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一生要具备的30种关键能力
1148300000076

第76章 把握细节的能力—精益求精的关键(1)

细节有时决定成败

要成大事,先做小事

俗语说“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太阳的光辉”,许多“大事”都是由微不足道的“小事”组成的。日常工作中同样如此,看似烦琐,不足挂齿的事情比比皆是,如果你对生活中的这些小事轻视怠慢,敷衍了事,到最后就会因“一着不慎”而失掉整个胜局。所以,每个人在处理小事时,都应当引起重视。

美国已逝的总统罗斯福曾说过:

成功的平凡人并非天才,他资质平平,但却能把平平的资质,发展成为超乎平常的事业。

有一位老教授说起过他的经历:

“在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发觉有许多在校时资质平凡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大多在中等或中等偏下,没有特殊的天分,有的只是安分守己的诚实性格。这些孩子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不爱出风头,默默地奉献。他们平凡无奇,毕业分手后,老师同学都不太记得他们的名字和长相。但毕业后几年十几年中,他们却带着成功的事业回来看老师,而那些原来看来有美好前程的孩子,却一事无成。这是怎么回事?

“我常与同事一起琢磨,认为成功与在校成绩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和踏实的性格密切相关。平凡的人比较务实,比较能自律,所以许多机会会落在这种人身上。平凡的人如果加上勤能补拙的特质,成功之门必定会向他大方地敞开。”

人们都想做大事,而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做小事,中国人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意把小事做好的人太少。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真正所谓的大事实在太少。比如,一台拖拉机,有五六千个零部件,要几十个工厂进行生产协作;一辆福特牌小汽车,有上万个零件,需上百家企业生产协作;一架波音737飞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涉及的企业单位更多。

因此,多数人所做的工作还只是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他们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一个不愿做小事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文化的祖先老子,就一直告诫人们: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要想比别人更优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功夫。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所谓成功,就是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

周恩来位居总理之职,官不可谓不大,而他强调的却是关照小事,成就大事。他正是以他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不仅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爱戴,同样受到了国际友人的尊敬。尼克松说:“对于周恩来来说,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入手这一格言,是有一定道理的。他虽然亲自照料每棵树,也能够看到森林。”尼克松回忆道:“我们在北京的第三天晚上应邀去看乒乓球表演,当时天已下雪,而我们预定第二天要去参观长城。周恩来离开了一会儿,通知有关部门清扫通往长城的路上的积雪。”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

周恩来同志重视细节的作风,希望能够对我们改变观念起到一定的作用。有的朋友以为做了大官才能做大事,或者只想做大事,最终肯定是成不了大事的,反而连小事也做不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凡成就一份功业,都需要付出坚强的心力和耐性,你想坐收渔利,那只能是白日做梦。你想凭侥幸靠运气夺取丰硕的果实,运气永远不会光顾你。

也许你勤奋地工作,到头来却家徒四壁,一事无成。但是,你如果不去勤奋工作,你就肯定不会有香车豪宅,不会有成就。所以,如果你想成功,你就要去做,马上做,即使是小事。

大的利益源于小的付出

对于个人来说,付出与回报很可能是不平衡的,但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只看到了自己付出很多却没有相应收获的一面,而忽略了小付出带来的大利益的另一面,而真正聪明的人总是能看到这一积极方面,所以他们往往乐于不断付出。

对艾伦一生影响深远的一次职务提升是由一件小事情引起的。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一位律师(其办公室与艾伦的同在一层楼)走进来问他,哪儿能找到一位速记员来帮忙——手头有些工作必须当天完成。

艾伦告诉他,公司所有速记员都去观看球赛了,如果晚来五分钟,自己也会走。但艾伦同时表示自己愿意留下来帮助他,因为“球赛随时都可以看,但是工作必须在当天完成”。

做完工作后,律师问艾伦应该付他多少钱。艾伦开玩笑地回答:“哦,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约1000美元吧。如果是别人的工作,我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律师笑了笑,向艾伦表示谢意。

艾伦的回答不过是一个玩笑,并没有真正想得到1000美元。但出乎艾伦意料,那位律师竟然真的这样做了。六个月之后,在艾伦已将此事忘到了九霄云外时,律师却找到了艾伦,交给他1000美元,并且邀请艾伦到自己公司工作,薪水比现在高出1000多美元。

一个周六的下午,艾伦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球赛,多做了一点事情,最初的动机不过是出于乐于助人的愿望,而不是金钱上的考虑。艾伦并没有责任放弃自己的休息日去帮助他人,但那是他的一种特权,一种有益的特权,它不仅为自己增加了1000美元的现金收入,而且为自己带来一项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职务。

