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国宝密码
1149400000011

第11章 定陵—见证帝王的爱情悲剧

发现地点:北京明十三陵

发现及发掘时间:1956年5月

距今年代:近400年

代表性国宝:翼善冠、凤冠

考古地位:对于研究明史以及我国的物质文化史都具有重要作用

帝王的悲剧

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个皇帝万历帝的陵寝,合葬的还有万历帝的两个皇后。万历帝于1572年登基,年仅10岁,还是一个孩子。不过他不是普通的孩子,他的肩上担负着管理国家民族的重任,他的母亲也对他寄予厚望,希望把他培养成一个贤能的君主。所以,万历的时间都被安排于学习,生活枯燥而乏味。在他有足够的能力独立处理朝政时,又处处受到臣僚的牵制。这让万历感觉非常压抑,唯一能给他带来安慰的只有郑贵妃。郑贵妃心智聪慧、善解人意,她知道万历虽然是一国之君,贵为天子,但是他的真实感受却得不到理解和同情,他的内心其实孤独而无助。虽然皇帝有嫔妃万千,但知己只有郑贵妃一个,也只有她才真正把万历当做一个有喜怒哀乐、有感情的男人。万历对郑贵妃同样宠爱有加,希望死后也能够与郑贵妃同寝,所以当大臣提出为他修建陵墓的时候,他欣然同意。

那个时候的万历还不到20岁,却已经有了近十年的帝王生涯,他励精图治,朝野一片欣欣向荣之势,心爱的郑贵妃还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这让万历倍感欣慰,他认为自己绝对有资格跻身于列祖列宗之间,接受后人的景仰了,于是,他亲自参与了陵墓的选址和设计。另外,万历如此兴高采烈地建造陵墓,只因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死后要与郑贵妃同寝。当时的规定是,只有皇后和下一任皇帝的母亲才可以与皇帝同葬。而郑贵妃不是皇后,万历要想让她同葬,只有把皇位传给郑贵妃生的儿子。但是,万历的想法遭到了大臣们的极力反对,理由是郑贵妃生的儿子不是他的长子。万历的打算落空了,这就意味着他死后不能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在一起,在极度失落的情况下,这个特立独行的皇帝选择了一种对抗方式:消极怠工,不理政事。以后的30年里,他只在定陵将要竣工的时候去看过一次,其他的时间就再也没有走出紫禁城。

58岁时,万历去世,如愿葬入定陵。在陵墓中陪伴他的是孝端和孝靖两位皇后。而十年后死去的郑贵妃却被看做是给国家带来祸患的女人,没有获得葬入定陵的资格,万历的抗争最终还是彻底失败了,一代帝王的爱情悲剧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定陵的发掘

定陵的发掘是在1956年,这其中还有一段曲折。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就提出了挖掘古代皇陵的考古计划,并得到了政府的批准。当时计划中的首要目标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长陵。然而,经过一年多的时间,长陵方面没有任何收获,考古人员又把目标转向献陵,同样找不到线索。最后,经过全面的实地勘察和探访,决定先挖掘营建年代较晚的定陵。

1956年5月17日,对定陵的试掘工作正式开始。发掘队雇了60多个农民协助挖掘,目标是先在宝城内侧外挖一条宽35米、长20米的深沟看看情况。刚挖到1米多深,考古队员就在宝城内侧的墙壁上发现了“隧道门”。十几天后,又在城墙的下方发现了一个券门,还在探沟两侧发现了两道砖墙,两墙之间形成一个隧道,伸向宝城的深处,这应该就是历史记载中通向地宫的隧道。考古队没有继续深挖第一条沟,而是在其延长线上挖开了第二条探沟。奇怪的是,第二条探沟一直没有新的发现,第一条探沟中的隧道砖墙也消失了。挖掘工作一时陷入困境。

转机出现在9月。这天,一个参与挖掘的农民在第二条探沟的深处发现了一块小石碑,上面刻着这样一段文字:“此石至金刚墙前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金刚墙”就是地宫的墓墙,这段话明确提示了地宫的具体位置。所以,考古队又根据提示挖了第三条探沟。次年5月份,考古人员找到了坟墓的外墙——金刚墙,其上有一个梯形开口,就是万历皇帝入葬时的入口,接下来就可以通过这个入口进入地宫了。

