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大国崛起:中国的海洋之路
11895400000011

第11章 中国古代的海洋之路(3)

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制社会夏朝。夏朝从禹开始,到桀灭亡,共历400多年。夏人活动的中心地区,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沿黄河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的地方。古今地理情况不同,古代,这一地区除黄河、伊水、洛水、汾水、济水等河流之外,还有着为数众多的湖泊和池沼。农业和渔猎是夏人的两个主要生产部门。《古本竹书纪年》载,夏王“芒命九夷,狩于海,获大鱼”,反映了当时大规模使用奴隶的渔猎活动。夏朝末年,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一个叫做商的夷人方国开始强盛起来,向着黄河中游发展其势力,最后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的统治。商朝自汤至纣,约历600年,其间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扩大了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之间的分工,渔业生产也相应地进一步专业化。商代遗址出土有龟甲、鲸骨、海贝等,这些产于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水生生物的遗骸,说明渔业生产的范围也扩大了。商代后期,地处黄土高原的周部落兴起,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商,建立了周朝。周朝自武王起到公元前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历800多年。周代渔业生产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周礼·职方氏》将天下分为九州,其中青州、兖州、幽州等,或者“其利蒲鱼”,或者“其利鱼盐”。位于渤海之滨的齐国,是西周开国元勋姜太公的封国。《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就国后,“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周书》曰:“虞不出则财匮少”。虞,就是掌管山泽的原始官职。这话是说,山泽的渔猎生产是国家和社会的主要财源。西周后期,厉王“好利”。这位国王下令把山林川泽收归国家专利,不许劳动人民捕捞采樵,引起中小农奴主及广大劳动人民普遍反对。公元前841年在国都镐京酿成“国人暴动”,打击锋芒直指厉王及其同伙,结果厉王本人只好弃位逃跑了事。战国时期,孟轲在向梁惠王陈对治国兴邦之策时,把“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斤斧以时入山林”,作为“王道之始”——王道政治的最低纲领。以上说明,夏商周时期,渔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在社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同原始社会相比,夏商周时期的捕捞渔业有了巨大的进步。这种进步首先表现在捕捞工具的发展上。归纳起来,这一时期捕捞工具的发展,可以分为网渔具、钓鱼具和杂渔具三大类。

1.网渔具

渔网(古称网罟)始自原始社会。人们利用植物纤维编织渔网,张捕或拖捕鱼类。夏文化遗址出土有网坠。殷墟甲骨文“渔”字,象征双手拉网捕鱼。到周代,渔网因捕捞水域和捕捞对象的不同,已有不同的名称。一种大型渔网名罛,是专捕鳣鲔(鲟鳇鱼)等大型鱼类的。一种中型的渔网名九罭,这种网具的尾部有许多小袋,后世也称百袋网,是用以捕捞赤眼鳟和鳊等鱼类的。另有一种小渔网名汕,用以抄捞小鱼。夏商周三代的渔网,都已腐烂消失,至今未见遗物出土,但《诗经》中对以上各种网具都有明确的记载。从周代使用的纤维材料来看,主要是麻。《诗经·陈风》曰:“东门之池,可以沤麻”,麻的使用已经开始。

2.钓渔具

1952年,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出土一枚铜鱼钩。这枚鱼钩钩身浑圆,钩尖锐利,顶端有一凹槽,用以系线。从制造技术看,已有较高的制作工艺(这是我国出土的最早期金属鱼钩)。到春秋时期,随着铁器的出现,鱼钩又开始改用铁制。周代对钓竿、钓线、钓饵以及浮子等构件,都很重视。钓竿选用长而坚挺的竹竿。钓线早期使用植物纤维,周时改用丝线,丝线轻而拉力强,有很好的使用效果。《诗经·召南》:“其钓维何,维丝伊缗”。《列子·汤问》记有“詹何钓鱼”的寓言故事,其中说到詹何钓鱼“以独茧丝为纶”。钓饵也很受重视,一般选择鱼爱食之物,如小动物,米粒等。此外浮子也是钓具上的重要附属物,通常使用秸梗等植物,也使用羽毛。

3.杂渔具

杂渔具是指网、钓以外的各式渔具,带有较强的地区性。夏商周三代使用的杂渔具很多,有鱼叉、弓箭、鱼笱、罩等多种。鱼叉开始用骨木制作,后来逐步改用铜铁制作。弓箭的使用和原始社会相同:既是武器,又是捕鱼和打猎的工具。殷墟甲骨文“王弜渔”,即指用弓箭射鱼。周代使用弓箭射鱼的记载很多。如《春秋》诬鲁隐公“矢鱼于棠”,说明当时使用弓箭射鱼相当广泛,已经形成这样的概念:一般捕鱼均称“矢鱼”。鱼苟是一种捕鱼竹笼,口部装有倒须,放置在鱼类洄游通道上,鱼能进不能出。《诗经·齐风》:“敝笱在梁,其鱼鲂鳏”。

鱼钩罩也是一种捕鱼笼,以竹或荆条编制而成,它的作业方式与笱不同,捕鱼时由上向下罩捕鱼类。梁是一种捕鱼设施,在河渠上筑一梁(水堰)拦水,梁上开一缺口,承以鱼笱,鱼顺水从梁流下,落入笱中。

秦汉至唐宋时期的海洋渔业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登上舞台,统一中国,至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经历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等朝代,其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遍使用,渔业得到了更大规模的发展。

