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亲密关系发展和培育手册
1149100000020

第20章 (2)

在美国,有人做了一个实验。他招募了一些互不相识的大学生做被试者,要求他们定期接受询问,并为他们提供免费食宿。实验前先测定他们关于政治、经济、审美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态度,以及他们的人格特征。以此为依据,在一半宿舍里安排态度相似的学生,另外一半宿舍里安排态度不相似的学生。在实验中,主试者很少去干扰他们,通过定期询问发现,开始时,邻近性吸引的作用比较明显,后来态度相似性吸引的作用越来越大,只要对方的态度和自己的相似,哪怕在别的方面有缺点,也会对自己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互补的人容易相互吸引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不仅特征相似的人会相互吸引,而且彼此之间差异较大的人,也能够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在需要、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特长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如果存在差异,而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又正好成为互补关系,就可以产生相互吸引的关系。这证明人不仅有认同的需要,也有从对方获得自己所缺乏的东西的需要。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当双方的需要以及对对方的期望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例如,独立性较强的人,往往喜欢和依赖性较强的人在一起;脾气急躁的人,往往喜欢和脾气温和的人相处,从而使双方的关系更为协调,各人的特点正好适合对方的需要,各得其所。

研究表明,互补因素在增进人际吸引方面,往往发生在感情深厚的朋友、特别是在异性朋友或夫妻之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克克霍夫等人研究了已建立恋爱关系的大学生。结果发现,对短期的伴侣来说,推动吸引的动力主要是相似的价值观念,而驱使长期伴侣发展更密切关系的动力主要是需要的互补。由此,克克霍夫等提出择偶的过滤假说,两个不相识的男女要结成终身相托的婚姻伴侣,必须经过几道过滤关卡:时空距离的接近;人身的因素,主要指当事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信仰等;态度与观念的相似;需要的互补。当然,并非所有婚姻的缔结都必须经过这样一系列过滤。

那么互补和相似定律是否矛盾呢?它们并不矛盾,因为差异并不一定都能形成互补。互补性的前提是,交往双方都得到满足,如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那么相反的特性就不能够产生互补,甚至还产生厌恶和排斥。比如高雅和庸俗、庄重和轻浮、真诚和虚伪等,这些就只能造成“道不同者不相为谋”。

或者说,形成相似的那些条件,往往是大的方面,比如人生观、做人处世原则、人生追求,等等。这些如果不同,就难以理解,不容易吸引。而形成互补的,往往是相对较小的方面,比较具体的特征。就像人们常说的:“该相似的地方相似,该互补的地方互补。”

互补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交往中的一方能满足另一方的某种需要,或者弥补某种短处,那么前者就会对后者产生吸引力。如能力强、有某种特长、思维活跃的人,对能力差、无特长、思维迟缓的人来说,就具有吸引力;支配型的人和服从型的人能够结为秦晋之好,试想,如果两个都是支配型的人结为夫妻,那家中还能有太平吗?

互补的另一种情况是:因为别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你的理想,而增加了你对他的喜欢程度。比如一个看重学历的人,自己又没有拿高学历的机会,会很看重高学历的朋友,等等。

任何人都与生俱来的具有一些缺点,而且性格不是那么容易改变。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往往在寻求生活伴侣和事业伙伴时,注意寻找能弥补自己缺点的人。

小张是一个好与人争辩道理且十分任性的人,他找的是一个大大咧咧的老婆。小张之所以喜欢她,是因为她能够让小张从容地依照自己的步调行事,不和他较真,让他很安心。

在事业的合作上,寻找和自己互补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比尔·盖茨原来自己经营微软公司,时间长了,逐渐发现自己在管理方面能力的某种欠缺。而且他自己真正的兴趣是在软件开发上,所以逐渐感到分身乏术、力不从心,工作兴趣也下降了。他逐渐认识到管理方面需要有专门的人才来为他打理,后来就找到了大学时的同学鲍尔默。而鲍尔默恰恰是个管理方面的天才。他热情万丈,善于影响别人,善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于比尔·盖茨来说烦琐乏味的管理工作,对于他来说则是乐趣无穷。这就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系,强强联合,缔造了辉煌的成功。

