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常见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治
11841600000040

第40章 脑血管病的预防与康复(4)

Rood技术又叫多种感觉刺激治疗法或皮肤感觉输入促通技术。由物理治疗师Margaret-Rood创立,是神经发育学治疗方法中最早的方法。Rood认为感觉刺激可以对运动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中枢神经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是按照运动发育的顺序。因此,治疗师可以应用各种感觉刺激促使运动功能康复。起初Rood运用各种感觉刺激,如刷擦、拍打等,后期R-o更多地强调本体感觉刺激对运动的作用,为PNF技术奠定了基础。因此有学者认为,Rod感觉运动治疗方法是PNF技术的雏形。在治疗中Rod强调感觉刺激的使用要适当,治疗从患者的实际运动功能水平出发,为诱发患者对运动的主动控制,要让患者明确训练动作的目的。

1.Rood治疗方法的基本前提运动模式是从出生时所表现出的基本反射模式发展而来,通过感觉刺激,这些反射活动被使用和逐渐地改变,最后获得了皮质水平有意识的更高级的控制;在正常的发育顺序中,使用正确的感觉刺激,遵循神经生理学原则,可以建立正常的运动记忆痕迹。

2.技术方法Rood技术诱发肌肉反应的感觉刺激方法有促进方法和抑制方法。

(1)促进方法。

1.快速擦刷:医生用毛刷快速擦刷肌肉表面的皮肤3~5s,若30S后无反应,可重复刺激3~5次,此方法使用后可维持效果30min,且潜在效果较长。

2.轻微触摸:用手指轻微触摸患者的手指、脚背面、手掌或足底,可引起受刺激的肢体屈曲反应。常用驼毛刷子、棉棒、手指进行接触刺激,频率1秒2次,每回反复10次,每次治疗3~5回。

3.冰刺激:用冰块压在受刺激部位3~5s,或快速摩擦患者手掌、足底,引起受刺激的肢体回缩反应。对肌张力低下,处于弛缓状态的患者可用冰冻和快速冰冻刺激法。

4.快速、轻微牵伸肌肉。

5.轻叩肌腱或肌腹:用手指尖轻轻叩打肌肉胧腱或肌腹。治疗师通过3-5次的叩打,使被叩打肌肉得到易化,用于患者进行随意的肌肉收缩之前和让其完成肌肉收缩的过程中。

6.挤压肌腹:用手对肌腹进行挤压或用器械压在上面。

7.继发牵伸:在活动范围末期继续牵伸。

8.牵伸手或足的内部肌肉。

9.抵抗阻力:能使一块肌肉的许多肌梭或全部肌梭均被刺激。

10.强力挤压关节:可激活感受器,促进关节周围肌肉的收缩。

11.对骨突处加压。

12.听节奏强的音乐。

13.在有兴趣的周围环境可使人兴奋。

14.香味。

(2)抑制方法。

1.轻微的关节挤压:可抑制肌肉痉挛,如用此法来减轻偏瘫患者因肩部肌痉挛所致的肩痛,医师可握住患者肘部,将臂外展至35°~45°,轻柔地把肱骨头推入关节窝并保持在此位置。

2.缓慢触摸与轻微挤压背侧脊神经区。

3.将患者由仰卧慢慢转向侧卧:治疗师扶住患者的肩部与髋部,慢慢转动患者。此法一般起抑制作用。

4.中度温热刺激:用棉毛毯、围巾将要抑制的部位包住10~20min维持体温。

5.对肌腱止点处加压:在手部肌腱上持续加压可抑制手肌痉挛。

6.持续牵伸:此法使肌梭呈较长状态,可抑制痉挛。

7.放松摇摆:是常用的抑制手法之一。

8.听轻音乐。

9.单调、阴沉、令人无兴趣的环境,将促进人的抑制。

10.振动刺激:振动是快速接触刺激的连续,可抑制牵张反射,使肌群紧张度下降。此法适用3岁以下小儿,65岁以上老人;小脑障碍患者不宜。

(五)运动再学习技术

运动再学习方法主要以生物力学、运动科学、神经科学、行为学等为理论基础,以任务或功能为导向,强调患者参与和认知重要性,强调早期康复避免废用综合征,科学训练避免误用综合征,循序渐进避免过用综合征。

1.概述20世纪80年代初澳大利亚学者J.Carr和R.Shepherd所着的《AMotorre-leamingprogramforstroke》一,书问世,对传统的促进技术(或易化技术)提出挑战。1999年以黄永禧为主译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医师们翻译并出版了该书中文版——《中风患者的运动再学习方案》,受到同行和患者的广泛关注。2003年,J.Carr和R.Shepherd所着的《strokerehabilitation-guidelinesforexerciseandtrainingtooptimizemotorskill》出版发行,并于2007年以王宁华为主译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医师们翻译并出版了该书中文版一《脑卒中康复一优化运动技巧的练习与训练指南》。