西汉初期,汉文帝“开关梁,驰山泽之禁”,在战争的废墟上恢复和发展了渔业生产。武帝时期,朝廷大规模兴修水利,扩大了渔区,以国都所在的关中地区为例,除原有的郑国渠之外,又开凿了漕渠、灵轵渠、成国渠、六辅渠、白渠。这些水渠不仅灌溉农田,而且发展了渔业生产。拿白渠来说,它在渭水之北,西起谷口,东入栎阳,引泾水,注入渭水,与郑国渠平行,长二百里。渠成当时有歌谣赞曰:“郑国(渠)在前,白渠起后,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水流灶下,鱼跳入釜”,这个歌谣说明了水渠所经之处,产鱼之丰。当时不仅鱼的产量增加,而且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商品鱼。对此司马迁的记述是:“鲐鮆千斤,鲰(杂小鱼)千石,鲍(咸鱼)千钧”(《史记·货殖列传》)。两晋、南北朝至隋,是我国社会大分裂时期,战祸连绵不断,黄河流域的渔业生产大部分陷于停滞状态。但在南方的长江流域,丰富的鱼类资源得到开发利用。郭璞《江赋》描述长江渔业时写道:“舳舻相属,万里连樯、溯洄沿流,或渔或商”。这个描述反映了长江渔业生产、交换的盛况。

东汉开始,随着地主阶级的兼并土地,出现了“庄园经济”,官僚豪强兼并良田之外,还“封锢山泽”(霸占山泽)。发展到东晋,情况更加严重。《晋书·刁逵传》载:逵为广州刺史,家居京口(今江苏镇江),这个豪门之家拥有万顷良田之外,还“固吝山泽”,霸占江湖,时人称为“京口之蠹”。公元403年刘裕(宋武帝)掌握东晋政权之后,处决了刁逵全家,下令禁止“封山锢泽”。后来,肖道成建立南齐王朝时,也下令诸王不得封略江湖。宋齐两朝的政策,于劳动人民有利,继续推动了渔业的发展。

唐宋是我国传统渔业发展的高峰,主要渔业区在长江和珠江的中下游地区。诗人白居易曾说:“湓(今江西九江市)鱼贱如泥”,可见产量之丰。到宋代,渔业生产的重心又从内陆水域转向近海,大量海洋渔业资源被开发利用。可以说,自秦汉至唐宋的一千五百年间,渔业在铁器时代条件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在唐宋时期出现了一个“渔文化”高潮。

五花八门的古代渔具

1.渔业机械的问世

夏商周时期,已经按照不同的捕捞对象,使用不同的网具。到东汉时,不仅网罟规模巨大而且开始使用机械。有一种网罟,把四角系在4根大木上,用轮轴起放,张捕鱼类。《初学记》引《风俗通》说:“罟者,树四木而张网于水,车挽之上下”,即是指此。由于用机械提取网具,既节省人力,又提高捕捞效率。这也是渔业机械的最早应用。到唐代,这种渔网广泛使用。晚唐诗人皮日休《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网》

长江渔业中有曰:“晚挂溪上网,映空如雾縠。闲来发其机,旋旋沈平绿。”这里的“机”,就是轮轴一类的起放装置。到宋代,更发展为船罾。从故宫博物馆藏画《宋人捕鱼图》中,明显反映出这种船罾规模巨大,也用轮轴起放。唐代还出现一种规模巨大的大拉网。它的作业方式是将网具沿岸边用船放成弧形,然后在陆岸拖曳网具至岸边,达到捕捞目的。杜甫的《观打渔歌》即是描述使用大拉网捕鱼的:“绵州(今四川绵州)江水之东津,鲂鱼泼泼色胜银。渔人漾舟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一网能捕鲂鱼几百尾,网具确是很大的。

2.浅海张网刺网出现

宋代时浙江出现大莆网,这是一种张网。它用两只单锚把锥形网具固定在浅海中,网口对急流,利用流水,冲鱼进入,是浙江沿海捕捞大黄鱼等的重要渔具。宋代还出现一种重要网具——刺网。刺网呈长带形,敷设在鱼类通道上,刺挂或缠络鱼类,以达到捕捞目的。周密《齐东野语》记载了用双船定置刺网捕马鲛鱼的方法:“海有鱼日马嘉(即马鲛),银肤燕尾。”“夏夏乳子,则随潮出波上,渔者此时用帘而取之。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两舟引张之,缒以铁,下垂水底。”帘即刺网,福建渔民至今仍称刺网为帘。

3.钓具钓技飞跃发展

西汉《淮南子》中有曰:“钓者静之。”说明对钓鱼已掌握一定要诀。到东汉,出现一种以模拟鱼诱集鱼群,然后钓捕的方法。王充《论衡·乱龙篇》记载:“钓者以木为鱼,丹漆其身,近水流而击之,起水动作,鱼以为真,并来聚会。”这成为后世拟饵钓的雏形,晋代,长江中还出现一种车钓,将长线缠络于钓车上,鱼上钓后,用钓车收取钓线。唐代还出现了一种筒钓,这也是单线钓,方法是截竹为筒,下系钓线和钓钩,钩上装有钓饵,置于天然水域,隔一定时间去收取。韩偓《赠渔者》诗中有曰:“尽日风扉从自掩,无人筒钓是谁抛?”反映出筒钓钓鱼时,不需人在旁守护的情形。竿钓是最古老的钓法,至宋代时,钓具已趋完整,邵雍在《渔樵问对》中把竿钓归纳为由竿(钓竿)、纶(钓线)、浮(浮子)、沉(沉子)、钩(钓钩)、饵(钓饵)六样东西组成。这与近代竿钓已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