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牛类动物代表着一群生活在海洋或江河中的哺乳动物。它们共分5种,其中一种体长7~8米,体重4~5吨的大海牛,生活在白令海域,早在240年前就被人屠尽杀绝了。世界现存四种:①生活在红海、印度洋、印尼、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广西海域中的儒艮,也叫南方小海牛;②生活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的美洲沿岸的美洲海牛;③生活在亚马孙河的亚河海牛。④分布于由塞内加尔向南至安哥拉的非洲西岸的非洲海牛。现存的四种海牛,都是性格较为温和的食草动物。一头海牛每天大约要吃掉45千克的海藻。人们正饲养海牛来清除海道中的杂草。它们性情温和、行动迟缓,同时不远离岸边。它们体长1.5~2.7米,灰白皮肤,膘肥肉胖,脂肪很厚,油可入药,可提炼润滑油,肉质软而味美,皮可制革。正因为如此,常常遭厄运,如果人类不加以保护,总有一天会灭绝。
神秘的海洋歌唱家——座头鲸
长久以来,在航海家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时常从海中听到迷人的歌声。当然这种说法许多人是不信的,说是一种幻觉。但后来一位美国科学家揭开了这个谜,海洋中的确存在歌唱家,它就是躯体庞大的座头鲸。
海洋中的神秘歌声来自座头鲸,这一点已经得到确认,但是座头鲸的歌声是不是跟鸟一样,只是一种叫声呢?不是的,鸟叫声调很高,持续时间只有数秒钟,而座头鲸歌声的调子变化范围很宽,持续时间达6分钟,有的可达半小时,音质也相当动人。有独唱、二重唱、三重唱,或者许许多多交错声音的合唱。一些鲸类专家录下了这些歌声,而且他们觉得很奇怪,歌声几乎每年都有变化,有不少“新歌”,它们的歌声变化都循着一定规律进行变化,不是杂乱无章。鲸类专家还发现,各地海域不同的座头鲸,它们的歌声、格调基本是相同的。这说明同种鲸都有它们自己的共同语言——自己独特的歌声。
海洋中的动物,会发出叫声的很多,但没有一种动物的音响像座头鲸那样富有节奏感。科学家认为,唱歌在座头鲸生活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主要是一种通讯信号,它们依靠这种歌声,在广阔的海洋里保持同类之间的联系。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座头鲸唱歌的全是雄性,雌性并不唱歌。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座头鲸的歌声可能像小伙子们唱的情歌,是用来表达爱情的。科学家已经发现,每年春季繁殖季节,座头鲸的歌声要比往常多得多。但是,至今科学家对座头鲸这种美妙语言没有人能听懂。
座头鲸的歌声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这又是一个没有解开的秘密。尽管目前听过座头鲸唱歌的人并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声音既不是喉头发出的,也不是气孔发出的,而是透过厚厚的脂肪传出来的。这和虎鲸不同,虎鲸是利用控制气孔的孔径来发声的。科学家推测,座头鲸很可能是利用气流发声的,因为充分的空腔可以产生带有共鸣的复合音,这种声音极像座头鲸的歌声。
利用声波通讯的不仅限于座头鲸,其他鲸类,如抹香鲸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等也有此种功能。只不过座头鲸的声音特殊,优美婉转,声音能连续,而且能从头唱起。法国生物学家在太平洋的百慕大海区记录下上百头座头鲸的“大合唱”。鲸群发出了上千种音响,有婉转的颤音、尖厉的吱吼声、吼叫声、嗡嗡声、吱吱声,像一群温习功课的小学生在大声朗诵。
