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柯岩文集第四卷(中短篇小说)
11516600000050

第50章 病毒观察 :对一个时代的反思(1)

病毒观察 :对一个时代的反思——读柯岩的中短篇小说集《道是无情》1111故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主人公仿佛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左邻右舍;没有惊悚离奇的超现实情节,没有怪异的梦魇谵妄为虚构手段,作家在平实素朴的叙述中,展现了一幅世纪年代末至年代初的社会生活图景。看啊,堕入犯罪团伙的女大学生徐如风(《道是无情》),因婚姻失败一度轻生的返城女知青黄小艾(《高压氧舱》),身患癌症面对死神的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的皎皎(《面对死神》),还有颇具“成就感”,繁忙穿梭于中美两地的大佬情人碧姬(《成就感》)……一个个青春靓丽、栩栩如生的人物带着都市女青年的特有的心灵气韵与几声叹息,款款地或踟蹰地向我们走来,她们或哭或笑,或迷茫或清醒,都是那么的让我们放心不下……

女作家柯岩带着我们近距离观察了四个都市女青年成长的轨迹,同时也完成了对生活中隐蔽的具有传染性的“社会病毒”的近距离观察——于是,主人公的成长或堕落无一不牵涉到我们内心深处的很多东西——年轻人,谁不渴望超越自己?超越平庸?收获爱情,拥有成就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正如作家所言:“世界上从来没有纯而又纯的生活”,就在你心灵困惑的一刹那,就在你犹豫徘徊的一瞬间,以多种变形潜伏在你的周围,不断改变信息的“社会病毒”,便会伺机而动,一旦你丧失警惕,染上或被复制或遭遇病毒变种,它的破坏力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甚至防不胜防!

人生路漫漫,在理想追求与现实境遇的冲突里,面对苦难,面对诱惑,面对坎坷的人生征途,年轻的人啊,特别是年轻的女白领、女高知、女大学生……怎样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迎接严峻的挑战呢?让我们跟着女作家柯岩一起走进《道是无情》吧。

柯岩的文学作品一如既往地关注着现实生活的巨变,《道是无情》这部中短篇小说集里收入的作品无不直面物质主义、道德裂变等突出的问题,并且对青年一代在成长中的精神困惑给予了深切的关注,深刻剖析了“社会病毒”存在、蔓延的深层原因。

《道是无情》《高压氧舱》《面对死神》《成就感》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中国当代社会复杂多变的生存境况和青年人的精神状况。柯岩创作中张扬的现实主义,使她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艺术活力。她的中篇小说创作体现了关注现实、忧患意识、批判精神和思想探索的特征。

现实主义作家靠写实挖掘人生的真意,其作品中人的生存与生活是实在的、可以感知的。中短篇小说集《道是无情》,写的是生活在世纪年代的女青年在那种社会转型带来了巨变的生存环境里的人生遭遇和内心体验。柯岩一直是一个关注现实、关注青年的写作者,她以自己独特而敏锐的视觉,准确地描摹出小说主人公们瞬息万变的心理图像。

在人物方面的塑造,应该说徐如风(《道是无情》)留给人的印象最深刻。

徐如风,名牌大学毕业,还念过几天研究生。有学问,有教养,衣着打扮典雅,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书卷气。她有一双被长睫毛覆盖的眼睛,看人时,总是那样默默的、深深的、雾蒙蒙的。她那挺挺的腰,修长的腿,微微昂起的头,都令人不知不觉地被吸引。

她给自己设计的“形象公式”是:娇好的容貌+深邃的思想+丰富的阅历+优厚的物质条件=独特的自己。因堕入经济犯罪团伙而锒铛入狱时,她还在执迷不悟地想:“自己,一个自由的像风一样的人,既不是国家干部,又不是公职人员,一没偷,二没抢,三没卖淫……是的,和海关关员杨同居,可这不是当今时髦的事儿,是潮流吗!碍着谁了,管得着吗?当然她心里明白,自己确实犯了事儿,和海关关员杨合伙儿弄了钱。可这会儿真正暴富起来的有几个不走歪门邪道?”小说一开始就以如此细微的心理刻画,把一个走上犯罪道路的自以为是的高智商的知识女性落入法网后,逃避自己违法犯罪的一种本能的掩饰,自己给自己打气的心态描摹的入木三分。

