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和传统使人养成一种说话办事总是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许的习惯。童年时代习惯于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赞许,长大成人需要得到领导者的认可。如果自己的某个举动和主张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许,就会感觉到是出了问题,放心不下。
谁都喜欢好听的
人们都有这样的心理:喜欢把个人的快乐、幸福和价值感建立在别人认可的基础上。上帝在造神运动中也顺便创造了人。所以传说中的神与现实中的人便理所当然地存在着某些惊人的相似。
赫尔墨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天神宙斯的儿子,是主管商业之神,有一次,他想考证一下自己在人间百姓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便化装成一位顾客来到雕像店。他指着宙斯的头像,问雕像者:“这个值多少钱?”“七赫拉”。他又走到自己的雕像前,心想,自己是商业的庇护神,地位一定比宙斯高,便问:“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指着宙斯的像说:“假若你买那个,这个算添头,白送。”赫尔墨斯本想听听雕像者对自己的赞赏,抬高自己的身价,谁知讨了个没趣,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有些时候,我们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好像别人说你行,你就觉得自己行;别人说你不行,你也就觉得自己不行。应当承认,别人的评价对自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受到别人赞扬时,我们都会感到快乐,感到自己有价值。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听到赞扬,得到鼓励,博得掌声。这种精神享受确实有益于我们开发潜能、提高素质;有益于认识自我价值,树立自信意识。然而寻求赞许的心理如果不只是一种愿望,而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需要,像赫尔墨斯一样去寻求自己虚拟的“光环”,这便落入了人生自恋型性格障碍的误区。
一旦寻求赞许成为一种需要,做到实事求是几乎就不可能了。如果你感到非要受到夸奖不行,并常常做出这种暗示,那别人也无法与你坦诚相见。同样,你也不能明确地阐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思想与感觉。你会为迎合他人的观点与喜好而放弃你的自我价值。以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来确立你的自我形象和价值。这就好像把房子盖在流沙上,是靠不住的。如果你依赖他人来评定证实你的价值,究其根底,那只是他人的价值,而不是你的价值。自我价值不能由他人来评定和证实的。
的确,要应付别人的斥责很不容易,而接受他人赞许则是一件愉悦的事情。但如果为回避困难而选择后者,那就意味着你认为别人对你的看法比你的自我评价更为重要。这是一个在我们社会中难于避免的危险陷阱。
世俗和传统使人养成一种说话办事总是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许的习惯。童年时代习惯于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赞许,长大成人需要得到领导者的认可。如果自己的某个举动和主张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许,就会感觉到是出了问题,放心不下。喜欢被肯定,这没错,这也会产生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你在无形之中就放弃了主宰自己、独立行事的权力,凡事都受别人的控制和摆布。
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这是正常的心理需要,如果把别人的赞许当作必须,那就是将自己的价值交给他人去评定。一个人将自我价值置于别人的控制之下,这不是谦虚谨慎,而是缺乏独立自主的表现,由别人随意抬高或贬低自我价值。人家反对,你就灰心丧气;人家施舍给你赞许之词,你才会觉得自己不错。凡事如此,你还有什么价值?如果人家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你又该如何定位自己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对自己满意。以清醒的头脑预计到会有不同意见,不必期望人人都表示赞许,这样,我们就不会自寻烦恼,情绪消沉,也就不会因为别人对你某一点的否定而视为对自己整个人的否定了。
最为致命的是,喜欢听赞许之词的人很可能也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所以,这种人往往是轴承脑袋弹簧腰、头上插着风向标,只会见风使舵、趋炎附势。这种人的自我价值完全取决于头上的乌纱帽,一旦失去职位,手中无权了,他就一无所有、一文不值了。实际上,最受赞许,最受欢迎的人恰恰是那些希望赞许而不是祈求赞许的人,是那些能以积极的心理态度表现美好自我形象的人,是那些从不放弃独立自主权利的人。
并不是所有的赞美都是真心的
每个人都喜欢被赞美,然而,在这么多歌功颂德的赞美词里,我们是否能认清哪些是发自真心?还是大多数都只是些客套话?
