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做爱情的操盘手
11867900000005

第5章 爱情,来自一份相知的默契(1)

1.相爱始于相知

相遇后能相知,相知后才能相爱。从相遇到相知到相爱,这是爱情的必经之路。相遇的美好和浪漫是每个青年男女的梦想,虽然美丽的邂逅不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现实中的种种爱情故事却也是让人刻骨铭心的。

当然,一见钟情并拥有完美结局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很幸运地在一刹那间完成了心与心的交流,剩下的时间亦将是更为深刻的心灵相契。但大多数人的相爱之路,进程是缓慢的,爱情之花是需要用时间和共同的经历来浇灌的。

相知的过程,经过了心灵的不断碰撞与磨合,是志趣相投、知趣相宜的美妙,是不同想法互动所达成的共识,是真诚聆听对方的幸福。

相知有多么重要呢?我们先来看个故事,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的是一个名叫丽莎·伯恩德的女人的爱情故事。

当时年仅14岁的少女丽莎暗恋隔壁的钢琴家斯蒂芬·布兰德。风流的钢琴家经常把女人带回他的寓所,事后即可忘记。后来,丽莎出落成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她回到维也纳也找到钢琴家,并同他发生了关系。钢琴家对她就像对他遇到的所有女人一样,很快地,也把她遗忘了。

可是,那时丽莎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丽莎生下孩子后,为了抚养孩子,沦落风尘。不料,儿子最后还是得了伤寒病死了,悲恸欲绝的丽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了封长信给钢琴家,诉说了她对他15年来从未停止的爱。

这个故事中,丽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至沦落风尘,但从未改变过的就是对钢琴家的爱,不过直至临死前她才说出。

对于丽莎所说的这一切,钢琴家竟一无所知。这种凄凉的爱情是一个女人用一生完成的绝唱,也是她一个人的爱情。

丽莎的爱情悲剧,源于她和钢琴家缺少了最重要的相知过程。他们没有丝毫的相互了解,充其量只是一个少女的梦想和男人的欲望之间的碰撞。

钢琴家给了丽莎梦想,给了她想要的欢愉,同时却也毁掉了她的一生。因为在他早已将她遗忘在脑后的时候,她还在爱着,甚至以为他也曾经是爱着自己的。

这个悲剧足以证明相互了解的重要性,相互沟通和相互交流的必要性。因为只有相知,才有可能相爱。

现实中的我们也许既没有钢琴家的魅力,也没有丽莎的执著痴心,但平凡的我们却可以用心来书写属于自己的爱情故事,来体会点点滴滴的相知过程。

要想做到相知,双方必须相互了解、相互体谅、相互尊重,这些都是爱的重要元素。没有了这些元素,我们很难体会爱情的真正滋味。

相知的内涵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和交流,抑或是一种志趣相投的愉悦,或是所思相异的乐趣。两个人如果始终能相互尊重,在情感上相互包容,从内心深处接受对方的话,那么,无论双方是相同还是相异,对自己来说,他都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永远抹不去的温暖。

相知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相互了解。相知不仅仅是对对方的现实状况、生活习惯、家族成员、人生历程等的了解,更是对心灵深处的所思、所念的洞悉,是一种倾诉和倾听的秘密,是发自内心的关爱。这种感情可以和他的现实状况无关,可以和他的生活习惯无关,可以和他的家庭无关,但却一定和他的生命及内心感受有关。

两个人之间只有相互产生了爱才是真正的爱情。既然爱是相互的,了解肯定也是相互的。

2.测测你们的匹配度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虽然人人都想得到一个漂亮的伴侣,但大部分人在选择伴侣时,往往还是会选择那种和自己外貌相当的人。这样,伴侣之间的外表吸引力水平就是相似的,或者说他们的长相是匹配的,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夫妻相”。

为什么会这样呢?

