪里有五颗子弹,记住,三小时后,每小时对天空鸣枪一次,枪声会告诉我你在的位置,我就能顺利找到你。”两人分手后,一个人充满信心地去找水了,另一个满腹狐疑地躺在那里等候,他看着手表,按时鸣枪,但他一直相信只有自己才能听到枪声,他的恐惧加深,认为同伴找水失败,中途渴死,不久又想一定是同伴找到了水,却弃自己而去。看来,他还是靠不住啊,我平时也没得罪他呀。到应该开第五枪的时候,他悲愤地想:“这是最后一颗子弹了,同伴早已听不到我的枪声了,等到这颗子弹用过之后,我还有什么依靠呢?只有等死了,而在临死前,秃鹰会啄瞎我的眼睛,那时该多么痛苦,还不如……”于是他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不久那个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对骆驼商旅寻声而至,但是他们找到的只是一具尸体。

由于自己的想当然导致命丧沙漠,强烈的恐惧与猜疑终究没有战胜信任。

那么,在人际交往中应如何消除猜疑心理呢?

第一,优化个人的心理素质。拓宽胸怀,来增大对别人的信任度和排除不良心理。

第二,摆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只有摆脱错误思维的束缚,走出先入为主的死胡同,才能促使猜疑之心在得不到自我证实和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下自行消失。

第三,敞开心扉,增加心灵的透明度。猜疑往往是心灵闭锁者人为设置的心理屏障。只有敞开心扉,将心灵深处的猜测和疑虑公之于众,增加心灵的透明度,才能求得彼此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增加相互的信任,消除隔阂,获得最大限度的谅解。

第四,无视“长舌人”传播的流言。猜疑之火往往在“长舌人”的煽动下,才越烧越旺,致使人失去理智、酿成恶果。因此,当听到流言时,千万要冷静,谨防受骗上当。

第五,当我们开始猜疑某个人时,最好先综合分析一下他平时的为人、经历以及与自己多年共事交往的表现。这样有助于将错误的猜疑消灭在萌芽状态。

产生了猜疑心,你可以有所警惕,但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猜疑有道理时,你因为做好了准备而免受其害;而当这种猜疑毫无道理时,就可以避免误会好人。

猜疑似一条无形的绳索,会捆绑我们的思路,使我们远离朋友。如果猜疑心过重,就会因一些可能根本没有或不会发生的事而忧愁烦恼、郁郁寡欢;猜疑者常常嫉妒心重,比较狭隘,因而不能更好地与同学朋友交流,其结果可能是无法结交到朋友,变得孤独寂寞,这对身心健康是很有危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