海水和淡水的盐度差异很大,一般淡水含盐量只有0.5‰,而海水含盐量可达33‰~35‰,这就使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中的动物,分布上互相隔离。除了部分溯河产卵的鱼类外,其余大部分海中动物是不能在淡水中生活的。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终生生活在海洋里的座头鲸,竟然会游进淡水河。
1985年10月10日,一头生活在美国夏威夷群岛海域的座头鲸游进了旧金山湾,并游了8000多米到达了萨克拉门托河。这一新闻立即轰动了整个美国,不同地方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关心着这头鲸的动态。之后它又游到里维斯塔地区附近的河泊,在那里停了几天。10月15日,它的皮肤开始腐烂,颜色由黑变灰,并且开始蜕皮。4天后,它又游到了上游的一条灌溉渠里。
显然,淡水对座头鲸是不适宜的,美国一些科学家担心它会很快死去。为了这头鲸的安全,一场营救工作开始了。
人们想出两种方案,第一是采用水下锤击金属管的声诱方法促使它返回海洋。一开始,此法有明显效果,但不久,这头鲸又游往上游了。
第一招失灵之后,又改第二招。人们采用轰声法,促使座头鲸向下游游去。他们用50多条船在它身后组成一个物理和声音的屏障,这头鲸终于在人们的一片欢呼声中,通过金门大桥,返回大海。
狡猾的海洋猎手——虎鲸
虎鲸,也叫逆戟鲸、恶鲸,绰号“海狼”。从这些名字中就透露出一股杀气,人们就知道它像虎一样凶猛,像狼一样凶残,是海洋中的猛兽,鱼群的敌害。
虎鲸长着个纺锤形的光滑躯干,背上高高翘起一个坚韧的背鳍,穿着黑色的大礼服,有的是深灰色的。胸腹前露出雪白衬衫,眼睛后上方有着漂亮白斑,背鳍后边有一段弯弯的白色区域,那是雄兽的标志。两片横生的尾鳍,如果站起来,很像立正站着的脚。当它缓缓游动时,体态优美,像个温文尔雅的绅士。虎鲸群大小不等,多者30~40头,少者3~5头。虎鲸胃口很大,有一口锋利的牙齿,加上40千米/时的游泳速度,在海洋里称王称霸。从捕获的虎鲸胃里,人们找到它的食谱。一头6米多长的虎鲸胃里有13只海豚、14只海狗;另一头虎鲸胃里吞下了14只海豹;第三头虎鲸胃里发现4条小温鲸的尾鳍。
虎鲸捕食有一套妙计,它们会动脑筋,会组织起来发挥集体力量。加拿大有位鲸类专家,他亲眼见过虎鲸“围网捕鱼”的壮观场面。三群虎鲸像放羊一样秩序井然地赶着大大小小的鱼群,不久,虎鲸围成一个大圆圈,把鱼群围在中间,然后虎鲸开始跳舞一样,一对跟着一对地轮流冲进圆圈中心,对着鱼群择肥而噬。待所有的鱼都吃光了,虎鲸才自动散去。南极的虎鲸爱吃海豹和企鹅,在海水中,它们能轻而易举地将猎物捕捉住,在冰上的海豹和企鹅它们也有妙计能捕住。它们找到冰块薄弱部分,用它那沉重的鼻子,把冰压裂开,冰的另一边就慢慢翘起来,使上面的海豹和企鹅向冰底处滑,正好跃到水面虎鲸张开的大嘴里。
虎鲸群居生活,实行的是母系制。典型虎鲸群的成员有:祖母、母鲸和它的子女、孙儿孙女等。年幼的雄鲸是在母系制家族中成长的,和其他动物不同,它们是不会离开自己家族的。只有当两个不同的虎鲸群相遇时,雌雄鲸之间才会交配。雄鲸跟雌鲸交配的权力是平等的,没有强弱之分,绝不会发生因争夺配偶而展开残酷厮杀。