社会学家对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实际兴趣,给出了这样一个公式:一个人值得拥有的程度=这个人的外表吸引力×你被接受的可能性。

这个公式认为,一个人魅力如何,是要和我们能否被他接受的可能性联系起来的,也就是说,要将他是否会同样喜欢我们考虑在内。如果他明显表现出不喜欢,那么值得拥有的程度就很低。比如,一个人长得很好,但一点都不喜欢你,那么你就是再喜欢他,也不用浪费时间了。如果一个人长得很丑,你不喜欢,可是他却很喜欢你,那么,这个人也不是你约会的第一对象。比较好的情况是,这个人的外表说得过去,也很有可能接受你,那么,他将是你约会的第一对象。

其实,每个人在选择爱情对象时,内心都在平衡着上述两个因素,他也许不是条件最好的,也许不是最有钱的,也许不是最帅的,可是却是最有可能的。

之所以要考虑对方是否同样对自己感兴趣,是因为人们通常不愿意被拒绝。社会学家还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电影院中,让男大学生在长相漂亮和长相一般的女孩子中间选择位置。

结果,绝大多数男生都不敢坐在漂亮女孩的中间。事实证明,人们似乎了解他们自己将被什么样的人接受而被什么样的人拒绝,于是会选择靠近那些他觉得有更大可能接纳自己的人,而远离那些比较可能拒绝自己的人。

这种现象的背后就是一种建立在理解上的“平衡”。平衡论指的是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社会关系能够达成一致。即我们都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吸引力也是要有回报的,即相互吸引。

这种平衡的基础就是相互了解和相互接受,而只有保持平衡的关系才是一种亲密的、持久的默契。所以说,任何人之所以相爱,是因为自己了解自己能够和什么样的人相互了解,相互接纳,产生默契。

然而,在现实婚姻中,却也有很多人是因为不了解而在一起,最后因了解而分开的。

这种现象据社会学家的调查显示,是男女恋人在一起后,彼此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在一个圈内,耳鬓厮磨,时间一久,新鲜感就渐渐消失了。

新鲜是因为有距离,因为距离所致的朦朦胧胧,如雾里看花一般,只看到美而看不到真实,捕捉到的也仅仅是浮光掠影的表面,无法看到实质性的东西。这种朦胧必然导致加入自己的想象成分,进而产生了一种自己想要的美感。

打个比方,爱人就像一本书,当你刚刚拿到手时,兴致盎然,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地去读。但当你看完后,故事情节全知晓了,甚至可以说是滚瓜烂熟了,那么你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它扔到一边,不想再看。

所以,很多人才会说:“因为不了解而爱,因了解而分开。”

其实,这并不意味着爱情可以建立在不了解的基础上。事实上,每一对相爱的人都是因为觉得对方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才选择彼此的,于是,才有了男女之间的相互吸引。

大多数男女在最初交往时,往往会渴望对方的信任、好感甚至爱慕,会有意无意地掩饰自己不足的一面,尽量展示优越的一面。可是,生活在一起就不一样了。生活不会作假,不会造作,更无需掩饰。当再遇到生活负担、家务琐事、磕磕碰碰时,难免口角,人的心情一旦受到影响,才会发现对方有那么多的缺点。

然而,这只是过程,只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终有一天,你会发现,真正的相知才是每个人内心所追求的,才是我们对爱人的最基本的要求。

3.知己难觅,良人难求

爱是两情相悦/爱是两心相约/爱是心灵沟通/爱是长相厮守。

爱首先是两颗心灵的碰撞与相交。这种爱可以是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甚至是人与人之间的大爱。

孟子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人与人相互认识,主要在于相知,而知心才能相知,要想了解一个人,首先就要了解他的内心。

可如何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或者说,如何知心?

知,首先是信任,需要他完全地信任你,你也完全信任他,彼此之间存在着沟通和交流,高兴的时候会想到对方,伤心的时候也会想到彼此。

古人把“知心”作为一个名词来使用,意为“知己”,也就是在这个世界上了解自己内心的人。

古人曾感慨地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拥有一个了解自己内心的人是多么重要,同时也足以说明获得一个知己是多么不易。

知己即“知音”。“知音”二字源于《吕氏春秋·本味篇》中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千古名句:“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被世人代代传诵。

据文中记载,俞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被人尊为“琴仙”。虽然很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还是没有遇到真正能懂他琴声的人。

有一年的八月十五,伯牙乘船来到汉阳江口。由于有风浪,船停在了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的琴,专心致志地弹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中时,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

正在他猜测此人来头时,就听那人大声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路过这里,听到琴声绝妙,才不由自主地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看到那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听得懂我的琴呢?于是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打柴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称赞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俞伯牙一听,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细谈。打柴人看到俞伯牙的琴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又把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

俞伯牙听了,心中暗暗佩服。接着又弹了几曲,请打柴人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时,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又说:“这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听了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

随后,俞伯牙得知这个打柴人叫钟子期。当时两人便赏月喝酒、聊天谈琴,不想越谈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势,并相约来年的中秋再来这里相会。

