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脉掌控术
1163700000034

第34章 百发百中,“谈”定天下(2)

所以,自己方的与会人员有时最好也处在相互敌对的关系上。因为如果总是保持一致对外的姿态,对方就会产生一种随时有可能遭到你方攻击的顾虑。把既成的事实强加于人,这是被说服一方最厌恶的一种做法。

当自己方内部互相争论的时候,很容易形成一种在场的所有人都在议论的气氛,结论也仿佛是在对方的参与下得出来的。于是在大家的思想中能够形成一种全体参与、共同协商的意识。

但是,若只有你一个人在场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无论事先做过多么周密的准备,一旦到了谈判桌上,仍然会察觉到要有某种反对意见出现。这时,你可以把它处理为临来之前曾经听到公司里有人提出过这种意见。这样,当你发觉这种反对意见即将提出的时候,就抢先说道:“在公司里谈论这个方案的时候,有个家伙竟然这样说……”这么一来,不管持这种意见的人有没有,都会产生敲山镇虎的效果。说完以后,你还要征求对方有什么感想。听你这么一说,只要不是相当自信的人就很难说出“我也是这么想的”这句话。即使摩拳擦掌准备提出这种反面意见的人,也不愿落得与“这个家伙”相同的下场,所以只得应付说:“是嘛,这么说可就太奇怪了。”

用这个办法,将对方的反面意见压制住,哪怕只有一次,在以后的谈判过程中对方就不会轻易反驳了。你方大致预料到反面意见的内容时,抢先说:“谈到这里,肯定会有个别糊涂虫提出这么一种反对意见……”于是对方唯恐提出不恰当的反对意见,以后被人耻笑为“个别糊涂虫”。

此外,还有一个办法:抢先说出对方从他们自己的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不安和所要承担的风险。如说:“我如果是经理的话,这种事情太可怕了,恐怕不敢瞎说。”或者说:“也有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所以我如果站在经理的立场上,也许会想办法回避。”把自己所预料出现风险的可能性间接地表达出来。在达成协议还是谈判破裂的岔口上,语气再稍微强硬一些也未尝不可:“如果站在经理的立场上,我会认为,造成谈判破裂要比被迫接受对方的条件可怕得多。”

总之,无论怎么说,反正不能让对方把反对意见先说出口,这与你方的意见让对方说出令对方感到满足是一样的道理。对方的反对意见从你方嘴里说出来,这样做给人留下了对方反驳的观点你方已经研究透了的印象,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将其扼制住。

【心术小笺】

在争论中占据上风并不是谈判的根本目的,真正明智的谈判高手会通过有效扼制对方而赢得谈判。对此,我们应在谈判前估计到对手会在哪些方面提出反对意见,提前准备一些应答对策,然后在谈判的时候抢在对手前说出这些反对意见。这样可以有效扼制对方。

吹毛求疵,让对方一步步地让步

在商务谈判中,谈判者如能巧妙地运用吹毛求疵策略,会迫使对方降低要求,做出让步。买方先是挑剔个没完,提出一大堆意见和要求,这些意见和要求有的是真实的,有的只是出于策略需要的吹毛求疵。

吹毛求疵谈判方法在商贸交易中已被无数事实证明,不但是行得通,而且卓有成效。有人曾做过试验,证明双方在谈判开始时,倘若要求越高,则所能得到的也就越多。因此,许多买主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运用这种战术,把它当做一种“常规武器”。

有一次,某百货商场的采购员到一家服装厂采购一批冬季服装。采购员看中一种皮夹克,问服装厂经理:“多少钱一件?”“500元一件。”“400元行不行?”“不行,我们这是最低售价了,再也不能少了。”“咱们商量商量,总不能要什么价就什么价,一点儿也不能降吧?”服装厂经理感到,冬季马上到来,正是皮夹克的销售旺季,不能轻易让步,所以,很干脆地说:“不能让价,没什么好商量的。”采购员见话已说到这个地步,没什么希望了,扭头就走了。