运动再学习方法是一种运动疗法,它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视为一种再学习或再训练过程。它主要以生物力学、运动科学、神经科学、行为学等为理论基础,以任务或功能为导向,在强调患者主观参与和认知重要性的前提下按照科学的运动学习方法对患者进行再教育以恢复其运动功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动性。患者是主动参与者,治疗人员只是指导者。

(2)科学性。此法在生物力学、运动科学、神经科学和行为学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中风患者常见的运动障碍,从7个功能活动方面,通过4步骤分析并制订出一套科学的学习(训练)方法。

(3)针对性。此法强调从患者现存功能出发,针对患者运动功能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或训练。

(4)实用性。学习运动要与实际日常生活的功能活动紧密联系。

(5)系统性。运动再学习不只是在治疗室练习,要考虑向实际生活环境的转移和长期坚持,要创造丰富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并要求亲属和有关人员参与。

强调早期康复避免废用综合征,科学训练避免误用综合征,循序渐进避免过用综合征。

2.运动再学习方法的新进展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表现:HughlingSJackson(1958)认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有关的失控特点为阳性特征(positivefea-tures)或阴性特征-negativefeatures)。Carr等学者根据近年临床研究的进展提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后还有一组适应特征(adaptivefeature),认为神经系统、肌肉和其他软组织的适应性改变和适应性运动行为很可能是构成一些临床体征的基础。

(1)阴性特征。主要指急性期的“休克”,肌肉无力、缺乏运动控制、肌肉激活缓慢和丧失灵巧性等。阳性特征主要指所有夸大的释放现象,如过高的腱反射和阵挛、过度的屈肌回缩反射、伸肌和屈肌的痉挛及阳性病理征等。

(2)适应特征。主要指身体容易产生适应性变化。它主要指肌肉和其他软组织的生理学、物理学和功能的改变及适应性的运动行为。急性脑损伤后,肌肉和其他软组织的适应是直接由于脑损伤造成的肌肉无力及随后继发的废用。制动可引起肌肉、肌腱、结缔组织特性的改变,因而造成肌肉萎缩、僵硬、张力过高。适应性行为是病损后患者根据可能得到的最好的神经系统功能来做出反应,它尝试用不同于正常使用的运动模式或方法来达到目的。病损后运动模式的形成受以下因素的影响(①过度使用较强壮的肌肉。②肌肉延展性的丧失。③体位和环境的影响。

由此可见,早期积极主动和具有挑战性的康复训练可预防或使适应性的肌肉和行为的改变以及阴性特征等减少到最小的程度。缺乏活动和制动会导致软组织的适应和“习惯性弃用”。早期康复的目的是针对患者在功能性运动活动中学习运动控制及发展力量和耐力。

3.运动再学习方法的基本要点

(1)限制不必要的肌肉过强收缩,以免出现异常代偿模式及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扩散。

(2)反馈对运动控制极为重要,通过明确目标、视、听等反馈和指导,使患者学到有效的运动及控制。

(3)调整重心。只有当身体各部分处在正确对应关系时,仅需肌肉极少的作功及能量消耗就能保持姿势平衡。运动时人体姿势不断变化,其重心也不断改变,因此,需要体位调整才能维持身体的平衡。平衡不仅是一种对刺激的反应而是一种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

(4)训练要点。

1.目标明确,难度合理,及时调整,逐步增加复杂性。

2.任务导向性训练,与实际功能密切相关。

3.闭合性与开放性训练环境相结合。

4.部分和整体训练相结合。

5.指令明确简练。

6.按技能学习过程设计方案,即通过认知期和联想(或过渡)期,达到自发期。

7.避免误用性训练。

8.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

9.训练具有计划性和持续性,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

(5)创造学习和恢复的环境。适宜的环境可以促进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使患者能按照运动再学习的方法持续练习,确保训练从医院到日常生活的泛化和转移。

4.脑损伤后运动再学习方法的基本内容针对脑损伤后的运动再学习方法由7部分组成,包括了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运动功能:即上肢功能、口面部功能、从仰卧到床边坐起、坐位平衡、站起与坐下、站立平衡、步行等。治疗人员可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最适合于患者的任何一部分开始治疗。每一部分一般分4个步骤进行:分析患者运动中存在的问题;练习丧失的运动成分;练习任务导向性功能;练习转移到实际生活环境中。由于篇幅有限,下面主要介绍的对日常生活中的7个基本运动功能的训练重点和方法。

(1)上肢的功能训练。

1.上肢功能练习:训练上肢肌肉收缩并伸向物体的运动控制;肌肉牵拉训练,以维持肌肉长度,防止肌挛缩,诱发手功能运动控制训练,如伸腕的训练、抓握物体的训练、拇外展训练、拇对指活动训练等。

