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龙宫仙境:光怪陆离的海底世界
11895200000016

第16章 多少财富海底中(4)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寻宝者都是幸运儿。1984年,鲍尔首次在纽约图书馆内看到“戴安娜”号的沉船资料,他就迷上了这艘沉船。为了使梦想成真,他辞去了电脑公司的工作,当上了潜水员,并下决心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打捞“戴安娜”号。经过深入研究与调查,他确定“戴安娜”号沉没在马六甲海峡。1988,年鲍尔自己成立公司,又与马来西亚政府打了整整3年的公文战,终于获得马来西亚政府的许可证。1991年马来西亚政府与鲍尔公司签订了合同,鲍尔这才正式启动工作。打捞工作刚开始30天,便花完数万美元,鲍尔的两位合作者感到希望太渺茫,开始打退堂鼓。他的亲友,都说他神经有毛病,是个疯子和笨蛋。只有他的妻子是个乐观能干的女人,她一面鼓励丈夫努力工作,一面照顾好4个孩子,使他在两年内全身心地投入打捞珍宝工作。他积蓄的40万美元和马来西亚投资的120万美元所剩无几,先前聘用的两名探测技师因拿不到工资不辞而别。1994年5月13日半夜,突如其来的风暴又吞噬了鲍尔的作业平台。

也许是磨难太多,眼看鲍尔难以支撑了,可是上帝给了一点“恩赐”,他的磁探器终于发现了“戴安娜”号,他不要命地钻到海底,遗憾的是,他只捞到一叠176年前的瓷碟。为此,他整整耗掉了8年时间。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海底寻宝热中并不少见,常常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扑了空。可见从海底沉船上寻宝,是一件极为复杂而又艰辛的事情。

价值连城——海底文物

海洋,除了能打捞出大批金银财宝之外,海洋的底下,还埋藏着人类发展历史的大量资料,是考古学家向往和追求的一块宝地。近年来,在海底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古迹文物,它同样也是海洋里的珍宝。

地中海东部是人类古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古时海上贸易十分兴隆发达。1958年,一位美国考古学家在土耳其采集海绵时,在28米深的海底,发现了一艘沉船。经研究分析,这艘船距今有3200年。1975年9月,希腊水下考古研究所发现了迄今最早的沉船,距今4500年,还捞上来25块陶制杯、壶、罐的碎片。这些东西对研究古代造船技术和贸易情况确是难得的珍品。1967年,美国水下考古队在土耳其西南海岸附近、水深35米的海底,发现一艘古船,装了900坛酒,每坛酒重45千克,他们只捞上100个坛子,大部分都保存完整。

工程最大、耗资最多的是打捞古船“圣·朗诺”号。1744年8月16日中午,经过两年多航行的法国大帆船“圣·朗诺”号终于抵达印度洋上的明珠——毛里求斯。这次航行历尽千辛万苦,全船145人中就有100人因败血病和其他疾病而死亡。活着的人好不容易操纵“圣·朗诺”号绕过好望角,来到印度洋。可是当天夜里,突然袭来一个激浪,“圣·朗诺”号被抛到珊瑚礁上。锐利的角珊瑚戳穿了船底,几分钟后船就沉入大海,只有10来个人逃脱了死神的魔掌。

考古学家布劳脱在童年时代曾读过《保尔和维尼齐》这部小说,其中的“圣·朗诺”号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16岁就学潜水,他的妻子是一位水下摄影师,他决心要捞上这艘古船。经过一年准备,他用了6个月时间打捞,终于完成了这项巨大工程,1万多件在海底下沉睡了250年的物品终于重见天日。当这艘古船和物品在法国巴黎展出时,引起巨大轰动,参观者竟达50万人之多。有时考古学家们不但能收获大量古迹文物,而且也得到大量的珍宝。1724年7月,“托洛隆”号和“瓜达卢佩”号从西班牙加的斯启程向美洲驶去,这两艘船装满了水银和黄金,在隆马海湾里被风浪打沉。一队考古学家在250年以后发现了它们,并开始在大西洋里打捞。船舱里大量的水银完好地保存着,不过,人们最感兴趣的不是水银,而是代表着18世纪欧洲文化的历史遗物。潜水员们在16米深的海底慢慢地挖掘出各种珍宝:金银首饰、银币、锡铅合金用具、铜剪刀、纽扣、上彩陶器、宗教仪式用品等;还有400多个玻璃器皿,多数是酒杯和瓶子;有5个雕刻精美华丽的茶具,那花纹是中国风格的。在船尾还发现另一艘沉船,挖出1000多件首饰,37件镶有钻石的金别针、20多件钻石别针。