互补乍看起来是交往的双方存在着矛盾,其实则是双方存在着一致性。互补一定有前提,即在价值观和态度上是一致的,而在角色上二者起互补的作用。一个支配型的人和一个顺从型的人有着互补的人格;一个人的需要满足另一个人的需要,因此他们形成了巩固的关系,并能相互喜欢。在婚姻关系中,男性和女性的作用一般是互补的。所谓“男刚女柔”,即异性伴侣的互补表现。

有一种特别的朋友,叫诤友。即经常为观点不同而争论和能直言相劝的朋友。为了完善自我而看到自我不足的一面,专门与那些有高超见解的人交友,以使他们能经常提醒自己,这是特例。

应该补充的一点是,并非所有相反的,或不同的特征就必然是互补的。一个喜欢安安静静读书的人就难以和一个饶舌而不安生的人互补,一个自尊心和能力都很强的人也许不愿与知识浅薄之人为伍。因而,人们之间能否相互吸引,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是相似还是互补,而关键取决于彼此在现有关系中能否感到互相喜欢和愉快。

美丽的仪表给交往加分

人们在交往的时候,总是在提醒自己“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然而,美丽的仪表对人的吸引是很难抗拒的。爱美是人类的天性,无论在哪种文化背景下,美貌都是一种财富,都令人向往。同时,与漂亮的人进行交往,也会让我们觉得荣耀和光彩,特别是在与异性交往时表现尤其显著。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男人与漂亮女人在一起还是与不漂亮的女人在一起,他所得到的评价是不一样的,人们更喜欢与漂亮女人在一起的男人,当然,如果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有竞争的体验和感受又另当别论。

由于晕轮效应的影响,人们还常常把美貌与好的个性品质对应起来,如聪明、大方、活泼、开朗等,有吸引力的人即使犯了错误也容易得到人们的宽容。按照这样的推理,我们就更愿意与漂亮者进行交往了。其实,我们从小就受到这种经验的影响,像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以及她们所喜爱的王子,不是天生丽质就是健美苗条,她们的个性品质更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现在电影电视中的主角们同样在强化我们的这种错觉——外表有魅力的人同时也一定具备良好的人格特质。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外表有魅力的人往往比外表不具魅力的人更受欢迎。这一点从托儿所的学龄儿童直至老年人都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实际上,外表有魅力的人不仅更受欢迎,而且人们往往对他们的行为也会做更多的正性解释。

社会心理学家卡恩·典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他向一群被试者(为成人)描述了一个7岁孩子犯的轻度或严重不良行为,并要求他们对这个孩子行为的典型性作判断。在描述中还包括一张有魅力或不具魅力的孩子照片。当不良行为是轻度时,未觉察出孩子外表起的作用;但当不良行为严重时,孩子外表魅力决定了对其行为所作的解释。被试者把有魅力的孩子的行为当作是暂时的非典型事件,不可能重复。因此一个被试者这样描述向睡着的狗扔石块的有魅力的女孩:

“我认为,她看起来像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很有礼貌,基本上是无私的。她能在同龄人中很好适应并留下好印象……她和每个人都玩得很好,但像每个孩子,坏日子会发生。她的冷酷不必被当真。”

与此相反,不具魅力的孩子做的相似事情被评判得无情得多,被当作是长期不良行为的例子,是潜在行为问题的表征。例如,一个一个被试者这样描述向睡着的狗扔石块的不具魅力的女孩:

“我认为这个孩子肯定很讨厌而且是老师们的麻烦……她可能想向同龄人挑衅……她在家会是一个讨厌鬼。一般而言,她会是一个麻烦。”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我们也常常会根据犯错者的外表吸引力对相同行为给以不同的判断。外表有魅力和不具魅力的重要性持续存在且远远超过童年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用“电脑配对”作掩护,被试者完成的问卷被输入计算机中,计算机按设计好的程序去确定一个人作为“理想的”约会对象。

结果发现,决定吸引力的最有影响的因素是约会对象的外表魅力。在确定约会对象时,态度、价值观、个性品质和智慧都没有外表重要。

由此可见,在社会交往中,外表是否具有魅力是相当重要的。实际上,在我们的社会中也有一个关于外表魅力的广为传播的“美丽即好”的定型。根据这一定型,外表有魅力的人被认定有很广泛的优秀特征。有关这一定型的研究发现,这些被觉察的品质包括高社交能力、巨大的优势、良好的社交技巧。另外,外表有魅力的人被认为更聪明、更温暖,而且比外表魅力较差的人心理更健康。

