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日事日清工作法2.0
1164200000004

第4章 忙碌≠高效,末流员工的七宗“最” (1)

成功是日清者的专利,最快速者才能生存

2002年7月在海尔举行的一次互动培训课程中,面对70多位中高层经理,张瑞敏提出互动培训的主题是“推进流程再造”,并首先出了一个很像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你们说,如何让石头在水上飘起来?”

“把石头掏空!”有人喊,张瑞敏摇头。

“把石头放在木板上!”,张瑞敏说:“没有木板!”。

“做一块假石头!”大家哄堂大笑。张瑞敏说:“石头是真的。”

此时,海尔集团副总裁喻子达顿悟:“是速度!”

张瑞敏斩钉截铁地说:“正确!”

他接着说:“《孙子兵法》上有这样一句话:‘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能使沉甸甸的石头飘起来。同样,在信息化时代,速度决定着企业的成败。海尔流程再造就要以更快响应市场的速度来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

2001年2月1日的上午,海尔举行全球经理人年会。会上,海尔美国贸易公司总裁迈克说,冷柜在美国的销量非常好,但冷柜比较深,用户拿东西尤其是翻找下面的东西很不方便。他提出:如果能改善一下,上面可以掀盖,下面有抽屉分隔,让用户不必探身取物就非常完美了。会议还在进行的时候,设计人员已经通知车间做好准备,下午在回工厂的汽车上,大家拿出了设计方案。

当天,设计和制作人员不眠不休,到晚上两三点钟,第一代样机就诞生了并且呈现在迈克的面前。当他看到改良后的产品时,非常激动地说:真的很难以置信,他的一个念头在十七小时就变成了一个产品,这是我所见过的最神速的反应。

翌日,海尔全球经理人年会闭幕晚宴在青岛海尔国际培训中心举行,新的冷柜摆在宴会厅中。当主持人宣布:这就是迈克先生要求的新式冷柜并已命名为迈克冷柜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如今这款冷柜已经被美国大零售商西尔斯包销,在美国市场已经占据了同类产品百分之四十的份额。

速度决定成败!海尔集团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集体小厂变成全球性的国际化企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秘诀就在于速度斩获商机。综观当今成功的企业,它们大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注重快速反应,善于抢抓商机。

员工的反应速度决定企业的反应速度,只有员工的反应速度快企业才能快速跟上市场节奏。上海内环高架桥上不允许1吨以上的小货车上桥的规定出台后,日本的汽车制造商迅速调查产品,将小货车的载重量削减到了0.9吨,这一细小的改动,立即获得了大量的订单

1992年金秋,上海街头梧桐叶黄了,诱人的糖炒栗子满城飘香。某晚,酒足饭饱后,长住上海的温州乐清五金机械厂朱厂长逛街去了,他把这种消闲称为“跑信息”,或者说“捡钞票”。拐出延安东路就是热闹非凡的大世界,一家食品店门口排长队买糖炒栗子的人们引起了朱厂长职业性的条件反射。这些年来,朱厂长悟出了一条发财真理:“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一定有财神爷在微笑。”

朱厂长开始仔细地观察,他发现急于尝鲜的上海人买了糖炒栗子后,都急猴似的咬着、剥着吃,而常常又把栗子内核弄得四分五裂,嘴边一副狼狈相。 “能不能搞个剥栗器?”他迅速画出了剥栗器的草图,材料用镀锌铁皮,成本每只0.15元,出厂价0.30元。10分钟后,朱推开了商店主管室的大门。主管认为:这是一项发明,顾客肯定欢迎,不过,上市要越早越好,两个月够不够?朱厂长笑了:“两个月?我一个星期后就送上门。”主管不相信:这审批、核价什么的,没两个月怎么行呢? 当晚,传真将剥栗器草图传回了朱厂长在温州家乡的工厂,一副模具两个小时就出来了,冲床开始运转。3天后,一卡车剥栗器涌进了大上海,大大小小商店门口的糖炒栗子摊主成了朱厂长的经销商。

温州人在商场的成功得益于其聪明,更在于抓住机会后以能最快的速度来执行。前温州市委书记董朝林说:“温州人看到有生意可赚,第二天就弄台机器运转起来,机器可以放在家里或朋友的仓库里,行了,再盖厂房,厂房大了才请管理人员,这要是在其他地方,半年也论证不下来。”正因为温州人的快,才创造了温州的辉煌。

在市场竞争中,效率仍是一个制约因素。可以说,市场面前,速度制胜。“传媒大王”罗伯特·默多克说过:“必须快速行动,除了快速作出决定并且以决定为基础采取行动外,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击败你的竞争对手。成功是日清者的专利,只有快速才能生存。”

我们看到,许多优秀企业也一直在强调速度和主动出击,因为机遇、市场是不等人的,迟一步就可能会满盘皆输。

“快鱼吃慢鱼”的时代,速度和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讲求速度的今天,稍有拖延,错失的不只是一个商机,有可能使整个局面失控,甚至使企业溃败。

忙碌≠成效,最难的是忙出成效

有一个小和尚每天的任务就是负责撞钟,半年下来,觉得无聊至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有一天,住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

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

老住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为什么小和尚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因为小和尚是在完成任务——撞钟,他以为这就是住持想要的结果。但住持真正想要的结果不是撞钟,而是唤醒沉迷的众生!撞钟是任务,撞得唤醒沉迷的众生是结果!而要撞得唤醒众生,首先你要真正用心去撞!我们有多少员工是成天在忙着做撞钟这项任务,而从不想要真正唤醒沉迷的众生这个结果?

