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人生感悟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11491400000021

第21章 保持一颗善良感恩的心(5)

“沉默是金“在社交场合根本行不通,而且是非常不礼貌的。反之,善于打破沉默、谈笑风生、能带动会场气氛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这种人不会让会场沉默太久,也不会让”无聊分子“一直强迫别人听他的训话。这种人懂得适时转变话题,让大家都有台阶下。社交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话题一直继续下去,使得宾主尽欢。如果你不想说话,还不如回家看电视、读小说算了。

“沉默是金“在社交场合根本行不通,而且是非常不礼貌的。反之,善于打破沉默、谈笑风生、能带动会场气氛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宽恕别人

一个周五的早晨,杰西卡的礼品店依旧开业很早。杰西卡静静地坐在柜台后边,默默地欣赏着礼品店里各式各样的礼品和鲜花。

忽然,礼品店的门被推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人。他的脸色显得很阴沉,眼睛浏览着礼品店里的礼品和鲜花,最终将视线固定在一个精致的水晶乌龟上面。

“先生,请问您想买这件礼品吗?”杰西卡亲切地问。可是,年轻人的眼光依旧冰冷。

“这件礼品多少钱?”年轻人问了一句。

“50元。”杰西卡回答道。

年轻人听杰西卡说完后,伸手掏出50元钱甩在橱窗上。杰西卡很奇怪,自从礼品店开业以来,她还从没遇到这样豪爽、慷慨的买主呢。

“先生,您想将这个礼品送给谁呢?”杰西卡试探地问了一句。

“送给我的新娘,我们明天就要结婚了。”年轻人依旧面色冰冷地回答着。

杰西卡心里咯噔一个:什么?要送一只乌龟给自己的新娘,那岂不是给他们的婚姻安上了一枚定时炸弹?杰西卡沉重地想了一会儿,对年轻人说:“先生,这件礼品一定要好好包装一下,才会给你的新娘带来更大的惊喜。可是今天这里没有包装盒了,请你明天再来取好吗?我一定会利用今天晚上为您赶制一个新的、漂亮的礼品盒……谢谢你!”年轻人说完转身走了。

第二天清晨,年轻人早早地来到了礼品店,取走了杰西卡为他赶制的精致的礼品盒。

年轻人匆匆地来到了结婚礼堂——新郎不是他而是另外一个年轻人!年轻人快步跑到新娘跟前,双手将精致的礼品盒捧给新娘后,转身迅速地跑回了自己的家中,焦急地等待着新娘愤怒与责怪的电话。

在等待中,年轻人的泪水扑簌簌地流了下来,有些后悔自己不该这样去做。傍晚,婚礼刚刚结束的新娘便给他打来了电话:“谢谢你,谢谢你送我这样好的礼物,谢谢你终于能明白一切了,能原谅我了……“电话的一边新娘高兴而感激地说着。年轻人万分疑惑,什么也没说,便挂断了电话。但他似乎又明白了什么,迅速地跑到了杰西卡的礼品店。推开门,他惊奇地发现,在礼品店的橱窗里依旧静静地躺着那只精致的水晶乌龟!

一切都已经明白了,年轻人静静地望着眼前的杰西卡;而杰西卡依旧静静地坐在柜台后边,冲着年轻人轻轻地微笑了一下。年轻人冰冷的面孔终于在这瞬间被改变成一种感激与尊敬:“谢谢你,谢谢你,让我又找回了我自己。”原谅是一种风格,宽容是一种风度,宽恕是一种风范。

杰西卡只是将水晶乌龟这样一件定时炸弹似的礼物换成了一对代表幸福和快乐的鸳鸯,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上改变了一个人冰冷的内心世界。

原谅是一种风格,宽容是一种风度,宽恕是一种风范。

孩子的启示

一位朋友寄来了一份礼物——一只红色风筝。我以为是送给两个孩子的,可当我翻看礼品卡时,上面却写着:“送给你未泯的童心。我们去放风筝吧,妈妈!”孩子们请求道。我扫了一眼写字台上堆着的待批阅的论文,可今天的确是个放风筝的好天气,蔚蓝的天空,阳光灿烂,微风徐徐。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去了附近的田径运动场。