过了两天,另一家百货商场的采购员又来了。他问服装厂经理:“多少钱一件?”回答依然是500元。采购员又说:“我们会多要你的,采购一批,最低可多少钱一件?”“我们只批发,不零卖。今年全市批发价都是500元一件。”这时,采购员不急于还价,而是不慌不忙地检查产品。过了一会儿,采购员讲:“你们的厂子是个老厂,信得过,所以我到你们厂来采购。不过,你的这批皮夹克式样有些过时了,去年这个式样还可以,今年已经不行了。而且颜色也单调。你们只有黑色的,而今年皮夹克的流行色是棕色和天蓝色。

”他边说边看其他的产品,突然看到有一件衣服,口袋有裂缝,马上对经理说:“你看,你们的做工也不如其他厂精细。”他仍边说边检查,又发现有件衣服后背的皮子不好,便说:“你看,你们这衣服的皮子质量也不好。现在顾客对皮子的质量要求特别讲究。这样的皮子质量怎么能卖这么高的价钱呢?”这时,经理沉不住气了,并且自己也对产品的质量产生了怀疑,于是用商量的口气说:“你要真想买,而且要得多的话,价钱可以商量。你给个价吧!”“这样吧,我们也不能让你们吃亏,我们购50件,400元一件,怎么样?”“价钱太低,而且你们买的也不多。”“那好吧,我们再多买点,买100件,每件再多30元,行了吧?”“好,我看你也是个痛快人,就依你的意见办!”于是,双方在微笑中达成了协议。

同样是采购,为什么一个空手而回,一个却满载而归?原因很简单,后者采用了吹毛求疵策略,他让顾主变得理亏,同时又让顾主觉得他很精明,是内行,绝不是那种轻易被蒙骗的采购,从而只好选择妥协。

再来看看谈判专家库恩先生是怎样将他的花招带入日常生活中的,他可谓将吹毛求疵演绎到了极点。

有一次,他到一家商店买冰箱,营业员走上前来询问他需要的冰箱规格,并告诉他该冰箱每台售价为485.95美元。库恩先生走近冰箱左看右看,然后对营业员说:“这冰箱外表不够光滑,还有小瑕疵。你看这儿,这点小瑕疵好像还是个小划痕,有瑕疵的东西一般来说都是要降价的呀!”接着,库恩先生又问营业员:“你们店里这种型号的冰箱共有几种颜色?可以看看样品吗?”营业员马上引他看了样品。库恩先生看完后选择了现在店里没有的颜色。他解释说:“这种颜色与我家厨房里的颜色很相配,而其他颜色则会令人感到不协调。

颜色不好,价钱还那么高,如果不重新调整一下价格,我只好另选购买商店了,我想别的商店可能有我需要的颜色。”库恩先生打开冰箱门看过后问营业员:“这冰箱附有制冰器吗?”营业员回答说:“是的,这冰箱1天24小时都可为你制造冰块,而每小时只需2分钱电费。”库恩先生听后大声地说:“这太不好了!我的孙子有慢性喉头炎,医生说绝对不能吃冰,绝对不可以的。你可以帮我把这个制冰器拆下来吗?”营业员回答说:“制冰器无法为您拆下来,这是冰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库恩先生接着说:“我知道了,但是这个制冰器对我来说毫无用处,却要我为此付钱,这太不合理了。价格不能再便宜点吗?”

经过他的百般挑剔,冰箱的价格只得一降再降。

库恩先生的百般挑剔,使得营业员把冰箱的价格一降再降。这,正是吹毛求疵神奇作用。

所以,如果我们能能在谈判中巧妙地运用吹毛求疵策略,无疑会为自己增益不少。不过,虽然吹毛求疵并不难,但我们一定要注意把话说到位。

【心术小笺】

谈判专家卡洛斯指出,作为卖方或者资方,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来对抗对手吹毛求疵的战术:必须很有耐心,不要轻易让步,以免刺激对方欲望;遇到实际问题,不要躲闪回避,要开门见山地和买方恳谈;对于某些是问题又不是问题的要求,要巧妙地“忽略”;当对方借助问题在浪费时间、节外生枝,或作无谓的挑剔时,必须及时提出抗议;向对方建议一个具体而“彻底”的解决办法,而不去纠缠枝节问题。