因此,我们不应该抱有“我必须为老板做什么”的想法,而应该多想想“我能为老板做些什么”。一般人认为,忠实可靠、尽职尽责完成分配的任务就可以了,但这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做得更多更好。一开始我们也许从事秘书、会计和出纳之类的事务性工作,难道我们要在这样的职位上做一辈子吗?成功者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需要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果你是一名货运管理员,也许可以在发货清单上发现一个与自己的职责无关的未被发现的错误;如果你是一个过磅员,也许可以质疑并纠正磅秤的刻度错误,以免公司遭受损失;如果你是一名邮差,除了保证信件能及时准确到达,也许可以做一些超出职责范围的事情……这些工作也许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但是如果你做了,就等于播下了成功的种子。

所以,做一个乐于付出的人吧!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也不要气馁,应该一如既往地多付出一点。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

关注细节能力测试

做做下面的测试,或许对你的行为有一定帮助。请按照直觉做出选择。

1进入某个公司时,你:

A注意桌椅的摆放;

B注意用具的准确位置;

C观察墙上挂着什么。

2与人相遇时,你:

A只看他的脸;

B悄悄地从头到脚打量他一番;

C只注意他脸上的个别部位。

3你从自己看过的风景中记住了:

A色调;

B天空;

C当时浮现在你心里的感受。

4早晨醒来后,你:

A马上就想起应该做什么;

B想起梦见了什么;

C思考昨天都发生了什么事。

5当你坐上公共汽车时,你:

A谁也不看;

B看看谁站在旁边;

C与离你最近的人搭话。

6在大街上,你:

A观察来往的车辆;

B观察楼房的正面;

C观察行人。

7当你看橱窗时,你:

A只关心可能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B也会看看此时不需要的东西;

C注意观察每一件东西。

8如果你在家里需要找什么东西,你:

A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东西可能放的地方;

B到处寻找;

C请别人帮忙找。

9看到你的亲戚、朋友过去的照片,你:

A激动;

B觉得可笑;

C尽量了解照片上都是谁。

10假如有人建议你去参加你不会玩的游戏,你:

A试图学会玩并且想赢;

B借口过一段时间再玩,而给予拒绝;

C直言你不玩。

11你在公园里等一个人,于是你:

A观察周围经过的人;

B看报纸;

C想某事。

12在满天繁星的夜晚,你:

A努力观察星座;

B只是一味地看天空;

C什么也不看。

13你放下正在读的书时,总是:

A用铅笔标出读到什么地方;

B放个书签;

C相信自己的记忆力。

14你记住领导的:

A姓名;

B外貌;

C什么也没记住。

15你在摆好的餐桌前:

A赞扬它的精美之处;

B看看人们是否都到齐了;

C看看所有的椅子是否都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计分方法:

A选项:1、5、7、15题计3分,2、6、9题计5分,3、4、8、10、11、12、13、14题计10分。

B选项:4、6、9、14题计3分,3、5、7、8、10、11、12、13题计5分,1、2、15题计10分。

C选项:2、3、8、10、11、12、13题计3分,1、4、14、15题计5分,5、6、7、9题计10分。

100~150分,说明你是一个很有观察力的人。同时,你能分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也能够比较准确地对他人做出判断。

75~99分,说明你具有相当敏锐的观察力,但是对别人的评价有时带有偏见。

45~74分,说明你对别人隐藏在外貌、行为方式背后的东西不关心,你在交往中不会产生什么心理障碍。

45分以下,说明你不很关心周围人的内心世界,你甚至连分析自己的时间都不多,因此你有自我中心倾向,这在你的人际交往中可能会带来障碍,所以要开始培养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注意细节决胜职场

小简历的大威力

有人说,职场无小事,此话不虚,尤其是对于那些刚踏入职场的新人来说,求职面试就是必经的一道关卡。如果能够充分重视面试中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机会,那你一定会在面试中脱颖而出,顺利地获得自己想要的工作。

但是,也有一些人因为忽略求职中的小事,比如说一张简历,而毁掉了自己大好的工作机遇的人。曾有报道说,武汉某大学应届毕业生陈某因为一份简历而使他在应聘时栽了跟头。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参加招聘会的那天早上,小陈不慎碰翻了水杯,将放在桌上的简历浸湿了。为尽快赶到会场,小陈只得将简历简单地晾了一下,便和其他东西一起,匆匆塞进背包。

在招聘现场,小陈看中了一家深圳房地产公司的广告策划主管岗位。按照这家企业的要求,招聘人员将先与应聘者简单交谈,再收简历,被收简历的人将得到面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