英国人迈克·哈彻,依靠在南海上打捞中国的古瓷器而成了百万富翁。1983年,哈彻在海底寻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沉船时,发现一艘东方式古船。好奇心使他游向这座迷蒙隐现的庞然大物,他发现这是一艘300年前的中国明代帆船,船内有2万件瓷器完好无损,经过300多年浸蚀冲击,瓷器出水后仍然光亮明艳。这些瓷器在拍卖时,平均每件达112美元。1985年,凭着他和助手们娴熟的潜水技术,再次发现一艘装满中国瓷器和一些金锭的荷兰沉船——“格尔德马尔森”号,经过打捞,捞起6.8万件精美的中国古瓷器、125枚金锭,都光彩夺目。拍卖之日,盛况空前。一套308件的餐具就卖了33万美元,一套瓷碟就卖1.5万美元,总共售得1530万美元。

“南海一号”沉船

“南海一号”为南宋时期商船,船舱内保存文物总数为6万~8万件。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也是唯一能见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沉船!

“南海一号”沉没于水下仅23米深处,船身覆盖了近2米的淤泥,船长304米,宽9.8米,高3.5米(不包括桅杆),发现时,甲板已经腐烂,而船身其他部分尚保存完好,全木质结构(马尾松木,杉木),其是迄今发现最大的宋代沉船。

为何“南海一号”能够长存水下800年而不腐?“南海一号”水环境课题组负责人、中山大学生物科学院徐教授介绍说,“南海1号”在浸泡800多年后仍保存完好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南海一号”所沉没的水下环境氧浓度低,可以推测,船在沉没后的短时间内周围很快附着了大量淤泥,从而使船体与外界隔绝,避免了氧化破坏。对沉船周围淤泥的研究发现,淤泥内有很多生物,但没有存活的,这说明船体周围是一个厌氧状况非常好的环境。二是“南海一号”所使用的材质是松木。根据广东民间说法:水泡千年松,风吹万年杉。这表明松木是抗浸泡比较好的造船材料。

“南海一号”出水的瓷器,汇集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南海一号”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从棱角分明的酒壶到有着喇叭口的大瓷碗,都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

金器是“南海一号”上目前出水最惹眼、最气派的一类文物。到目前为止,南海一号共出水了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等黄金首饰,没有生锈,闪闪发亮。它们比较统一的特点是粗大。鎏金腰带长1.7米,鎏金手镯口径大过饭碗,粗过大拇指,足足四两不止。可以推测佩戴这些饰品的人体格粗壮,身材高大。根据探测估计,整船文物有6~8万件,足以“武装”一个省级博物馆。

2007年12月22日11时30分左右,深藏于海底800余年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在万众瞩目下成功整体打捞出水。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为此努力了20年,其成功打捞开创了世界先例。

英国“苏塞克斯”号沉船

1694年,英国国王于1693年签署了一份文件,并于次年派一艘名叫“苏塞克斯”的战舰和12艘护卫舰,前往地中海增援在那里与法国交战的英国部队。这支战舰还有一项不为人知的使命——贿赂奥地利的萨伏伊公爵,让他在战争中站在英国一边,共同对抗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萨伏伊公爵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最杰出的外籍将领之一,时称路易十四的克星。由于途中遇到风暴,“苏塞克斯”号在直布罗陀海峡沉没,船上550人只有2人生还。大约10年前,一份偶然发现的官方文件暗示,“苏塞克斯”号上有大量金币。这驱使美国奥德赛海洋探险公司不断追寻这艘沉船的下落。奥德赛公司于1998年开始寻找“苏塞克斯”号,利用声波探测技术,测定了船的具体位置,随后启用电子机器人潜入水下900米深处,对古船残骸进行拍照和取样。经过3年多的努力,奥德赛公司已经打捞出一门船尾大炮、几颗炮弹以及一些铁枪。而且,根据机器人所拍摄的录像,可以依稀分辨出该沉船的船锚与17世纪末英国古战舰的船锚相似。参加探险行动的英国海上考古专家多布森在提交给英国国防部的报告中说,打捞起来的样品表明,奥德赛公司在直布罗陀海峡发现的沉船就是“苏塞克斯”号。奥德赛公司随即与英国政府签订合约,负责打捞这艘沉船。

根据奥德赛公司与英国政府达成的协议,如果打捞出来的财宝价值在2800万英镑以下,奥德赛公司将得到这批财宝的80%作为报酬;如果超过2800万英镑,双方各得50%;一旦财宝价值达到3.19亿英镑,英国政府的份额就上升到60%。

