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媒体见面会
上午九点五十分,距离媒体见面会还有十分钟,黎泽带领诸位结义兄长低调的入场,坐在会场的最后一排。
此时的黎泽已经充满了对这场见面会的期待,他清楚地知道,这场媒体见面会之后,他将正式与公共见面,彻底告别过去的一切,在这一刻,他不再是来自后世的穿越者,而是有家人要保护,有兄弟一起陪伴的黎泽。
可以说,此时的黎泽才真正的从内心接纳了自己现在的身份,他是黎泽,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人,他将用后世的才华与自己的魅力去征服香港媒体,他在这里有了亲人,有了伙伴,他不再是一个孤单的人,一个充满谜团的人。
用后世某体育主持人非常经典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他不再是一个人。
为此,黎泽准备了一份神秘的见面礼,要在现场传递出去,他将用这些神秘的见面礼来告诉所有人,他的态度。
想着想着,十分钟很快便过去了,上午十点整,《明报》副总编辑董桥准时上台,用他那独特的磁性嗓音说道:“各位在座的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这样一场小型的媒体见面会,是因为一本非常好看的小说。大家都知道,这就是近日刊登在《武侠》杂志的武侠小说《英雄志》。这部小说在《武侠》杂志上的表现,堪称奇迹!日前,《明报》社长金庸先生也为此书撰写了书评,并盛赞本书作者黎泽将开启武侠小说新的格局,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奇才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还请大家不要着急,我们先邀请这篇书评的作者,金庸先生上台就座。”
董桥说完,之前金庸从前台站起,转身向在座媒体点头致意,之后走在早已准备好的前台座椅上落座。这个时候,已经有着急的媒体开始提问:“请问金庸先生,您为何会撰写这样一篇评论?”“金庸先生,请问你是否将《英雄志》作者视为自己的接班人?”“提问!请问金庸先生,明报将在何时推出《英雄志》的单行本图书,对销量有何期待?”
一时间场面居然有些混乱,主持人董桥不亏是见过诸多大场面的著名作家,用手轻轻弹了弹话筒,见下面媒体的声音逐渐低了下来,继续说道,“感谢大家对金庸先生以及《明报》的关注,不过大家都知道,金庸先生很少出现在媒体场合,不过今天前来的诸位,都是我们《明报》在行业的朋友媒体,我们举办这场见面会,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够和两位作者见面,听到他们关于武侠小说未来发展的看法,下面我们会安排媒体群访时间,届时欢迎大家踊跃提问。”
说道这里,董桥顿了顿,继续说道,“下面,我想很多人已经非常好奇地想见到《英雄志》的作者黎泽先生了,下面请大家继续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令《武侠》杂志缔造奇迹的黎泽先生上台就座。”
此时的董桥可以说是充满了激情,在他看来,黎泽已经成为和自己平淡相谈的朋友,不仅年少有才,更重要的做人谦逊,和自己很合得来,在这个场合,自己便要为这个好朋友努力撑场,也因此,台下很多媒体也在心中不住地猜想,这董桥今天到底是怎么了,平日里无论何时都是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怎么今天显得如此激动,难道这黎泽竟然有这么大的魅力?
这时,黎泽站起身,抬头挺胸地走会场最后向前走去,这一路上,媒体们的闪光灯不断的闪起,在后世,黎泽也曾见过这样的场面,不过主角却是他人,这次,他是主角。
此时的黎泽虽然内心充满激动,但嘴角依旧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在面对镜头的时候,稍稍向下低头,显得谦逊而颇有内涵,一身西服早就被兄弟们帮忙整理地干净整洁。
短短的两分钟路程,黎泽似乎看到了无数惊讶的眼球掉到地上。所有的媒体都在私下低声交流,“这也太年轻了吧!”“听人说,这《英雄志》的作者是个年轻人,这也太年轻了。”“看上去这估计还在上学了呢吧,就能写出这样好看的武侠小说?”“这黎泽张的也很帅啊!”“你还别说,这家伙张的还真不错”“这外表都可以去当明星了,怎么会跑到来写武侠小说?”“这人怎么也不像是能写武侠小说的,太年轻了啊。”