我细心地看着孩子们巧妙地使风筝在变化莫测的风里上下翻飞。”您为什么不试试,这是送给您的啊。”儿子叫道。在孩子们的鼓励下我丢掉羞怯,扯过风筝跑起来,倾刻问风筝迎风而起,越来越高地飞向碧空,我的笑声也随之飘荡而去。

这时,那摇曳的风筝触动了我久已忘怀却深藏在心底的童趣。在我们步入成年时,我们确信必须抛掉童年的稚气而显得举止庄重些。我们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欺骗自己,一位心理专家说:“没有童心,我们就会失去纯朴、自然、机敏的品性,失去对他人的信赖和对生活的坦荡胸怀。”这些特殊的品质不应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而消失。我们要保留这有益的童心,就要坦率地接受孩子们每天给予我们的启示:

减轻心理负担一天,我路过一个运动场,有个男孩正在那里荡秋千。这时,有位西装笔挺的成年人经过那里停下来观看。突然他把公文包靠在树上,松开领带,他荡起秋千来,还不时地和孩子交换着欣喜的目光。他在紧张的一天里,从儿童游戏中找到了片刻小憩。

冗长乏味的办公室生涯冲淡了我们的生活乐趣,而我们又不能置工作不顾。但我们完全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找到一些欢情逸趣。

贝蒂·布莱克比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块”享受人生之乐,并非戏剧彩排“的牌子。他说:“在我们公司,凡是营业额高的职员都是生活愉快的人,他们身上有一种吸引顾客的特殊魅力。”伊利诺依州的一位心理医疗专家乔伊·米勒说:“我们有些人,如果不真正地与孩子结成忘年之交,就无法摆脱工作带来的紧张情绪,只有孩子们才使我们焕发青春。”一个周末,纽约市一位杂志编辑吉姆·麦克法莫特工作缠身,可他的妻子却出城了,吉姆只好照料3岁的儿子戴维。星期六一早,戴维就缠着父亲兴致勃勃地说:“跟我玩吧!好!算上我。”吉姆赞同道。周末最开心的是在花园里用两根橡皮管唧水玩。午饭吃意大利皮扎饼和酸黄瓜,饭后各划一只塑料船打水仗,结果两人都成了水鸭子,吉姆在游戏中获得了充沛的精力,他只用了一半的时间就把工作干完了。

儿童般的嬉戏,可使我们从工作重负的压抑中解放出来,减轻我们的心理负担,使我们的日子过得轻松愉快,而不是整天疲于奔命。

探索奇妙的世界有一个星期天,我在教堂里看护几个两岁的儿童,我无聊地望着窗户,打量着玻璃外的一只毛毛虫。孩子们也过来把压扁的鼻子紧贴着玻璃,静悄悄地、惊奇地观察着那毛虫来回爬行,只偶尔发出”哇,噢“的惊叹声,打破四周的寂静。看着孩子们,我也不知不觉地被他们那种神情迷住了。

如果眼睁睁地望着上帝创造的事物说:“这有什么好奇的?”那么,先人为主的偏见就淹没了我们的好奇心理。正如作家桑姆·金丽所说的:“我们的眼睛变得只死盯着追求的目标,以致于对眼前的玫瑰花也不感到惊奇。”孩子们能看到多数成年人从来看不到的事物,他们的观察力往往引导他们提出一些问题,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智力与分析能力,开阔了思路。亚里士多德说:“哲学起源于好奇。”那么,孩子们就是我们中的哲学家了。天有多高?狗为什么摇尾巴?树叶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变颜色?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前宇宙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不时地浮现在我们的面前。它敲开了我们的心扉,使我们像孩子一样去想象比我自己的事业更多的问题。

