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上最神奇的挫折教育课
11769400000020

第20章 学习与挫折教育(3)

古人认为人生最大的喜事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对于现代青年来讲,“金榜题名”也同样非常重要,它是一种理想的实现,也是这个社会对一个人价值的一种肯定。然而,既然有考中的,就必然有落榜的。而无论是考中还是落榜对于青少年的心理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考中的自不必多说,肯定是皆大欢喜。然而,那些落榜者呢?他们又该怎样去面对自己的考试失利呢?

高考落榜者经常会遭受到一些意外的冷遇和轻视,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某某家的孩子这次考到某某大学了!某某家的孩子可不行了,以前别人总是说他多聪明多聪明的,现在连个大学都考不上,聪明什么啊?”如果落榜者在路上遇到了熟人,还没有走出多远,就会听到别人在身后议论自己,“听说他没有考上大学,看来这些年的书都是白念了……”这些话对于本来已很敏感脆弱的落榜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增添了心理的压力与打击,使他深陷痛苦难以自拔。这时候,就是最需要调整自己心态的关键时刻,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调整心态,可能会发生诸多令人遗憾的事情。我们不是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吗?“某某学生因为高考落榜而自杀,某某人因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而得了精神病……”这么多让人惋惜的案例,不由得让我们掩卷沉思,这到底是谁的错?

也许你觉得自己落榜了,每个人都看不起你(其实未必),但是,这么多的鄙视难道就不能够激发你努力证明自我价值的愿望吗?为什么不能够在失败之后,冷静地思索,总结失败的原因,想想自己到底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或不够?不要一味地痛苦,一味地去怨天尤人,这些除了能够给我们带来更深的伤害之外,还能够为我们带来什么呢?

显然,上面案例中徐莹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不过,对于落榜者来说,也应该找找自身的原因,积极开拓生活的空间。如果有这样的态度,就能从失败中获取最大的收获,为下次的努力打下基础。高考落榜的打击,不能说微不足道,但对于年轻人,生命正处于最富有活力的时期,这种打击如果能激发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在一定程度上说,也许还是一件好事。毕竟今后的路走得好不好,漫长的一生是否会达到辉煌,并不是一次高考就能决定了的。所以,在遇到挫折之后,知道继续努力,那么未来就仍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如何处理师生及家长之间的关系?

在某中学里面,上初中二年级的浩然对请家长深有体会。他聪明活泼,只要在动手方面,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得很好,但是,学习却是他的天敌。每次看到书就觉得头疼,就这样,学习成绩总是提不上去,每次考试之后都要被老师请家长。在数次不见效果之后,老师又总是隔三岔五地来到家里家访,弄得浩然每次都要受到父母的批评。每次考试完之后,总是好几天不敢回家。最后几个同学密谋,如果老师打算到自己家里家访,他们就花钱到外面请一个声音和父母差不多的人给老师打电话,阻止老师对自己进行家访。或者请些人冒充老师来家里家访,以此来逃避父母对自己的惩罚。这样虽然逃避了一段时间,但是也不是长久的办法,有一次果然被老师识破,结果使得浩然挨了父亲的一顿猛揍。

“我不是不想学习,可每次拿起书我就头疼。我觉得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下都快被逼疯了!”浩然坐在那里沮丧地说道。

心灵小语

在学校里面,家长与老师之间为了做好互相交流,经常让学生请家长到学校来。这的确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但是,一些学习不是很好的同学却为这件事情非常头疼。一方面他们不敢违背老师的命令,另一方面又怕自己被父母斥责和批评。

从孩子的心理上看,最厉害的惩罚莫过于请家长。据专家分析:一请家长孩子免不了要受“皮肉之苦”,自尊心强的孩子也怕家长在老师面前因自己而“丢脸”,正因如此,请家长成了某些老师的“杀手锏”。结果却使孩子疏远了老师,严重的甚至形成“心理暴力”,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老师要和家长沟通也可以采取家访的形式,和家长谈谈心,共同商讨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指责,这样家长也容易接受。当然,我们都知道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教育学上对孩子犯错时老师和家长一起处理持赞同态度,请家长也是沟通的一种方法。但由于学生的承受能力及家长的理解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因此,作为老师也应换个角度想想,如何灵活机动地处理好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间树立威信。

从对孩子的教育而言,请家长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一种沟通还是老师对处理问题的逃避?有人认为,作为教师来说,这是一种放弃教育责任的做法,把问题推给了家长,如果家长脾气急躁一点,认为孩子犯错,要自己在老师面前赔不是,很没面子,回家后就可能迁怒于孩子。这会给孩子心灵带来伤害,甚至会记恨老师,产生对立情绪,老师以后再做工作就更困难了。动不动就叫家长来,学生也会认为老师“无能”,只会“告状”,无形中加深了师生之间的隔阂,不利于孩子成长。

所以,老师让孩子请家长一定要谨慎!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要请家长。

当然,同学们也应该明白,老师让我们请家长是为了配合学校做工作,共同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这样一来,对于那些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家长来说,让他们了解实情,明白自己应尽的义务,从而对孩子的学习重视起来。

对于因为请家长而遭受挫折的同学来说,应该及时和家人保持顺畅的沟通,在自己和父母之间建立起相互理解和信任,尽量让请家长达到好的效果从而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

想打工、不愿读书怎么办?

