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美人诛心
116800000067

第67章 卧云端,共余晖(4)

他说这话的时候,中气十足,寒风把他的话送入我耳中,听起来好不令人向往。

我不禁笑了,“大冢宰想让阮陌做什么?”他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我接着说道,“大冢宰向来不留无用之人,今日又是救我性命,又是许诺我锦绣人生,难道不是想与我交换些什么?”

宇文护的目光在我的脸上停留了好一会儿,脸上的笑意更加浓密了,“跟大智慧说话,就是畅快。那你来猜猜,我想从你这儿取些什么?”

我眨了眨眼,“大冢宰一开始就将我推给天王,您想要的必然不是我的身子。或许大冢宰有什么想要做又不方便自己动手的事要我来替您完成吧。”

他并不急着肯定,而是指了指对面已经光辉不再的太阳,“太祖皇帝一共有十三子,知道我为何要拥戴宇文毓做天王吗?”

他毫不避讳地直接说了宇文毓的名字,我直言道:“立嫡立长,这不是自古的规矩?”

宇文护无声地笑了,“所谓的规矩,还不是人说了算。之所以选他,不是因为他是太祖皇帝的长子,而是因为独孤氏。”

这下子我倒是不懂了,疑惑地等着宇文护的答案。

宇文护笑道:“当初太祖皇帝一直偏爱三皇子,三皇子也是名副其实的嫡长子,可太祖皇帝在立嗣一事上却十分犹豫,不知该选三皇子还是大皇子。就因为大皇子的夫人独孤氏乃是独孤信的长女,若立大皇子为嗣,自然能让独孤信更加忠于太祖皇帝,但同时也会坐大独孤信的势力。若立三皇子为嗣,独孤信免不了会生出不满。不过,太祖皇帝犹豫再三,最终还是立三皇子为嗣。太祖皇帝的这个选择,于宇文家,于我而言,都是一桩好事,但于大周而言,却埋下了祸根。”

对于独孤信,我倒是有所耳闻,据说这位开国元老和宇文泰本是平起平坐的八柱国之一,为宇文泰的天下立了不知多少汗马功劳。不过后来罅隙渐深,宇文觉登基后,宇文护把持朝政,独孤信备受排挤,当宇文觉伙同赵贵等元老阴谋反宇文护时,独孤信也牵扯进来,最终赵贵等人被宇文护诛杀,宇文觉被废,独孤信也被一碗毒酒赐死,鸟尽弓藏。

“他们不是都失败了吗,天下间谁人不知,现如今整个大周朝,只有大冢宰才是第一人呢。他们,都已经化为尘土,成为过去。”对于这场皇室内部的争斗,我倒是了解,若非宇文觉、独孤信的失败,导致元胡摩被囚,也不会间接地把我给卷了进来。

“你错了。并没有过去。”宇文护正襟危坐,冷风卷起他的衣袂,岿然不动的他看起来居然也有几分单薄,“独孤信到底老奸巨猾,原来他在太祖皇帝立三皇子为嗣时就开始为自己留了一手,将他手底下的五千亲兵分批逐个解散。这些人明着是返乡务农,实则秘密分散于各处,暗自勾结,甚至招兵买马,独孤信本指望着这些人能成为他最重要的筹码。只是或许他没有想到自己会那么快赴黄泉,所以根本就没有把这帮人召集起来。然而,几年的时间,足够他们做许多事,倘若纠集在一起,是否会撼动大周,真是一个未知数。”

“他们既是独孤信的亲兵,独孤信都死了,自然也无人号令他们。”

宇文护摇了摇头,“独孤信何等奸猾,三年前就私制虎符,一半留在自己手中,另一半交由隐匿的亲信保存。虎符合二为一,他的亲兵便会汇集成师。赵贵事败,独孤信自知难逃一死,自杀前就把他那一半虎符送了出去。他还威胁我,倘若他的子女有任何闪失,我就只有等着血洗长安城的一日。”

五千人出去招兵买马,几年时间,至少能募得十万雄师。我对血洗、杀戮这样的词太敏感,不知北周是不是真的会有这一劫,就此走到尽头。我不禁问道:“是不是任由谁拿到那两块虎符,都能号令独孤信的亲兵?这件事,只有大冢宰一人知道?”

我不禁对宇文护佩服起来,独孤信临死前的这番话,对宇文护来说就如同在头上绑了一颗定时炸弹,这颗炸弹显然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虽然他好似没事人一样,依旧保持平日雷厉风行的作风,杀伐惩戒,决不拖泥带水。靠着铁腕及冷酷,震慑所有人。但他的内心一定悬着一把剑,生怕他今日的一切会被独孤信藏于暗处的钉子给扎破。

我斜眼瞧他,却见他冲我点了点头,“现在,还有你。”

我的心咯噔跳了两下,苦笑道:“大冢宰还真是看得起我,想让我做什么?”

“独孤信一共有六子七女,赵贵谋逆一事,所有同党全部伏法连坐,除了独孤信,他的子女我都没动一分一毫。非但没动,我甚至还让他的长子独孤罗袭了爵位,把宇文毓推上了皇位。”

“独孤信临死的遗愿就是子女平安,只要大冢宰留下他们的性命,想必那两片虎符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我安慰道。

宇文护摇摇头,苦笑道:“我这么做,也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大智慧,你我皆是喜欢自我掌握命运之人,你应该知道,我怎么可能容忍被别人扼住咽喉?这样的两片虎符倘若落入有心人之手,难保不会兴风作浪,撼动大周。虎符一日没到我的手中,我就睡不安寝,我必须得把这个祸害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