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方与圆全集
1147900000015

第15章 圆润为人,须通晓人情世故(2)

把着眼点放在较大目标上。一个没有做成生意的售货员向经理报告说:“买卖没做成,但我和那位客人吵嘴赢了。”在销售中,重要的是做成生意,而不是分辨谁对谁错。

在与员工一起工作中,重要的是发挥他的潜力,而不是就他们犯的小错误大做文章。

在与邻居相处时,重要的是互相尊重与友好相处,而不是总盯着他们是否在说别人的闲话。

如果用部队里的术语来说,我们宁愿失去一场战斗,而赢得一场战争;也不愿因赢得一场战斗而失去战争。

自问:“这真的很重要?”在每次激动之前,问问自己:“这事值得我那样大动干戈吗?”没有比这一提问更好的治疗为麻烦事而烦恼、激动的药方了。如果我们碰到麻烦事时,问自己一声:“这事真的重要?”则最少90%的争吵与不和将不会发生。

不要掉进琐事的圈套中。在解决问题时,多想那些重要的事。不要为一些表象、肤浅的事情所淹没,集中精力于大事上。

另外,爱较真的人,经常没法转变思想,不会圆润说话,这样坦诚的话语可能招致的是不满。

比如甲认为同事乙小姐的衣服难看,便马上对她说:腿短而粗的人不适合穿这种裙子。结果乙小姐脸一沉,扭头便走,留下甲发愣。或者同事小李当着处长的面指点小王说:“你的稿子里错别字很多,以后要仔细些。”实话固然是实话,但不久后公司却隐约有人传言:小李惯于在上司面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倘若如此,小李恐怕会意识到自己的真诚并不那么受人欢迎,既然这样,又何苦呢?

真诚并不等于不假思索地将自己的感觉说出来,因为你的感觉是否正确尚是一个需要判断的问题。人们对事物的看法都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没有绝对的对错。所以,有些事其实不用那么去较真,这样的人经常会把自己的生活弄得混乱不堪。圆润为人要学会不较真。

自我解嘲保面子

古希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一位脾气暴躁的女人。有一天,哲学家正和他的学生谈论学术问题,他的妻子突然跑了进来,不由分说地骂了一通,接着又提起装满水的水桶猛泼过来,把苏格拉底全身都弄湿了。

学生以为老师一定会大怒,然而出乎意料,他只是笑了笑,风趣地说道:“我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下雨的。”大家听了,不禁哈哈大笑,他的妻子也惭愧地退了出去。

幽默是化解矛盾的润滑剂。帮助别人选择笑,学着停下来看看滑稽的人生百态,即是生气的最佳解药。

美国幽默作家霍尔摩斯有次出席一场会议,席间他是身体最为矮小的人。“霍尔摩斯先生”,一位朋友脱口而出:“你站在我们中间,是否有鹤立鸡群的感觉?”霍尔摩斯反驳了他一句:“我觉得我像一堆便士里的铸币。铸币面值10便士,但比便士体积小。”

当别人对你稍有不恭时,如果不是大发雷霆就是极力辩解,这样做是不明智的。自我解嘲不仅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反而会让人觉得你容易相处。采取态度将使你与他人的合作更加愉快。

当年里根总统执政的时候,有一次在白宫举行钢琴演奏会招待来宾。正当里根在麦克风前致辞时,夫人南希一不小心连人带椅子由舞台上跌到台下,全场来宾都站起来惊呼。还好地上铺了厚厚的地毯,南希立刻很灵活地爬了起来,又重新回到舞台上去。观众以很热烈的掌声为她打气。

中断了演讲的里根,确定了夫人没有受伤之后,清了清喉咙说:“亲爱的,我不是告诉过你,只有在观众不给我掌声的时候,你才可以做这种表演吗?”

有一次加拿大总统特鲁多,邀请美国总统里根到加拿大访问。

正当里根在多伦多的一处广场上演讲时,远处有一群示威民众,不时高呼反美口号,打断了里根的演说。

这种场面让特鲁多总统十分尴尬,面对远来的客人,他不知如何是好,只好频频向里根道歉。没想到里根总统却说:“这种情况在美国是屡见不鲜的,这一群人一定是从美国白宫前面来到这里的,他们是想让我觉得来到这里就像是在家里一样。”

一句自我幽默的话很快就化解了特鲁多总统满脸的尴尬。

有一位歌唱演员,初次演出就被观众赶下了舞台。别人关心地问他演出效果如何,他说,“我很高兴,因为我初登舞台,观众就送给了我一幢房子。”听者耸耸肩说:“我可不信。”“真的;是给了。当然,每人只给了一块砖头。”依靠幽默,这位歌唱演员成功地战胜了自卑,恢复了自尊,日后终于一举成名。

在一个愚人节中,马克·吐温被人愚弄,纽约一家报纸报道说他死了。马克·吐温的亲友们信以为真,从各地赶来吊丧。当他们见到这位“死”去的作家正在写作时,异口同声地谴责那家造谣的报纸。马克·吐温却毫无怒色,他幽默地说:“报纸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只不过把日期提前了些。”

