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上海夜奔
11904500000015

第15章 詹小楠的美丽小岛

詹小楠的Madeira“美丽岛葡国餐厅”,地址并非人气旺盛地带,位于虹梅路3911号2号别墅,与詹小楠安在静安寺附近的家也有好些距离。之所以选在这样一个仅有两块别墅区的区域开店,据她说,是因为隔壁那家墨西哥餐厅的老板是她好友,于是一并过来凑热闹。不过这栋总面积为三百多平米的上下两层小楼外观很是不错,与衡山路上的老洋房有得一比。

在上海,把餐厅开进老式洋房的,不在少数。simply thai、艳阳天、孔家花园……历史底蕴一大把,花园里的遗留故事也不少,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停车就不方便,想把车停到马路对面小区里,还得另付停车费;呆在包厢里就跟呆在“老虎窗”下的阁楼里一样,拥挤、烟雾腾腾。要是想在能看得见风景的大阳台上细嚼慢咽,可得提前好几天预定;楼板年代久远,总担心会被自己踩坏……

这样的嘀嘀咕咕,在詹小楠的小楼里可是绝对听不见的。尤其二楼那个一百多平米的露天大阳台,夏天的时候外面一排高高的树,人在绿叶底下,特别坐得住,又安静。阳光好的时候,很适合喝茶聚会。纵然它没有历史没有风花雪月的故事,但氛围本由心造,能让自己心灵舒适自在的地方,下次两只脚会自动识得。

可能是考虑到并没有很好的酒吧人气吧,这里的餐厅与酒吧是合二为一的,除非提出特别要求,用餐一般都安排在二楼。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楼下名为“妖娆”的酒吧。满墙的镜子,用色又十分大胆,糜烂紫、妖娆桃红、葱绿,一看就知道这些应该都是老板娘自己喜欢的。硬是把这么“跳”的几种颜色放到一块,平衡与和谐功夫不可小觑。后来聊起来才知道原来她有一个当美术老师的妈,从小受熏陶不说,从初一到高中,又学了六年美术。儿时曾经梦想做一名画家的她虽然后来因为接触了“比画家更广阔的艺术空间”——影视表演而放弃了画画,但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仍是她心仪职业。估计这次设计餐厅,也算是圆了她儿时梦想。想想看,整间餐厅,从设计到装修到墙上每朵花、每根蜡烛、每只烟灰缸,都是她一个人的选择。为此她三个月没拍戏,在夏天最热的那些日子,几乎天天泡在“九鑫”建材市场。

装修是多么繁琐的工作,让我想想都要头大如斗的。都说艺人是“高级民工”,艺人们自己也说,拍戏比任何一个工作都辛苦。这样看来,装修又算得了什么呢?

“很偏门”的澳门葡国菜

细究起来,上海的“葡国鸡”商业套餐虽然满大街都是,但其实是没一间像样葡国餐厅的。因为“葡国鸡”这道菜本身,在葡萄牙当地的餐厅里根本就找不到,不信你去试试,跟一个葡萄牙人说Galinha Portuguesa,他一定不知道这是什么,但他会告诉你,他知道另一只叫Barcelos的“葡国鸡”,黑色身体上有红绿蓝黄橙五色羽毛,俗艳无比却是葡萄牙人的最爱,因为它与一个清白的传说(类似我们民间的“六月雪”)有关,是公正的象征。所以,挂了葡国招牌的美味“葡国鸡”,其实只在澳门大行其道。

对于葡萄牙“大师傅”们来说,上海这个市场绝对不成熟,他们不愿漂洋过海,就连有400多年葡葡牙殖民地历史的澳门厨师都嫌自己的澳门葡国手艺在上海没有用武之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厨师如此难找,经营葡国菜系自然就变得“很偏门”。

在此之前,我想吃澳门葡国菜,一般都会去“山度士”,可惜那里地方太小,总觉得不够自在。自从在詹小楠这里吃过一次“葡国鸡”后,我就彻底“喜新厌旧”了。

“葡国鸡”的葡萄牙正版前身其实是“非洲鸡”,据说是葡萄牙人在殖民非洲时学会的,后来他们来到澳门后,发现想在那里吃到自己家乡的“非洲鸡”,简直就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因为要把那些原料运到澳门,只能靠船,限于当时落后的保鲜技术,有些东西很可能“半途而废”,谁让他们那时不先发明了冰箱再去殖民别人呢?