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当我的儿子上小学时,他带回家来一张画——一只涂成紫色的小乌。老师写在画上的批语是:“鸟不是紫色的,请重画一张。可是,妈妈,我的鸟就是紫色的。”他坚持说,“这是我想象出来的。”我们把这张画贴在壁炉的上方,作为孩子勇于创造、大胆坚持自己真实观点的见证。有时,当我在考虑是坚持自己的立场,还是顺从他人时,一想起儿子的那幅画,就使我勇气倍增。在我们家里常常听到这样的话:“我知道这是一只紫色的鸟,可我想让它飞上天去。”世界上许多艺术创作和科学发现,正是源于这种孩子般的勇敢而执著地追求。

容易接受信念一次,我正在收拾箱子准备去陪住院的丈夫,心里焦虑不安。户外,我们4岁的女儿正在私人车道上拐来拐去地骑她那辆小三轮车,她向右拐过一棵橡树时,撞到树上碰伤了腿,便哭叫起来:“妈妈——“她抬起擦破皮的膝盖让我轻轻抚摸。

“您要是走了,谁来给我揉伤处呢?”她下颏有些颤抖地说。我刚耍说有保姆时,她就说道:“我知道,上帝会给我揉的。”说罢又跑到外边蹬小三轮车去了。她那可受的样子,单纯而又坚强的信念,使我的精神振作起来。当我到了她父亲的病床前时,我已变得镇定自若了。

“从本质上讲,孩子们是可信任的。”亚特兰大市一位退休的主教贝纳特·西姆斯说,“他们生来就坦率,有极强的接受能力,必须谨慎地教育他们。”尽情地去爱孩子们能给我们的最好启迪或许就是要心地坦诚。我的女儿6岁时养了一条金鱼,名字叫斯潘基。她不厌其烦地观察它游泳,还叫我去看它是怎样缩拢嘴轻轻地嘬她。她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个要向斯潘基致意,我常在一旁听她向它倾诉内心的秘密,比如她最近的算术成绩啦,为什么她愿意待在这休息等等。

有一个星期六,她看到斯潘基躺在鱼缸的底部,便问我:“金鱼睡着了吗?”当她明白是怎么回事时,便扑到我怀里十分伤心地哭起来。这时我真希望她根本就从来没有爱过它。过了一会儿,她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眼泪说:“我只想再看它一会儿。”从她的目光里,我看到了只有全心全意地爱过才会有的那种神情。我认识到必须去保护一颗爱心,要想不受到伤害就必须用爱来保护。爱给人的欢乐大于伤害给人带来的痛苦。这是女儿的心向我表明的。尽情地去爱吧,这是有价值的努力。

孩子们还教绘我们爱是无条件的。在我的儿子把葡萄汁洒在新的驼色地毯上时,我冲他发泄了一通气话。过后我告诉他:“那是无意的,我不该向你那样大喊大叫。没关系,妈妈。”他说羞用双手紧紧地搂住我,“不管在您好的时候还是不好的时候,我都爱您。人们只有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方能正确地看待事物。”安托万·德圣埃克萨贝利在他的《小王子》一书中这样写道。孩子们心灵的洞察力是过人的。我们成年人有时需要孩子们来告诉我们一些由于聪明过度而看不到的事情。他们对生活的坦荡胸怀,能使我们大家看到生活的真谛。

童心是可贵的。没有童心,我们就会失去纯朴、自然、机敏的品性,失去对他人的信赖和对生活的坦荡胸怀。

善良的心

那是十多年前的一个早春——这天,惨白的阳光照着刚吐绿芽的树枝。年轻的我作为一名专门采访治安消息的记者,正驱车驶向一处我不愿看见的地方。警方广播报告说:一名男子在家中的车道上倒车时意外地撞倒了小孙女,导致了一桩死亡事故。

我把车停在警车和电视采访车之间,立刻看见一个身穿棉工作服的壮实的白发男子正站在一辆小型运货车旁。几只照相机对准着他,记者们把话筒伸到了他的面前。这位老人看来完全处于迷惑之中,正竭力回答记者的提问。他几乎只是在抖动嘴唇、眨着眼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不一会儿,记者们放过了那位老人,跟随警察拥进了一间小白屋。在我想象中仍能见到那位倍受精神折磨的老人正俯首注视着车道上曾站着孩子的那块地方。屋旁是一个刚培上土的花台,不远处有一堆黑油油的沃土。