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汉阳江口,可左等右等不见钟子期来。于是,他便弹琴召唤,可是过了很久,还是不见人来。

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悲痛万分,他来到钟子期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琴弦,长叹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随后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不仅是艺术情趣的相通,更是心与心的默契,心与心的相约。很多人,曾经有过很多知己,但到今天,谁还能始终坚守内心的约定?这只是对友谊的承诺,而爱情,更需要心与心的约定。

现在的社会,追求和拥有一位知己,是很多人所希冀的。不管是同性间亲如兄弟姐妹的情谊,抑或是异性间微妙的情感,说到底都讲求一种情感的交流。

这种情感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需要,漫漫人生路,能有一知己同行,岂不乐哉?

4.爱是瞬间相识,一辈子相守

宋代的王安石说:“人生乐在相知心。”清代的曹雪芹也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知心难觅,所以知心相守才显得尤为重要。

《红楼梦》中的宝玉和黛玉,就是一对最为知心的知己。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爱情悲剧才会更加令人扼腕叹息。

宝玉和黛玉自小熟读诗书,明白了人生很多道理,同时,棋琴书画也是样样精通。

宝玉被大家族委以重任,希望他能获取功名利禄,延续大家族的“繁荣”。而这一切对宝玉来说却如同粪土。他的这一思想,对当时那个封建大家族来说,肯定是大逆不道的,也是被家人所不理解的。

然而,只有黛玉明白他的心,就如同明白自己的心。正因为他们彼此之间明白对方的所思、所想,才为我们留下了如此深刻动人的爱情。

黛玉曾对宝玉说:“我难道为叫你疏他?我成了个什么人了?我为的是我的心!”

宝玉道:“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道你的心,不知道我的心不成?”

短短的两句对白,却找到了爱情的真谛。

爱,就是相互知心,就是心与心的约定,心与心的相守。就如同黛玉死了宝玉也要离开俗世一样的偏执。不为其他,只因他们心中有约,便要终生不渝。

宋代诗人顾夏的名句:“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意思是:只有相互交心,才能知道对方有多重要,才能知道这份感情有多深厚。

在恋爱中,两个人越是了解,就越是深爱。这就是同心的力量,因为了解,与对方的隔膜少,误会也就少。相互的了解同时也就让两个人的心合二为一了。

俗话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相互约定的心灵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武器,可以清除一切障碍,让两颗心紧紧依靠。

这种力量是可以超越人神之界、无视人鬼殊途的,就像《天仙配》中的董永和七仙女、《梁祝》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董永和七仙女,一个天上,一个人间。在老黄牛的相助下,他们以老槐树为媒,成就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

虽然他们被玉皇大帝派来的天兵天降拆散,终日隔着一条银河,无法相见,但他们真挚的爱情还是感动了喜鹊。

所以才会在每年的夏秋之间,趁银河风平浪静之时,喜鹊群集河上,口尾相衔,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相聚。

这便是“鹊桥崔鬼河宛转,织女牵牛夜相见”的动人爱情故事。

“天上人间一条心”,这是七仙女和董永的约定。正因为有了这个坚贞的约定,才让他们即便是天人相隔也觉得是一种幸福。

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生死恋情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清代史承豫《咏梁祝》云:

读书人去剩荒台,岁岁春风长野苔。

山上桃花红似火,双双蝴蝶又飞来。

梁山伯和祝英台,在求学途中相遇。虽然当时祝英台是女扮男装,但两人却已心心相印,结为知己。在得知祝英台本是女儿身时,两人更是互诉衷肠,发誓永结同心。然而,在封建社会包办婚姻的陋习下,祝英台被父母许给了马文才。在得知情况后,梁山伯一病不起,最后吐血而亡,而祝英台也在自己的大婚当日,来到梁山伯的墓前。忽然,墓穴大开,祝英台跳入坟墓,墓穴又合起,最终,两人从墓穴内化蝶而出。

这是一段令无数人断肠的凄美爱情故事。即使现在,当《梁祝》的音乐一起,无数人仍然会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流泪。

那“草桥结拜”、“十八相送”、“祭坟化蝶”的每一幕、每一场都让我们唏嘘不已,感动常在。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封建社会,如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很多,世人只是不忍这段恋情就那么消失,便让他们掘坟“化蝶”,以此来延续他们的恋情,其实也是延续我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在感伤和感动之余,试问尘世间的恋人,可曾也与他许下了心与心永恒的约定,在风雨变幻面前始终怀抱“同一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