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千金难买早知道。还有一说,早知三日,富可敌国。事实上也是如此,最有说服力的就是股市,假如你事先知道要涨,那富可敌国有何难。因此,为给孩子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其“早知”的习惯,我便特别想让儿子记住乘法口诀,到了需要运用的时候,自然比同龄孩子更轻松。可我只是按照自己的思想督促其背诵,认为几乘几的东西都是一些小儿科,便要求孩子从一乘一直接背到九乘九,这种整表背的办法效果很差,结果孩子很多背不出、记不住,就更是谈不上流利了,心里自然感到很气馁。
有一天,我在家里阅读《管理新思维》,看到“蚁群效应”的篇章时,不自觉联想到了蚂蚁运食的问题:蚂蚁尽管身材很小,当遇到较大的食物时,按照常理是无法搬运的,但他们仍旧能够把这些东西,及时地运到自己的“粮仓”,其方法就是“化整为零”。为此,我才发现自己“一口想吃个胖娃娃”的错误方法,从翌日开始,我就从一开始要求他记忆,而且只要求背记一个数列,第二天温习后再开始二的背诵,以此渐进地督促其记忆,结果特别凑效,儿子很快就记住了乘法口诀。
为使孩子掌握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便给孩子分析记忆乘法口诀的经验,并反复告诫他,无论学习知识还是开展工作,不能有“一口就吃下一张饼”的思想,务必要学会“化整为零”的思维方式,才是我们又好又快完成任务的捷径。事实上,人生也是如此,伟大的成就都来自那些毫不起眼的小进步。所以,我们不仅要强化化整为零的解题思维,而且还应树立善积小进步的成才思想。
智慧点经:统筹工作要有“聚零为整”的意识,但解决问题要有“化整为零”的思维,切不可头脑不清、思路混乱。
成长的最佳宝典
曾经在一本书中读到过“拉锯效应”,当时对合作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周末儿子所在班家委会举行聚会,说是家委会的聚会,其实是老师组织的亲子互动活动。
为了活跃气氛,既达到促进家长交流沟通,又能帮助孩子学到社会常识,班主任准备了三个特有意义的活动。一是拔河,二是接力赛,三是击鼓传花。这三个活动,是老师精心准备的,每个活动都贯穿了合作精神。因此,在回家的路上,我便有意识地问儿子,参加今天的班级活动,自己收获最大的是什么,他说是团结、合作,还有就是小朋友们聚在一起,玩得很开心。
孩子把老师传达的社会知识基本掌握了,但我更想使其牢牢地记于心间,便继续借着老师想要发挥的主题展开起来,给他详细地解读了合作的重要性,要求儿子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一定要懂得并学会合作,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能力再强,相对于成事而言都是有限的,之所以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他讲的不是人多,而重要的是集合了众人的力量。这个力量,既有表象的力量,更多是智慧的力量。
儿子听了我的解读后,还是觉得空洞,不过已经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于是我再结合他的学习进行诠释,因为他常常回家告诉我们,老师叫他在班上当领读,有同学心里不服,故意不跟着读,说得具体一点,就是缺乏合作精神,这种现象不仅在学生时代有,就是在任何领域任何阶段都存在,因此我告诉孩子,以后遇到此类问题,就该不是措手无策了,而是积极地去面对,除告诉对方学习好不好是自己的事外,还应友好地给对方讲解,我当领读是在为他们服务,相互之间是一种竞合关系,并不会对她的切身利益造成损害,更何况人与人之间的成长都需要合作。
这个问题我反复给孩子讲过,但每次讲都有不同的意义。这次之所以拿出来说,主要是想使儿子懂得只有合作才能健康成长的道理,并要其在学习、生活中加以运用,使一部分竞争意识比较强的同学,能够自觉地认同他,进而得到同学的鼎力支持,把将进行的事情干得更好。
儿子听了我的支招后,心里一下子明亮了起来,高兴地告诉我,我知道怎么处理同学之间的问题了,那就是要懂得如何去与人合作互动,假如别人缺乏合作精神,我就应该去为他灌输这种思想。
智慧点经:合作是成事的宝典,因为单个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正所谓团结起来力量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笨学不失为良方
