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四库全书——金匮要略
11458400000026

第26章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1)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注曰:呕家之因不同,客寒伤胃,或痰壅气逆。气有馀即是火,故《内经》曰:诸呕吐酸,皆属于热。故行痰降逆,清火温中皆可。若有痈脓,则荣分热而非气分热矣,因而亦呕,此毒盛也。以治呕法治之,行痰降逆固为无益,而积热成毒,尚堪温热乎?故曰“不可治呕”。然即不治呕,不因气由于荣分热毒,则脓尽而邪衰,邪衰而呕止,故曰“脓尽自愈”。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

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注曰:此二条言呕、渴必相因,故可于先后辨其水,于反不渴知其饮,示人治呕中有辨饮之法也。谓先呕者,内有恶涎也,涎尽而渴,病气已解。若先渴,则必多饮,饮多即同恶涎,因而呕,知水停心下,乃骤至之病,未必是支饮夙病,故但曰“此属饮家”。然多呕则必伤津故渴,为呕家必然之理。今反不渴,若非心下原有偏着之饮气,润其燥火,则渴何能免?但饮果在中之孔道,岂有不与呕俱出?则知此饮不在孔道矣。故曰此为支饮。支者,偏旁而不正中也。

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饮,而反吐者,何也?

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馀,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令脉反弦,故名曰虚。

注曰:此论呕吐之脉,从误汗来,则初脉或见数,误下则反弦也。谓数脉不外君相二火,所以寸数,咽喉口舌生疮,或吐红,咳嗽肺痈;两关数,则胃火或肝火;尺数则阴虚或相火;故曰“数为热”。当消谷引饮而反吐,为疑以数脉,必主于热也,不知虚亦能使脉数。况见吐症,吐为一时膈病,而脉数则非君相二火明甚,因推其致病之由。曰“以发其汗”,汗则伤阳而阳气微。人身唯真阳气足,如太阳中天,令人温和调适。阳虚则燥火乘之,故曰“膈气虚,脉乃数”。数既非本然之阳和,则为客热,客热则病胃,何能助胃消谷?名曰热,其实无阳,不能运之使下,故曰“胃中虚冷故也”。若脉更见弦,是胃中之阳气不充而结,故曰“胃气无馀”。无馀者,胃气无馀力胜谷气也,因而朝食暮吐。见胃未尝不受谷,受不能消,则变为胃反。其原由寒在上焦,本当温胃,助其消导,又误下之,则阳之微者,反见弦状,所谓弦则卫气结,故曰虚也。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而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注曰:此段推原胃中虚冷之故,故于寸口脉证之。谓寸口主上焦,微则胸中少元阳之气。荣气随卫气者也,血即荣之成流者也,无气以引满其荣气而荣虚,虚则血少,不能如平人之充盛而不足矣。虽阴火炎而见数象,胸中之荣卫实虚,元阳大亏,焉得不冷?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虚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注曰:吐乃胃家病,脾气通于胃,趺阳者,脾胃脉也,故复以趺阳诊之。谓趺阳脉浮而且涩,土主中州,不沉不浮,今太浮则知其虚矣。盖虚则脾胃气不交,而脾阴伤不能固结其气,故脉浮涩。正既虚则失醖酿之本,故不磨,因而朝暮之间不能容谷,宿而不化,此胃反之由。然其脉不紧,则胃气尚能胜邪,若又加紧而涩,紧为寒邪,涩为液竭,正不胜邪,故曰“难治”。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注曰:此因上文论吐,故推及之。治病之法,贵因势利道(导)。故《内经》曰:在上者越之,在下者引而竭之。言病欲上吐,不可强之使下,凡病皆然。故曰“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是概言,非止反胃,而反胃在其中。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哕”字恐是“呕”字。

注曰:已下数条皆论呕,此首条恐亦是论呕。谓呕乃中上焦病,不应与腹满并见。然而腹满明是积滞在腹,上蒸于胃,不安而呕。邪在腹则宜下,故曰视其前后部。前后者,大小便也。

因不利而利之,则病随利减而愈。

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注曰:胸乃阳位,呕为阴邪,使胸之阳气足以御之,则未必呕,呕亦胸中无恙也。乃呕而胸满,是中有邪乘虚袭胸,不但胃不和矣。虚邪属阴,故以茱萸之苦温善驱浊阴者为君,人参补虚为佐,而以姜、枣宣发上焦之正气也。

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方见前。

注曰:干呕者,有声无物也。物虽无而吐涎沫,仲景曰: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上焦既有寒,寒为阴邪,格阳在上,故头痛。

比胸满而呕,似有轻重、表里不同。然邪必乘虚,故亦用茱萸汤兼温补,以驱浊阴。谓呕有不同,寒则一也。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注曰:呕本属热,然而肠鸣则下寒而虚。痞者,阴邪抟饮,结于心下,即《伤寒论》所谓胃口不和腹中雷鸣也,故主半夏泻心汤。用参、甘、枣以补中,干姜以温胃泄满,半夏以开痰饮,而以芩、连消痞,且苦寒亦能泄满也。亲见一乳母吐呕五日,百药不能止,后服干姜、黄连二味立止,即此方之意也。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斤(洗)黄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枚甘草三两(炙)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注曰:《伤寒论》芩、甘、枣、芍四味为黄芩汤,治太阳少阳合病。盖太少之邪,合而内之,则协热而利。故以黄芩为主也,然邪既内入或有复抟饮者呕多,此其明证矣,故加半夏、生姜。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甘草二两芍药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斤生姜三两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诸呕,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方见痰饮中。