第一个进入地宫的是考古专家庞中威,在他之后又有几个人进去,在手电筒和马灯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地宫的大门。然后,考古队把金刚墙完全打开,地宫大门就出现了。整个地宫全部用巨大的条石砌成,一条纵向的中轴线把地宫分为三个大殿:前殿、中殿和后殿。前殿的地面上铺满了腐烂的条状木板。中殿内摆放着用白石雕刻成的坐椅,坐椅上雕有龙的图案。坐椅前面是一口盛满了黄蜡的大瓷缸,即民间传说中用来祭祀的万年灯。定陵地宫的左右还有两个配殿,与主殿之间通过狭窄的甬道相连。这里应是留给妃子陪葬的墓室,但没有被真正使用过。后殿隐藏在地宫最深处,在里面发现了三口棺椁,印证了定陵是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合葬墓。考古人员打开了万历的棺椁,其内部凹凸不平,上面还盖着一层金被。万历的尸体被层层文物叠压着,已全部腐烂。

定陵中的文化遗存

定陵地宫的纵深有67米长,总面积1195平方米,出土文物达3000多件。其中除少量祭祀用的礼器,绝大多数都是万历皇帝及两个皇后生前的生活用品。

其中就包括一件“衮服”,这是皇帝祭天地、宗庙等大典时穿的礼服。衮服上放有绢制标签,上面写着“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衮服”字样。这件衮服是一件里外三层的大襟服装,长135厘米,两袖通长234厘米。面为缂丝,里子是黄色方目纱,中间的内衬层则由绢、罗织物缝制。整件衮服,只在两腋下缝上丝带鼻,并留有小开口,再与长襟上的罗带相拴结,应称是龙袍中最珍贵的。衮服底纹织用孔雀羽缂出“十二章”纹样(即日、月、星辰、山峰、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于前、后身及肩部。 日、月、星辰表示普照天下;山取镇土;龙取变化万方;华虫表示文采昭著;宗彝取孝义,不忘祖先恩德;藻是有花纹的水草,取意有文;火取意明亮;粉米是粮食,取意养人;黼是斧形,取意果断、权威;黻是两弓相背,取意见善背恶。这样精巧的设计和繁复的工艺象征了皇帝的至高无上。

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万历帝头骨右侧“翼善冠”。该冠全部是用极细的金丝编织而成,通高24厘米,仅重826克。冠下檐内外镶有金口,冠的后上方饰有两条左右对称的金龙,龙身弯曲盘绕,鳞甲齐备,体态灵活,昂首眺望,两龙首之间安置一颗火焰宝珠,构成二龙戏珠状。翼善冠的珍贵,在于整体的拔丝、编织、焊接等方面的高超技艺。特别是用高超的饶丝工艺制成的两条金龙,是明代金银细工的杰作,反映了皇家金银细工的整体技术水平。

不仅皇帝的金冠精巧细致,皇后的凤冠更是巧夺天工。定陵中共出土34项皇后凤冠。凤冠是皇后在大典时所戴的。由于长期埋藏,出土时凤冠上的珠翠已散乱,后来根据原物修复。其中孝端皇后的为九龙凤冠,高27厘米、帽口径237厘米,重2320克。冠框用竹丝编成,然后髹漆,冠体前部近顶饰9条金龙,龙首朝下,口衔珠滴。下部饰8凤,后部另有1凤,凤首亦朝下,口衔珠滴。翠凤下缀有珠宝钿,其间缀以翠蓝花叶。全冠共镶大小红蓝宝石100多颗,珍珠5000余粒。整个凤冠色泽瑰丽,又不失典雅庄重,显示了皇后的尊贵身份。

出土文物中还包括许多精美的首饰,其中的金簪可谓稀世之宝。金镶紫晶兔簪姿态生动,兔蹲伏、回首、竖耳,绿宝石做眼睛,背负金灵芝。双鸾衔寿果金簪,簪顶上面托有双鸾鸟站立花上,口衔寿果,轻轻震动,似飞欲止,十分逼真。鸾鸟金累丝而成长约1厘米,全身羽毛清晰可辨。取材于神话月宫故事的金环镶宝玉兔耳坠。在金耳环下部系一白玉兔,玉兔直立于云形托上,竖耳,前肢抱玉杵,正在捣药,红宝石镶嵌的眼睛闪烁如生。

万历帝棺中还出土了大量各自成卷的织锦,丝线捆住,上面贴有记录名称、产地、匠作及织造年月的封纸。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妆花。妆花是在传统织锦基础上,吸收缂丝的通经断纬技术,采用局部控花盘织的方法制成的,是明代纺织工艺的伟大成就。这些织品的出土,无疑为研究明代丝织工艺史及工艺美术水平提供了丰富而详尽的实物资料。

附:定陵发掘后的历史沿革

1958年9月,定陵随葬品在故宫神武门城楼展出。

1959年9月30日,定陵博物馆正式宣告成立。

2003年,包括定陵在内的整个十三陵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