林语堂说过:智慧的价值,就是教人笑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拿自己的错误开开玩笑,使人开怀大笑,你便已铺下了友谊之路。具有自我解嘲色彩的欢笑是你与别人进行内心沟通的最短的道路。善于自我解嘲不仅能让你在尴尬的境地中超然走出来,也能让他人了解你的智慧和善意,这样不仅不失面子,还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

常来常往,常聚常新

圆润为人之人善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人际关系网络的打造不在一朝一夕,而是要日积月累,这就是所谓的没事常联系常走动,人际关系靠的是常来常往,常聚常新。

俗话说,是亲三分向。亲戚之间大都是血缘或亲缘关系,这种特定的关系决定了彼此之间的关系的亲密性。这种亲属关系是提供精神、物质帮助的源头,是一种长期持续、永久性的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人们都具有与亲属保持联系的义务。在平常保持好亲戚关系密切,在困难时期,求助亲戚才最有利。

亲戚“不走不新”,“常走常新”,这是中国人一贯的观点,只有经常的礼尚往来,才能沟通联系,深化感情,密切亲戚关系。有人说:“我不缺吃不少穿,亲戚间何必要常联系找麻烦呢?”此话不对,纯洁挚密的亲戚关系是一种人情味较浓的人际关系,不能蒙上庸俗的面纱。只有建立在亲近、挚密、常联系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真诚的关系,如果彼此间少了经常性的走动,那就可能会出现“远亲不如近邻”的局面了。

“常来常往”,首先表现在一个“往”字。这个意思就是说自身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常到亲戚家走走、看看,聊聊家常,联络联络感情,这样是非常有益的。

刘某是一家公司的老板,经过几年的辛苦经营,现虽说没有千万,但至少也有百万家财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在短短几年内拥有数目可观的资产呢?

在一家报纸记者采访他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自身的努力与勤奋固然是我成功很关键的因素,但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的亲戚很多,同学培养在我未发迹时,经常拜访他们,以致彼此间关系都特别好。后来,在公司小有规模后,我仍经常性的与他们保持联系,正是因为这种密切来往,我的亲戚都对我非常不错。刚创业的时候,资金有一半是由他们筹借;办公司遇到困难时,也有他们的帮助与鼓励;就是他们中的一些人,现在也在我的公司里帮我的忙,是我得力的助手……总之,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我最注重的就是亲戚关系,也正因为我的经常性走动,我才有今天的成就……”

在刘某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很直接地看出,常“往”在亲戚关系中的重要性,但有一点,就是千万不可有贫富贵贱之分,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地位较高而不常“往”亲戚家。这样下去,亲戚就会对你冷眼相待,那再想搞好亲戚关系,就难上加难了。

亲戚与亲戚来往,除了一个“往”字,还要一个“来”字。它的意思是除了经常到亲戚家走动外,自身也要经常性地邀请亲戚们到家里做客,利用自己的空间与亲戚联络感情,做一回主人,热情款待他们,让他们有一种自己家的感觉,那时间一久,亲戚之间的关系会处得异常融洽。

也许,就是如此平常的“常来常往”,才会在以后的关键时刻,得到亲戚的一臂之力。所以,不要以为“常来常往”是没用的,不必要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于情、于理都要掌握运用这个技巧。

俗话说:一辈同学三辈亲,三辈同学辈辈亲。还说:十年寒窗半生缘。可见,同窗之情,如果处得好,在某种程度上要胜过手足之情,朋友之情。能为同窗,在这个世界中,也算是一种缘分。这种缘分因为它纯洁、朴实,有可能日后发展为长久、牢固的友谊。

现代社会里,人际交往更注重同学关系,同学之间互相帮忙,互相提拔的事情,经常可以见到。在一个单位里,同一个学校里毕业的同学或校友往往形成“××大学帮”,如果其中有一个晋升到主要的领导岗位,那么,不出几年,这些同学或校友便都能得到提升晋职,这就是同学关系的力量。

同学关系有时的确能在关键的时刻帮上自己一个大忙。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平时一定要注意和同学培养、联络感情,只有平时经常联络,同学之情才不至于疏远,同学才会心甘情愿地帮助你。如果你与同学分开之后,从来没有联络过,你去托他办事时,除非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关乎他的利益的事情,否则他就不会帮你。

与同学保持联系的方式有很多。

有空给远在异地的同学们打打电话,通通信,询问一下对方近来的工作、学习情况,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互相交流一下,这是很有必要的,这点时间绝对不能节省。碰上同学们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最好亲身参加,如果实在脱不开身,最好也得写信或托人带点什么,不然,怎么算得上同窗情谊。

对方有困难的时候,更应加强联系,许多人总喜欢向同学汇报自己的喜事,而对一些困难却不好意思开口,应去掉这些顾虑。

而当听到同学家有人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应马上想办法去看看。平日尽管因工作忙、学习任务重没有很多时间来往,但朋友有困难鼎力相助或打声招呼,才显出你们间的深厚情谊来。

“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关键时刻拉人一把,别人会铭记在心。

现代社会里,人们都已经充分认识到同学之间交往的重要性,为了大家经常保持联络、加深合作,在一些大或小的城市里,“同学会”已成为一种时髦,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一年一小会,五年一中会,十年一大会,关系愈聚愈坚,愈聚愈紧,彼此互相照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不仅亲朋之间,同学之间要常联系,常走动,其他人际关系网,如邻里,同事,领导等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