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鲜为人知的月球奥秘
11815800000022

第22章 飞向月球(7)

2007年11月26日,“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拍摄的是月球背面的“万户撞击坑”。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撞月成功,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句号。

二期工程:憧憬2013

“嫦娥工程”的二期工程是落,即实现月球软着陆,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来探测着陆区的岩石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和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为以后选择适合建立月球基地的位置提供月面的化学与物理参数。

“嫦娥二号”是二期工程的技术先导星,其主要目的是为“嫦娥三号”任务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与“嫦娥一号”相比,“嫦娥二号”有以下几个优势和进步:直接奔月,离月更近,装备更先进。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由长征三号丙火箭运载成功发射升空。2010年11月8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嫦娥二号”

卫星传回的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这是“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该影像图的传回,标志着“嫦娥二号”实现了既定目标。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二期工程包含三项任务:

“嫦娥二号”卫星轨道探测任务、“嫦娥三号”及“嫦娥四号”探测器、“软着陆”与月面巡视探测。有了“嫦娥二号”

的铺垫,“嫦娥三号”将实现软着陆、无人探测及月夜生存三大创新。“嫦娥三号”最大的特点是带有一部“中华牌”月球车,实现月球表面探测。

三期工程:回探月三期工程的核心是完成

无人月球表面采样并返回,将深化人们对月壤、月球形成演化的认识。通过探月工程,中国将掌握一系列探月关键技术,建立地面设施,培养人才队伍,为载人登月奠定一定的基础。三期工程预计在2020年左右完成。

中国探月工程标志的设计者是顾永。灵感源于中国书法。标志以中国书法为基础,抽象勾勒出一轮圆月。中间的两点用一双脚印代替,象征着月球探测和登上月球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犹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处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

“我在这个作品中给观者留下一些思考空间,那对脚印可以是每个人的。”设计者如此说。整个设计既有中国元素,又有跨文化的世界胸怀。

知识库———其他各国的探月活动迄今为止,全球共进行了127次月球探测活动,其中美国57次,苏联64次,日本2次,中国2次,欧空局和印度各1次。以上成功或基本成功的有64次、失败63次,成功率为50%。

美国在1958年至1976年共发射了7个系列54个探测器:“先驱者”系列(5次发射,1次成功)、“徘徊者”系列(9次发射,3次成功)、“月球轨道器”系列(5次成功发射)、“勘察者”系列(7次发射,5次成功)、“阿波罗”

系列(11次成功发射)、“艾布尔”系列(3次发射,全部失败)、“探险者”

系列(3次发射,2次成功)。

苏联在1958年至1976年间共发射4个系列64个月球探测器:“月球”系列(43次发射,24次成功)、“探测器”系列(14次发射,5次成功)、“宇宙”系列(6次发射,全部失败)、“联盟L3”号(失败)。

20世纪90年代以后,更多的国家开展了月球探测,共有以下7次:

1990年1月,日本发射“飞天号”月球轨道器。虽然,“飞天号”在接近月球后与地面失去联系,没有获得探测成果,但是日本仍然是第三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1994年1月,美国成功发射“克莱门汀号”月球轨道器,绘制了月球表面数字地形图,发回180万张图片。

1998年1月,美国成功发射“月球勘探者号”轨道器,进行遥感探测,于同年7月撞击月球寻找月球存在水冰的证据。

2003年9月,欧洲航空局成功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Smart—1”。该探测器采用太阳能离子发动机,成功完成预期探测任务,并于2006年9月撞月。

2007年9月,日本成功发射“月亮女神”(SELENE)月球轨道器。2009年6月,“月亮女神”受控撞月,结束为期2年左右的探测任务。

2007年10月,我国“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圆满完成预定探测任务,并于2009年3月受控撞月。

2008年10月,印度成功发射“月船1号”绕月卫星,对月球进行了全球成像,并进行了矿物和化学测绘。该卫星在轨工作312天后,与地面失去联系。

2009年6月,美国成功发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和“月球坑观测与遥感卫星”(LCROSS),10月9日,LCROSS成功撞击月球,发现了水冰。LRO目前仍在轨道上工作。

2010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后续工作正在进行。

“嫦娥”奔月,不再只是神话在新一轮登月热潮中,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登月计划。

中国在航天领域也有举世瞩目的成就。1970年4月24日,中国用自己研制出的“长征一号”火箭在酒泉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从此进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几十年来,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主研制出大推力的大型运载火箭并用它们为中国和其他国家发射了返回卫星、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等航天器。1992年,中国启动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了“神舟号”试验飞船,21日在内蒙古安然着陆,这为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标志着中国在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已经掌握载人航天这个航天领域中难度最大的技术。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在1994年开始进行探月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1996年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1998年完成了卫星关键技术研究,以后又开展了深化论证工作。

