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药学知识问答
11843600000056

第56章 药师答疑、解惑(6)

总之鱼胆决不能用来治疗“热证、目翳、喘咳”等症,因其毒素不易被高温破坏,故熟食也同样会中毒,因此要记住“鱼可食而胆食不得”。

三十九、端午节莫饮雄黄酒

每到端午节,正是炎热季节的开始,各种传染病开始流行,为了“驱邪”“解毒”和健康长寿,我国民间有喝杯雄黄酒的习俗。实际上,喝雄黄酒有损人的身体健康,危险性很大。

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雄黄性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祛痰功效”。配制与勾兑雄黄酒的方法极为简单,将雄黄研成末,与菖蒲根屑一并浸在白酒中,放在阳光下暴晒。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说法。

到端午节,成年人都要喝上一杯,小孩不会喝酒,大人就用雄黄酒在小孩的额头上写个“王”字,再把雄黄酒涂抹在小孩的耳鼻及手心、脚心等处,并把雄黄酒洒在床、墙壁和衣柜中。

然而,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饮雄黄酒是有害的。雄黄含砷、汞等有毒物质,主要用做解毒、杀虫药。雄黄遇热易分解为三氧化二砷,有剧毒,即使少量服用,也会对人的肝脏有很大影响。所以,不要饮雄黄酒,以免引起中毒。

四十、老年人进补慎喝药酒

药酒是我国特有的一个药物品种。药酒,即含有某种药物有效成分的酒。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治疗筋骨疼痛的药酒,如大家所熟悉的五加皮酒、虎骨酒、木瓜酒、国公酒、冯了性药酒等;另一类是滋补酒,是用于滋补健身的,如人参酒、蛤蚧酒、三鞭酒、参杞酒、龟龄集酒、首乌酒、五味子酒等。

将药物浸泡于酒中,使药中的有效成分溶于酒中,目的是利用酒的辛温行散之性。以活络通经。因酒本身也是一种药物,有畅通血脉、散淤活血、祛风散寒、消冷积、医胃寒、健脾胃、提精神和引药上行、助药之力等功效。所以,酒和药加在一起,可以增强药力,制成药酒病人服用也方便。

很多老人在冬令进补时会选择药酒,因为它的制作、使用和保存十分方便,只需要将中药材放在白酒里浸泡一段时间后,即可饮用,而且由于酒精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所以它可以在密封状态下存放很长时间。

但是,并非任何人都可服用药酒,患肝炎、肝硬化、食管炎、胃炎、胃溃疡、胰腺炎的人,以及各种癌症患者都不宜服用药酒。其他老年人服用药酒时,也应注意选用药酒要对症,用量遵医嘱或按用量说明,不得超过剂量,更不能拿药酒当一般酒饮。有人以为补酒无碍,多喝一点也没关系,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因为过量会引起不良反应。

长时间饮药酒,即使每次饮用的量不大,但由于人到老年后肝肾功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减退,所以也会出现酒精的慢性蓄积性中毒,它的危害丝毫不比急性中毒低。医学研究证明,酒精是高热量而无营养成分的饮料,长期饮用会造成营养缺乏,如果缺乏维生素B1可引起步态不稳、眼球震颤,甚至精神错乱,如果缺乏叶酸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

而且酒精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会刺激黏膜和腺体分泌,引发食道炎、胃炎、急性胰腺炎;酒精在肝脏内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使得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造成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异常,较重者可出现酒精性肝硬化。

慢性酒精中毒可以引起酒精性心肌病、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不全,还可以是许多严重疾患的诱因,在临床上,长期饮酒可以诱发脑出血、心肌梗死、胃溃疡出血或穿孔、肝硬化以及肝癌等重大疾病。另据有关统计,长期饮白酒的老人,白内障、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均为不饮酒者的两倍以上。酒精能抑制甲状腺素的有效分泌,从而使肠道对钙、维生素D的吸收率明显下降,出现急躁、记忆力减退、心肌收缩无力等不良后果。患有支气管哮喘的老年人,更不能饮用药酒,因为制酒时使用的漂白防腐剂亚硫酸类物质,在水中容易释放二氧化硫等有害元素,会引起哮喘发作而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总之,老年人进补要慎喝药酒。