不过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唯一的、无法替代的呢?少了阿基米德地球都照样转,何况一道“非洲鸡”?椰子汁可以代替新鲜牛奶、澳门的土产香肠也能将葡萄牙香肠取而代之……反正有创新才有生存和发展,食客接受就是硬道理,于是这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澳门“葡国鸡”就这样诞生了。

做“葡国鸡”这道菜其实没什么高深的诀窍,就是很花工夫,要煎要炒还要煮。先得把鸡配上盐、胡椒、月桂叶调味腌上一小时以上,再将马铃薯去皮切成小块放到油锅里煎,鸡肉也得煎成金黄色。再加清鸡汤,加盖文火煮十分钟后倒入洋葱、黄姜末、咖哩粉、黑水榄和番茄酱,文火再煮十分钟,收成浓汁。不过,这是其他餐厅“葡国鸡”的懒惰做法,味道固然也还不错,但却没有外表焦黑,一口咬下去满嘴香嫩多汁的效果。这里就多了这最后一道加入椰汁、鸡蛋、撒上椰丝,进火炉不加盖焗烤的工序,虽然已经饥肠辘辘,但这多等的片刻绝对值得,彼时鸡肉微焦、淡淡鲜辣,洋葱蒜头全部酥融,随便挑一点浓浓黏黏的汤汁拌米饭,都是妙不可言。

还有一款咖喱蟹,它的原材料很简单,就是咖喱和蟹。按说整个东南亚,各地都有这道菜,但口感为什么却地地不同呢?最重要的就是各地所用的咖喱都不一样。比方越南的咖喱蟹,用的是越南的咖喱粉,再加上越南椰奶、青柠檬、椰丝一起调成咖喱汁烧制。看过《青木瓜的滋味》没?就和陈英雄的电影画面一样,口感清淡,椰香久远;而泰国的咖喱尤其辣;到了印度,咖喱的香料味又变得浓郁起来……澳门的咖喱蟹用的是印度咖喱,香、辣味刚刚好,浓郁香气里还混合了洋葱和蒜蓉的味道,很惹食欲。而且各地端上桌的“卖相”各有千秋,像印度和泰国就是湿湿的一大盆,澳门的咖喱蟹看上去却是干而完整,一眼看去,不是很有肉感,入口既酥且脆。

问过服务生后才知道,这里的厨师是个在澳门生活了十五年的上海人,还曾做过两年上海“山度士”的主厨呢,正好他有意回上海发展……

红酒卖得最好

知道整个Madeira卖什么最赚钱?卖红酒。我想这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品尝海鲜佳肴时,佐以美酒能更提升美味;另一方面,应该是出于詹小楠的明星效应了,美丽女明星的朋友或是朋友的朋友,有身份、有品位的成熟人士应该不在少数,他们前来捧场,喝红酒自然相得益彰。而这一点,恰恰与“Madeira”这个名字不谋而合。

说到Madeira,也许有人会想到美国的独立宣言,也许有人会联想到它那美得令人窒息的自然风光,想当年,茜茜公主偶然一次的Madeira岛之行就成了她后半生不间歇旅行生涯的开始。但其实,这座葡属北大西洋群岛在酒界却以盛产一种加度葡萄酒而闻名。

当地酿酒办法是在发酵后的葡萄汁上,添加烈酒白兰地,然后放在50℃的高温室里贮存好几个月,酒色金黄,香气醇郁、甘润。这种酒可以长期储存,有些品种储存百年后仍然甘醇可口。比如21年的Madeira Finish,深度就无限接近于完美。

生活或许无法尽善尽美,对完美却始终留有幻想,这样人生,已是美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