“我当时只想到那儿去撒那些肥土,“老人对我说着,尽管我并没有向他提问什么,“我甚至不晓得她在门外。”他伸手指着花台,尔后又让手垂回腰际,重又陷入了思虑之中。而我正如一个合格的记者那样踱进屋去看有谁能够提供那蹒跚学步的孩子的近照。

几分钟后,我速写本上记满了全部细节,口袋中插着一张那天真无邪的女孩在照相馆拍的小相片,又朝警察说的放尸体的厨房走去。

我随身背着照相机,是那种又大又笨的”斯比·古劳“牌的。这当时就象征着新闻记者的身份。主人们、警察、记者和摄影师——所有人都已退回屋外去了。我跨进厨房来到现场。

从拉着带绉边窗帘的窗口透出的阳光照出,在一张塑面桌上躺着一个包在洁白被单中的纤小的身躯。那位祖父不知怎的总想避开众人,他正坐在桌旁的椅子上,侧对着我,丝毫没有意识到我的出现,只是难以名状地死死盯着裹住的尸体。

屋里非常宁静,时钟在嗒嗒地走动。我看到那位老祖父慢慢向前倾下身躯,曲起双臂犹如括号一般围住了孩子的头与足,然后他把头抵在裹尸单上,久久地动也不动。

在这寂然无声的时刻,我预感到将会产生一张有获奖希望的新闻照片。我测定着光线,调好光圈和距离。在闪光灯上安好灯泡,举起照相机,从取景框中构成画面。

画面中的每一组成部分都堪称完美无缺:身着朴素工作服的祖父;背衬着阳光的白发;包在被单中的那孩子;窗边墙头上黑色铁支架和”世界博览会纪念盘“所烘托出的这间陋屋中的气氛。外面,可以看见警察正在检查运货车那致命的后轮,而孩子的父母亲则依在相互的臂膀上。

我不知道在那儿站了多久,仍不能按下快门。我强烈地意识到即将摄成的照片必定具有惊人的新闻效果和价值。我那职业责任感催促我将它摄下来。但我无法让手点燃闪光灯,那无疑会打扰可怜老人那痛苦的内心世界。

我最后放下了照相机,悄悄地退出了屋子。我万分震惊地对自己是否适应新闻职业产生了怀疑。当然,对于这次失去获得新闻照片佳作机会之事,我没有告诉我的编辑和同行们。

每天在新闻广播或报纸上我都能看到处于极度痛苦和失望中的人们。人类的苦难已经成为一项可供观赏的运动了。当我有时在看新闻电影时,就不免想起那么一天。

对我当时的所作所为,我至今无怨无悔。

不让别人的痛苦放大,不再往伤口上撒盐,这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品德。

彼此信任

前些天,我从宾西法尼亚州的哈里斯堡前往本州80里外的莱韦斯堡。天色已晚,我急着赶路,不料有好几次我开的车被迫跟在缓缓行驶的大卡车后面,我紧握着方向盘,焦急不安。

车子总算驶在了空旷的高速公路上。当我即将通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红灯亮了,我急忙把车刹住。我四下看了看,路上没有一辆车,至少1里之内没有第二个人,而我却坐着,等着红灯变成绿灯。

我开始对自己为什么没有闯红灯而感到懊悔。我当时并不担心被拘留,因为那儿根本就没有警察,我的车开过去一点事也不会有。

当晚我来到了莱韦斯堡。晚上12点钟上床睡觉时,这个问题又一次在我脑子里出现。我想我之所以停住了车,不仅因为这是我们大家彼此遵守的条约,而且也是我们大家彼此遵守的合约。我们大家都彼此信任,决不闯红灯。

我们一直彼此信任做正确的事,听来很让人惊奇,是不是?我们确实这样做了。信任是我们的首要愿望。我们不能无缘无故地不信任别人,疑虑满腹或相互猜疑,这种态度不是我们天生具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