四十一、不可滥用胖大海

中药胖大海,味甘、淡,性凉。有润肺开音、清热解毒的功能。主治干咳无痰、喉痛、音哑、目赤、牙齿痛等。由于胖大海有润肺开音等疗效,人们往往把它当成茶叶服用。殊不知,胖大海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过敏反应为数不少。

首先,胖大海是一味中药,每种中药都有其性味,应用时必须根据个人体质的属性,或者所患疾病的寒热虚实来选用。中医认为,胖大海性寒味甘,其有两大功能,一是清宣肺气,可以用于风热犯肺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以及感冒时身体感到发热、口干、咽痛,同时伴有干咳;二是清肠通便,用于上火引起的便秘。

以下情况不适合使用胖大海:一是脾胃虚寒,表现为食欲减低、腹部冷痛,大便稀溏,这时服用胖大海容易引起腹泻,损伤元气;二是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咽痛,表现为恶寒怕冷、咳嗽吐白黏痰;三是肺阴虚导致的咳嗽,也表现为干咳无痰、声音嘶哑,此种情况多属于慢性呼吸道疾病。

其次不可长期喝。胖大海有小毒,长期饮用会给肝、肾造成负担,还可能引起大便稀薄、饮食减少、胸闷等不适。因此,连续喝胖大海茶不宜超过7天。

临床药理学研究表明,胖大海能促进小肠蠕动,产生缓和的泻下作用,因此肠胃不好的人不要长期服用。该药还具有降压作用,因此,如果血压正常或者血压偏低的人长期服用的话,可能会出现血压过低的危险;另外,胖大海外皮、软壳、果仁的水浸出提取物有一定镇痛功效,其镇痛原理目前尚未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是因为抑制中枢而产生止痛作用的话,长期服用胖大海也具有潜在的危险。临床上还遇见有些人对其过敏,会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皮肤发痒,弥漫性潮红,周身布满大丘疹及风团,口唇水肿,伴有头晕、心慌、胸闷、恶心、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可见胖大海只能当药用而不能当茶喝。作为药用的用药原则是:对症用药,见效就收。比如治疗急性扁桃腺炎,用胖大海3—5枚,开水泡服;服两三天后,症解辄停。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燥痛、干咳无痰、声音嘶哑,用胖大海5枚、甘草3g,泡茶饮用,一般服用两三天,药到病除,见效就收;无效就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生医嘱治疗。

因此,胖大海不是男女老幼皆宜之品,应对症用药。

四十二、使用中成药应注意哪些问题

中成药是祖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疗效确切和服用方便,因而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但如果对其缺乏全面了解而盲目滥用,则可导致疗效降低、无效或严重不良反应。所以,使用中成药应注意以下问题:

1.辨证论治。中成药是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通过精密组方而产生的。中医药理论之精髓在于辨证论治。所以,应用中成药必须了解中医药的有关知识,按辨证施治用药,不能仅凭药品说明书上的适应证(有些说明书亦未写清中医的病名和证型)而盲目滥用。如清开灵注射液是治疗温病的有效药物,但只适用于温邪入里、内陷心包所致的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和小儿痰热惊厥等。对发热患者,应首先辨别其邪在表在里,还是半表半里,因此,目前清开灵注射液说明书中已注明有表证恶寒发热者慎用。

感冒有风寒、风热、暑湿和表里两感等多种,如不辨证施治,不仅不能奏效,反可使病情加重,如风寒感冒应选用辛温解表药(通宣理肺丸或九味羌活丸等),若用辛凉解表药(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等)则可加重病情而致缠绵不愈;风热感冒应选用辛凉解表药,若用辛温解表药可致热邪不解、咽喉肿痛加重,严重者可致口干、鼻燥和鼻孔出血;暑湿感冒应选用解表祛湿药(霍香正气丸或霍香正气水);表里两感(冒)应表里双解,选用解表治里的药物(防风通圣丸、散,或用辛凉解表药加牛黄解毒类药),单用辛凉解表药则里证不能解除,单用牛黄解毒类中成药则表证又得不到治疗。

