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脉掌控术
1163700000003

第3章 吸纳正向能量,遇见未知的自己(2)

总之,人生有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谁还没有个烦恼事儿呢?既然明白了这一点,就要学会自我“减压”,举重若轻,化解紧张。

【心术小笺】

过度紧张会使人动作失调,会使人行为紊乱,会降低效率。因为人们在过度的紧张情绪下,会使脑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出现暂时性的不平衡。这时,人就会体验到一种难以自制的心慌、不安、激动和烦躁的情绪,从而出现一系列的行为紊乱、动作失调现象。所以,我们要懂得自我调节,从容生活。

追求一种叫做“梦想”的欲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只是最终有的人如愿以偿,有的人却被生活磨蚀了梦想。而后者,往往不责问自己为何不踏实筑梦。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说:“人生有梦,筑梦踏实。”人只要还有梦想,无论到了什么年纪,都还有圆梦的希望。

对此,作家海伦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证明。

海伦14岁时就梦想成为作家,但沉重的经济压力使她像一般人一样,过着劳碌奔波的生活,从来没有创作过一部作品。

到了50岁时,好不容易卸下生活的重担,她才有机会对自己的人生做出新的规划。

海伦加入一个写作团体,开始尝试写作,并将自己的第一部悬疑小说寄给3家出版社。结果,她收到3份退件。海伦仍不死心,又将书稿寄给33家代理商,只是这33家代理商同样寄了33份退件给她。他们客套地称赞海伦颇具创意,但要从事写作,光有创意是不够的。言下之意,他们认为海伦除了创意之外,一无可取。

海伦并不为此感到沮丧,她很高兴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意见,并虚心地把这一切都看成是学习的机会,让自己知道在哪些方面比较缺乏,在哪些部分需要加强。

凭着对写作的热情,她参加了一个犯罪调查和辩论技巧的研习班,开始收集有关犯罪事件的文章,并经常请教犯罪专家,从中汲取各种经验。经验使人成长,海伦内心积累的能量越来越多,也受到许多启发,并把各种零星事件串联起来,开始构思故事。

后来,海伦带着完成好的前半部作品参加一个作家会议,与会之前,海伦用心调查每位代理商的背景,并决定把书稿交给其中最具潜力的一家。

这一次,代理商没有支支吾吾,看完海伦的小说,只问了一个问题:“你想要多少稿酬?”海伦想了片刻,大胆提出足以令她安心写作两年的价钱:“12万美元。”代理商欣然同意。

于是,海伦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说《盐的世界》,当时她已经52岁了。

不难看出,正是因为对梦想有着一份执著与坚持,海伦最终成功。“美梦成真”这句话,也许听起来很遥远,但成功是没有时间表的,晚来总比不来好。只要你肯坚持,只要你不放弃,只要你能孜孜以求,那么,你一定可以迎接它的到来。

在这个世界上,有阳光,就必定有乌云;有晴天,就必定有风雨。从乌云中解脱出来的阳光比从前更加灿烂,经历过风雨的天空才能绽放出美丽的彩虹。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多一些顺利,少一些挫折。可是命运却似乎总爱捉弄人、折磨人,总是给人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此时,我们要相信,只要拥有梦想,就有成功的机会。

【心术小笺】

梦想和现实之间,总有那么一段距离。如果总希望一觉醒来就能梦想成真,这无异于白日做梦。把梦想变成现实,就要从现在开始确定一个目标,有成功的强烈愿望,并靠坚定的信念去拼搏,这样才能成为生活的幸运儿。

相信自己,没人可以打败你

人似乎都有这样一个“通病”:很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却很少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及自己的价值。其实,我们是可以创造奇迹、创造不同的人,不论我们是谁,都有这样的能力。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看到这世界的好美、光明的一面,才能生活得愉快,真正地去爱,去创造生命。

虽然这个道理很简单,很多人也都希望自己能够永远自信,但谈及具体如何去塑造自信,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束手无策。一般而言,塑造自信主要有三个途径。

1.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

正如德莱顿所指出的,信心可以使一个人得以征服他相信可以征服的东西。

10来岁时,惠特尼·休斯敦在她母亲——20世纪60年代美国“甜美灵感”乐队创始人的密切关注下,培养出了良好的歌唱才能。休斯敦17岁那一年,一次她正在为当晚与她母亲同台演出的演唱会做准备时,突然接到了她母亲打来的声音嘶哑的电话:“我的嗓子坏了!不能唱了………”听到母亲的话后,休斯敦很着急地说:“我总不能一个人上台去唱啊!”她的母亲却对她说:“你完全能够一个人唱,因为你很棒!”休斯敦自己也认为自己可以一个人胜任,于是,她第一次独自走上了舞台。结果是,休斯敦因此一唱而成了美国的王牌歌手。

休斯敦的成功是一次意外促成的,但更重要的是,她拥有坚定的自信,并把握好了这次难得的机会。如果休斯敦对自己缺乏必要的信心,不敢独自登台表演,也许美国就少了一个王牌歌手。

如果有人问你:你是优秀的人吗?也许在那些表现突出的人群中会有少数人作出肯定的回答。但是,如果有人再问你:你是最优秀的人吗?这时能够做出肯定回答,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人”的人怕已是寥寥无几了。实际上,在那许多犹豫不决的甚至是作出否定回答的人群当中,他们中的许多人其实在某个范围来说确实还是最优秀的,但是他们不敢相信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2.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真正自信的人,不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判更不会活在别人的价值标准。许多人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就在于他们敢于揭掉别人为自己贴上的“标签”,用自己的方式实现自我,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七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

牛顿在小学的成绩一团糟,曾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呆子”。

如果这些人不是“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怎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得好:“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它们各自用自己的声音叫好了。切不可看了巨著《红楼梦》,就停止了文坛上的耕耘;或看了马拉多纳踢球,便放弃绿茵场上的梦想;或听过帕瓦罗蒂的歌声,便扼杀自己的音乐天分。其实,如果总是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那么世界上也就从来不会出现帕瓦罗蒂、马拉多纳这样的人物了。

小狗也要大声叫!哪怕你现在还不是最优秀的人,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够放弃自己。只要你坚持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有一天终究会听到成功的回音!

