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现代儿童教育缺少什么
11769300000028

第28章 儿童性教育——孩子渴望、父母口难张(6)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依德把3~7岁幼儿的人格发展阶段叫做“性器期”,即这一阶段的儿童出于无意识的好奇发生对自己性器售的兴趣,性器官成为获得满足的主要来源。儿童在行为上开始出现性别之分,所谓的“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电会表现出来,一方面以父母中的异性者为恋爱对象,另一方面对父母中的同性别者产生嫉妒和憎恨心理。心理学的研究和大量的生活经验与事实提示,男性和女性几乎分别有恋母、恋父情绪。这是儿童依恋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性别角色认同所必须的。男孩也正是以母亲为异性的理想形象而塑造自己的男性气质的;女孩正是以父亲作为心目中异性的理想形象而塑造自己女性的性格与特质的。大部分孩子都能顺利通过心理冲突,内化自己的人格。一部分孩子由于众多原因使恋父、恋母情结以病态的面目出现时,人的心理发展以及以后的婚姻生活和婚后夫妻关系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如有一个6岁男孩,他妈妈反映,他看到妈妈与别人在一起就很生气,晚上睡觉也只和妈妈睡在一起,不让爸爸和妈妈睡一张床,他爸爸只得一个人睡单床。这是对母亲过分依恋的表现。

所谓“恋父”、“恋母”只是孩子的性身份认同问题,只要正确对待就会很少出现。利用依恋情绪引导儿童使其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与内化。恋父、恋母情绪是儿童依恋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符合异性相吸的自然规律。适当的恋父、恋母情绪有利于幼儿性别角色的认同与内化,但要有一定的人体界限,警惕恋父、恋母情结。所谓人体界限是指人与人之间应保持的距离。

如父女关系、母子关系应保持一定限度,女儿或儿子到一定年龄就应与父亲或母亲分开睡,父母不要经常把她(他)们当婴儿一样经常拥抱和亲吻;男孩到一定年龄就不要摸着妈妈的乳房睡;父亲在夏季不要在女儿面前只穿内衣裤,洗澡或睡觉时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看见裸体等。研究表明,所有的孩子都分别有恋父、恋母情绪,因为种种原因,有些孩子形成了恋父、恋母情结。当这一情结出现病态时,孩子成长中与人的交往、成人后的婚姻关系以及婚后夫妻关系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要避免父母中的一方因为夫妻感情问题而把所有的感情都投注到儿子或女儿身上,而造成孩子对一方感情过于依赖,而对另一方表示疏远。

近些年,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教育学家对婴幼儿的性意识作了深入研究。目前,把孩子从摇篮到儿童、少年期的性心理发展大致分为口欲期、肛欲期、阴茎崇拜期和性沉寂期(潜伏期)4个阶段。

口欲期:婴儿的嘴唇和口腔是其愉悦强烈的部位,嘴唇的感觉极端的敏锐,当其和母亲的乳头发生接触之际,婴儿会感觉极度的愉快。现代医学运用各种仪器测试,可以看到胎儿在子宫内吸吮手指,婴儿在吸吮时表露出很明显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当孩子发现嘴能给他们带来愉快时,就将手指和能拿到的东西等都往嘴里放,即使不能吃,也会给他们带来愉快的感觉。不应剥夺这种愉快的感觉。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放进嘴里的东西一定要卫生、安全。

肛欲期:在孩子1岁半左右便进入这一阶段。这一时期,身体的排泄活动成了孩子愉悦的主要方面。据观察,1岁左右的女孩在小便时自己经常发笑,也许是由于排尿引起阴户的快感导致的,男孩子则更注意小便时的实际动作所造成的快感。这时父母就要耐心地、愉快地训练他们,粗鲁急躁的方法会让孩子感到他们的身体和其他所有的功能都是可怕、可鄙的,以致对成人后的性欲也会认为是罪恶,形成畸形的性压抑的心理。这一时期的挫折,会造成固执强制和僵化的性格特征,在生活中表现为不整洁、无条理甚至破坏性。