过度的赞美是另一种虚伪的表现,所以不要只挑好听的话听,也不要总是沉浸在甜言蜜语里,因为这些都会使我们迷失方向。
针对值得赞美的地方毫不吝啬地赞美,是增进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但如果过度赞美就是虚伪的表现了。
《莫斯科时报》曾刊登一则报道,透露了一则趣事。
报道里提到,有一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决定,这年夏天要在邻近芬兰的度假胜地卡雷利亚的北部度假,而且在这段休息的时间内,他每天都会去钓鱼。
接到消息的当地官员,为确保总统能够钓到鱼,便暗中在乌克苏泽罗湖里放入10 000条鱼。
这个消息是卡雷利亚渔业委员会的一名官员透露的,他说:“这是市政府为确保总统能愉快地度假,要求我们做的。”
这名官员还得意地说:“其实,叶利钦总统一点也不善于钓鱼。不过,第一天他居然钓了20多条鱼,第二天他更是钓了30多条,这样的钓鱼技术令当地的渔民惊讶不已,也获得众人一致的赞美。”
当然,关于这个安排,叶利钦本人事先毫不知情,因此为自己的杰出表现感到沾沾自喜。
这就像老布什总统卸任后,有一天突然有感而发地说:“自从卸职后,我才发现,比我会打高尔夫球的人居然这么多。”
莎士比亚曾说:“对你恭维不离口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患难朋友!”
就像老布什在卸任后的体会,当人们有求于我们,或是对我们别有企图时,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只有“迎合”两个字。于是,我们在迎合的遮掩下,看不见自己的缺点,也无法让自己有任何成长。
所以,我们必须试着保持客观的判断力,听出人们赞美的虚实,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甜言蜜语所蒙蔽。
言不由衷的夸大赞美,是许多喜欢奉承的人惯用的方式。过度赞美别人会损害我们的人格,不加选择地接受赞美会给我们带来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所以给人合适的赞美和懂得聆听真心的赞美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捧得高,摔得狠
喜欢被赞美是人的天性,但切不可因为面子的好看而一味地沉沦其中。
在生活中,当我们被别人赞扬的时候,要考虑到别人拍自己马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为爱,就会有偏袒;因为害怕,就会有不顾事实的讨好;因为有求于人,便会有虚夸。历史上,因为不能正确对待他人赞美而导致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恐怕就是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了。
金溪县有个叫方仲永的人,他家世世代代以种田为业。方仲永长到5岁时便能做诗,并且诗的文采和寓意都很精妙,值得玩味。县里的人对此感到很惊讶,慢慢地都把他的父亲高看一等,有的还拿钱给他们。他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便每天拉着方仲永四处拜见县里有名望的人,表演做诗,却不抓紧让他学习。到最后,方仲永已与众人无异。他的聪明才智最终被完全捧杀了。
和方仲永不同的是,世界上越是伟大的人物,越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成功,对待他人的赞美,往往表现出谦虚谨慎的态度,有的甚至还很反感别人赞扬他。英国首相丘吉尔就是一个例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丘吉尔对英伦之护卫有卓越功勋。战后在他退位时,英国国会拟通过提案,塑造一尊他的铜像置于公园,令众人景仰。
一般人享此殊荣高兴还来不及,丘吉尔却一口回绝。他说:“多谢大家的好意,我怕鸟儿喜欢在我的铜像上拉粪,还是请免了吧!”
伟大的人物、盖世的功勋只有靠人心才记得住,建造塑像不见得会使你的形象更加伟大,除鸟儿在上边拉粪外,也许有一天还会有碍观瞻呢!