注曰:呕固属火然,使胃中无痰,则食可稍进,至谷不得下,非痰碍之而何?痰必由于气逆,故以半夏、生姜降逆开痰。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注曰:呕吐兼心腹等证,原非呕吐本证也。以常言之,其病在膈上,大约邪热抟饮。至于思水,则饮邪去,故曰“解急与之”,恐燥邪不堪也。然元阳未复,正须防停饮再发。故以猪苓去水为君,茯苓、白术以培其正气。不用姜、半,其呕已止,恐宣之反动虚气。即降逆消痰,亦非急务也。

猪苓散方

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右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注曰:此舍标治本之法也。谓呕而有微热,乃表邪欲出之象,然而脉弱则内虚矣。小便利,知非下焦有热甚,且见厥是少阴之寒邪复重矣。则前之呕与热,乃有表而甚微者。若更兼治其火与饮,则下益寒,故曰“难治”。而以四逆汤主之,竟从少阴病治法,铲其本寒,则真阳得助,而微表自解,故附子生用,有发散之义也。

四逆汤方

附子一枚(生用)干姜一两半甘草二两(炙)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注曰:前章热微见厥是寒重,故责少阴。若不见厥而发热不微,则少阳证原有呕,竟从少阳治矣。故主小柴胡以和解之,内有半夏、生姜,亦治呕也。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半夏一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千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者。《外台》治呕,心下痞硬者。

注曰:已前皆论呕,即或兼言吐,不过饮食之后,或吐些少出来耳。若食久即尽出,此乃胃虚不能消谷,因而上逆,故使胃反,反后火逆,呕吐兼挟燥矣。故以半夏降逆下痰涎为主,加人参以养其正,白蜜以润其燥,而且扬水二百四十遍以使速下。

《千金》治不受食,《外台》治呕而心下痞硬,要知不受食虚也,痞硬亦虚也。

大半夏汤方

半夏二升(洗)人参三两白蜜一升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馀,分再服。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外台》又治吐水。

注曰:食已即吐,非复呕病矣,亦非胃弱不能消,乃胃不容谷,食已即出者也。明是有物伤胃,荣气闭而不纳,故以大黄通荣分已闭之谷气,而兼以甘草调其胃耳。《外台》治吐水,大黄亦能开脾气之闭,而使散精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也。

大黄甘草汤方

大黄四两甘草一两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注曰:此即五苓散去猪苓加甘草、生姜也。五苓散原为太阳表邪袭入膀胱之府,致燥渴引饮、中宫留湿设,此为两解表里之方,此以胃反,吐则水从吐出,中无水气而渴,故去猪苓,但以苓、泽、桂、术双解表里虚邪,加生姜、甘草和中以止吐也。

茯苓泽泻汤方《外台》治消渴,脉绝,胃反者,有小麦一升。

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去滓,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注曰:此即前之渴欲饮水也。贪饮是水不足以止其燥,况在吐后而非必胃反者,则虚少热多,故以文蛤之盐(咸)寒清热散结为主,而以麻、杏、甘、石疏其气分之热,姜、枣以宣其上焦之郁。然麻黄发其阳,故亦主微风,但方似以清热为主设。脉紧,紧为寒,格火在上,故头痛,赘此一句,以示壅热。贪饮之人脉紧、头痛在所或有,正与前“干呕、吐涎沫”条中注头痛相等也,然不吐涎沫,胸寒少,故麻、杏可愈。

文蛤汤方

文蛤五两麻黄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石膏五两杏仁十个大枣十二枚右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注曰:此比前“干呕,吐涎沫,头痛”条,但少“头痛”而增“吐逆”二字,彼用茱萸汤,此用半夏干姜汤,何也?盖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一也。然前有头痛,是浊阴上逆,格邪在头,故疼,与浊阴上逆,格邪在胸,故满相同,故俱用人参、姜、枣助阳,而以茱萸之苦温下其浊阴。此则吐逆,明是胃家寒重,以致吐逆不已,故不用参,专以干姜理中,半夏降逆,谓与前浊阴上逆者,寒邪虽同,有高下之殊,而未至格邪在头在胸,则虚亦未甚也。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干姜各等分右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取七合,顿服之。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注曰:喘、呕、哕俱上出之象,今有其象而非其实,是膈上受邪。未攻肺,亦不由胃,故曰“胸中”。又曰“彻心中愦愦无奈”,彻者,通也,谓胸中之邪既重,因而下及于心,使其不安而愦愦,无可奈何也。生姜宣散之力入口即行,故其治最高而能清鬲上之邪,合半夏并能降其浊涎,故主之,与茱萸之降浊阴,干姜之理中寒不同。盖彼乃虚寒上逆,此唯客邪抟饮于至高之分耳。然此即小半夏汤,彼加生姜煎,此用汁而多,药性生用则上行,唯其邪高,故用汁而略煎,因即变其汤名,示以生姜为君也。

生姜半夏汤方

半夏半升生姜一斤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呕止,停后服。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注曰:呕兼哕言,则以哕为重矣。彼有因元气败而哕者,此肾虚欲绝也。若从干呕来,虽手足厥,明是胃家寒气结,不行于四肢,故以橘皮温胃为主,而合生姜以宣散其逆气也。

橘皮汤方

橘皮四两生姜半斤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