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你不了解的太阳系之谜
11815600000023

第23章 卫星篇(2)

我们知道,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这就使得它的温差变化极大,白天阳光照射,表面温度比沸水还要烫人,高达127益,夜间照不到阳光,气温骤然降到了-183益。昼夜反差高达310益,这是任何人都难以承受的。

在月球表面的下面,就又是另一番世界了。在那里,不必担心温差的巨大变化,也不必担心多如牛毛的小陨星鲁莽地撞击,甚至还有可能寻找到生命赖以生存的氧气和水蒸气。乌姆兰德兄弟认为,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玛雅人凭借他们高度发达的智慧,建立自己高度文明的社会,也不是不可能的。

玛雅人,早在13世纪以前曾经在地球上的南美地区建立了自己高度发达的玛雅文化,创建了一个拥有600万人口的十分显赫的印加帝国。后来,他们竟然又莫名其妙地突然从地球上消失。这在人类学上至今还是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联系到人们一度流传的一种发现,玛雅人在他们建立的一座庙宇的圆形拱门上,勾画了一幅月球背面图。由此看来,人们又不能不产生某种联想:难道地球上的玛雅人,同乌姆兰德兄弟所说的月球上的玛雅人,有什么剪不断,理还乱的渊源和血缘关系?

月球人的谜团还远不止这些。同圆顶物和尖顶物可以媲美的还有方尖石。

乌姆兰德兄弟说,美国“月球轨道环行器2号”探测器曾经在月球静海的49千米的上空,拍摄到了这些方尖石的尊容。有个叫阿勃拉莫夫的博士对这些方尖石的角度及分布状况作了精心测算,认为它们简直可以说是位于埃及首都开罗附近的吉萨金字塔的翻版。至于这些方尖石上还有许多极其规则的正方形图案,又是自然侵蚀所难以圆满解释的现象。再浮想联翩,上天入地——上天:追溯到5000多万千米以外遥远的火星上,人们已发现有金字塔的蛛丝马迹,美国“海盗1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北半球拍摄到了金字塔城,它们的构图造型与埃及开罗附近大金字塔、巴西原始森林中高达250米的金字塔极其相似。入地:

人们在地球上的魔鬼三角区——百慕大惊涛翻滚的大洋底下,也发现了金字塔,而且同火星上的金字塔非常相像。难道月球和火星上这些金字塔同玛雅人,以及那些排列在月球表面火山口的宇宙飞船之间,有什么神秘莫测的瓜葛?

关于月球人的谜团,更耸人听闻的还是在1986年,有消息说,在月球背面,发现了一座城市,这座城市不仅像地球上的文明古城一样,有高大坚固的城墙,城墙内有清晰可见的巨大建筑物,甚至还有规模恢弘的飞碟基地。报道这消息的是美国的一家叫《太阳报》的报社,发现这城市的是前苏联空间探测器。这消息可靠吗?这发现确凿吗?倘若真的可信,那么,月球上有月球人,似乎已成了无可争议的事实。但是,建立了这样发达文明的月球人,它们如今又在哪里?还生活在那座城市里吗?这难道有可能吗?没有空气,没有水分,它们又何以能够生生不息,繁衍不绝?

让人说不清的还有月球表面那时隐时现,忽明忽暗的神秘的辉光。800多年前,英国有5个人从不同地方同时看到了月亮上的一种闪光;200多年前的1783年和1787年,发现天王星的威廉·赫歇尔不但先后2次看到了月亮上的闪光,甚至还从望远镜中看到这种闪光好像是燃烧着的木炭,还薄薄地蒙上了一层热灰,就差没有看到月球人在煽风点火了。到20世纪,关于月球神秘辉光的观测报告有增无减。英国、前苏联和美国天文学家们都先后多次看到了月亮上的辉光,颜色或者粉红,或者大红,时间长短也不一致,其中前苏联天文学家观测到一次粉红色的光焰喷发达半小时之久,拍下的光谱照片历历在目。直到1969年7月20日,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的前一天,也向地面指挥中心报告,他在俯视阿里斯塔克环形山时,发现那个地方显然比周围地区明亮得多,仿佛正在发出一种淡淡的荧光。更巧的是,与此同时,跟在太空登月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遥相呼应,地球上的两名德国天文爱好者也不谋而合,向柏林天文台报告,他们见到了阿里斯塔克环形山那儿的神奇辉光。天上人间,交相辉映,可见报告者们看到的并非是虚幻的景象。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为止,天文台收到这类并非是虚幻景象的观测报告已达1400起。它们大多集中在阿里斯塔克及阿尔芬斯两个环形山区域。这些辉光的光源究竟在哪里?是月亮上活火山喷发形成的吗?是太阳风与月球相互作用形成的荧光吗?是地球对月球的潮汐作用形成的吗?人们的设想可谓众说纷纭。