2000年11月,中国发表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正式提出将“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2002年8月13日,中国正式对外宣布将开展月球探测工程。

2004年1月23日,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绕月探测工程正式立项,自此,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启动。

2006年2月9日,中国政府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探月工程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的重大专项。

人类对月球的探测已有几十的历史。概括起来,人类的无人探月活动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

(1)掠月探测。月球探测器从月球近旁飞过,在掠过期间用各种探测设备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

(2)硬着陆探测。月球探测器直接撞击在月球表面,在坠落前的瞬间,可对月球表面进行近距离、高分辨率摄像,也可以测试月表的硬度等。

(3)绕月探测。月球探测器进入到环绕月球飞行的轨道,成为月球的卫星,在100千米至数百千米的高度上,在较长的时间里,对大部分月面进行系统的探测。

(4)软着陆探测。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然后进行原位探测,或采用月球车在月面上巡游,对大范围的月面进行现场考察。

(5)自动采样并返回。

探测器在月球上软着陆,自动采集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并返回地球,然后在实验室对样品进行精细的分析研究。

中国的探月工程以高起点起步,越过前面两个阶段,直接从绕月探测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最终确定的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

第一步为“绕”,即绕月飞行,原计划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于2007年4月发射。第二步为“落”,时间定为2007—2010年,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第三步为“回”,时间定在2011—2020年,即不仅能落在月球上,还要能重新回到地球。这三步走完后,中国的无人探月技术将趋于成熟,中国人真正登月的日子也不远了。

经过几年的研制,2005年12月,“嫦娥一号”卫星和运载火箭进入生产阶段,测控、发射场和地面应用系统进入系统集成和联试阶段。

2007年8月,绕月探测工程转入发射实施。

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火箭点火24分钟后,星箭分离,将卫星送入近地点高度205千米、远地点高度50900千米,周期约16小时的超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实现了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的目标,取得了发射阶段的圆满成功。

10月25日17时55分,“嫦娥一号”在16小时轨道远地点顺利实施了第1次远地点加速,将卫星近地点高度由205千米提高至593千米。

10月26日17时33分,卫星飞行至16小时轨道近地点顺利实施第1次近地点加速,将卫星送入周期为24小时、近地点高度593千米、远地点高度7.16万千米的停泊轨道。

10月29日17时49分,卫星飞行至24小时轨道近地点,顺利完成了第2次近地点加速,将卫星送入远地点高度11.98万千米、周期为48小时的大椭圆轨道。

10月31日,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完成调相轨道段的飞行,实施了第3次近地点加速,将远地点高度提高至40.5万千米,按预定的时间、位置、速度成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标志着“嫦娥一号”卫星开始进入奔月之旅。

11月2日,顺利完成轨道修正,原设计的3次轨道修正由于变轨控制准确,取消了2次。

11月5日,“嫦娥一号”卫星首次飞达近月点,顺利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卫星成功被月球捕获,进入周期为12小时,近月点210千米、远月点8600千米的月球极轨椭圆轨道,标志着“嫦娥一号”已经成为一颗绕月卫星。

11月6日、7日“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完成第2次和第3次近月制动,成功进入过月球南北两极,经过轨道周期127分钟的圆轨道。通过3次制动,“嫦娥一号”相对月球的速度共减小约848米每秒,从近月点高度212千米、远月点高度8617千米的椭圆轨道调整为轨道高度约为200千米的圆形轨道。

至此,“嫦娥一号”经过326个小时、约180万千米的长途飞行后,最终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

“嫦娥一号”卫星两米见方,太阳翼展开后,最长可达18米,起飞重量为2350千克。“嫦娥一号”卫星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大部分组成。卫星平台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研制,科研人员对其结构、推进、电源、测控和数传等8个分系统进行了适应性修改。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主要任务是获取高清晰度的月面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球土壤厚度、检测地月空间环境。其中前3项是国外没有进行过的项目。

“嫦娥一号”的设计寿命为1年。

2007年12月2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嫦娥一号”拍摄回来的第一幅月面图,它位于月表东经83毅到东经57毅,南纬70毅到南纬54毅。图幅宽约280千米,长约460千米,为一幅三维黑白影像图,系由“嫦娥一号”卫星在11月21日、22日所采集,11月23日传回地面。

几天之后,中国又公布根据卫星传回数据制作出来的月球立体图。这标志着“嫦娥一号”的探测活动取得初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