阴茎崇拜期:随着身体的发育,孩子大约3岁以后,会发现身体感觉最好受之处是生殖器官。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第二个激烈变化的时期,是幼儿好奇心的旺盛期,是孩子试图独立的阶段,但同时几乎总要受到父母压抑、禁止或惩罚的阶段。当孩子玩弄自己的耳朵、脚趾时,妈妈会笑着对爸爸说:“你看他那小傻样!”但孩子抚摸自己的性器官时,很多家长会板起面孔训斥说:“不准这样!”父母这种大惊小怪、截然相反的态度,会引起孩子更大的兴趣,极有可能使孩子从小养成对性器官的罪恶感。

然而,现在大部分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家长把自己童年时代所受的这种教育又原封不动地传授给下一代。实际上,孩子这时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我们的引导。家长要容忍和尊重孩子的性好奇心,不必羞于淡性器官的名称和解释有关性的问题,像讲其他器官一样以平和的态度对他们说出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使他们懂得这都是自己身体有用的必不可少的部位。当孩子抚摸性器官时告诉他们,手上有细菌,应像不吮手指、不揉眼睛那样不去抚摸它,再加上讲故事、和他们做游戏等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孩子对性器官的抚摸就会逐渐减少了。

当然,在性教育中,没有必要把性知识全倒出来,不能超越他们的发育阶段,告诉他们太多的东西。

性沉寂期(潜伏期):孩子长到学龄期,随着他们社交和社会知识的不断增多,儿童的兴趣向外扩展到对其他知识的兴趣上来。这时的孩子因为羞怯,往往不会主动提问那些担心被人指责和嘲笑的问题,但是他们的性好奇心是一定要设法满足的,父母的责任是多和孩子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适当地引导他们看一些知识性的书,因势利导地告诫孩子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这是向青春期的过渡和准备。心平气和的态度不但可以约束孩子的性试验,还不会伤害孩子将来对性的认识与兴趣。

十、要满足少男少女的性好奇

我国中学生的性教育曾经一直是个禁区,这扇门在改革开放之后才打开,但还是扭扭捏捏、羞羞答答地回避实质性问题。由于课本和学校都不敢理直气壮地讲性教育,许多学校在上青春期教育课时把最核心的课作为自学而有意避开不讲,越发使孩子们觉得性是个神秘、见不得人的事,结果是你越遮遮掩掩,他们就越要弄个明白,因而,他们总要想方设法了解大人对他们保密的那部分内容。遗憾的是正规的途径太有限了,顶多到书店里偷偷翻阅一下“妇产科”等医学书籍,很多情况下还会挨营业员的白眼或训斥,还得四处看看有没有熟人或同学,就像做贼一般心虚得很。再就是到书摊上乱翻一气,结果弄个一知半解,既不能买书回家看,也不能拿到学校里看。同龄人之间的议论和闲侃却是更为主要的。据有关调查,这是青少年性知识的主要来源。他们既不愿问父母,也不想找老师,实在憋不住也只能问小伙伴中的要好者,可惜同伴们同样也是性知识的“贫困户”,顶多出点馊主意而已。

如果孩子不从正确的途径获得性知识,他们只会从不正规的途径获得以讹传讹的错误信息,还不如由学校或家长大大方方地把科学的性知识告诉他们,讲个明白,彻底消除这种神秘感。有人认为性教育有可能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其实不是这样,性教育只能使孩子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去防范不健康思想和行为的侵蚀,因为性教育并不单纯是性知识的教育,它还包括许多内容,性教育实际上是爱的教育,它将教会孩子们什么是爱,怎样去爱,怎样做人,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怎样保护自己,怎样爱护尊重他人。它寓性道德教育、社会教育于性知识教育之中,也只有有了科学的性知识,才能更好地用性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

青春期发育的年龄不断提前,平均每30年提前1岁,目前平均是13岁,早的10~11岁就开始了。这一阶段的男孩第二性征开始发育:阴茎、睾丸开始增长和精子生成,出现首次射精。由于对身体变化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少男少女们开始关注有关性方面的事,渴望得到性知识,而且对异性身体变化也产生兴趣。这是性生理发育的必然产物,也是非常正常.非常合理的。它有助于破除性神秘感,掌握科学的性知识,促进生理发育和心理健康,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II向。随着性生理成熟的到来,青少年的性意识开始觉醒和萌发,紧张、惊喜、惊慌失措……其主要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