又如止咳化痰的中成药有几十种,其性味有寒热之分,功效有清热化痰止咳、燥湿化痰止咳、润肺止咳之异,应根据这类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而选用,如半夏露适用于咳嗽、多白痰的寒湿痰症,用其治疗热痰、燥痰、阴虚火旺、咳嗽痰少者,无疑火上浇油。再如安神的中成药也有几十种,但亦各有特点,朱砂安神丸重在清心火、除烦热,适用于心火亢盛的心神不安、胸中烦热、怔忡失眠等;柏子养心丸重在补心气、温心阳,适用于心气不足之精神恍惚、惊悸不安和多梦失眠;补心丹重在滋阴清虚热,适用于心肾不足、虚烦心悸、大便干燥和多梦失眠。以上说明同类中成药的作用和主治均有差异,不能互代。使用时应注意“异病同证”或“同病异证”等情况,通过辨证论治对症用药,方能达到治疗之目的。

2.用量、用法。有些疾病尽管辨证和选药准确,但由于用量不当(过大或过小)也难以获得满意疗效。有资料报道,通过对中成药的用量与疗效进行对照分析发现,有些中成药效差主要与用量过小有关。如银翘解毒丸(其丸剂与汤剂所用量相差悬殊,服1—2丸含量仅相当于汤剂每剂药量的2%—4%)常用量效差,而用量增加1—3倍,效果甚好;牛黄上清丸每丸中仅含牛黄0.008g,这样小的含量究竟有多大作用,很难判断,故不少患者因服用效差而不得不改用其他药物。很多中成药的用量均有此弊。因此,对药理作用平和的中成药,如果应用时辨证准确而效果不佳,适当加大剂量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据此为求速效而不按说明书上的剂量服用,盲目(不了解药物成分,尤其是含有毒药物)自行加大剂量,也是不妥的。国内已有云南白药(国家保密处方)六神丸(含蟾酥,过量可致循环衰竭,新生儿禁用、小儿慎用)磁朱丸、朱砂安神丸、安宫牛黄丸(三者均含朱砂,过量可致汞中毒肾衰)玉真散(含生白附子、生南星,过量可致呼吸循环衰竭)等药物服用过量而致严重不良反应和死亡的报道。因此,不了解中成药的处方成分,不可随意加大剂量,以免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药物用量间题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临床实践亦证明,同一药物治疗同一疾病,由于药量的差异,效果亦迥然不同。剂量过小难以奏效,盲目加大亦适得其反。所以,中成药的用量一定要根据药物的性质、病情和个体差异(年龄、肝、肾功能)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而确定。

另外还要注意疗程。服用中成药不能盲目服药,不宜在不了解自身疾病状况的情况下盲目地长期服用同一种药物。

3.注意中成药与西药的合理配伍。中西药合理应用可以起到增效减毒作用。但是,不合理的联合应用可导致药效过强或降低,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引起药源性疾病。

4.注意中成药剂型的选择。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合适的剂型,如急性危重期应选择起效快、作用强的药物和剂型。中成药的剂型与其疗效密切相关。目前中成药剂型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探讨。如蜜丸含蜜量多超过药量,蜂蜜本是一种传统中药,但制剂时多仅当作一种赋形剂使用,忽视了其自身的药理作用,如银翘解毒丸、蕾香正气丸、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等似都不应该制成蜜丸,因蜂蜜滋腻恋邪,为解表、化湿方药之忌。使用时如果选用上述药物的散剂、浓缩片剂、水丸剂或水剂,效果定会比其丸剂好得多。此外,对外感咳嗽、痰湿咳嗽的中成药制成糖浆剂也均非所宜,故使用时也应注意选择。

5.正确使用补益药,避免滥用补药。滥用补益类中成药会加重其偏盛偏衰。如,不是气虚、阳虚的病人食用人参、鹿茸等温补药,可引起头疼、全身发热、口舌生疮、鼻子出血等;儿童滥用补药,可导致性早熟等。

6.注意中成药不良反应:近年来中成药(尤其静脉注射剂)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颇多,应引起高度重视。

7.注意用药后自身情况的变化。由于药物的偏性等造成“是药三分毒”,并且由于个体差异问题,每个人对于药物的反应会有不同。患者用药后应对自身的情况有所了解,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四十三、正确理解“慎用、忌用、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