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必须要克服的人性弱点
1143200000007

第7章 人性六 贪婪:欲海无边

你看见一部车子,一所房子,然后你想拥有它,或是你想达到有钱人的地位,或成为被人注目的大人物,这就是欲望。然而把这种消除的冲动,本身就是欲望。也许我们真正想要的不是脱离欲望,而是摆脱贪婪所引起的担忧、焦灼和痛苦。

贪婪到极致是虚无

物质是生活的基础,对物质的追求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人一旦掉进贪婪陷阱,就如坠入万丈深渊,万劫不复。

以前,有一个国王,王妃为他生了一群白胖的王子。好不容易他最宠爱的妃子为他生了一位漂亮的公主。国王对小公主疼爱有加,视如掌上明珠,舍不得稍加训斥。凡是公主要求的东西,国王从来都不会拒绝,就是她要天上的星星,国王也恨不得攀登天空,为公主摘下来,点缀为彩衣。

公主在国王的呵护纵容下,慢慢成长为豆蔻年华的少女,渐渐懂得了装扮自己。有一天,春雨初霁的午后,公主带着婢女徜徉子宫中花园。只见树枝上的花朵,经过雨水的润泽,花苞上挂着几滴雨珠,显得愈发的娇艳;翁郁的树木,翠绿得逼人眼睛。公主正在欣赏雨后的景致,忽然目光被荷花池中的奇观吸引住了。原来池水的热气经过蒸发,正冒出一颗颗状如琉璃珍珠的水泡,浑圆晶莹,闪耀夺目。公主看得入神忘我,突发奇想:“如果把这些水泡串成花环,戴在头发上,一定美丽极了!”

她打定主意,于是叫婢女把水泡捞上来,但是婢女的手刚一触及水泡,水泡便破灭无影。折腾了半天,公主在池边等得愤愤不悦,婢女在池里捞得心急如焚。公主终于气愤难忍,一怒之下,便跑回宫中,把国王拉到了池畔,对着一池闪闪发光的水泡说:“父王!您一向是最疼爱我的,我要什么东西,您都依着我。现在女儿想要把池里的水泡串成花环,戴在头上。”

“傻孩子!水泡虽然好看,终究是虚幻不实的东西,怎么可能做成花环呢?父王另外给你找些珍珠水晶,一定比水泡还要美丽!”国王无限怜爱地看着女儿。

“不要!不要!我只要水泡花环,我不要什么珍珠水晶。如果您不给我,我就不想活了。”公主哭闹着。束手无策的国王只好把朝中的大臣们集合于花园,忧心忡忡地说道:“各位大臣们!你们号称是本国的奇工巧匠,你们之中如果有人能够以奇异的技艺,用池中的水泡,为公主编织美丽的花环,我便重重奖赏。”

“报告陛下!水泡刹那生灭,触摸即破,怎么能够拿来做花环呢?”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哼!这么简单的事,你们都无法办到,我平日如何善待你们?如果无法满足我女儿的心愿,你们统统提头来见。”国王盛怒。

“国王请息怒,我有办法替公主做成花环。只是老臣我老眼昏花,实在分不清楚水池中的水泡,哪一颗比较均匀圆满,能否请公主亲自挑选,交给我来编串。”一位须发斑白的大臣神情笃定地打圆场。

公主听了,兴高采烈地拿起瓢子,弯下腰身,认真地舀取自己中意的水泡。本来光彩闪烁的水泡,经公主轻轻一触摸,霎时破灭,变为泡影。捞了老半天,公主一颗水泡也拿不起来。

显然,公主的水泡花环梦想难以实现。我们暂且不顾公主失望的表情,重点去研究分析一下公主有此梦想的根源:正因为公主生活无忧,物质富足,她才贪婪那些虚无的东西。可以说,这是贪婪的极致。极致的贪婪蒙蔽了公主的眼睛,使她是非难辨,幻想与现实不分,闹出如此笑话。现代生活中的某些人是不是也有着公主的影子呢?过度的追逐,只能陷于痛苦的深渊。然而,世人大都面对金钱爱不释手,面对名利心难清静。更有甚者,为虚无的目标而苦命追逐。然而由于目标不当,有时不仅不会带来快乐,反而会成为烦恼的根源,且白费精力。

贪欲不制,祸流滔天

欲望,永不满足的欲望,一方面是人们不懈追求的原动力,成就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箴言;另一方面也诠释了“有了千田想万田,当了皇帝想成仙”、“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人性弱点。

