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帮助孩子在社交情景中博得别人的认可,增加成功的可能性。行为技能可分为基本和复杂技能两种,前者包括非语言反应如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以及基本的语言技能,如说话声音、快慢等;后者如求助、拒绝别人等。
具体步骤如下:(1)用指导、讨论与示范,帮助孩子理解如何表现恰当的行为与反应,以及为何这些行为是恰当的。(2)通过练习、角色扮演和实践,来帮助孩子习得恰当的社交行为,邀请同伴、父母和老师一起参加往往效果更好。(3)对孩子的恰当社交行为给予积极反馈和强化。
2.社交感知技能训练训练孩子监测、分辨和确定有关自己与他人的情感、特定社交情境的特点和社交规则的能力。训练时可借用描述社交情境的文字、图画或录音材料与孩子讨论这些社交情景中适当的应对或反应模式。
3.社交问題解决技能训练帮助孩子在令其感到困难的社交情境中找到有效的应对方式。
具体步骤如下:(1)决定需要解决的社交困难考虑可行的几种应对方法;(3)预测每种方法的后果角色扮演;—让病儿选择并采用最有可能获得成功的策略。
(十三)自信心训练
自信心训练的基本目的就是鼓励病儿做出自己想做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会给别人带来任何伤害;教给病儿一种新的面对生活情景的行为方式。
适应证:因缺乏自信而自尊心较低,不能以适当的方式面对老师、父母、同学等其他人,以攻击性取代自信行为因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病儿。
操作方式:
1.找出病儿不能表达自信的原因。
2.建立自信行为的目标。
3.通过角色扮演,不断逼近欲达到的行为目标。
4.把在自信心训练中学到的技巧应用于实际生活情景中,并且在遇到问题时再接受进一步训练。
治疗者在进行自信心训练时可借助视听技术给病儿提供及时的反馈。
(曾文星徐静邱景华陈一心)
(第六节)认知治疗
认知治疗(cognitivetherapy)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方法。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绪与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改变病儿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矫正不良认知,改善心理问题。因而,认知治疗的目标不是矫正适应不良行为,而是矫正那些被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或思想,从而使情感与行为得到相应改变。认知治疗不仅适用于成人,也逐步被用于治疗儿童的多种情绪及行为问题。
认知治疗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现象心理学、深层心理学以及认知心理学等几个方面。其操作方法则以Wilson1984年的彳了为科学理论、Meichenbaum1971年的认知行为模式以及Bandura1977年的社会学习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
随着近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精神科医师Beck及其同事首先将认知治疗用于临床,并著书介绍了此种治疗方法。目前,国外已有许多关于认知治疗的研究报道。已逐步形成较系统体系者有Ellis的合理化情绪治疗、Meichenbaum的自我指导训练以及Beck的认知治疗。Meichenbaum倡导的自我指导训练是与他研究语言的发音有关。他认为语言与人的思维和行为有着复杂的关系,在语言获得的学习过程中,认知作用至关重要。儿童在学语言时,常常先出声然后不出声地自言自语,他称之为自我陈述。儿童缺乏这种默语能力就表明内部思维中介的缺损,而通过适当自我指导训练,可望提高此种能力。以下简要介绍Beck的认知治疗方法。
一、历史由来
Beck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认知治疗研究,总结了一套认知理论和操作程序。
Beck指出,每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其自身认识外部世界、处世方式或方法决定的。也就是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和反应。因此,情绪障碍不一定都是由神秘、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而是可以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的。如错误的认识、依据片面或不正确信息作出的错误推论以及不恰当地区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别等。Beck归纳了认知过程中常见的五种认知歪曲形式:(1)任意推断;—选择性概括;(3)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全”或“无”的思维(即全对或全错,将生活看成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基于以上看法,Beck认为改变不良思维便能改变不良的情绪或行为。Beck的认知治疗不同于传统的内省法或精神分析法,他重视病儿的认知对其心身的影响。即重视意识中的事件,而不是潜意识;重视当时问题,而不是童年经历的影响。
