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1950-1953朝鲜战争备忘录
114900000061

第61章 中美鏖战上甘岭(2)

1952年9月18日至31日,沉寂已达一年之久的战线上万炮齐发。在187公里宽的战线上,中朝军队八个军向”联合国军”60个目标发起77次进攻(志愿军攻击74次),战役的主要目的不是夺占地盘,而是杀伤敌人,配合板门店上的谈判。夺下的目标能守则守,不能守就放弃。

据“联合国军”方面统计,其防线上一天就挨了93,000发炮弹,他们惊呼:“敌人不但提高了射击精度,改进了战术,而且他们能做到集中火力打击一个单独的目标,尔后不时转移火炮,以避免被我测出发射阵地的位置。”

一天发射93,000发炮弹,这个数字比志愿军朝初期时几次战役射弹总数还要多!100门火炮掩护6个军,还仅是一年前的事,而此时仅攻击美军一个连就有至少40门中国火炮在怒吼!抗美援朝才一年多,志愿军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连毛泽东都在惊叹炮兵的奇迹:“炮火的猛烈和射击的准确实为致胜的关键。”惊天动地的炮火声中,“联合国军”构筑近一年的工事纷纷烟消云散……

在炮火掩护下,无畏的志愿军步兵冲击了。在官岱里西山,一个名叫黄家富的副排长闯过枪林弹雨,先后15次扛着总重数百公斤的烈性炸药进行爆破,一气将200多敌人送上了天,接着又带着3处弹伤坚守阵地,打退敌7次反扑。他荣立了特等功,被授予了“一级爆破英雄”的称号。

伍先华,一个志愿军班长,抱着20公斤重的炸药包冲进了敌军模仿志愿军所修的坑道,与40余名敌军同归于尽。他被追记了特等功和“一级爆破英雄”称号。

11月11日,在铁原东北的391高地,15军一部500多名将士头一天夜里就开始潜伏在离敌只有60米的草丛中,邱少云就是其中的一员。

只一熬过这个漫长的白天,天黑就能给守敌致命一击。时间在一分一秒流逝,中午11点时,4架路过敌机忽然在潜伏区扔下几枚燃烧弹,飞溅的汽油点着了邱少云腿上的伪装树枝,火焰在他穿的棉裤上悄悄扩展着……在他身后半米处就是一条水沟,只要滚进去火就会熄灭……

但此时正前方南朝鲜兵的说话声都清晰可闻,只要稍有动作,肯定会被发现,不仅身边的战友可能一个都活不了,而且即将即将发起的攻击也会泡汤。

邱少云选择了闭上眼睛,将身体更紧地贴进泥土……他就保持着这个姿势直至被烧焦……今天,在中国的军事博物馆内,还保存着这位钢铁战士身下的一片棉衣和压在其身下、枪托已被烧焦的冲锋枪……

看着火光熊熊的潜伏区,200多名南朝鲜士兵放心了,那里显然没有人类活动的迹象。天刚黑的时候,那火焰烧过的地方忽然响起震耳欲聋的高呼声:“为邱少云烈士报仇!”

500多名志愿军战士像愤怒的雄狮冲向高地,几分钟时间就将200多不知所措的南朝鲜士兵消灭干净,接着,这群满腔悲愤的士兵又打退了7个营的敌军反扑,歼敌共达2,700余名。

战后,邱少云被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万古留存。

整个秋季攻势志愿军伤亡1.07万,占领敌阵地17处,杀伤敌军2.7万。美中不足的是38军白马山失利,否则可以说是全胜了。

38军攻击的白马山是个高地群,山东面是平原,山南面是”联合国军”主要军事补给线之一。志愿军早想打下它,“联合国军”更是重点布防,满山都是地雷、铁丝网、坑道和混凝土地堡群,驻扎在这几个小小山头的有南朝鲜9师两个营和法国营一个加强连。

38军老军长梁兴初由于战功卓著已升任西海指副司令,原副军长江拥辉刚刚接任军长,更想打出“万岁军”的威风。可惜由于出了个叛徒,导致这次突然袭击变成了强攻,最终功败垂成。

10月2日,340团7连文化教员谷中蛟投敌了,这个败类还是突击部队的干部,将所知道的进攻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对面的南朝鲜军。南朝鲜9师师长金钟五大吃一惊,中国王牌军要亲自操刀攻击白马山?而他的部队还在开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