我绝对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没有聪明孩子那样一点拨就通,然后把大把时间用在了玩耍上,因此我采取的是笨学。尽管学习上用时稍多一点,可我倒觉得笨学好处也无穷,即是学得用功、学得扎实、学得通透,相反在做题时就耗时更少、感受更轻松,因而中学毕业时获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因此,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多不举聪明的学习方法,常常告诫儿子要坚持笨学,因为我常想,即便孩子较聪明,能在聪明的基础上加点笨学,该不会是件坏事情,或许更有助于进步和成长。
老师每每布置家庭作业,对新学的词语都要求听写,而我对老师要求记住的词汇,还要让孩子再听写一遍,因为我们下班时间多在五点以后,接孩子就委托给了一位退休教师,孩子的家庭作业多是在那位教师家里完成的,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孩子的作业,特别是听写单词,光看写了没有用,心里还是没有底,因为不知道是不是孩子真正听写的,假如孩子直接抄上去的话,其对词语的掌握必然不够牢实。因此,每天回家后,我都要他重来一次,有时候还会把前面的词汇一起拿来考考他,以便强化其对词汇掌握的牢靠性。不仅语文如此,数学方面也常会对其进行强化训练,因为清华大学张永光教授给我们讲过他的观点:考后一百分。目的就是要务必掌握老师教授的知识点。
诚然,这么一来,孩子的休闲时间被挤占了,但这样一做,对知识把握要牢靠得多。就说前次的单元测试,由于科学管得较少,强化训练就不必说,因此单元测试成绩就忽上忽下,没有数学、语文成绩这样稳定,前后一比较,就可看出端倪。所以说,在学习方面,孩子聪明固然很好,学习一点就通,自然费时就少,但未必能一劳永逸,因为到了小学高段或初中后,随着知识点的不断增多,将会使其所学知识受到严峻考验,因而从小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自然显得十分重要。否则,不能形成良好的知识链,或者知识点衔接不够好,则越往后面走困难就越多。
小子的脑袋还算聪明,特别是对知识的领悟力,我感觉比我强多了,但我最怕他耍小聪明,对所学知识晃眼过,因此我坚持反复夯实其所学知识,以使他在学习方面少走弯路,因为我相信教育上的马桶哲学——你付出多少才会收获多少。
智慧点经:在我们强大的内心世界里,要相信我就是个聪明人,但在学习知识的态度上,我们更应该以笨的学习理念来对待。
知识需要一个发酵的过程
没想到小子一天天长大,心智也越来越成熟,中午与孩子一起吃饭时,他竟然主动给我夹起菜来。看到孩子特别有修为的表现,一下子触动了我的教育神经。因为它使我特别希望孩子更健康更出色,于是我寓教育于谈话之中,有的放矢地告诉孩子,在课间休息时,要多与同学交流和玩耍,尤其可以在互动过程中,把旅游中的所见所感所想,主动地讲给同学们听,同时也要注重倾听同学们的话。
我让孩子主动去与同学交流,绝对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期对教育思考的结果,因为我在学习和实践中发现,孩子们在交流中收获特别大,尤其对知识的重构影响深远,可以说是最能体现一举多得教育理念的,更何况知识不是装进脑袋就行,因为知识也会过期的,因而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充实,才能使知识变成智慧。就说我叫孩子去与同学交流旅游感想,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思考,一则是想培养孩子的爱心,因为有学者说过,什么叫爱,爱就是与人交流的渴望。因此,能够主动地去与人交流,自然对培育孩子的仁爱之心有帮助;二则想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应该算是最直接最显性的目的了;三则想使孩子学会重构知识系统,不断提升对已有知识的认识和把握水平,进而达成丰富头脑、增强本领的效果。