案例一:

进入中学以后,我总是心神不定,学习积极性也日益低落。同班的一些同学纷纷离校到外面打工,有的在麦当劳做服务员,有的到一些公司做业务员等。他们都可以拿到工资了,这样不仅不用花家里的钱,还摆脱了学校的束缚。每次领到工资的时候还可以大吃大喝,即便是整宿上网家里人也不管,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神气活现的,而我却依然过着枯燥的学习生活,靠父母辛苦供养。我家里并不是很富裕,所以,我每次看到他们都非常羡慕。其实,我不想读书的念头早就产生了,学习成绩也不断下降,但是,又不敢违背父母让我继续读书的意愿,所以,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案例二:

上高中三年级的江兵学习成绩一向很好,有一次,上活动课的时候,同学们都在操场上玩得高兴,他要帮同学拿东西,所以回教室一趟。当他回到教室一看,一下子惊呆了,满地都是粉笔末,到处是垃圾,讲台上老师的书也是乱七八糟的。见此状况,他二话没说,马上收拾。

正当他将老师的书摆好的时候,老师来了,一看江兵在动自己的书,并且到处脏兮兮的,气得火冒三丈,在班上大批特批他不懂得尊重老师,还要罚他冲3天厕所,气得江兵不住地埋怨自己多管闲事,现在自己是有口难辩,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同时,他也非常恨老师不深入了解查明情况就决定惩罚。就为了这点小事,江兵总是耿耿于怀。

在一个差生的怂恿下,他竟然私自逃离了学校,走上了打工路。在以后的半年时间里,他在外面吃尽了苦头,不但没有挣到钱,整个人还瘦了一圈。本来就不是很胖的他变得更加面黄肌瘦、虚弱单薄了。在万般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回到家里,最后又来到学校进行了复读。

心灵小语

现在,城市里的就业机会变得越来越多,一些在校的学生由于不愿被学校和家长管制,产生了退学打工的念头,有人还付诸实施。

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还不太完善,所以在校的学生们都感到非常辛苦,所以常会经不住诱惑,辍学打工。其实,如果没有知识和技能,打工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其中的艰辛恐怕只有当事人才能够体会得到。然而,好多同学只看到了表面,并没有意识到辍学的前途和社会生活的艰辛。

要知道,学习就是为了以后工作能够顺利一些,没有毕业就出去工作的话,和那些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出去工作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较高的文化水平,如果想获得真正的自由,那么就必须忍受现在的束缚,刻苦学习,为以后的自由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不然,自由还是很难找到的。另外,高中阶段必须要做好升学或就业两种准备。然而,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应该做到:

1.学习不能半途而废

学习虽有些艰苦,但是与父母的艰苦相比,则不可同日而语;而且中学教育仍属普通基础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必需的起码的教育。害怕艰苦、贪图享乐的思想是危险的,中止学业、早日赚钱的思想也是浅薄的。作为学生应不受外界诱惑,潜心学习,完成学业,为日后的更大发展奠定尽可能坚实的基础。

2.学习不要朝三暮四

学习即是学生的本职工作,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取得优异的成绩。无论继续升学,还是准备就业,都要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只有这样,才会有良好的适应性。无心向学,成绩低下,既辜负了父母的殷切期盼,又会影响自己日后的发展。

3.不要盲目跟从别人

无论是学习还是就业,都要和父母协商决定,把想法和父母商量,如果盲目跟从别人的话,最终受害的是自己。

所学专业不对口怎么办?

案例一:

媛媛一直都是个好学生,父母都是大学的教授,虽然他们不像她有些同学的父母那样将考大学挂在嘴边上,但是他们每一点细致入微的关怀,每一句殷殷叮嘱的话语,都同样让她感觉到那份沉甸甸的期望。邻居家有个孩子在国内读了大学后,又留学美国,每逢谈起他,爸爸妈妈总流露出掩饰不住的羡慕。

她说:“那时,他就是我的榜样,而他所走的路就是我应该走的路。”

她为了考大学放弃了所有爱好,就这样,在随波逐流中,她终于考上了某大学的机械系。她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时候,感觉就好像一场马拉松比赛终于跑到了终点,她只知道自己是胜利者,其他的都不关心了。

刚进大学时还有新鲜感。可不到一个月,这种感觉就没有了,随之而来的是沮丧、失望、苦闷和彷徨。

因为媛媛发现,所学的并不是自己所热爱的,她为自己错误的选择而懊悔。最初,她也曾试图说服自己干一行爱一行,也曾尝试着进入学习状态,但是,她最终不能说服自己,如果干了一辈子也不爱这一行怎么办?她不禁为这个假设的结果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