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半世蹉跎人生路
11653900000106

第106章 :106、淡水湖畔

106、淡水湖畔

但是社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常常是迂回曲折地前进,社会的变化,也会影响人们生活和情绪的变化。

这一年,家良的工作和爱情经受了严峻的考验。那也是全国人民经受重大考验的岁月,也是全国人民难忘的三年困难时期的第一年。。

在这之前,经过“放开肚子吃饭,摔开膀子干活”的******的1958年,把粮食和其他建设的物资都已经弄光了。人们已经感到物资供应紧张,公社的食堂已经办不下去了。人们常叫吃不饱,吃不饱。市面已经不怎么好了。此后居民们的定量一次比一次的减低,猪肉和鱼等副食品渐渐少起来。包家良和大伙感到肚子越来越大,饭越来越吃不饱。生产时工人们起初是悄悄的吃厂里的甘蔗,后来变成公开的从蔗场里背来一捆一捆的制糖的甘蔗,苏呀苏呀大嚼着充饥,以致把草棚宿舍的门都堆得堵住了,走路都要绕道路而行,而厂长来宿舍查看时发现这样的情况,也不责怪工人们偷吃甘蔗,而是说:“你们也懒得真可以,门口都堵住了,你们扔甘蔗渣也不会扔得远一点?”却没有直接批评大家偷吃甘蔗。因为饭吃不饱,除了小数领导干部,晚上大家都在偷吃甘蔗充饥,你批评谁好呀?

这样的情形,当时上面说是碰到了自然灾害,历史上叫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或者三年困难时期。实际上呢,是天灾人祸的三年。

自然灾害有一些,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每个地方一点灾害都没有也不可能。但那几年农业生产也没有大水灾灾收获也还可以,主要还是收上来的粮食和其他作物,都叫刮共产风刮光了。共产风刮光了建国六七年来的积存的一些物资,也刮掉了人们生产积极性。表面上看看轰轰烈烈,实际上效益甚少,农业生产产量反而下降。这些情况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们都已经评论很多了,咱不在这里多说而板门弄斧了。

但是当时的情况变化得那么快,那么严重这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

那一年榨委结束之后,厂领导在一次职工大会上说,为了解决定量少大家吃不饱的问题,厂里决定一面检修设备,一面抽一批人到工厂后面的淡水湖畔去开荒种田,自己办农场来解决粮食问题。家良和动力车间的几十个工人也去了。他们扛着简单的铺盖行李,到离厂二路外的桃林湾的海边上。

所谓淡水湖,实际上是个背靠丘陵,面对海湾的一片海涂。原来过去这里就是桃林海湾,由于五七年移山填海,修造鹰厦铁路时筑起了十里长堤,使这里的过去被潮水侵袭的海滩变成了与海水隔绝的淡水湾,上面长满了咸草水胡卢的荒滩地。芒芒滩涂有几百亩大。当地农民缺乏劳力没有力量开垦。现在甘蔗化厂计划要把这些闲荒地开垦起来,种上水稻办成一个农场,一年收获它几十万斤稻谷。一个千把人的工厂,如果真能收上十几十万斤稻谷,那就等于每人的定量能够翻一翻了,那大家不就可以吃饱饭了嘛?大家的劲头很大。江厂长在动员大会上还讲,在淡水湖周围,我们还要种上香樵菠萝桔子桃子变成一片果园。到那时全厂职工不但能放开肚子吃饱饭,而且还能吃到自己种的各种水果菠萝桔子来改善生活。大会家听了厂长这么说也都高兴地去了,这是自力更生分担国家困难的好办法呀!是学习南泥湾精神,是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途征呢!

家良也高高兴兴地和大伙一起去了。他们白天在海滩里跋一脚跋一脚地的挖地开荒,晚上睡在搭在丘陵地上的帆布帐蓬里,倒像部队野营一样感到挺有意思的。吃的是在附近村里蒸的挑来的罐头饭。吃好饭休息一小时,每干一小时,带队的吹哨子休息十分钟。他们不能像农民们那样尽天地干,那样大部分人是吃不消的,何况大伙肚子又没吃饱。

由于长期没有干田里的活。家良等一些自小在农村出身的人都感到很吃力,那些从没有下过田干过农活在城里长大的工人更感到如劳动改造,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的,大伙盼望任务完成能快点回去。

干完了一天的活,吃过夜饭,大伙在丘陵下的帐蓬外面,在暗丛丛的天外,大家伙忧愁地聊天,谈着当前的形势和办农场的的前景。包家良也坐在那里听大伙议论。

听农务科的一个干部说:江主任吹得天花乱坠,以后农场远景如何如何。我看到时候连种子都捞不回来的,这种咸津津的海滩盐碱地能长出粮食来嘛?