2.日常生活动作的练习:将训练转移到日常的生活中去,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患者多使用患肢,限制健肢的代偿活动等。

(2)口面部功能训练。用冰刺激患者的口腔、双唇和颊部、帮助患者闭颌及闭唇,在患者的嘴张开时提醒他闭嘴、可用手指向下压患者舌头前1/3,并同时做小幅度震动、用手指压患者的舌前部,并向后推,以使口腔后部能够关闭,模拟吞咽时的情况、控制健侧面部的过度活动、加强对呼吸的控制。

(3)从仰卧到床边坐起训练。

1.翻身坐起练习:旋转、屈曲头部的训练,肩、前臂屈伸训练;屈髋屈膝训练;颈部侧屈训练等。

2.日常生活动作中的练习:患者在病房中做翻身坐起训练,床上搭桥训练等。

(4)坐位平衡训练。

1.坐位平衡练习:身体重心侧屈、前屈的训练;患侧上肢负重的训练。

2.日常生活中的练习:坐在轮椅上或床上进行身体向前、向后的移动训练两侧臀部交替抬起,放下训练等。

(5)站起与坐下。

1.站起坐下练习:正确的站起方法;正确的坐下方法;增加训练动作难度的训练,包括从不同高度、不同硬度的床上站起和坐下。

2.日常生活中的练习:重心前移、扶物站起;轮椅上扶物站起等。

(6)站立平衡训练。

1.立位平衡练习:髋关节的屈伸训练;膝关节屈曲训练;膝关节伸展训练;身体重心前后移动训练;患侧下肢负重支撑训练,增加动作复杂性训练等。

2.日常生活中的练习:患腿负重训练;坐下与站立相结合训练。

(7)行走训练。

1.行走练习:站立相训练包括站立伸髋训练、站立膝关节小范围的屈伸训练、踏步训练、加强骨盆水平前移动作;摆动相训练包括膝关节的屈曲控制训练、迈步训练、行走训练等。

2.日常生活中的行走练习:按照制订的训练计划进行,包括上下楼梯,利用手杖、四足拐、平行杠等进行行走训练。

5.注意事项

(1)使患者及家属了解运动再学习的概念和主要方法,以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2)掌握学习时机。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立即开始,避免给肌肉有学习错误活动的机会。

(3)在运动学习的早期,保持注意力,避免分散。

(4)应充分了解应用运动再学习方法不是为了增加肌力,而是增加运动的控制能力,完成功能性活动。

(5)要练习与日常生活功能相联系的特殊作业,要模仿真正的生活条件,练习要有正确的顺序。

(6)要学习的不是某种运动模式,而是有现实意义的日常工作能力。

(7)充分利用反馈,视、听和言语反馈均非常重要。

(8)学习和训练要循序渐进,制订的目标符合患者的现状,多给以鼓励,不要使患者丧失自信心。要及时调整目标。

(9)注意患者疲劳问题。

(六)强制性运动疗法

强制性运动疗法就是通过限制健肢的使用、塑性任务和集中、重复强化患侧肢体训练,使“习得性废用”得以永久性逆转。和传统康复方法相比,能明显提高患者上肢的运动能力,并能把这种能力转换到日常生活环境中,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强制性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movementtherapy,CIMT)是近年来针对脑血管病等神经疾病开展的新的康复疗法,该疗法来源于对猴子的实验,通过对猴子一侧肢体的去感觉神经的传入,而发现了“习得性失用”(learnednonuse)现象。而克服“习得性失用”后,可以显着提高动物患侧肢体的功能水平。这种方法扩展到人类脑血管病和脑外伤的康复,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即在患者清醒时间的90%使用此方法来限制健侧上肢的活动2~3周,同时患侧上肢进行大强度的康复训练(每天6小时)。目前CIMT疗法已经不局限于对脑血管病和脑外伤上肢康复的治疗,已扩展到对失语症、儿童脑瘫、患肢痛和局部手指张力障碍的康复治疗。

1.习得性失用所谓“习得性失用(learnednonuse)”是指偏瘫患者从神经和行为层面对患侧肢体的放弃。中枢神经系统在受到严重损伤后会出现暂时的休克现象,运动神经元受到抑制。一方面患者试图使用患肢时的失败,产生负性反馈,进一步抑制患侧肢体的使用;另一方面,健侧肢体的代偿成功经验形成了正性反馈,强化健侧肢体的使用。神经休克阶段过后,神经功能开始恢复,患肢重获部分运动能力,但由于患者已经在急性期学会了不去使用患肢,因而难以主动或有目的地使用患侧肢体,即形成神经和行为上的“习得性弃用”。“强制性使用”运动治疗就是通过限制健肢的使用、强迫使用患肢,使“习得性失用”得以永久性逆转。

2.CIMT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