在和她以为“没学历”的“发小”公安预审员俊树的较量中,徐如风以女人万无一失的直觉,从开始狡谲地动心思企图唤起童年伙伴对她朦胧的“爱情”,到与高学历的公安预审员小草儿巧舌如簧的狡辩,到含泪读家书,到与她曾看不起的土里土气的小警察们激辩人生……经历了恐惧、绝望之后,她从抵抗阶段进入迷茫阶段,最终被俊树、小草儿的“在人格上,我们是平等的”至诚襟怀所打动,被公安预审员的人格魅力以及深厚的社会文化知识底蕴所折服,她从心里有了温暖的感觉,她的心理制高点一点点坍塌下来,在预审员的引领下,她开始剖析自身堕落的历程,懊悔之情溢于言表,进而不自主地跟随着预审员的思路打开了心扉。

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徐如风的形象极其富有立体感,富于真实性。她的狡辩,她的孤芳自赏,她的虚荣,她的堕落,她的悔恨……在作品细腻的心理刻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无疑,作品真实的人物刻画,一方面使人物形象更加厚实、更加丰满,同时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然而,徐如风并不单单是一个失足的女大学生形象,她还是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一个具象符号:他们曾有自己较高远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同时他们又是那么的精神软弱,摇摆不定,易被欺骗和缺少见识——这是一代被泛滥的“社会病毒”攻击拿下的“小菜鸟”。

柯岩对商业大潮下的人格渐变始终持高度警觉,悉心洞察着拜金主义思潮对人性的践踏与扭曲——为什么勤奋好学的徐如风上了大学,成为知识分子以后反而会从“天之骄子”变为阶下囚?“社会病毒”又是怎么一点一点控制了她的思维世界?

在柯岩的中短篇小说集《道是无情》中,作家着力于都市女青年被“社会病毒”感染的近距离勾勒和表现,将文本的张力与深度大大扩大和加深。徐如风(《道是无情》)也好,碧姬(《成就感》)也罢,以及黄小艾(《高压氧舱》)和皎皎(《面对死神》),她们成长于世纪年代中国社会巨变的转型期——新体制与旧体制发生冲突,新理念与老传统猛烈碰撞,多元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既针锋相对又相生相伴。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信息时代里,以似是而非的新理念为伪装的“社会病毒”最具诱惑力和杀伤力,它们简直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无孔不入,无所不在。当一个新的杀毒软件刚刚上世,与此同时一个新的病毒变种又诞生了。真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在《道是无情》里,青年学子徐如风曾不顾一切地追逐“潮流”——“性解放”她尝试过,“金钱梦”她天天在做,对自己从小受到的教育从不以为然到不屑一顾;因为,“国家不是号召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吗!”所以,她坚信“有追求有向往的自己,只不过是在追求高水平的生活。取得必要的物质基础,只不过是自我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于是,当遇到“海关关员杨”对她在物质方面的慷慨大度,在物欲的温柔乡里她最终沉溺不返,掉进经济犯罪团伙设下的陷阱而不能自拔。

在《高压氧舱》中,主人公黄小艾懵懵懂懂地被社会上流行的“潮流”裹挟着,对一拨儿又一拨儿的“世俗理论”“时髦观点”她缺少辨别能力——她的丈夫说她的爸爸妈妈那一代人“是生活的落伍者,是不珍惜女儿幸福的老封建、老保守、老僵化”时,她没有反驳;她的丈夫对她说“他对全世界都使心眼子、都算计,正是为了让她过得舒心。”她信以为真,于是她认同了“现在的社会和过去不一样了,实心眼子,吃大亏。”然而,最终她尝到的竟是被极端自私的丈夫背叛的苦果。在人生的岔路口上,她绝望了,曾一度走向自杀的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