3.要懂得欣赏自己

海伦·凯勒曾说过:“信心是一种心境,有信心的人不会在转瞬间就消沉沮丧。”

自信的对立是自卑,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自卑心理。有些人的自卑在于不了解自己,而有些人的自卑在于过分苛求自己完美。在优点和缺点中,总是对优点不以为然,把缺点用放大镜不断放大。人生永无真正的完美,试着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你才会体味到生活中的美和乐趣。

如果自己不会欣赏自己,就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念和希望,自暴自弃。这对你的生活没有半点好处。要懂得欣赏自己,才会发现和塑造属于自己的美。

在你被繁重的学业或生活巨大的压力所左右的时候,不妨歇一会儿。不要只顾在匆匆行程中奔波,把烦恼和抱怨塞进行囊。在夜望星辰的时候,泡上一壶清茶,欣赏一下自己,你会很惊奇地发现:其实,你很出色。

【心术小笺】

所谓的积极心态,自信心当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失去自信的人,就是在否定自我的价值,这时思维很容易走向极端,并把一个在别人看来不值提的问题放大,甚至坚定地相信这就是阻碍自己进步的唯一障碍,自然就很难有出类拔萃的成就了。所以,请相信你自己,为梦想去奋斗吧!

把幸福当成一种习惯

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家比德·拉勒维和约翰·麦耶提出了情商这一概念,情商又称为情绪智慧、情绪智力,是一种心理素质,这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表达自己以及他人情绪的一种能力。

幸福是一种心态,沉淀下来,就变成了习惯。养成让自己幸福的习惯就是一种情绪智力,在把幸福当成一种习惯时,生活将成为一连串的欢宴。

一天清晨,在一列开往柏林的老式火车的卧车中,查尔斯和另外四个男士正挤在洗手间里刮胡子。经过了一夜的疲困,隔日清晨通常会有不少人在这个狭窄的地方洗漱一番。此时的人们多半神情漠然,彼此间也不交谈。

就在此刻,突然有一个面带微笑的男人走了进来,他愉快地向大家道早安,但是却没有人理会他的招呼。之后,当他准备开始刮胡子时,竟然自若地哼起歌来,神情显得十分愉快。他的这番举止让查尔斯感到很奇怪,于是他用开玩笑的口吻问道:“喂!老兄,你好像很得意的样子,遇到什么好事了?”

“是的,你说得没错。”男人回答:“正如你所说的,我是很得意,因为我真的觉得很愉快。”然后,他又说道:“我是把使自己觉得幸福这件事,当成一种习惯罢了。”

后来,在洗手间内所有的人都把“我是把使自己觉得幸福这件事,当成一种习惯罢了”这句富有深意的话牢牢地记在心中。

到达柏林后,查尔斯仍然不停地想起这句话。同时,他的脸上也一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事实上,不仅仅是故事中的查尔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把幸福当成一种习惯。千万别小瞧自己,你就是有能够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幸福和不幸在于自己的心态,也就是怎样看待现在的自己。把痛苦和不幸的标准放在别人的身上,并不能使我们幸福。

如果只看到别人外在的幸福,就轻率地判断别人超越了自己的幸福,那么幸福将毫不犹豫地离你而去,很多人感觉不到幸福的原因正是在于盲目地悲叹自己的处境。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日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我参禅啊!”

“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终日坐禅不可躺卧吗?”

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这折磨自己的身体。”弟子迷茫了。

慧能禅师紧接着说道:“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定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离开一切物象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的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

弟子躬身问:“那么,怎么去除妄念,不被世间迷惑呢?”

慧能说道:“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理愚痴,处处都是苦海了。”

弟子终于醒悟,禅师的话像暮鼓与晨钟唤醒了碎裂在生活碾磨里的人。

在普通人看来,清明和痴迷是完全对立的,但真正的人却知道它们都是人的意识,没有太大的差别。人世间万物皆是虚幻,都是一样的。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终点,结束就是开始。财富、成就、名利和功勋对于生命来说只不过是生命的灰尘与飞烟。心乱只是因为身在尘世,心静只是因为身在禅中。没有中断就没有连续,没有来也就没有去。

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体悟幸福,并不是要求你找一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只要顺应自己的天性,你就能发现幸福的味道就在身边。

真正的幸福不是周围的环境所给予的,而是靠自己去创造的。即使自己的处境不顺心,也要试着心存感激地接受。顺应了自我的本性,把幸福当做一种习惯,你就是幸福的。

【心术小笺】

生活中,经常保持平静,可以拥有控制、维持秩序的能力,还可以从忙碌的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满足感与幸福感。你可以试着回顾过去轻松休闲、没有刺激的好时光,也可以时常单独在空旷的海滩或安静的公园里散步,等等。像这样努力使自己达到平静,是让你快乐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通向幸福天堂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