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1143500000027

第27章 平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1)

人我共尊,摒弃门户之见

智慧点金石

什么是平等?平等便是无差别。在佛教创立的初期,就体现出了佛教的平等思想。需要注意的是,佛教中的“佛”并非“禅”,而是人,并且佛陀当初在证悟真理时,第一句宣言就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由于因果业报的千差万别,在智愚美丑、贫富贵贱上有所不同,但论及全众生的本体自性,并无二致。这就好比三兽渡河,足有深浅,但水无深浅;三鸟飞空,迹有远近,但空无远近。我们应该以悲悯的胸怀来看待众生的苦难,从人我共尊的平等角度来包容彼此的差异,这才能促进和平!

其实,佛字之所以高深,就在于其可以摒弃一切门户之见、学术之见,认为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倡导平等。而正是由于平等,所以,佛法圆融了世间的万物,在佛的世界里,一切众生皆平等,而这种平等又给众生最大的自尊。

故事苑:曲径通幽

在日本,耕田的农民被视为贱民,连出家当和尚的资格都没有。无三禅师虽然出身于贱民,但是他一心皈依佛门,于是假冒士族之姓,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无三禅师后来被众人拥戴为住持。举行就任仪式的那天,有个人突然从大殿中跳出来,指着法坛上的无三,大声嘲弄道:“出身贱民的和尚也能当住持,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就任仪式庄严隆重,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众僧都被眼前发生的事弄得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能来阻止这个人说话,只好屏息噤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仪式被迫中断,场上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众人都为无三禅师捏了一把汗。

面对突如其来的发难,无三禅师从容地笑着回答:“泥中莲花。”

绝对的佛禅妙语!在场的人全都喝彩叫好,那个刁难的人也无言以对,不得不佩服无三和尚的深湛佛法。

就任仪式继续进行,这突然的刁难并没有对仪式产生什么影响,由于禅师的佛禅妙语,更增加了他的威信,众人更加拥护他了。

人无差异,无贫富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有追求真理的权利,面对他人的刁难,一句“泥中莲花”尽显真人本色。

弦外有音

有人说:“世间上没有完全平等的事情。”诚然,事相上的平等很难达成,但我们可以从心理上建立平等的观念。世间大小尊卑岂有一定的标准?我们唯有摒除成见,彼此共尊,人我同等,相互接纳,才能和平相处,共享安乐。

平等和摒弃门户之见并不只是挂在嘴上的空口号,而是要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给予他人尊重并施以慈悲本身就是一种待人平等的表现,当我们能够做到待人平等,那么,我们也就真正理解了平等的含义。

正见不在于年龄的高低

智慧点金石

古人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人生懂得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因而没有什么羞耻可言,我们放弃好问。如果不知所以而能谦虚谨慎地进取,学而不厌,就真不愧是自知之明者也。

如想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首先就要主动向别人请教。不能则学,不知则问。我们固然不是神通广大的超人,显然也不是博古通今的学者,为此,我们要向有能力的人请教,向知识丰富的人学习。

故事苑:曲径通幽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劳。”

云水僧道:“你年纪太小不行。”

侍者沙弥道:“年龄虽小,智能不小喔!”

云水僧一听,觉得还不错,便用手指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侍者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圆圈。云水僧伸出一根指头,侍者伸出五根指头。云水僧再伸出三根手指,侍者用手在眼睛上比了一下。

云水僧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顶礼三拜,掉头就走。云水僧心里想:我用手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问他,你胸量有多大?他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圈,说有大海那么大。我又伸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就在眼里。一个侍者尚且这么高明,不知无相禅师的修行有多深,还是走为上策。

虽然云水禅师羞愧而走,但是他待人平等,礼貌地对待小侍者的修养和胸怀值得钦佩。

其实,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并不在乎年龄的大小,大人不一定会比小孩懂得多,老师也不一定就比学生更明白真理。我们向别人请教,往往不是因为他所掌握的真理,而是因为他的权威。但这是不正确的,我们更需要的是根据一个人所掌握的真理来判断是否该向他请教。

中国自古便有“不耻下问”的美德,只要谁掌握了真理,那么谁就能当之无愧地成为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当属我国古代的圣人孔子。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予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俗话说:圣人无常师。即使有学问知识的人也没有固定的老师。他(她)不但向比自己知识渊博的人学习,而且也向比自己学识浅的许多人学习。这正如犹太法典所谏言:“能向任何遇到的人学习好处的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勤问是培养善思的习惯,充分利用你灵活的大脑,只要能有所收获,做一下甘拜下风的人,没有什么不可以。