抛出“死线”,尽早促成谈判

在美国某乡镇有一个由12个农夫组成的陪审团。在一次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陪审团中11个人认定某被告有罪,只有1个人表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该被告无罪。由于陪审团的判决只有在其全体成员一致通过的情况下才能成立,于是陪审团中认定被告有罪的这11个人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劝说表示不同看法的那个人。此时,忽然天空中乌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雨就要来临。那11个农夫急着要在大雨之前赶回去,收回晒在外面的干草。可是,持不同意见的这位农夫仍然不为所动,坚持己见。那11个农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的立场开始动摇了。随着“轰隆”一声雷鸣,那11个农夫再也等不下去了,转而一致投票赞成持不同意见农夫的意见:宣判被告无罪。

想想看,那11个农夫为什么动摇了呢?很简单,他们再不回去就来不及收干草了。更确切地说,是一个时间限制的问题。

与之类似,在谈判过程中,对于某些双方一时难以达成协议的问题,不要操之过急地强求解决,而要善于运用限定期限的谈判策略,规定出谈判的截止日期。在限定期限不可避免地来临之时,迫于限期的无形压力,对手就会放弃最后的努力,甚至迫不得已地改变原先的主张。这种策略又被称为“死线”。

有些谈判者,故意支出架子,准备在谈判中进行艰难的拉锯战,而且他们也完全抛开了谈判的截止期。此时,你的最佳防守兼进攻策略就是出其不意,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时间上的“死线”。这一策略的主要内容是,在谈判桌上给对方一个突然袭击,改变态度,使对手在毫无准备且无法预料的形势下不知所措。对方本来认为时间挺宽裕,但突然听到一个要终止谈判的最后期限,而这个谈判成功与否又与自己关系重大,不可能不感到手足无措。由于他们很可能在资料、条件、精力、思想、时间上都没有充分准备,在经济利益和时间限制的双重驱动下,会不得不屈服,在协议上签字。

例如,美国底特律汽车制造公司与德国谈判汽车生意时,就是运用了限定期限而达到了谈判目标。当时,由于双方意见不一致,谈判近一个多月没有结果,同时,别国的订货单又源源不断。这时,美国底特律汽车制造公司总经理下了最后通牒,他说:“如果你还迟迟不下定决心的话,5天之后就没有这批货了。”眼看所需之物抢购殆尽,德方不由地焦急起来,立刻就接受了谈判条件,于是,一场持久的谈判才告结束。美国这家公司使用的就是限定期限,迫使对方最后做了让步。可见,在某些关键时刻,这种方法还是大有裨益的。

在商务谈判中,有时为了某种协议的需要。还采用一种虚假的、人为的限定期限,又称为“最后期限陷阱”。

再比如,一位客户要求美国一家保险公司偿付一笔赔偿费。保险公司开始答应得很痛快,并且其清算赔偿人还特意告诉客户,他下个星期一就要去度假了,所以建议客户最好在本周星期五把所有的资料都带到保险公司去,他们稍作检查后,就马上开支票给他,以了结此案。这位客户信以为真,于是加班加点辛苦,终于在星期五下午把一切资料都准备妥当。到了保险公司,当清算赔偿人检查完资料之后,很抱歉地对客户说还必须向上级请示一下,等他请示回来以后,却遗憾地对客户说,公司只能赔偿所要求的数额的一半。这位客户顿时感到不知所措,因为他面临一个十分不利的谈判形势:要么他马上同保险公司谈判,匆匆做出决定;要么他必须等待清算赔偿人度假回来再作打算。其实,那位清算赔偿人根本就没安排度假。这只不过是一个限定期限陷阱,用以冷却客户的赔偿要求。保险公司借助于一个虚假的建议和一个虚假的最后期限,赢得了这场谈判的胜利。

当然,要想成功地运用“死线”这一策略来迫使对方让步,你还须具备三种条件。

【心术小笺】

当对手运用“死线”这一招时,我们可这样应对:首先,要知道“死线”的真伪。其次,若对方的“死线”是严肃的,那么就认真权衡一下,看看做出让步达成交易与拒绝让步、失去交易这两者之间,究竟谁轻谁重,再做决策。最后,如不得不接受对方的“死线”,向对方做出让步,那么可以考虑改变其他交易条件,力争在其他交易条款上捞回自己失去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