可孩子对我的想法有所感悟也有所迷惑,于是我便给孩子讲解其中的道理,自然只好以事喻理了。我告诉孩子,你到海子去观光,看到那树骸映衬出来的碧蓝之景;到黄河第一湾去赏景,看到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还有那一望无垠的草原,给你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宁静的心灵……这些自然之景和你的亲身感受,你能原原本本地告诉给同学们,同学们就会从你那里获得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新的认知。倘若同学们有关于环保的小故事告诉你,那你就可以与所见的自然景观联想起来,是不是可以想到有什么更好的环保手段,来进一步提升你所见到自然景观的观赏性和美誉度;再比如有同学讲到旅游推广等事情的话,假如你能把三者很好地融为一体,那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不再是所谓的自然景观了,因为有了上游和下游产业的完美对接,便会使你对旅游业态形成一种全新的认识,你所拥有的知识也就会发生质的飞跃。
当然,我只是就孩子国庆旅行的现实扩展了话题,至于知识的发酵过程,绝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告诉我们的是,这就是知识质变的一般规律。于是,我又告诉孩子,在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绝不能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否则容易使自己在学习中产生迷茫,而且我形象地给孩子打了一个比方,学习知识的过程,其实和酿酒的过程一样,都需要历经较长时间的发酵,同时还需要科学合理的勾兑,才能使知识的作用得到完美的体现。否则,知识永远都只能沉淀于心底,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智慧点经:知识的重构犹如酿酒一样,既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同时还需要科学地发酵,否则其作用就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常词妙用犹沐春
孩子到海子去玩了四天,回来后的作业完成情况如何,这是父母所担忧的。在我的催促下,他首先把看图写话拿了过来,说是妈妈已经看过了。按道理,语文老师看过的东西,我这个门外汉就不敢细说了。可忍不住好奇心的驱使,还是很想看看到底写得如何,因为前几次的写话挺不错。
当我看完整篇文章后,尽管只有短短的两百来字,却写出了图中的美意,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同时还有一股自然清新之气,不过显得过于自然和朴实,与我的要求仍旧存在一定差距。于是,我把儿子叫了过来,提出了修改意见,建议其在第一自然段中加上两个字。
儿子在心里默读了一遍,感觉要通顺一些,于是爽快地加了上去。等他加上去以后,我便叫他朗读一遍,“深秋的一天,天气特别晴朗,小兔欢欢和大象贝贝一起去河边采蘑菇……”
儿子读完后,我问他,有“特别”二字和没有有什么区别?小子抬起头,笑着对我说:“更通顺了。”
我接住他的话茬,继续给孩子讲解,加上“特别”二字后,不仅仅语言更加通顺流畅了,而且把当天的气候描述得更加准确,尤为重要的是还体现了作者与主人公那轻松快乐的喜悦心情。
小子听了我的解释后,脸上一下子露出了一丝笑意,不得不点头承认修改后的效果。
为了使其对写作有个清醒认识,我既充分肯定了文章描述的基本功力,同时又指出了初学者的不足,就是通篇缺少华丽的辞藻来映衬,并给他讲解了其中的道理:文章最高的境界是用词朴实,但表达真实且意境高远。可对刚刚练习写作的人来讲,当下最重要的还得学会积累词汇,待到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后,再来对辞藻进行打磨和润色,这不失为提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而那种自然淳朴的厚重感,不是初学者能够做得到的,它务必需要经久的磨砺。因为在我的意识中,倘若初学时都不能占有丰富的词汇,那将来就很难把海量的词汇用活,更难以实现常词妙用的效果和追求。
客观上讲,作为写作者,不能用活文字,怎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儿子听了我的讲解,似乎有所获,但其行动力还相差甚远。不过,我乐于期待,毕竟后生可畏,更何况初生牛犊呢!
智慧点经:客观描述,主观思考,准确表达,好文章就是这样炼成的。
科学是可以挑战的
那些成为科学家的人,绝对不是天赋决定的,而是奇妙的科学所致,自身只是坚定地走了下来。因为真正在科学道路上前行,应该是这样的经历,越是往里面前行,就像深不见底的黑洞一样,越是会激发其无限的好奇心,所以最后使他们走得最远,进而获得了崭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