“唉!工厂办农场,叫工人来种田,从来也没听说过,简直是浪费时间浪费劳力。”有个工人牢骚满腹地说。

“依我看,这农场根本办不下去的,眼前还有些人,再过两个月还有啥人来?”有人悄悄地说。

“怎么,到时候耘田割稻派你来你敢不来?你想不想拿工资了?”

“唉!”那人看了左右一下,忽然长叹一声说:“到那时候还能派你来倒好了,就怕你想来也来不了了。”

人们听他话中有话,都倾过头来问他:“怎么,你听到什么消息了?工厂要怎么样?”

“你们暂时先不要说出去。我听说我们这厂要下马了。”

“啊——!”大伙瞪了他一眼,一下子愕了,良久仿佛悟过来什么,有人问:

“那这么多人怎么办?”

“听说凡是五八年进厂的要统统下放。”“

“啊-----!”大家一听更惊呆了。尽管这时坐在一旁那个农务科的负责干部批评那个青年干部说:“我在厂开会都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消息,你别造谣,扰乱人心!”

但是人们还是相信这话。因为从目前种种迹象看出来,甘蔗化工厂是非下马不可了。中央提出了目前农业生产要以粮为纲,闽南的甘蔗大部分种在粮田里,他们现在看见许多生产队纷纷把甘蔗挖掉,改种粮食,甘蔗化工厂的原料是甘蔗,没了甘蔗还拿什么生产沙糖?再说从社会上来看许多企业也不景气,巨大的厂房建起来了,里面静悄悄的,听说是原材料跟不上。有的连设备也配不上套,没法形成生产能力。有的工厂只拿出来一些试产品,在那里混日子。工人们都在那里吃闲饭,晒鲞。桃园工业区好几家工厂都是这样。听那青年干部一说,有些人也说:我从外面听来消息说,上海,福州已经开始下放工人了,凡是五八年从农村招来的工人,统统要下放回去。从那里来到那里去。

“啊!”这就更叫人吃惊了,因为在坐的大都是从农村来的,也都是五八年来的,包括农务科的干部。

那一夜大家都睡不着了,因为这牵涉到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啊!

包家良更睡不着了,他感到他又面临五八年部队突然叫他退伍时的困境了。

但是那次从部队下来后来到了工厂没有回农村,这一次看来是真要回农村了。从那里来到那里去,再到部队去不可能,他本来是从农村来的,肯定要叫他回农村去了。

而这次下放回去和那次不同,那次即使回到农村,也能在家乡找到工作,那是******的年代啊。到处需要人。这一次大批工厂下马,大家要精简下放。一个雷天下响,到处都一样,回去只能老老实实去修地球。连打铁都甭想了。

回去种田如果是一个人,倒也无所谓,本来嘛,在这异乡异地,回不了家乡见不到爹娘的日子也过够过了。在这里生活又不习惯,语言不通,气候太热,没有什么好留恋的。

可是如今他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他下放回家,雪梅怎么办?如果雪梅考上大学也没法上大学了,到那时他自己顾自己都管不了了还能顾她吗?如果考不上没有工作就要他来养她,可是自己都下放了拿什么来养她?而且他下放成了当地农民了,她还能看得起他吗?虽然有过五八退伍时的考验,从这两次回家中他也看出她的为人也比较扑实诚恳,但现在的形势和五八年的形势不一样了,现在的雪梅和当时的雪梅也不一样了。如今她长大了,懂事了。还能像当年那样扑实吗?再说他自己的家又不是一个富裕的农民的家,上次雪梅来他家时,她说蛮好蛮好的,那是临时布置的,像样一些的桌椅板凳都是借来的。她没有看见过原来的破烂样呢。且连那间破楼都是租人家的。而且他家里人又多,弟弟妹妹一大群,到时候她能跟自己到那简陋狭小的小破楼里,夹在他一大堆小弟小妹中间,来过那凄苦日子,做一个农妇?像母亲和小妹那样?一天到晚坐在破椅子上编织草凉帽?,农忙时还要到水田里去插秧------老天爷,但愿事情不致于发展到这步地田吧!要不他算是完了,连雪梅也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