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你不了解的气象季候
11807500000010

第10章 地球气候峰值(3)

中国是一个多风的国家,而较大的极端最大风速大多是由台风造成的。例如1979年8月2日强台风过境,汕头最大风速60.4米/秒,风向为东风;厦门1959年8月23日强台风时瞬时最大风速也有60.0米/秒,风向为东南偏东;此外河北塘沽站在1966年8月28日飑线(沿飑线有突发性大风)过境时,使瞬时极大风速达到48.7米/秒(风向为北风)……不过,要知道中国最大的风速峰值不是在陆地,而是在海洋上。因为台风登陆后风速就会大大减小。台湾附近洋面上曾经观测到过90米/秒的瞬时极大风速。不过中国真正的最大风速还可能是在珠峰顶上,因为中国南方冬半年高空有一支流速特别快的气流,称为西风急流。急流中心高度一般在11~12千米,隆冬1月份急流中心的平均风速达到了60~80米/秒以上。珠峰海拔接近9000米,已经伸到了急流中心的下方,所以珠峰附近定日气象站9000米高度上1月份的平均风速也达到了35米/秒,仅从收集到的149次探空观测中挑出来的最大风速已经达到了87米/秒,珠峰上风速之大,由此可见。

到底中国的风速峰值在哪里,还需要全面的资料对比才可以得知。

中国大风日数的峰值

大风日数也可以作为反映某地区风速大小的一个指标。那么怎样才算是大风日呢?中国气象部门规定,凡一天中只要某一瞬时风速达到8级或17米/秒以上时,这一天就记为大风日,而不管大风时间持续多久。一年(或月)中的大风总日数,就称为这一年(或月)的大风日数。我们所要介绍的就是多年平均的年大风日数。

广州大风日数极少,这里平均每年只有5.9天,上海每年15.1天,北京26.7天,哈尔滨多些为40.9天。一般说来,年平均风速最大的地方,年大风日数也最多,例如长白山天池气象站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67.8天,即4天中平均有3天刮大风,居全国之首,最多一年甚至刮了304天之多。从11月到来年5月的大风季中,这里每月平均都有25~29天大风。其次为福建德化的九仙山,平均每年大风日203.6天(最多年份268天),全年各月都有13天以上大风,3~6月每月大风都在19天以上。其他大风日数多的地方还有:五台山年平均大风189.2天(最多年220天),大风季也在11月到来年3月,每月平均大风日数都在20~24天;新疆博乐阿拉山口,这里海拔不高,只282米,主要是峡谷地形而产生大风,每年平均163.8天(最多年198天),其中5~7月每月都在20~21天。

中国雷电峰值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博的国家,所以中国的气候也是丰富多变。在有关降水的气候记录中,雷电也是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每当有雷雨天气时,气象站都会留下相关记录,就记这一天为雷暴日。

根据相关气象数据显示,中国年平均雷暴日数的分布形势有几个明显特征:

南方比北方多,山区比平原多,陆面比水面多。中国雷暴日数最多的地区是云南南部和两广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可达90~100天,甚至更多。其中西双版纳和海南岛中部山区,年平均雷暴日可达120天以上。勐腊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23.7天(最多年148天),儋县122.5天(最多年139天),景洪120.8天(最多年149天)等。

青藏高原东部也是雷电多发地区,和横断山区中北部也和青藏高原一样成为继云南、海南岛之后的多雷区,这些地区的雷电天气基本上每年都可达到80~90天,例如西藏索县年平均雷暴日数94.8天(最多年118天),那曲每年85.2天(最多年98天)。

自南向北,尤其是从两广和青藏高原东部这两个多雷区向北,雷暴日数明显减少。在中国东部地区大约北纬30°以北,青藏高原东部大约北纬35°以北,年平均雷暴日数就降到50天以下,其基本数据也就维持在30~40天(上海30.1天,北京35.6天,哈尔滨30.9天)。更不用说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西北部干旱地区了。那里的雷暴天气更为稀少,一般也就只有5~10天以下,例如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每年平均仅1.7天,冷湖2.3天,新疆和田3.2天等,都是中国雷暴最少的台站。这些台站有些年份甚至终年听不到雷声,例如柴达木盆地中的冷湖,1961~1970年的10年中就有3年没有发生过雷暴。但热带海洋中雷暴之少也令人惊异,例如西沙永兴岛和珊瑚岛年平均雷暴日数分别为33.4天和30.2天,这还算是多的;金门和马祖岛更少,分别只有11.0天和13.6天;南海中的东沙群岛1926~1936年的10年间每年平均只有7.2天,1963~1970年每年平均只有8.01天。