弦外有音

人生在世,最聪明的不是我们所固有的天赋,而是我们懂得不耻下问地获取。

清代刘开说:“君子之学必好问。”只有问与学相辅而行之,做一个有宰相风度的人,勇于探询,心明眼亮,才能做一个博学的君子。

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们绝不能因为别人比我们的年龄小或者经历没有我们丰富、社会地位不如我们高,便否认他们可能掌握我们所不知道的真理,因为真理是不分年龄大小和高低贵贱的。

佛在平凡人世间

智慧点金石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佛是高不可攀的,他们住在西天极乐世界中,不食人间烟火,人们很难看到他们,他们从来不屑于游走人世……其实,这种想法是相当错误的,这样的佛也绝不是禅宗所要修成的佛。

南怀瑾在讲解《金刚经》时说:这本经记载的佛,却同我们一样,照样要吃饭,照样要化缘,照样光着脚走路,脚底心照样踩到泥巴,所以回来还是一样要洗脚,还是要吃饭,还是要打坐,就是那么平常。平常就是道,最平凡的时候是最高的,真正的真理是在最平凡之间;真正仙佛的境界,是在最平常的事物上。

故事苑:曲径通幽

《指月录》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释迦牟尼佛一日在静坐时,看到两个人牵着一头猪从面前走过,于是他就问:“刚才从我面前过去的是个什么?”

于是有人回答说:“佛具备一切智慧,难道连猪都不认识吗?”

释迦牟尼佛说:“那也要问过之后才知道啊。”

释迦牟尼佛那么伟大,也没有目空一切,何况其他人呢?

怀海禅师是禅宗史上著名的大德,是马祖道一门下的得意弟子。

怀海禅师对禅宗的又一个巨大贡献就是订立了天下闻名的禅门清规《百丈清规》,他总是亲自实践,带头劳动,年老了也不停止在外劳作。据说百丈怀海禅师九十四岁时,还与弟子们一起劳动。有一次,弟子们把他的农具悄悄藏起来了,想让他休息,百丈却说:“我没有什么德行,怎么敢让别人养着我呢?”所以,当天他没有参加劳动,也没有吃饭。

百丈怀海就这样告诫他的弟子们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句话成为千古传颂的佳句名言。

怀海禅师并不因自己有德行而不劳作,相反,他还“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很多人认为成佛的人就飞到西天之上,不食人间烟火了,其实不然,真正的佛是平凡的,和常人没有什么不同。

弦外有音

学佛学道,千万要丢掉那些神奇、不平凡的观念,能到达人生最平凡之处,你便可以学佛了,也知道佛了。换句话说,你可以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但佛不可以得,人世间一切相也不著了。

所以,真正的佛法是超越一切宗教、哲学、一切形式之上的。也就是佛说的,真正的智慧成就,即非般若波罗蜜;智慧到了极点,没有智慧的境界,那才是真智慧。这也等于老子说的,大智若愚;智慧真到了极点,就是最平淡的人。世界上最高明的人,往往就是最平凡的人,平凡就是伟大。

真正的佛法:平常就是道

智慧点金石

中国古代禅宗大师们在教导门徒时,始终强调的一点是佛就在平凡的人间,而并不是脱离这个世界的虚无缥缈的神仙。《金刚经》中谈到,佛看到恒河里的沙子就是沙子,看到这个世界,水泥就是水泥,墙壁就是墙壁,同我们一样,没有两样。

真正的佛法:平常就是道。

故事苑:曲径通幽

过去有一位年轻和尚,一心求道,希望有日成佛。但是,多年苦修参禅,似乎没有进步。

有一天,他打听到深山中有一破旧古寺,住持某老和尚修炼圆通,是得道高僧。于是,年轻和尚打点行装,跋山涉水,千辛万苦来到老和尚面前。两人打起了机锋。

年轻和尚:请问老和尚,你得道之前,做什么?

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那得道之后又做什么?

老和尚:还是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于是哂笑: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我得道之前,砍柴时惦念着挑水,挑水时惦念着做饭,做饭时又想着砍柴;得道之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这就是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