其实欲望并非万恶之源,它既能使人堕落,又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尼采说,意志创造了世界却对人的自身无补,人们永远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永远受到欲望的煎熬,而这则是人生悲剧的根源。假如每个人都进入无知无欲的状态,那社会以及整个人类会倒退,甚至再度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之中去。

但是这里所说的人不能没有欲望并不代表人只有欲望,最关键的是要做到欲与望的平衡。

有一个男人,经过了自己的艰苦努力,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房子、车子在他的生活中样样齐全,而投身商海这么多年,没日没夜的奔波、操劳的他,有一天终于感觉累了,疲倦了,看着渐渐发福的太太,由不得感叹道:“太太,在这个社会上,我们也算小富有余了,我想好好休整一年,然后去找个简单的工作。”

太太不满:“作为男人,要有远大志向,不能稍富即安,我们离真正的富翁还差太远。”

太太的话像针般又一次深深地扎进男人的心中,男人的尊严在那一刻激灵了一下,人活着究竟为什么,就为那些花花绿绿的钞票,他头一次迷茫了。

然而未等他再展宏图,他却轰然倒下了,莫名其妙的消瘦,胸部长时间的憋闷,让他不得不去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让他头晕目眩,诊断书清晰的写着两个字:肺癌。他差点跌坐在椅子上,医生握着他的手,安慰他:“慢慢调养,保持快乐的心情。”

回到家中,他感觉房子突然间变小了,太太也变得陌生好像不认识了,整天一句话也不说,常常面对着窗外的小鸟发呆,自己再也飞不高了,什么创业,什么人生,什么追求,此刻都失去了意义。于是他扔下一张纸条:我走了,是贪婪毁了我,毁了这个家。出了家门。

正如宋学大家程颐所讲:“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古往今来,贪婪成性的大有人在,因贪婪而身败名裂,甚至招致杀身之祸的人就更是不胜枚举了,而驱使他们做出种种抉择的唯一动力便是贪婪的心态。恩格斯曾鲜明地指出:卑劣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动力;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

欲望越小,人生越幸福

我们所拥有的,并不少,而仅仅因为欲望太多就使自己不满足,甚至憎恨别人所拥有的或期望比别人拥有更多,以致心里产生忧愁、愤怒和不平衡;欲望太多,就会导致心理贫穷!

1856年,俄亥俄州的亚历山大商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共失窃8只金表,损失16万美金,在当时,这是相当庞大的数目。

就在案子尚在侦破中,纽约商人罗森到此地批货,随身携带了4万美元现金。当他到达下榻的酒店后,先办理了贵重物品的保存手续,接着将钱存进了酒店的保险柜中,随即出门去吃早餐。

在咖啡厅里,他听见邻桌的人在谈论前阵子的金表盗窃案,因为是当时的新闻,这个商人并没有太在意。

中午吃饭时,他又听见邻桌的人谈及此事,他们还说有人用1万美元买了两只金表,转手后净赚3万美元,其他人纷纷投以羡慕的眼光说:“如果让我遇上,不知道该有多好!”

然而,罗森听到后,却怀疑地想:“哪有这么好的事?”

到了晚餐时间,金表的话题居然再次在他耳边响起,等到他吃完饭,回到房间后,忽然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你对金表有兴趣吗?老实跟你说,我知道你是做大买卖的商人,这些金表在本地并不好脱手,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商量看看。品质方面,你可以到附近的珠宝店鉴定,如何?”

罗森听到后,不禁怦然心动,他想这笔生意可获取的利润比一般生意优厚许多,于是便答应与对方会面详谈,结果以4万美元买下了传说中被盗的8只金表中的3只。

但是第二天,他拿起金表仔细观看后,却觉得有些不对劲罗森将金表带到熟人那里鉴定,没想到经鉴定,这些金表居然都是假货,全部只值2 000美元而已。直到这帮骗子落网后,商人才明白,从他一进酒店存钱,这伙骗子就盯上了他,而他一整天听到的金表话题,也是他们故意安排设计的。

歹徒的计划是,如果第一天罗森没有上当,接下来,他们还会有许多花招准备诱骗他,直到他掏出钱为止。

因为贪私,而迷失方向的人比比皆是;因为贪图,而丧失天良的人也随处可见。贪欲不仅可怕,也是导致许多人失败的原因。

有一对即将结婚的未婚夫妻,兴奋地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的日子,因为他们中了一张高额彩券,奖金是75万美元。

可是,这对马上要结婚的新人,在中奖后隔天,就为了“谁该拥有这笔意外之财”而闹翻了。两人大吵一架,并不惜撕破脸,闹上法庭。为什么呢?因为这张彩券当时是握在未婚妻的手中,但是未婚夫则气愤地告诉法官:“那张彩券是我买的,后来她把彩券放入她的皮包内,但我也没说什么,因为她是我的未婚妻嘛!可是,她竟然这么无耻、不要脸,居然敢说彩券是她的,是她买的!”