根据有关资料,中国的各地雷暴日数多集中在夏季,但是雷暴日数分布并不均匀,除了隆冬季节以外很多地区都可听到雷声。大约长江、巴山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即使在隆冬也曾响过雷声。全国最多雷的月份是6~8月。例如广西沿海的东兴气象站8月份平均高达23.8天(最多月份曾达30天,即几乎天天有雷),钦州8月23.7天(最多月29天),海南儋县6月21.9天(最多月29天)等。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因为雷暴高度集中在夏季,所以7~8月雷暴日数也高达20天以上。例如江孜8月平均雷暴日数23.1天(最多月27天),日喀则8月为21.8天(最多月27天,7月份最多曾有30天有雷),申扎7月20.1天(最多月26天)等,这些气象站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

中国各地发生雷暴的时间也集中在午后到傍晚的时间。例如,广州、上海雷暴分别集中在12~20时和12~18时;北京、哈尔滨的雷暴出现时间较晚,多集中在14~22时。全国各地的雷电天气集中度都不如青藏高原的高,那里的雷暴的集中程度最大,如那曲,93%~94%集中在12~22时。

可是有些沿海台站、岛屿和高大河谷地区,夜雷暴增多,甚至比午后还要多。例如,沿海台站东兴以早上6时左右最多,河谷地形中的拉萨和河口分别以21时和2时左右最多。

中国冰雹峰值

冰雹也是气象站观测的重要依据,冰雹落下时不管持续多长时间,都算一个雹日。但是冰雹的数量有限,并且冰雹的时间持续也较短,所以有的地区冰雹观测难度较大。中国雹日分布的情况是西部多,东部少;山区多,平原少。

东部的广州、上海、北京和哈尔滨全属平原地区,因此冰雹都很少。

中国下落冰雹次数最多的地区应该是青藏高原。比如说西藏东北部的那曲每年平均有35.9天冰雹(最多年曾下了53天,最少年也有23天);其次是班戈31.4天(最多年48天,最少年22天),申扎28.0天(最多年37天),安多27.9天(最多年40天),索县27.6天(最多年44天),均出在青藏高原。此外,新疆天山山脉西段的昭苏,每年平均冰雹也达22.2天(最多年32天),这些数据对研究当地气候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当然,降水较少的沙漠地区和降水丰富的南方广大地区是中国冰雹比较少的地方,这些地区有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下过冰雹,例如沙漠地区的吐鲁番、若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浙江南麂岛、安徽巢湖,华南的广州、惠阳、汕尾、深圳、西沙群岛等。

不同的区域也有不同的降雹季节。有的在春雨季节降落冰雹,这就是春雹型,多在2~4月或3~5月,此外还有春夏雹型(4~7月)、夏雹型(5~9月或6~9月)和双峰雹型(5~6月及9~10月)4种。淮河、秦岭以南多属春雹型,青藏高原多雹区主要是夏雹型和双峰雹型。从全国来说,雹最多的季节是6~9月份,其中以青藏高原为最多。例如那曲6月、8月和9月平均雹日分别为9.3、9.0和8.7天,索县6月有8.8天,申扎7月、8月也有8.0天等。每月下8~9天冰雹,确也够多的了。

冰雹的出现时间也因为地域的不同而有差别,多数是在午后到傍晚。根据大同等15个测站统计,60%以上的冰雹出现在12~17时。但也有少数地区,例如湘西、鄂西南、川东南及黔东等10多个山区测站,56%以上的冰雹下在20时到次日凌晨6时之间。

根据哈尔滨、北京、武汉、昆明等几个大中城市的平均,中国冰雹中有58%的持续时间不到5分钟,下到6~10分钟的占23%,11~20分钟占10%,持续时间达20~30分钟和半小时以上的仅各占5%。也就是说,冰雹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81%的情况都短于10分钟,91%都短于20分钟。

中国大部分地区中,都曾发现过一天降两次雹的情况,青藏高原东部、黄土高原东北部及黔湘两省北部、黑龙江省中部,甚至一天下过4次冰雹,湖北省五峰气象站1964年2月7日一天内断续降雹曾达9次之多!

一般说来,中国东南部地区见雹不易,而北方和西部地区则多有连雹2天的情况,青藏高原东部甚至可连雹3~5天,那曲1954年9月11~21日连续11天,天天有雹,可称全国连雹日数的冠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