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11843300000015

第15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4)

此外,本编还讨论了性欲与里必多、焦虑、压抑与反抗、移情及分析治疗法等。弗洛伊德特别要求我们注意里必多(libido)这个概念。里必多和饥饿相同,是一种力量,本能(性本能和营养本能)就是借这个力量以达到其目的。里必多是游离不定的和不可摧毁的。在常态心理中,它可以发泄在正当的性欲活动中,但在性生活失常的情况下,它可以泛滥横流,附录在别的活动之上。所以,有许多的人类活动表面上与性欲毫无关系,而实际上是性欲的表现。婴儿的吸吮,在弗洛伊德看来,就带有性的意味。吸吮不仅保证得到营养,而且这种动作乃是整个性生活所由起的出发点,是后来各种性的满足雏形。成人正常的性生活或倒错的性生活,都起源于婴孩的性生活。所谓性生活的倒错,实质上是性生活的幼稚病。里必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它与人格的发展是一致的。在里必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停滞和退化两个危机。停滞指里必多在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停留在发展的初期,保持着较幼稚的、初级的形态。里必多的停滞也叫“执着”或“固结”退化是指那些已经向前进化的部分也容易后退,回到初期的发展阶段和最初的对象。执着和退化常常互为因果。在人的生活中,里必多既可以在性生活中直接表现为性欲,也可能被压抑在潜意识之中,只有在梦中或神经病症中得到表现,还可以转化为社会赞同的高级文化活动,如艺术、科学和哲学。这就叫升华。弗洛伊德十分重视性的作用,力主打破性压抑,但他并不是鼓励性放纵,他只是希望“假使他们在治疗完成之后,能在性的放纵和无条件的禁欲之间选取适中的解决,那么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不必受良心的责备了。”

3.《超越唯乐原则》(1920)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称本能分为性本能和营养本能两类。在《超越唯乐原则》一书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对本能的重新界定。弗洛伊德认为,人具有两种相互冲突的本能,即由原先的性本能扩展而成的生本能和死本能。这两种本能的冲突,体现着精神分析学说的精髓。冲突的来源在于每个人的生命力与死亡力的斗争,一个寻求长寿和延续种族,一个则寻求归复于死亡。人类社会中发生的侵略行为和性虐待狂,就是死本能的转移物,他把侵略性当成人性中与生倶来的成分,构成了精神分析学说后期理论的特色。

4.《自我与本能K1923)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心理结构分为意识、潜意识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前意识。其中潜意识主要被解释为被压抑的愿望和本能冲动。而前意识则是平时未被意识但随时可以进入意识的观念。在《自我与本能》中,弗洛伊德宣布这种分法已失去意义,从而建立了本我一自我一超我的新学说。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新的人格结构。

本我,又称id,是最原始的系统,它处于思维的初级过程,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难以接近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各种被压抑的习惯倾向。这是一个贮存心理能量因而充满激情和沸腾的大锅。本我永远追求快乐原则,追求最大的快乐争取最少的痛苦。里必多就围困在本我之中,它的能量的增加导致紧张梯度(张力)的增加,而快乐原则则使个体减少紧张到能够忍受的程度,如性欲的满足、饥饿的消除从而产生快乐。但本我无法与外界直接接触。对于婴儿来说,本我的能量总是指向于周围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尤其是母亲。这就是所谓的“奥狄帕司情结”。随着儿童对这些对象的了解,这些对象就进入儿童的人格而形成心理生活的代表——自我的核心。

自我是本我得以与外界接触的惟一心灵之路。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它处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一面产生于本我,一面连接着现实,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步学会不凭冲动随心所欲,学会考虑后果,考虑现实作用,这就是自我的作用。自我根据现实原则,即考虑到现实作用,使个体能适应实际需要来控制着活动方式。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控制着进入外部世界的兴奋发射”自我之所以这么重要,是由于它具有次级思维过程。自我的次级思维过程比本我的初级思维过程要具有较多的组织性、完整性和逻辑性。而初级思维过程中充斥着许多的矛盾。自我的次级思维过程包括感知、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和记忆。皮亚杰研究的大多数认知能力都在弗洛伊德的“自我”领域内。自我是一位指挥官,它作出有力的决策,评估当前局势,回忆过去的经验,估量当前和过去的各种因素,预见各种活动的结果。