牛顿,这位杰出的学者、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成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出版了《光学》一书,确定了冷却定律,创制了反射望远镜,还是微积分学的创始人……功绩显赫、光彩照人,可当听到朋友们称他为“伟人”时,他却说:“不要那么说,我不知道世人会怎么看我。不过我自己只觉得好像一个孩子在海边玩耍的时候,偶尔拾到几只光亮的贝壳。但对于真正的知识大海,我还没有发现呢!”有这样谦逊好学、永不满足的精神,牛顿的成功是必然的。
像丘吉尔、牛顿等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正是因为有了能够正确对待他人赞扬的态度和谦逊好学的精神,才能达到人生的光辉顶点。而方仲永这样的天才只能被好面子、目光短浅的父亲给害了。
寻求赞许失自我
毫无疑问,你要在生活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完全消除需要得到赞许的心理!因为需要赞许的心理,虽会让你的面子增色不少,但却是精神上的死胡同,它绝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益处。
一位名叫张执的年轻人,对于现代社会的各种重大问题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见解,如足球、NBA、中东战争、水门事件、美国政治,等等。每当自己的观点受到嘲讽时,他便感到十分沮丧。为了使自己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行动都能为每一个人所赞同,他花费了不少心思。他向别人谈起他同岳父的一次谈话。当时,他表示坚决赞成无痛致死法,而当他察觉岳父不满地皱起眉头时,便几乎本能地立即修正了自己的观点:“我刚才是说,一个神志清醒的人如果要求结束其生命,那么倒可以采取这种做法。”张执在注意到岳父表示同意时,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他在上司面前也谈到自己赞成无痛致死法,然而却遭到强烈的训斥:“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难道不是对上帝的亵渎吗?”张执实在承受不了这种责备,便马上改变了自己的立场:“……我刚才的意思只不过是说,只有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如果经正式确认绝症患者在法律上已经死亡,那才可以截断他的输氧管。”最后,张执的上司终于点头同意了他的看法,他又一次摆脱了困境。
当他与哥哥谈起自己对无痛致死的看法时,哥哥马上表示同意,这使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他在社会交往中为了博得他人的欢心,甚至不惜时时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从一定意义上说张执是没有个人思维的,他所表达的仅仅是他人做出的一些偶然性反应;这些反应不仅决定着张执的感情,还决定着他的思维和言语。总之,别人希望张执怎么样,他就会怎么样。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和事也不少。有一个做秘书的,领导让他看一篇报告写得如何。他看过后来汇报,说:“我认为写得还不错。”领导摇了摇头。秘书赶快说:“不过,也有一些问题。”领导又摇摇头。秘书说:“问题也不算大。”领导又摇摇头。秘书说:“问题主要是写得不太好,表述不清楚。”领导又摇摇头。秘书说:“这些问题改改就会更好了。”领导还是摇头。秘书说:“我建议打回这个报告。”这时领导说了:“这新衬衣的领子真不舒服。”
在这些人的心里,寻求赞许已经成为一个谈论的目的和动机了,完全失去自我概念。
人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大量反对意见,这是现实,是你为“生活”付出的代价,是一种完全无法避免的现象。
不被别人的评价主导
我们最不应该做出的牺牲,就是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改变自我!因为那些对你指手画脚的人,其实四根手指头正指着自己,惶惑得不知道他们遵从的规则是什么。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评价他说:“你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歌剧演员卡罗素美妙的歌声享誉全球。但当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当工程师,而他的老师对他的评价则是:他那副嗓子是不能唱歌的。
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沃特·迪斯尼当年被报社主编以缺乏创意的理由开除,建立迪斯尼乐园前也曾破产好几次。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
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在读大学时表现并不突出,他的化学成绩在22人中排第15名。
牛顿小学时的成绩一团糟,曾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呆子”。
罗丹的父亲曾怨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曾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都没考上。他的叔叔曾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过。
不要太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也不要事事寻求他人肯定。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真实状态有所了解:我们每个人的个性,我们所“显示的自己”或是“真正的自我”,常是不完美而且够不上标准的。看到你状况的每个人的衡量标准都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