二、基本技术
1985年,Beck归纳了下列五种认知治疗的基本技术。
(一)识别自动思想
自动思想即为介于外部事件与个体事件的不良情绪反应之间的思想。如某儿童某次考试不及格,以后拿到试卷就会反射性地想:“我考不出来怎么办?”于是担心紧张,影响自己智力的正常发挥。治疗过程中,首先要使病儿学会识别这种思想,尤其识别那些在愤怒、悲伤、焦虑等情绪出现前的特殊思想。治疗者可以通过提问,指导病儿用想像、画图或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发掘和识别。
(二)识别认知错误
焦虑和抑郁病儿往往采用消极方式看待和处理一切事物,他们的观念与现实情况不一致,带有悲伤色彩。例如,一个英语考不及格的儿童,认为自己将来上不了大学,全完了;一个数学几次没考好的病儿,则认为自己头脑笨,不是学数学的料。为了识别其认知错误,治疗者应当听取和记录他们的主诉、自动思想与不同情境的问题,再要求其归纳,找出共性规律。
(三)真实性检验
识别认知错误之后,便与病儿及其家长一起设计严格的真实性检验程序,即检验并批判其错误信念,这是认知治疗的核心。在治疗中,鼓励病儿将其自动思想作为假设,设计一种方法去调查检验这种假设,结果可能发现95%以上的这些消极认识和信念均不符实际。
(四)去中心化
大多数焦虑和抑郁病儿感到自己是人们注意的中心,一言一行都受到他人评论,因而一直认为自己是脆弱、无力的。如某少女认为自己的服饰稍有改变,就引起他人注意或非难。治疗者针对此情况,在对其错误信念批评的同时,要求她在衣着不像以前那样整洁的情况下,上街去散步、跑步,并记录他人对此不良反应发生的次数。结果发现,几乎很少有人注意她的行、衣着,从而扭转了她的错误思想。
(五)监测紧张或焦虑水平
焦虑的发生是波动的,有一个起始、高峰和消退过程。如能鼓励青少年病儿自我监测焦虑水平,促使他们认识到焦虑波动的特点,就能增强抗焦虑信心,这是认知治疗的一项常用手段。
三、治疗原则
Freeman和Dattilio1992年复习了认知治疗文献,总结下列八条治疗原则:
1.详细了解病儿的症状、思维、信念、情绪与行为等真实情况。
2.病儿本人对认知治疗要有一定的认识,他们应当是治疗的积极、主动参加者,而不是被动的被治者。他们应具有自我内省能力,能检讨自己的思考、认知与信念。
3.治疗者应与病儿直接对话,提供多个合理化建议,由病儿自行选择,强调双方交流,而不是由治疗者一人反复陈述与干预,更不能成为病儿的移情对象。
4.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与病儿的父母合作,共同参与治疗。
5.明确治疗的靶症状及有关因素。
6.疗程不宜过长,一般为治疗12—20次。
7.心理教育。经过一段治疗,教育病儿调整自己的认识,在实践中正确对待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8.预防复发。在治疗成功的基础上,治疗者应帮助病儿学会掌握自己的认识,应付可能的变故,掌握行为治疗有关技巧,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等,以便继续进行自我控制,防止复发。
四、适应证
Beck的认知疗法可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怖症、强迫症、自杀或自杀企图、睡眠障碍、人格障碍、成瘾问题、心身疾病、儿童情绪及品行障碍等,亦可用于治疗进食障碍与性变态。
五、治疗步骤
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探讨病儿早年生活经验对目前产生的影响,但不深究过去,治疗重点是现在。
3.了解和分析病儿的认知活动,及其存在的错误想法。
4.由易到难,依次帮助病儿根据事实,分析自己的想法与客观现实的差异,确认自己认知方面的错误。
5.有计划、分阶段地与病儿共同讨论合理化的思维方式,并逐步教会他一些新的正确的观念与思维方法,依此去塑造新行为。每次治疗完毕,应将访谈内容归纳一下,列出几个重点,然后布置家庭作业,如记病情日记,或填写表格。年幼儿童可采用绘画方式,反映心理活动。
6.根据不同病情,教以不同的行为矫正技术,并针对其各种良好表现,给予适当的反馈与强化。
7.—般治疗12—20次,开始每周1—2次,以后每两周1次。
(邱景华陈一心)
