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外专家情系泥河湾
11762400000047

第47章 编后语

自从1923年英国地质学家巴尔博考察泥河湾并于次年命名“泥河湾层”90多年来,先后有上百名中外知名专家、学者考察研究过泥河湾,发表各种文章千余篇。这些令人尊敬的专家们以自己的青春、热血、智慧和远见,把曾经沉睡的泥河湾一步步推向全国、全世界,使泥河湾闻名中外、享誉全球,但专家们“情系泥河湾”的感人情怀、经历、事迹、业绩却鲜为人知。更遗憾的是,他们中有些先贤已经作古,目前在世的顶级专家不少也已年近古稀。

泥河湾珍贵,投身泥河湾科学研究的专家更难得。没有他们,泥河湾或许依旧是泥河湾,但却不可能有今天泥河湾事业的如日中天,也不可能有明日泥河湾寻古探源梦想的实现。正是为了确保泥河湾地质遗迹科研专家队伍的持续不衰,特别是为了保证历代泥河湾科学研究专家这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失传,我们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于2009年12月在北京召开“泥河湾保护与发展专家研讨咨询会”,会上明确提出“要抢救性收集撰写、编辑出版《中外专家情系泥河湾》纪实文集,生动全面地反映各位专家是如何发现泥河湾、情注泥河湾,如何进行科研、取得了哪些成果,个人理想情操如何、有哪些动人的故事等,以使广大群众通过专家发现和研究泥河湾的过程,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泥河湾的重要价值与专家们的崇高科学追求及不凡业绩,吸引和激励更多的人关注泥河湾、了解泥河湾、爱护泥河湾、投身泥河湾”,此项建议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赞同。于是,2010年我们即向省国土资源厅提出立项申请,当年顺利获得批准,随即进入了紧张的组织实施。

起初,我们是想以访谈录的形式逐一采访专家,然后以报告文学的写法成稿,再配以专家的工作、生活照片,最后统编出版为《中外专家情系泥河湾》报告文学集。我们也的确朝这一方向进行了努力,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上半年,我们组织骨干力量赴上海、北京、天津,先后采访了张宗祜、吴新智、邱占祥、袁宝印、陈安泽、闵隆瑞、赵逊、夏正楷、李容全、李华章、黄慰文、卫奇、郑绍华、同号文、王强、谢飞、牛平山、庞其清等30多位热心泥河湾地层、生物及考古科研的顶级专家。采访中我们既录像又录音,留下了十分难得而又珍贵的影音资料。回来后我们发动全处人员,把所有录音录像资料整理成了文字采访实录。可结束后,我们逐篇细读才发现,这些采访实录的优点是面对面的即时问答、口语化、真实可信,但这种即时交谈的内容却比较零散、逻辑性不强且跳跃性大,尤其缺少细致的情节描写和抒情,趣味性、可读性要差很多。要把这样的“毛坯”再修改加工成最初要求的“精品”,几乎没有可能。正巧这时,我们原本拟采访而没有采访到的小长梁的发现者之一尤玉柱老师,把他自己的经历以自传的形式写下来寄给了我们,我们看后觉得无论事实经过、细节感受、趣味性、可读性,还是文字的流畅,基本接近我们最初成书构想的目标。于是,我们当机立断决定改弦易辙,让专家自己去写自己的经历。

泥河湾事业是需要几代人连续奋斗的事业,按说不应该分先论后。但考虑到目前国内外研究泥河湾的知名专家学者已经上百名,我们不可能把上百名专家一次性地收录在一本专集中,每次只能收录20~30人,其余的只能采取今后陆续出专集、分批收录的办法解决。思路方向明确了,那么第一集应该先收录哪些中外专家呢?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原则上按照先收录那些投身泥河湾研究比较早,科研成果比较突出,在学术界影响较大、威望较高,且年龄比较大的专家,同时也把我们在实地采访中发现的那些个人经历比较丰富、近年来对泥河湾保护与发展贡献比较大的专家作为重点特邀收录进来。这就是读者所能看到的本集收录的专家名单的来历。令我们非常欣慰的是,每位拟收录专家得到我们邀请后,无论手头任务多忙,都十分愉快地接受了撰写自传的邀请,并在限定的时间内完稿缴稿。更令我们感动的是,袁宝印、闵隆瑞、卫奇、同号文、牛平山老师在完成自己书稿撰写的同时,还不顾数九寒天专程赶往张家口帮助我们审定书稿。尤其70多岁的卫奇老师,不仅认真撰写了长达2万多字的传记,还动员80多岁的盖培、汤英俊老先生写他们自己的传记,帮助他们寻找当年的照片,核实他们石器发现的每个细节,表现出了一个老科学家的无私奉献的高度自觉、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怀和科学求实的高贵品质。所以,这本书能如期圆满出版,与其说是我们保护区管理处的同志们克服困难、积极热情、不畏繁琐、认真编辑的结果,不如说是各位专家倾力相助、无私奉献的结果。为此,在这里,我们向多年来不辞辛苦为泥河湾研究和泥河湾的保护与发展无私奉献的各位专家表示由衷的敬意,特别向为这本专集积极撰稿并给予多方面智力支持的专家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本书科研学术问题的自由性、独立性、开放性和求真性,对各位专家的学术观点乃至学术成果上的归属争议,我们未做任何评判和修正,留由读者自己去思考、鉴别和选择;为体现本书科普宣传的通俗性要求,我们对个别表述艰涩难懂的段落和语句进行了通俗化的处理。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们自身水平所限,加之组织编辑工作的经验不足,无论书稿本身还是在组织编辑工作中,都可能存在疏漏和谬误,恳请各位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在后续工作中汲取经验、及时纠正。

编者

201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