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毛泽东一锤定音,中共中央出兵援朝的决策经过充分讨论正式做出。会议还通过了毛泽东的提议,由彭德怀率领部队入朝,协助人民军抗击敌人。彭本人也没有推诿。
散会后在中南海畔,高岗对彭德怀说:“看来还不服老哟。”彭德怀出兵朝鲜的使命就这样确定了。
早在正式决策出兵之前,用什么名义出兵有利,就成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考虑的问题。
当时,有两个选择可供考虑,一个叫支援军,另一个叫志愿军。毛泽东与周恩来一商议,支援军那是派遣出去的。谁派出去支援?国家吗?中国不是要跟美国宣战,而是人民志愿帮助朝鲜人民的,不是国与国的对立,因此还是用志愿军为好,避免使用政府的名义,而是中国人民志愿组成的部队,这样,师出有名则战无不胜!10月2日,毛泽东发给斯大林的电报中就称:“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于朝鲜境内和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
于是,毛泽东一道命令,聚集东北的几十万中国人民解放军,都换上了那种轧出许多道线的军装,当时人称“国际服”。中国人民志愿军就这么产生了。
志愿军出国参战后,美国也公开承认了这个名字,并指出这支部队是中国正宗的正规军,是四个野战军中的精锐部队的一部分。美国的评价是“中共政府给这些部队起了一个好名——‘志愿军’。”中国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两全其美。”
美国一些人的推测也有根据。当美国军队在朝鲜遇到我军的痛击后,美国军政首脑曾纷纷叫嚷他们遇到的是“中共正规军”,根本不是什么“志愿军”。但是害怕把战争扩大,后来也承认了志愿军的名字,以此说明中美之间还未进入战争状态,以安抚国内人民及其盟国。英法等国更是声称自己没有和新中国开战。这些证明,以志愿军的名义参战,有益于限制战争规模,在外交斗争中也有回旋余地。
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了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同日,毛泽东向金日成通知他关于中国政府决定派遣志愿军到朝鲜境内帮助反对侵略军;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志愿军的后勤供应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负责。并请金日成派朝鲜劳动党中央常务委员、朝鲜政府内务相朴一禹到沈阳与彭德怀、高岗会商入朝作战有关问题。
一贯对党忠诚和无私无畏的彭大将军,坚决服从了中央的决定。从此,结束了他建设大西北的宏伟计划,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涯;
10月7日,平生很少宴请外人的毛泽东破了例,准备在自己家里设便宴为彭老总饯行,谈一谈入朝的具体部署,顺便为长子毛岸英要求上前线向彭老总说说情。
这一天清晨,毛泽东身着驼色毛衣,足登布鞋,在中南海丰泽园的庭院里缓缓而行,他正在思索着毛岸英请求参军上前线的事。可是岸英和刘思齐去年刚刚结婚,还不到一年。
作为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幼年饱经磨难,8岁就随母亲杨开慧坐过牢,还曾被迫在上海街头流浪。后来他去苏联,化名谢尔盖·永福,先后到列宁军政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苏军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见习生,参加了苏军的大****,千里长驱,穿越东欧,经历了卫国战争血与火的洗礼,为打败德国法西斯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毛岸英回国前夕,斯大林接见了他,并把自己的一支手枪送给他,作为他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最高奖赏。
回国后,毛岸英当过农民,搞过土改。后在北京机器总厂任总支副书记。他悉心钻研工厂管理业务,如饥似渴地学习高等数学,想在厂里长期待下去,干出一番事业来。朝鲜战争爆发,他无法置身于事外,立即向毛泽东、党中央递交了要求参加志愿军的申请书。
毛泽东想,气可鼓不可泄,儿子毛岸英申请上朝鲜参战,是第一个报名参加抗美援朝的名副其实的“志愿军”。既然孩子的积极性那么高,还是成全了他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