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广州街头,空无一人。夜色下,黄东海在前面走着,刘成龙在后面跟着。
刘成龙用手捂住衣领遮住大半张脸,缩着身子,大步朝前走去,不时回头看看。
冬天的夜格外寂静,皮鞋踩在路面上发出了清晰的声音。
黄东海在一户人家门前停下,又仔仔细细看了看周围,这才掏出钥匙开了门,旋即迅速地把刘成龙拉了进来,然后机警地巡视了一下四周,关上门。
为了革命工作,黄东海一直没有结婚,一个人住在这个房子里。
刘成龙坐在沙发上,接过黄东海递过来的热茶,感激地说:“海哥,谢谢你救了我。”
“都是革命同志,谢什么!要谢,得谢你那伙哥儿们,是他们救了你!”黄东海狡黠地挤了挤眼。
“他们?”刘成龙不解。
“是啊,如果不是他们引开狱警,我们能顺利出来吗?”
噢!刘成龙突然明白了,原来黄东海玩了一手“调虎离山”和“金蝉蜕壳”之计,难怪黄东海叫李龙彪他们先走,而不让刘成龙从铁窗里逃出去呢。
刘成龙心里突然感到有些不安。“海哥,那他们几个会有危险吗?”
“应该没有,监狱的院墙这么高,根本爬不出去,踩点的时候要不是我借了套警服,我也进不来,大不了他们几个被抓回去,再关几年。”
听黄东海这样说,刘成龙才放了心。
“阿龙,你饿了吧,我去给你下点面条。”
刘成龙一摸肚子:“还真饿了!”
黄东海一笑:“你等着啊,马上就好!”他起身往厨房走去。
刘成龙坐在客厅里发愣。他想了很多,尽管已经没有了生命危险,但军校是绝对不能回去的,甚至连广州也不能呆下去了,那自己能去哪里?刘成龙有点茫然了。
黄东海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出来。面条上盖着两个金黄的荷包蛋,七八片卤牛肉,还有红艳艳的西红柿和绿油油的菠菜。他将面条放在桌上:“来,趁热吃。”此刻的他,像极了一个充满慈爱的兄长。
刘成龙顾不得许多,端着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黄东海关切地看着他:“慢点吃,别噎着。”
刘成龙笑笑,满心的幸福。他三下五除二地吃完了面条,将嘴一抹:“好吃!真好吃!”
“饱了吗?要不要再给你弄点?”
“饱了,饱了!”刘成龙打了个饱嗝。“海哥,你真的很像我哥。”
“嗯,这还用说,我们是生死与共的兄弟!”黄东海的脸色逐渐严峻起来:“现在形势非常不好,广州你是不能待下去了,明天警察局会印发你的通缉令,紧接着会在全国通缉你。我征求了组织的意见,给你安排了一个去处。四川有个大凉山你知道吗?那里驻扎着一支部队,是川军郭汝栋部的135团,团长叫廖建国,是我在日本陆军学校的同学,他是我们的同志,在他那里我放心,其他地方都不安全。”
刘成龙点点头:“我服从组织的安排!”
其实从选择这一条路的那天起,他们就身不由己了。
“我给廖建国写了一封信,你的情况我都说了,到时候你把信交给他,他会安排好你的。”黄东海从身上摸出一封信来,交给刘成龙。
刘成龙把信放在贴身的内衣口袋里。
“东风路78号是个废弃的化工厂,我弄了辆汽车放在化工厂的内院坪,汽车的尾箱放着汽油,车里有干粮和水,也帮你准备了证件,你马上去化工厂将车开走,务必在天亮之前离开广州城!”
刘成龙点点头,站起身来,“海哥,那我走了!”
“等等,你把这个带上。”黄东海拿出一个小包裹来,“里面有一支手枪,防身用,还有些钱,路上用得着。”
“海哥!”刘成龙激动地叫了一声,他舍不得黄东海。
黄东海拍了拍刘成龙的肩膀:“赶快走吧!好好照顾自己。”
刘成龙抹了一把眼泪,拿起黄东海为他准备的小包裹,“海哥,我走了,你要保重!”
“我会的!放心吧!”黄东海有些哽咽。他默默地打开门。
“保重!”刘成龙说完,转身跑开,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看着刘成龙远去的身影,黄东海的眼睛湿润了……
广州市街头。一个身影在夜色中快速地穿行,一会儿便找到了东风路78号。
黑影推开大门,里面是开阔的坪地和一排厂房,靠近厂房的地方停着一辆汽车。
黑影跳上车,一会儿,汽车启动了,怒吼着冲出了大门,朝着大凉山方向绝尘而去……
大凉山,位于四川西南腹地,与成都、重庆、昆明、贵阳接壤,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因此大凉山历来都是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川军中最骁勇善战的郭汝栋部135团就驻防在这里。
135团团长廖建国,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与黄东海一样,早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享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之誉。
凉山西昌城,135团团部驻地。
不绝如缕的轻烟随风飘动着,时不时包裹着天边刚露出头的太阳。朦胧的晨雾,给这座美丽的山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街上行人逐渐多了起来,淡淡的晨雾中,一辆汽车疾驰而来,卷起一阵飞扬的尘土。
尘雾散去,汽车停在一栋建筑物旁。车门推开,下来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这人正是一路风尘的刘成龙。
这栋建筑与众不同,红门漆柱,高大巍峨,门前站立着两排荷枪实弹的卫兵。这里正是135团的指挥中心。
刘成龙朝大门走去,被卫兵拦住了,一阵对话之后,其中一个卫兵大步朝里面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