但是谁也不能说自己的设想就符合这些神奇辉光的实际,更没有人能说清楚这些辉光为什么相对集中在阿里斯塔克和阿尔芬斯两个环形山区地带。于是,有人又难免把这些神奇的辉光推想成是月球人的杰作。

科学只相信事实,不相信传说。我们虽然没有充分证据对月球上的圆顶物、尖顶物、方尖石,乃至月球城市和美国轰炸机等奇迹加以否定,也没法对神奇的月球辉光作出合理的解释。

月球上的脚印从何而来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然而,当宇航员登上表面时,却惊奇地发现,月球上已有62个人类的脚印。他们用照相机将脚印拍摄了下来。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当局一直对此保密。直至在一批飞碟研究人员的要求下,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才公开了这些档案。经过研究,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康穆蓬对美国新闻媒体说:“显然,在月球上发现人类的脚印是令人吃惊的。有人在美国之前已经登上了月球,而且不穿宇航服。”康穆蓬还说,据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称,这些脚印毋庸置疑是属于人类的,而且留下的时间还不久。

这些脚印是从何而来呢?无独有偶。不久前美国科学家在研究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月球表面照片时,竟惊奇地发现了一条巨蛇化石。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巨蛇赖以生存的食物可能是一种长15米以上的超级啮齿动物,如蜥蜴、恐龙等。

结合对月球矿物质的分析,科学家们发现亿万年前,月球上的生存条件远比地球优越。当时月球上的含氧量很高,从而使月球上的动植物个体要比地球上的大数十倍乃至数百倍。分析还表明,对生物至关重要的元素,当时月球上的也比地球上多。

那么,月球上的脚印究竟是谁留下的呢?是曾在月球上生存过的月球人,还是茫茫宇宙中现在生存的外星人?一切还有待于科学家进一步研究与揭示。

月球真相之谜

月球,跟随地球不知多少年了。也许地球上还没有人类之前,它就在天天看着地球。以前,大家都说月里有一座广寒宫,住着一位古代美女嫦娥、一只白兔,还有一位天天在砍伐桂树的吴刚。

然而,1969年7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陆月球,没有看到广寒宫,也没有找到嫦娥和白兔,更没有桂树和吴刚,于是许多人的美丽幻想成为失望。

但是,时至今日,航天员登陆月球已有38年了,人类对月球的了解并没有增加,反而从航天员留在月球的仪器上,得到更多的不解资料,让科学家愈来愈迷惑。每当夜晚有人抬头望向月球之时,会产生既熟悉又陌生的复杂情绪,不禁要问:月亮呀!可不可以告诉我们,你的真相?

事实上,时至今日,“月球来自何处”这个问题,仍是天文学未定之论。

也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自己对月球起源的看法,不管多离奇,他人是不能用任何“小科学”的字眼来批评的。

现在举出一个大家都想不到的天文上的奇妙现象,请大家用心想一想。月球离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两两相除,我们得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月球到地球的395倍远。

太阳直径约为139万千米,月球直径约为3400多千米,两两相除,太阳直径约为月球的395倍大。395倍,多么巧合的数字,它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大家想想看,太阳直径是月球的395倍大,但是太阳离地球是月球到地球距离的395倍远,那么,由于距离抵消了大小,日、月这两个天体在地球上空看起来,它们的圆面就变得一样大了!

这个现象是自然界产生的,或是人为的?宇宙中哪有如此巧合的天体?

从地面上看过去,两个约同样大的天体,一个管白天,一个管黑夜,太阳系中,还没有第二个同例。着名科学家艾西莫夫曾说过:

“从各种资料和法则来衡量,月球不应该出现在那里。”他又说,“月球正好大到能造成日食,小到仍能让人看到日冕,在天文学上找不出理由解释此种现象,这真是巧合中的巧合!”

难道只是巧合吗?有些科学家并不这么认为。科学家谢顿(WillianR.Shelton)在《赢得月亮》一书中说:“要使宇宙飞船在轨道上运行,必须以超过30000千米/小时的速度在160多千米的太空中飞行才可以达成平衡;同理,月球要留在现有轨道上,与地球引力取得平衡,也需有精确的速度、重量和高度才行。”

问题是:这样的条件不是自然天体做得到的,那么,为何如此?

太阳系的行星拥有卫星,这是自然现象,但是我们的地球却拥有一个大得有点“不自然”的卫星——月球,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卫星,和其他行星的卫星相比实在是太大了。

我们来看看下列数据:地球直径12756千米,卫星月球直径3467千米,是地球的27%。火星直径6787千米,有两个卫星,大的直径有23千米,是火星的0.34%。木星直径142800千米,有13个卫星,最大的一个直径5000千米,是木星的3.5%。土星直径12万千米,有62个卫星,最大的一个直径4500千米,是土星的3.73%。

看一看,其他行星的卫星,直径都没有超过母星的5%,但是月球却大到27%,这样比较之后,是不是发现月球实在大得不自然了。这个资料,又在告诉我们,月球的确不寻常。

科学家告诉我们,月球表面的坑洞是陨石和彗星撞击形成的。地球上也有些陨石坑,科学家计算出来,若是一颗直径约16千米的陨石,以每秒约4.8万千米的速度(等于100万吨黄色炸药的威力)撞到地球或月球,它所穿透的深度应该是陨石直径的4~5倍。

地球上的陨石坑就是如此,但是月球上的就奇怪了,所有的陨石坑竟然都很浅,月球表面最深的加格林坑只有约6.4千米,但它的直径有约297千米宽!