这个“美丽即好”定型有多高的准确性?根据心理学家进行的对研究作品的大规模回顾,它并不特别准确。例如,一些基本的个性维度,比如情绪稳定性、自我估计及控制力与外表魅力不相关。另外,智力与学术能力和吸引力也不相关。另一方面,几种与人们社会生活相连的个性品质与外表魅力有关。外表好看的人确有较好的社会技巧,而且他们比缺乏魅力的人报告有较少的孤独感和较低的社会焦虑。而且,他们接受欢迎表现较多的性放任,并在大量性行为中有更多的实际经验。显然,“美丽即好”定型有它的局限性,特别是当有魅力和不具魅力的人在基本的个性品质上差异较少时。那么,为什么这一定型在我们社会中会这么有说服力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受媒体的影响。娱乐媒体特别是电视、电影描绘的主角都特别漂亮,男女主角都不寻常的英俊或美丽且都既迷人又风流。另外,这些明星周围的其他演员总相对少一些魅力,而且常演语无伦次的在社会上无用的角色。基于媒体所提供的定型,社会期望外表有魅力的人同样具备特殊的优秀个性就不足为奇。

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基本归因的偏误。当别人看到外表有魅力的人受到如此优厚的待遇,基本归因偏误(夸大了行为的性情因素)会引起错误的推论,认为受优待是由于性情因素(他们优秀的个性)。同时人们可能低估了情境因素(情境中他人的行为)对有魅力的人受到优待所起的作用。因此,这种基本归因偏误就可能导致“美丽即好”定型的永久化。

有明显证据认定“美丽即好”定型部分是天生遗传因素决定的。尽管多数研究者一贯认为美丽的标准是在社会中确立的,但最近有证据表明这一推断可能并不完全准确。例如,在一个研究中,心理学家朱蒂·朗路易斯及其同事给6~8个月大的婴儿看一对照片——其中一个女人被成人断定是有魅力的,而另一个被判定不具魅力。婴儿花在看有魅力女人的脸的时间显著长于花在看不具魅力的女人的脸,这说明有魅力的脸使人产生更大兴趣。

也有人在研究中推断出,婴儿对外表有魅力的人表现出更多的应答性,在研究中,一岁大的孩子与一个戴着特别的显现有魅力或不具魅力的脸的面具的陌生人交往。当陌生人戴一副吸引人的面具时,婴儿就表现出比他带不吸引人的面具时更多的积极情绪且与他玩的时间更多。另外,有研究说明婴儿与有魅力脸的玩具比不具魅力脸的玩具玩得更多。这个研究中的婴儿不可能已学会对吸引性评判的社会标准。相反,结果表明存在对某种美的一些实质倾向,特定大小和形态的脸提供了社会性的有用信息,它对于我们古老祖先有着增强适应性的价值。

综上所述,美丽的仪表在社会交往中的确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它往往决定着我们的交往能否成功。

附:如何树立个人美好形象

一个拥有美好形象的人,是比较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同与喜爱的,毕竟人人都有爱美的天性。因此要想在社会交往中如鱼得水,就不妨从为自己塑造美好形象开始做起。那么,要如何树立个人美好形象呢?有以下几点原则:

恰当:恰当的穿着打扮,随时随地都能符合环境、场合。

魅力: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

明智地善用你有限的资源。花许多钱并不能保证一定能达到最佳效果,譬如:把购衣预算浪费在一些错误的选择上——购买不合适自己的衣服。

自信:外表与行为举止均表现出充满自信的神态。由以上重点可以清楚地知道,想树立个人美好形象其实就是:修饰外表与加强内在。由于服饰形象会使人被归类,所以为了建立个人美好形象,对于外表的穿着、打扮一定要用心,许多人觉得自己既没有多余的钱也没有时间来打扮,事实上,体面的上班穿着只要一开始花点心力,以后是十分省时省力的,因为上班穿着的流行变化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