(第七节)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familytherapy)是一种以整个家庭系统为对象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属于广义的集体心理治疗。由于家庭是儿童心理发展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所以家庭治疗也是一种常用来辅导儿童的心理治疗方法。
一、历史由来
过去以精神分析为代表的个人心理治疗,在学理上很注意病人与父母的关系,并假设子女与父母之间所产生的情结往往是神经症的根源,但是精神分析的基本态度只是分析父母对病人的心理发展有何影响,而通过病人与治疗者的关系,来间接改善病人内在精神境界里对家人的想法与态度。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不与病人的父母或其他家人接触,也不去企图改变实际的家庭情况。假如病人是儿童的话,治疗者把儿童与父母分别施行治疗,不在一起会诊与治疗,甚至由不同的治疗者分别施行治疗,即由儿童精神医学家治疗儿童,而由社会工作者辅导儿童的父母。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有不少临床研究者开始从事以家庭为单位的心理研究。如著名的人类学家GregoryBateson1956年研究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亲子反应行为,而提出“双重约束”(doublebond)的观念。即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常向病人提出两种相反约束的要求,使病人无所适从,产生心理的矛盾,表现奇异的反应。精神医学专家LymanWynne1958年观察到所谓“假性附会”(psudomutuality)的非功能性沟通反应现象。即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家属之间,在沟通谈论时,表面上常很容易表现相互同意附会,好似彼此之间很有共同感应,但经仔细分析,则可发现他们各个同意感应的理由却不同,相差得很远,毫不相干,有“牛头不对马嘴”之情况,表示有认知与沟通上的毛病。精神医学专家TheodoreLidz1949年说明精神分裂症的家属,常分裂成相对抗的小团体,特别是父母,呈现“夫妻关系分离”(maritalschism)的现象;或者父母之间,常有一方因性格特别强硬,过分影响夫妻与家庭关系,形成“夫妻关系歪斜”(maritalskew)的病态家庭人际关系。
这一类早期的临床研究可以启发我们以“家庭系统”的眼光来了解家庭。不过,这一时期的研究以精神分裂症的家属为研究对象,其结论有偏差,不能广泛用于一般的家庭。再者其观点仍受当时精神分析学理的影响,采取因病人的父母养育子女有毛病,致使其子女发生精神病态的看法。有人甚至提出“制造精神分裂之母亲”(schizophrengenicmother)的极端说法,目前已经不被学者接受。
20世纪60年代以后,家庭治疗者把治疗与研究的对象扩大了,包括通常的神经官能症或青少年发生行为问题的家庭。Donjackson提出“系统平衡稳定机制”(homeostasis)的看法,主张家庭的心理与人际关系间有相互牵制与影响之机制,任何个人或家庭局部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个家庭系统,而且家庭系统往往倾向于维持和稳定原有情况,企图保持稳固不变,阻碍变化或改进。
MurrayBowen1961年则提出“自我未分化”(undifferentiationofself)的理论来说明有些家庭的成员,在心理发展上未发展成熟,各个成员间的“自我界限”(goboundary)没有好好分化,犹如一大团的阿米巴群体。他也指出,有些家庭里的父母与子女会产生强烈的“三角关系症结”(triangularplex),即父或母跟一个子女联盟,来对抗另一方,呈现父母双方与子女间发生三角性冲突或矛盾的亲子关系问题。
SalvadorMinuchin根据治疗美国下层社会里黑人常见的破裂家庭的临床经验,从1974年以来提倡“结构式家庭治疗”(structuralfamilytherapy),认为对那些人际关系、角色扮演、权力分配、沟通方式、家庭界限等结构上有问题的家庭,要针对这些结构上的问题而去施行纠正性治疗。
20世纪70年代,以“家庭治疗”为主的中心及诊所在欧美各地分别成立许多,除大力推行家庭治疗之外,对理论方面也有重要的修正。已经抛弃了以往的看法,不再认为子女的心理只是跟早期幼小时的情绪发展有关,单单是父母养育不适的结果。现已修正扩充解释的范围,认为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相互”的,是经由相互的反应与影响,而呈现亲子间的家庭病理,而非是单方的因素。而且认为精神病病儿的父母假如表现奇异的沟通方式或养育行为,可能就是父母患有潜伏性精神病理的结果,与子女的精神异常是同一根源,是“共病”现象,而并非父母的奇异行为和养育方式导致子女精神异常,有因果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