直径约297千米,深度最少应该有1120千米,但是事实上加格林坑的深度只是直径的2%而已,这是当今科学上的不可能。为什么如此?天文学家无法圆满解释,也不去解释,因为他们心里清楚,一解释就会推翻所有已知的月球知识。

因此,只能认为月球表面约6.4千米深处下有一层很坚硬的物质结构,无法让陨石穿透,所以,才使所有的陨石坑都很浅。那么,那一层很硬的物质结构是什么?

月球陨石坑有极多的熔岩,这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些熔岩含有大量的地球上极稀有的金属元素,如钛、铬、钇等,这些金属都很坚硬、耐高温、抗腐蚀。

科学家估计,要熔化这些金属元素,至少得在二三千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可是月球是太空中一颗死寂的冷星球,起码30亿年以来就没有火山活动,因此月球上如何产生如此多需要高温的金属元素呢?

而且,科学家分析航天员带回来的380千克月球土壤样品后,发现竟含有纯铁和纯钛,这又是自然界的不可能,因为自然界不会有纯铁矿。

这些无法解释的事实表示了什么?表示这些金属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提炼的。那么问题就来了,是谁在什么时候提炼这些金属的?

月球永远以同一面对着地球,它的背面直到宇宙飞船上去拍照后,人类才能窥视其容颜。以前天文学家认为月球背面应和正面差不多,也有很多陨石坑和熔岩海。但是,宇宙飞船照片却显示大为不同,月球背面竟然相当崎岖不平,绝大多数是小陨石坑和山脉,只有很少的熔岩海。此种差异性,科学家无法想出答案。照理论,月球是太空中自然星体,不管哪一面受到太空中陨石撞击的概率都应该相同,怎会有前后之分呢?

月球为何永远以同一面向着地球?科学家说法是它以每小时16.56千米的速度自转,另一方面也在绕着地球公转,它自转一周的时间正好和公转一周的时间相同,所以月球永远以一面向着地球。

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卫星都没有这种情形,为何月球正好如此,这又是一种巧合中的巧合吗?难道除了巧合之外,不能找一些其他的解释吗?

月球曾发生过不少无解的现象,数百年来的天文学家不知已看过多少次了。

1671年,300多年前的科学家卡西尼就曾发现月球上出现一片云。1786年4月,现代天文学之父威廉·赫塞尔发现月球表面似乎有火山爆发,但是科学家认为月球在过去30亿年来已没有火山活动了,那么这些火山是什么?

1843年,曾绘制数百张月球地图的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史谷脱发现原来约有10千米宽的利尼坑正在逐渐变小,如今,利尼坑只是一个小点,周围全是白色沉积物,科学家不知原因为何?

1882年4月24日,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亚里士多德区出现不明移动物体。1945年10月19日,月面达尔文墙出现3个明亮光点。1954年7月6日晚上,美国明尼苏达州天文台台长和其助手,观察到皮克洛米尼坑里面,出现一道黑线,过不久就消失了。1955年9月8日,泰洛斯坑边缘出现两次闪光。1956年9月29日,日本明治大学的丰田博士观察到数个黑色物体,似乎排列成DYAX和JWA字形。

1966年2月4日,苏联无人探测船“月神9号”登陆雨海后,拍到两排塔状结构物,距离相等,依凡桑德生博士说:“它们能形成很强的日光反射,很像跑道旁的记号。”伊凡诺夫博士从其阴影长度估计,大约有15层楼高,他说:

“附近没有任何高地能使这些岩石滚落到现在的位置,并且成几何形式排列。”

另外,“月神9号”也在“风暴海”边缘拍到一个神秘洞穴,月球专家威金斯博士因为自己也曾在卡西尼A坑发现一个巨大洞穴,因此他相信这些圆洞是通往月球内部。

1966年11月20日,美国“轨道2号”探测船在距“宁静海”46千米的高空上,拍到数个金字塔形结构物,科学家估计高度在15~25米,也是以几何形式排列,而且颜色比周围岩石和土壤要淡,显然不是自然物。1967年9月11日,天文学家组成的蒙特娄小组发现“宁静海”出现了“四周呈紫色的黑云”。

这些奇异现象,不是一般的外行人发现,全是天文学家和太空探测器的报告,意味着:月球上有人类未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