有位老总曾经苦笑着说,他的公司里来了个新会计,做报表的态度很认真,报表的格式也做得漂漂亮亮、整整齐齐三张纸。可惜,报表上的数据与实际发生额相差甚远,不仅老板看了一头雾水,而且她自己对报表上的原始数据的来源也说不清楚。于是,这张报表也就成了一张废纸,在公司管理层做决策时一点参考作用都没有。

忙碌与成效,是很多企业的“心病”:有时候并不是员工不尽力,大家似乎都在忙碌工作,但企业却拿不到结果,导致销售业绩下滑,质量波动,人心浮动。同样,这也是员工们的疑惑:我这么努力,每天马不停蹄地忙碌,为什么老板还是不满意?

汉夫特是加拿大渥太华一家宾馆的主人,他以“懒惰”著称,凡是能吩咐给手下干的事,他绝不亲自去做。宾馆业务虽然繁忙,他却整天悠闲自在。有一年圣诞,他让宾馆全体员工分别评选出10名最勤快和10名最“懒惰”的员工。汉夫特叫人把10名最“懒惰”的员工叫到他的办公室。这些员工忐忑不安,以为老板要炒他们鱿鱼。可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一进门,汉夫特说:“恭喜各位被评为本宾馆最优秀的员工。”

这10名员工面面相觑,看到大伙这样,汉夫特微笑着解释道:“据我观察,你们的‘懒’突出表现在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一次就把客人的房间收拾干净,一次就把工作干完,因而在别人眼里你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闲着,无所事事。但依我看,最优秀的员工无一例外都是‘懒汉’——‘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懒得去做。而勤快员工的‘勤’,大多表现在整天忙忙碌碌,不在乎把力气花在多余的动作上,做一件事不在乎往来多少趟,花多少时间,如此能有效率吗?”

现代人一味强调忙碌,却忘记了工作成效,从周一到周日时刻忙碌着。而这些追求所谓的快感的忙碌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制造慌乱,因为这种要求自己越快越好的压力使现代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大多数人认为问题出在时间的紧迫上,但事实上,是忙碌控制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一旦染上了这种“忙碌病”,我们就会迷失在毫无间隙的忙碌之中,失去清醒的头脑和必要的理智。紧张工作疲于奔命,最终却往往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工作中错误百出,这时才后悔莫及:“要是我当时多用点心就好了。”

计划≠执行,最痛心的是没落实

一天,老鼠大王组织召开了一个老鼠会议,紧急商讨怎样对付猫吃老鼠的问题。

老鼠们踊跃发言,出主意、提建议,会议开了半天,也没有一个可行的办法。这时,一只号称最聪明的老鼠站起来说:“据事实证明,猫的武功太高强,死打硬拼我们不是它的对手。对付它的唯一办法就是——防。”“怎么防呀?”大家提出疑问。“给猫的脖子上系个铃铛。这样,猫一走动铃铛就会响,听到铃声我们就躲进洞里,它就没有办法捉到我们了!”“好办法,好办法,真是个聪明的主意!”老鼠欢呼雀跃起来。

老鼠大王听了这个办法以后,高兴得什么都忘了,当即宣布散会举行大宴。可是,第二天醒酒以后,它突然觉得不对,于是又召开紧急会议,并宣布:“给猫系铃这个方案我批准了,现在开始落实。”“说干就干,真好真好!”群鼠仍然激动不已。

“那好,有谁愿意接受这个任务?请主动报名吧。”

等了好久,会场里一片寂静。于是,老鼠大王命令道:“如果没有报名的,我就点名啦:小老鼠,你机灵,你去系铃。”老鼠大王指着一只小老鼠说。小老鼠一听,马上浑身抖作一团,战战兢兢地说:“回大王,我年轻,没有经验,最好找个经验丰富的吧。”

“那么,最有经验的要数鼠爷爷了,您去吧。”紧接着,老鼠大王又对一只爷爷辈的老鼠发出命令。

“哎呀呀,我这老眼昏花、腿脚不灵的怎能担当得了如此重任呢,还是找个身强体壮的吧。”鼠爷爷磕磕巴巴,几近哀求地说道。“那谁去呢?”于是,老鼠大王派出了那只出主意的最聪明的老鼠。这只老鼠“哧溜”一声离开了会场,从此,再也没有见到它。老鼠大王一直到死,也没有实现给猫系铃的夙愿。

虽然这些老鼠做了给猫系铃铛的决策,但却没有人将这个方案贯彻执行,老鼠就避免不了被猫吃的危险。企业也一样,想要达到某种目的,必须要有可行方案;但仅有方案也不行,还要落到实处。

为什么好的决策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付之东流?这是因为公司的执行力不强!为什么付出比计划多了10倍,结果却不到计划收益的1/10?这是公司管理中出现了最大的落实力盲区!

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制度的建设与创新,而是贯彻与执行制度的力度。当前,多数部门、行业对落实的问题极为重视,动脑筋、想办法、下工夫,出台了不少政策,制定了不少标准,提出了不少要求,在质和量两方面都进行了细化、具体化,可谓用心良苦。但是,“橘生淮北则为枳”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其实政策再好、制度再全、标准再高、要求再严,如果具体执行的人不认真、不负责、不尽心,其效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