自我的心理能量来源于本我,而心理能量的消耗主要用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抑上,弗洛伊德形象地解释道:在它(自我)与本我的关系中,它就像骑在马背上的人,他必须牵制着马的优势力量;所不同的是:骑手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努力去牵制,而自我则使用借来的力量。这个类比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假如骑手没有被马甩掉,他常常是不得不引它走向所要去的地方。”总之,自我根据现实原则解除个体的紧张状态以满足其需要,最终获得快乐。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自我使自己变得与本我所指向的里必多发泄对象尽可能地相像,通过这种相像,自我本身就成为本我的发泄对象。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恋。这就是所谓的从对象里必多向自恋里必多的转化。这种转化通常包括三种方式:压抑、自居和升华。我们已经知道的压抑,是由自我发生的。通过压抑,自我试图把心理中的某些倾向不仅从意识中排斥出去,而且也从其他效应和活动的形式中排斥出去。自居又称认同作用。

年幼儿童在产生爱恋自己的异性父母的冲动时,将自己置身于同性父母的地位以他们自居,获得替代性满足。升华是指被压抑的本能冲动转向社会所许可的活动中去寻求变化的、象征性的满足。当儿童的里必多从父母,尤其是母亲身上转化到自身时,实质上是暗示了性目的的放弃和奥狄帕司情结的分解。于是,儿童的自居作用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男孩性格中的男子气或使女孩性格中的女孩性格固定下来。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弗洛伊德认为奥狄帕司情结具有肯定性和否定性的双重性。例如,一个男孩不仅有一个对其父亲有矛盾冲突心理和对母亲深情的性爱对象选择,而且同时也有女孩的心态,即对父亲表现出深情的女性态度和对母亲的嫉妒和敌意。“任何个人的两个自居作用的相对强度会反映出他身上的两个性倾向中有一个占优势。”所有这些发展对儿童最终形成健康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格结构的最后一部分叫超我。当儿童从奥狄帕司情结中解脱出来并以父母自居时,便出现了超我。超我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叫良心,另一部分叫自我理想。一般而言,良心是消极的,而自我理想则是积极的。良心由父母的禁令(“你不应该”)构成。正像父母惩罚儿童的过错一样,良心也会以内疚感.、偶然自残或自虐行为来惩罚自己。超我往往比父母还要严厉。一个具有强烈良心的人会导致一种“枷锁般的存在”或在思维中采取极端的道德理想主义,而不是现实主义。“自我理想”这一术语是一套引导儿童努力发展的标准。正如儿童会因某种行为而得到父母的奖励一样,自我理想对儿童的奖励是自信、自豪感。这是儿童早年受父母的“好孩子”称赞的反映。超我实质上只是自我的一个等级,是自我内部存在着的不同的东西。这是因为单纯自我的力量还不足以控制本能,因而必须在人格结构中增加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在幼儿期便开始产生。幼儿与父母和成人相比感到软弱无能,便以父母和成人为榜样建立一种理想的自我;同时,儿童畏惧父母或成人的惩罚,不得不接受他们的规则并自觉地遵守它,产生一种本质上是道德的与父母同型的行为,并把它转变为自己行为的内部规则,于是形成了“良心”良心是超我的来源,于是,自我就分成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执行的自我,即自我的本身,第二部分是监督的自我,就是超我。

自我和超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其中自我控制着本我的盲目激情,以保护机体免受伤害,而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具有是非标准,它可能会延迟本我的满足,也可能不让本我获得满足。这里体现着文化教育、宗教教义和道德标准以及社会感情对儿童发展的规范作用。因此,超我与本我有对立的一面。但弗洛伊德同时指出,它们之间也有共性。首先表现在超我与本我一样也是非理性的。当超我命令自我实施压抑时,会形成神经症、梦、口误以及其他无意识心理生活的其他迹象,结果,超我本身也成为无意识的了。不同之处在于本我的非理性表现在本能要求上,而超我的非理性表现在道德规则上。另一点,超我具有先天性。弗洛伊德认为,既然经验可以通过基因变成一个人先天的遗产,那么,能够被遗传的本能中就包含着无数个自我的残余,“当自我从本我中形成它的超我时,自我也许只能恢复以前自我的形状,并且它也许只能使这些形状复活。”也就是说,超我的形成,不仅包含着父母的现实影响,也包含着种族进化过程中所积累的历史影响。

弗洛伊德十分重视自己对人格结构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划分,认为“这个区分代表了我们认识的某种进展”

在《自我与本我》中,弗洛伊德还就生本能和死本能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

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指的是“性的”发展,而这种“性的”发展,指的是里必多的发展,或称心理性欲的发展。对于儿童来说,引起快感的部位主要是口腔、肛门和生殖器。它们在儿童心理性欲的发展中相继成为兴奋中心,于是也就产生了相应的口唇期、肛门期和生殖期的发展阶段。