海洋动物学家发现,在一天中,虎鲸家族成员总有两三个小时静呆在水的表层,露出巨大的背鳍,它们的胸鳍经常保持接触,显得亲热和团结。据科学家们观察,这是虎鲸扎营睡觉的姿势。在睡眠和休息时,虎鲸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不然不小心就会落入深渊,陷入险境。虎鲸为何能安然地漂浮在海面呢?因为它们的肺里充满了足够的空气。如果鲸群有一头受伤,或者发生意外,有一头失去知觉,就必须依靠同伴帮助。一般是祖母鲸或母鲸抢先用自己的身子或头部托住它,使其漂浮在海面上,否则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虎鲸和陆地上的哺乳动物一样,需要呼吸新鲜空气。奇怪的是,鲸群所有成员,几乎都是同步进行呼吸。科学家们发现,它们做四次短而浅的潜水,再做一次时间较长、入水较深的潜水。一头虎鲸潜水时,先用尾巴猛烈拍打游来游去,尽量把美丽的鳍舒展开,口也张得很大,鳃膜凸出,可以看到鳃膜内鲜红色的鳃。在求爱过程中,雄鱼身体颜色变得特别鲜明。雄鱼由于极度兴奋而颤抖。如果雌鱼对雄鱼的求爱表现无所反应,雄鱼就会恼羞成怒,追逐雌鱼一直到它被迫跳出水面脱逃为止。在经过复杂的求爱动作后,雌鱼接受了雄鱼的求爱,接近雄鱼,接着突然横卧身体,雄鱼随即紧贴着雌鱼,并把雌鱼的身体倒转过来,使其腹部朝上,雄鱼贴在雌鱼的下面。此时雌雄鱼各排出卵子和精子。由于卵子比水重,在水中往下沉,此时在下面等待着的雄鱼,用口接住,并在卵上涂上一层黏液,再向上游泳,把卵粘着在浮巢下面。尽管雄鱼斗架时非常残忍,然而它对自己的子女却爱护备至。它除在产卵前修建气泡巢外,在鱼卵孵化时,它一刻也不休息,维修气泡巢,经常环绕气泡巢四处游动,警惕地防范着可能入侵的敌人。
会“织睡衣”的鱼——鹦鹉鱼
鹦鹉鱼是鲈形目鹦嘴鱼科约80种热带珊瑚礁鱼类的统称。鹦鹉鱼体长而深,头圆钝,体色鲜艳,鳞大。其腭齿硬化演变为鹦鹉嘴状,用以从珊瑚礁上刮食藻类和珊瑚的软质部分,牙齿坚硬,能够在珊瑚上留下显著的啄食痕迹。并能用咽部的板状齿磨碎食物及珊瑚碎块。体长可达1.2米,重可达20千克。体色不一,同种中雌雄差异很大,成鱼和幼体鱼之间的差别也很大。鹦鹉鱼可以食用,但整个类群经济价值不大。
鹦鹉鱼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热带鱼类。每当涨潮的时候,大大小小的鹦鹉鱼披着绿莹莹、黄灿灿的外衣,从珊瑚礁外斜坡的深水中游到浅水礁坪和潟湖中。鹦鹉鱼有特殊的消化系统。鹦鹉鱼用它们板齿状的喙将珊瑚虫连同它们的骨骼一同啃下来,再用咽喉齿磨碎珊瑚虫,然后吞入腹中。有营养的物质被消化吸收,珊瑚的碎屑被排出体外。鹦鹉鱼的咽喉齿不像牙齿一样尖利,而是演变为条石状,咽喉齿的上颌面上凸起,正好和下面的凹处相吻合。上、下颌上各生长着一行又一行的细密尖锐的小牙齿。小牙齿密密地排列形成了许多边缘锐利的板齿。每当一大群鹦鹉鱼游过,一条条珊瑚枝条的顶端就被切掉,露出斑斑白茬。
鹦鹉鱼在繁殖后代的时候,雄鱼先撒下精子。然后,雌鱼在精子的中央播撒卵子。这种繁殖方式只能使一部分卵受精。而受精卵之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成为幸运儿。
古罗马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做珍品,并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因其具有团结互助的精神。据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现,如果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针钩,在千钧一发之际,它的同伴会很快赶来帮忙。如果有鹦鹉鱼被渔网围住了别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其尾巴,拼命从缝隙中把它拉出来。因而,一般渔民很难抓获这种鱼。