这对未婚夫妻在法庭上大声吵闹,各说各话,丝毫不妥协、不让步,所以也让法官伤透脑筋。最后,法官下令,在尚未确定谁是谁非之时,发行彩券单位暂时不准发出这笔奖金!而两位原本马上要结婚的佳偶因争夺奖券的归属而变成怨偶,双方也决定取消婚约。

有人说:“结婚,经常不是为了钱;离婚,却是经常为了钱!”

的确,人的私心、贪婪,常使人跌倒,重重地跌在自己恶念的祸害里。

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同理,我们也可以说欲望越大,就越容易致祸,的确,古往今来,多少人欲壑难填,多少人被贪婪打败,所以,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减轻欲望,懂得舍弃,只有这样才能从贪婪中解脱,从而获得心里安宁。

诱惑面前,保持自制

人的生一当中,会遇到很多陷阱,而这些陷阱之中,最为可怕的一种是自掘的陷阱——贪婪。因为贪心,人们会忽略自己的弱点,不顾一切去满足欲望。这时,即使危险摆在面前,也无法去理会、去避让。贪心遮住了你的眼睛,使你无法看到危险所在。

据说东南亚一带,有一种捕捉猴子的方法很是别致。它的奥妙所在,就是利用了一个“贪”字。

当地人用一个木箱子,将一些美味的水果放在里面,箱子上开了一个小洞,大小刚好够猴子的手伸进去。

如果猴子抓了水果,手就抽不出来,除非它把手中的水果丢了,但大多数猴子不愿把手中的东西放掉,以致当猎人来的时候,不需要费什么力,就可以很轻易地捉住它们。

人们可能会笑,猴子真傻。但是人们又何曾想到,自己有时的行为正和这些猴子一样。为了一些蝇头小利,人们可能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时间、道德原则,而自己却不自知。

有一个人,偶然在地上捡到一张百元大钞。因为这笔意外之财,他以后总是低着头走路,希望还能有这样的运气。

久而久之,低头走路成了他的一种生活习惯。若干年后,据他自己的统计,总共拾到纽扣39万多颗,针4万多根,钱则只有几百块,可是他却成了一个严重驼背的人。可想而知的是,在低头走路的岁月里,他没能好好地去欣赏落日的绮丽、幼童的欢颜、大地的鸟语花香。

贪婪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摧毁有形的东西,而且能搅乱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某些本该恪守的原则,都可能在贪心面前垮掉。

有一个走私客特鲁西,由于警方追捕得很紧,一时无处藏身。于是,他灵机一动,带着所有的走私货,躲到一家破旧的教堂中,并且请求教堂里的老牧师答应他把这些走私品藏到教堂的阁楼里。他想警方一定想不到这些东西藏在教堂中,所以万无一失。这位虔诚的牧师当然立即拒绝了特鲁西的要求,并且要此人马上离开,否则他要报警处理了。

“我给你一笔钱,以报答你的善行,你看20万元怎么样?”特鲁西一再地拜托着。

老牧师坚定地说:“不!”

“那么50万呢?”

老牧师依旧拒绝。

“100万元?”特鲁西仍不死心。

老牧师突然大发雷霆,用力把那人推到外面去,说道:“快给我滚出去,你开的价钱,已经快接近我心里的数目了。”

老牧师,还算得上一个有自制力的人。他知道自己的心理底线,也知道自己在重金面前挡不住诱惑。但生活中的你呢,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能保持一颗知足的心吗?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所拥有的财物,无论是房子、车子……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没有一样是属于你自己的。那些东西不过是暂时寄托于你,有的让你暂时使用,到了最后,物归何主,都未可知。所以智者把这些财富统统视为身外之物。

“身外物,不奢恋”,是思悟后的清醒。因为即使我们拥有整个世界,一天也只能吃三餐,一次也只能睡一张床,即便是一个挖水沟的工人也可如此享受。许多事实证明,生活中鱼和熊掌难以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