1.口唇期(0—1岁)婴儿出生后,最大的生理需要是获得食物,维持营养。因此,弗洛伊德说过,“如果幼儿能够表白的话,无需怀疑的,吮吸母亲乳头的行为,肯定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新生儿的吸吮动作是快感的来源,口唇是产生快感最集中的区域。于是,婴儿时时地从吸吮动作中获得快乐,即使并不饥饿,也会把手指头或其他能抓到的东西塞到嘴里去吸吮。这种寻求口唇快感的自然倾向,就是性欲的雏形。寻求口唇快感的性欲倾向一直保留到成人的性生活中,接吻就是一种性欲的活动。

2.肛门期(1—3岁)除吸吮外,儿童最感兴趣的是排泄。排泄时所产生的轻松的快感,使儿童进一步注意到自己的身体,注意到生殖器官。儿童往往欢喜成人抚摸他们的身体,尤其是臀部,生殖器部位的刺激形成更强烈的快感。在弗洛伊德看来,这明显地带有性欲的色彩。但这个时期尚不属于生殖器期,因为占优势的不是生殖器的本能,而是肛门的本能;占重要地位的不是两性的区别,而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区别。肛门期中儿童的冲动大都是被动的,快感来自排泄过程和排泄后肛门口的感觉(包括尿道口在排尿中产生的感觉口唇期和肛门期又称为性欲的前生殖期。

3.前生殖器期(3—6岁)弗洛伊德说,“婴儿由3岁起,即显然无疑地有了性生活。那时生殖器已开始有兴奋的表现;或有周期作手淫或在生殖器中自求满足的活动。”弗洛伊德甚至认为:3岁幼儿的性生活与成人的性生活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不同的是:(1)因生殖器尚未成熟,以致缺乏稳定的组织倒错现象的存在整个冲动力较为薄弱”这里的所谓儿童的“性生活”,主要指的是儿童依恋异性父母的奥狄帕司情结(恋母情结儿童的恋母情结最终要受到压抑,因为他们惧怕自己的同性父母的惩罚,同时也惧怕社会的批评,于是,儿童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4.潜伏期(6—11岁)儿童进入潜伏期,他们的性欲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这时期的儿童深知他们在婴幼儿时期所具有的许多幼稚的嗜好是被社会看不起的,如公开地抚摸、玩弄生殖器是一件不好的事,于是,儿童只好放弃这种获取快乐的游戏,这时,指导儿童行为的不再仅仅是快乐原则了,儿童学会了要兼顾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这一进步的积极意义是儿童学会了道德观念,培养了羞耻的情感。它的消极意义是压抑作用开始启动,早年的一些性的欲望由于与道德、习俗、宗教、文化等不相容而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因此,岁以后的儿童很少再有性欲的表现。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青春期。弗洛伊德把这个时期称之为性欲的潜伏期。由于排除了性欲的冲动和幻想,具有一种新的镇静和自我控制,于是,儿童的精力可以集中到学习、游戏、运动等社会允许的活动之中。

5.青春期(11—13岁开始)女孩自11岁,男孩自13岁起,随着性腺的发达和性器官的发育,儿童进入了青春期。性的能量像成年人一样地涌动出来,儿童力争从父母的控制中解脱出来,建立自己的生活。当然,这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论述青春期的行为模式的内容并不多。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rrnaFreud,1895—1982)对青春期精神分析的研究发表了许多重要论文。

安娜—弗洛伊德认为青少年当恋母的情感涌现时,第一次体验,就想溜之大吉。青少年在父母面前感到紧张和不安,并只有离开父母才觉得安全。许多青少年在这个时候真的离了家,而另外许多则仍在家中“作客”他们把自己关在房里,并且,只有当他们有同伴感才觉轻松自在。

有时,青少年搞出对父母无中生有的怪事设法摆脱父母,事实上,他们一面极力追求独立,一面又迫切需要接受父母的支配,处于强烈的冲突之中,于是只好攻击和嘲弄他们的父母。

有时,青少年会采用夸大了的做法来表示对现实的轻蔑,例如禁欲排斥正当的需求,或通过体育锻炼来消耗体力,宣泄内心焦虑、不安。

“另外一种防御冲动的方法就是理智化(intellectual一ization),青少年试图把性的和进攻的问题转移到一种抽象的、智力的高度上。他或她可能费尽心机制造有关爱的本质和家庭的理论,以及有关自由和权力的学说。而这些理论可能是杰出的和新颖的,他们也悄悄隐蔽地尽力抓住纯洁的理智高度的恋母情结的问题。”

安娜—弗洛伊德实际上给我们指出,处于青春期的儿童对家长容易产生的抵触情绪以及经常采用的克制冲动的方法:禁欲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