有人说鹦鹉鱼有毒,可是有些人却说鹦鹉鱼没有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鹦鹉鱼本身是没有毒的。只不过,鹦鹉鱼的食物中有些是有毒的。鹦鹉鱼体内有分解消化毒素的器官,所以,鹦鹉鱼不会被这些毒素伤害。但是,如果人们捕获的鹦鹉鱼体内的毒素并没有完全清除,那么鹦鹉鱼食物中的毒素就会转嫁给食用鹦鹉鱼的人类。所以,许多渔民都劝贪嘴的食客不要食用鹦鹉鱼。
鹦鹉鱼会织睡衣,它们织睡衣的方式像蚕吐丝做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的帮助,经过一两个小时织成一个囫囵的壳,这就是其睡衣。有时它的睡衣织得太硬,早上睡醒后用嘴咬不开,便会憋死在里面。而它们的伙伴绝对不会帮它咬开睡衣,因为它们觉得它们的伙伴还正在休息,不便打扰,真是新奇有趣。
“水下魔鬼”:蝠鲼
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像飞机似的怪物,一下子跃出水面,以优美的姿势在水面上“展翅飞翔”。这些就是蝠鲼,它们像扇动翅膀一样慢慢振动自己特有的大鳍,时而在海面下悠闲地戏水,时而在空中翻筋斗,煞是好看。
据说,蝠鲼飞起来有2米高,堪称海洋动物里的飞行家。而当地的渔民却习惯地叫它“水下魔鬼”,这是怎么回事呢?
见过蝠鲼的人,都会觉得这家伙太丑了。没错,它的长相的确丑陋,身体扁平,头又宽又大,两侧长着一对叫头鳍的肉足,头鳍翻着向前突出,可以自由转动。蝠鲼就是用这一对头鳍驱赶猎物,并把食物拨入口内吞食的。而它的嘴就长在两个肉足之间,而且嘴不是圆的,是方的。蝠鲼不仅丑陋,而且身形也很大,一般长达数米,体重达数千克,最大可达6米以上。
说来有趣,蝠鲼很喜欢搞些恶作剧。有时,它故意潜游到在海中航行的小船底部,用体翼敲打着船底,发出“呼呼,啪啪”的响声,使船上的人惊恐不安。有时,它又会跑到停泊在海中的小船旁,把肉角挂在小船的锚链上,把小铁锚拔起来,使人不知所措。过去渔民们不知道是蝠鲼在捣乱,还以为是魔鬼在作祟,所以就称蝠鲼为“水下魔鬼”!
蝠鲼这个名字虽不好听,并且还是鲨鱼的近亲,但它并不凶猛,性情很温和。它缓慢地扇着大鳍,在海中悠闲地游动,并用前鳍和肉角把浮游生物和其他微小的生物,拨进自己宽大的嘴里。
据说,有一名水下摄影师在水下工作时,遇到一条体翼宽达2.3米的大蝠鲼。当摄影师跃到它的背上,它不但没有反抗,反而让摄影师骑在它的背上,作了一次长时间的遨游。不过,它的个头和力气常使潜水员害怕。因为它一旦发起怒来,只需用它那强有力的双鳍一拍,就会碰断人的骨头,致人于死地!所以,它又有“魔鬼鱼”的外号。
对于蝠鲼们精彩绝伦的飞行表演,有的科学家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些家伙飞起来虽像一架两栖飞机,可它们平常并不愿意在空中滑翔。因为,在空中飞翔时,空气的阻力要比水的阻力小得多,如果鳍稍一弯曲就会让它们翻跟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蝠鲼还会大搞“圈地运动”。这可不是在抢地盘,而是为了填饱肚子。在水下,它们在一个地方围成一个个圈圈,将小鱼或者小型浮游生物等猎物赶到一块儿,然后再慢慢地享受美味。
其实,蝠鲼是原始鱼类的代表,在海洋中已经生活了1亿多年。它们身上蕴含了很多谜团,这些丑陋的家伙为什么会一大群聚在一个地方,一呆就是几天?它们飞出水面仅仅是为了好玩吗?它们是在驱赶身上的寄生虫,还是在练习捕食?或许只是嬉戏而已。时至今日,人们仍无法搞懂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