然而,西班牙不久便要求也从中分得一杯羹。在经过与英国多年的政治较量之后,西班牙终于发放了打捞“苏塞克斯”号的通行证。

2007年3月,西班牙政府和英国政府达成协议,按照协议,两国将共同寻找英国沉船皇家海军“苏塞克斯”号上的货物,西班牙会派遣一队考古学家,全程参与水下考古和打捞工作,如果沉船被证实是“苏塞克斯”号,它将根据国际法承认船体和船上的货物为英国财产。

2007年5月18日,奥德赛公司宣布,他们从大西洋海底一艘古老沉船上,起获重达17吨的殖民时期金银财宝,总价值至少为5亿美元。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出水”的最大一笔海底沉船宝藏。但目前奥德赛公司找到的沉船到底是不是“苏塞克斯”号,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西班牙“圣荷西”号

1708年5月28日,一艘西班牙大帆船“圣荷西”号缓缓从巴拿马起航,向西班牙领海驶去,这艘警备森严的船上载满着金条、银条、金币、金铸灯台、祭坛用品等珠宝,这批宝藏据估计至少值10亿美元。当时,西班牙正与英国、荷兰等国处于敌对状态,英国著名海军将领韦格正率领着一支强大的舰队在附近巡逻。然而“圣荷西”号船长费德兹全然不顾,天真地认为大海何其大,难道会这么巧遇上敌舰?6月8日,当费德兹在加勒比海惊恐地发现前面海域上一字排开的英国舰队时,顿时惊慌失措。猛然间,炮火密布,水柱冲天,几颗炮弹落在“圣荷西”号的甲板上,海水吞噬了巨大的船体。

1983年,哥伦比亚公共部长西格维亚正式宣布:“圣荷西”号是哥伦比亚的国家财产,不属于那些贪得无厌的寻宝者。人们估计,哥国政府已经勘察出沉船的地点了,尽管打捞费用高达3000万美元,但与这批宝藏相比算不了什么。

“巴图希塔姆号”

这是一次传奇般的人生旅程,起点是德国一座为建筑公司浇筑水泥柱的噪音刺耳的工厂,终点是世界上许多城市竞标世界上最大宗的8世纪中国珍宝。这一旅程的主人就是47岁的德国人蒂尔曼·沃尔特法恩,他因在从东南亚海域打捞出一批价值连城的中国珍宝后,转眼变成超级巨富。

当年,蒂尔曼·沃尔特法恩听一个印尼雇员讲了沉船故事,说船中可能有珍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沃尔特法恩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对这条沉船产生了浓厚兴趣。沃尔特法恩从海底共打捞上6万件物品,其中包括陶瓷酒壶、茶碗、刻有浮雕的金银餐具。

这些珍贵物品都是产自中国的8世纪陶瓷制品,当时中国唐代的商人将中国的瓷器装上阿拉伯的独桅三角帆船上,然后出口到马来西亚等地。研究表明这艘船可能是在东南亚海域遇暴风雨袭击后,撞到水下暗礁沉没的。考古学家表示,“巴图希塔姆”号沉船(这是沃尔特法恩给自己的海底发现起的名称)向人们展现了无可争辩的事实,那就是在1200年前,中国已经开始发展海上贸易。

纳粹宝船

“二战”期间,希腊的北部港口城市达萨洛尼卡是犹太裔希腊人的聚居地。德军入侵希腊后,一个名叫马克斯·默滕的纳粹盖世太保高级军官向当地的犹太裔希腊人发出威胁,称只有交出自己的钱财,才可以免于被处决或被送往集中营。犹太裔希腊人不得不将自己的财产和宝物倾囊拿出。就这样,价值无从估计的财物珠宝全落入了默滕的腰包。1943年,德军开始节节败退,默滕将搜刮来的金银珠宝装上一艘渔船逃走。当船只行驶到希腊达萨洛尼卡海域时,遭遇事故沉没。

1999年,自称“X幽灵”的不明人士声称,他曾和默滕住在一间牢房之中,两人一起度过了两年的铁窗生涯,他得到了默滕的信任,并取得了沉没地点的详细资料。希腊《民族报》率先披露了此事,大多数媒体则称宝藏中有50箱金银珠宝,其价值更达到了惊人的25亿美元。自此打捞工作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立即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可是在接下来的打捞过程中,潜水员们并却没有找到沉船。打捞人员甚至动用了先进的声呐定位系统,但至今依然一无所获。纳粹运宝渔船的准确沉没方位,至今仍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