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战争划上休止符
艾森豪威尔的新冒险
1952年12月2日,在半岛冬天凛冽的寒风中,美国新任总统艾森豪威尔乘坐“空军一号”来到了南朝鲜。赢得大选的喜悦并没有消除这位前美军五星上将对朝鲜战况的担心,在听取了克拉克等人的汇报后,他再也没有自信心展示他在欧陆战场上著名的“露齿微笑”。而是脸色凝重地告诉新任国务卿杜勒斯:“我认为,我们在朝鲜打仗,没有机会打赢这场战争,因为打过鸭绿江就会冒犯国际舆论,只有尽早结束这场让人伤脑筋的战争。”而后,他也没忘了嘱咐正在前线服役的儿子约翰·艾森豪威尔少校:“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当敌人的俘虏。”
在极其冷淡的气氛中,艾森豪威尔与西点的老同学范弗里特见面了。两人的地位和处境可谓相差悬殊,一个是战功赫赫的新任总统,一个是刚刚吃了败仗的老迈中将。由于上甘岭的惨败,范弗里特这个倔犟的老军人明白,他在军队中的日子到头了。
两个月后,范弗里特被调回国内,不久解职退役。他一生中打的最后一场战争不但毁了自己的军事生涯,还夺去了爱子的性命。
艾森豪威尔心有不甘,他没有忘记美国介入朝鲜之初时自己的大话:“我国既已诉诸武力,就必须保证成功。”可作为新任总统,理智和现实却告诉他,再也不能打下去了。在竞选时,他向全美国人民许诺:“和平事业是自由人民眼中的瑰宝,新政府的第一个任务便是结束这场涉及美国千家万户、孕育着第三次世界大战危险的悲剧冲突。”他要为“体面的停战协定而努力”。但是,他不可能心甘情愿地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不能胜利结束战争的总统而载入史册,另外,共和党右翼势力的面子不能不照顾,毕竟他是被这些推上台的,杜勒斯、麦克阿瑟、麦卡锡、塔夫脱……都是艾森豪威尔竞选总统时的有力支持者,他们早就在嚷嚷:“在共和党取得政权后,全力打赢这场战争。”艾森豪威尔即使贵为总统,也不敢不听他们的意见。
在从朝鲜回美国的途中,艾森豪威尔难以按捺自己的好斗之心,他决定再冒一次险,召集军政大员开会研究战场下一步行动。他后来回忆:“战地指挥官们同意,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谈判还不成功,我们惟一的办法最后只能是不顾一切危险,全力发动一场进攻。”
在这次会议中艾森豪威尔做了结论:“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一条固定不变的战线上,继续承受着看不到任何结果的伤亡。小山丘上的小规模进攻是不可能结束这场战争的……我们不能容忍朝鲜冲突无限期继续下去。”
克拉克当然要投以前的老上级、现在的新总统所好,他赶紧炮制出《8-52作战计划》,妄想以大规模攻势打到平壤至元山一线。在这个纯属痴人说梦的计划里,他们又想到在志愿军阵地后方大规模两栖登陆和轰炸突击中国境内目标了。两个南朝鲜新建步兵师,六个独立团,28个炮兵营匆匆忙忙组建了,登陆演习、空降作战演习频繁地进行,大批特务潜往北朝鲜……
与此相呼应,1953年2月2日,艾森豪威尔正式就职时发表“国情咨文”,宣称“自由世界不能无限期地处于瘫痪的紧张状态中……我现在下令第七舰队不能再用于保卫共产党中国了”。这就是“放蒋出笼”,采取釜底抽薪之计来威胁中国,迫我停战。
1952年年底的毛泽东心情少有的欣慰,战场捷报频传,国内土匪基本剿光,国内形势空前稳定,朝鲜战争虽然仍使军费居高不下,但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国家开支已经超过军费了。这可是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一百多年中国第一次出现的事!
整个朝鲜战场就是个大军校,毛泽东已经提出要让所有陆军都去学一遍,他甚至认为这比办军校还好。他告诉志愿军争取和,不怕拖,让板门店的李克农不要心急:
“我们有了准备,敌人就不敢来,即使来了,我们也不怕。艾森豪威尔现在是骑虎难下,欲打力不从心,欲和心有不甘。所以我们现在是一动不如一静。让现状拖下去,拖到美国愿意妥协并由他采取行动为止。”
针对艾森豪威尔的战争威胁,毛泽东在政协会议上反唇相讥,他告诉政协委员们:“由于美帝国主义坚持扣留中朝战俘,破坏停战谈判,并且妄图扩大朝鲜战争,所以,抗美援朝的斗争必须加强。”
“我们是要和平的。”毛泽东看着全神贯注的委员们:“但是,只要美帝国主义一天不放弃它那蛮横无理的要求和扩大侵略的阴谋,中国军民的决心就是只有同朝鲜人民一起,一直战斗下去。这不是因为我们好战,我们愿意立即停战,剩下的问题待将来去解决。但美帝国主义不愿意这样做。”
毛泽东又以他惯有的非凡气概说了下面几句话:“那么好罢,就打下去,美帝国主义愿意打多少年,我们也就准备跟他打多少年,一直打到美帝国主义愿意罢手的时候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胜利的时候为止!”
当然,理智而清醒的毛泽东并不认为只凭几句口号就能吓倒艾森豪威尔,他又告诫志愿军众将:“朝鲜战局,由于停战谈判已告停顿,而美军在朝鲜的损失还没有达到它非罢手不可的程度,估计今后一定时期内(假定为一年),会趋于激烈化。艾森豪威尔正为其上台后的朝鲜军事行动作准备。单就朝鲜战场的军事行动做估计,敌人从正面向我较坚固的纵深工事施行攻击的可能,不如向我后方两侧进行登陆作战的可能性大。”
已回京的彭德怀立即电令邓华着手进行反登陆作战的准备,毛泽东甚至向邓华提出三肯定:“肯定敌人登陆,肯定要从西海岸登陆,肯定敌在清川江至汉江间登陆。”
志愿军的反登陆作战准备是实实在在地进行的。不但原定回国的38、39、40军三支从入朝打到现在的劲旅调往西海岸反登陆,还将国内第2批轮换的1、16、21、54四个主力野战军立即抽调入朝,六个铁道兵师也入朝抢修备用新线路。到1953年3月,在朝志愿军已达19个野战军,8个地炮师,5个高炮师,2个坦克师,10个铁道兵师和1个公安师共达135万人,是时是志愿军在朝鲜数量的最高点。派往朝鲜的野战军数量甚至己超过了留在国内的数量。
志愿军空军则准备了14个师500架飞机准备投入作战,连刚刚初具规模的海军也调了一个鱼雷艇大队到鸭绿江口停泊,一批志愿军海军人员还入朝参加了布设水雷行动。这样,志愿军的陆海空三军先后都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
从1952年末到1953年春,180万中朝联军连同朝鲜的广大百姓日夜施工,到1953年4月底,北朝鲜除背对志愿军的鸭绿江一线外,从正面战线一直延伸到东西海岸,都形成了一个以坑道、地道和钢筋水泥工事为骨干的弧形防御体系,成为一条纵深20至30公里、总长竟达1,100公里的钢铁防线。
中朝军队在美军可能登陆的东西海岸设置了纵深10公里的两道防御带,此外还有堑壕、交通壕3,100余公里和不计其数的火力点和掩体。此外,志愿军还储备了够全军吃8个半月的2.5亿斤粮食和12.38万吨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