所有的媒体都因为惊讶而变得有些焦躁不安,这个时候,黎泽已经站在了台上,先对着董桥和金庸鞠了一个躬,“这人看上去还蛮有礼貌的,懂得尊师重道。”“嘿,你还别说,这人长得虽然不是特别英俊,但看上去却令人很舒服,再加上这看上去很谦逊的样子,一定能迷倒不少小女生。”“对啊,你说怎么可能有长得这么漂亮的作家?”“别看人家年纪小,可也是受到金庸称赞的人。”
此时的媒体,因为黎泽的这一举动,又开始讨论起来。
黎泽在董桥的示意下,站到台前,结果董桥递过来的话筒,含笑望着台下的诸多媒体,说道:“首先要感谢金庸先生,不仅为《英雄志》撰写了评论文章,今天还特意出席这场见面会,谢谢!”说完,当着所有人的面,黎泽又转过身,对金庸鞠了一躬。
“然后要感谢对我有知遇之恩的董桥先生,冯九仪先生,以及所有《明报》的员工,没有他们的共同努力,诸位也见不到今日的黎泽。”黎泽面对台上的董桥,台下坐在第一排的冯九仪分别鞠了一躬。
“最后,要感谢各位远道而来的媒体老师们。”说完,又对着台下媒体鞠了一躬。
“大家好,我是黎泽。”说完,黎泽将话筒还给董桥,向金庸再次鞠躬致意,之后才坐在金庸的右手旁。
“这年轻人真谦逊啊。”“不错,不错,很会做人,很懂礼貌,这冲这点,等下我回去也要让社里面给个好版面!”“怪不得能被金大侠看重,这年轻看上去做事谦逊大气,前途无量啊。”“难怪董桥这么激动,跟捡了个宝似得,换我我也乐,张的帅,有才华,还这么谦逊,《明报》这次算是捡到宝了。”
黎泽的这一上场,给人带来的是无比谦逊沉稳的感觉,不仅令人好感大生,台下的媒体又因此而议论纷纷,居然都忘记向黎泽提问了。
“两位嘉宾都已经到场了,接下来,我们还有一位特别嘉宾,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他就是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马麟校长。”作为香港中文大学的现任校长,马麟的出现有些奇怪,台下的媒体也有些惊讶。
马麟,原籍浙江,曾就读香港英皇书院,后入英国里兹大学、伦敦大学医学院和里兹圣占姆斯医学院深造,获博士学位。自1957年任教于香港大学,1965年开始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1978年至1987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后曾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不过,最令黎泽敬佩的是,马麟自1987年退休后,便积极参与邵毅夫的邵氏基金会,作为邵毅夫的代表,年近古稀的马麟常常穿梭于香港与内地之间,为基金会捐赠项目在全国各地的落实而奔波。
对于这样受人尊敬的一位长者,黎泽自然不敢托大,连忙站起身上,对着已走上台的马麟鞠了一躬,道:“校长,您好。”
马麟看了黎泽一眼,眼中充满了赞赏,结果董桥的话筒,对着台下的媒体说道,“我想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我会出现在在今天的见面会上,原因很简单:一,金庸先生推荐我读了《英雄志》,从此我便成了黎泽先生的忠实读者;二,黎泽先生是今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的新生,作为校长,能够见到香港中文大学出了这样的一位年轻才俊,作为校长,我自然是要为他来捧场的。”这番话说完,马麟将话筒交给董桥,向金庸和黎泽示意,便坐了下来。
这番话,不仅令台下的媒体震惊,就连高睿峰等人也是无比的震惊,自己这兄弟当真厉害,这开学还没几天呢,就已经连校长成了自己的读者,而且还有校长前来捧场,不过看阿泽刚才的表情,似乎也并不知情。
台下的媒体则是议论什么,“什么?《英雄志》的作者居然是一名大一新生?”“马校长居然也喜欢这部武侠小说?”
这时,董桥正要宣布金庸,黎泽与马麟关于武侠小说的探讨正式开始,台下的一名媒体记者突然站起来大声问道,“请问,马校长您刚才说的是否属实,黎泽真的是香港中文大学今年的新生?”
马麟皱了下眉头,拿起桌边的话筒,说道“我说的自然是真的,如果这位先生还有异议的话,可以到中文大学查询今年的新生资料,我想,也许诸位是觉得黎泽太年轻了,不过在我看来,年轻与成就并不能划上等号,据我所知,黎泽是个非常勤奋的年轻人,这点我想等下明报的董桥先生会为大家解答。”
马麟既然能够得到金庸推荐此书,自然也知道这老朋友的用意,让他到场来,为自己的学生捧场的同时,也能在媒体的报道上为香港中文大学做下宣传,而马麟在看完《英雄志》的书稿后,也是欣然同意,更是从董桥那里得知了黎泽的一些相关情况,因此便有了这样的辩护。
“我看,大家既然有这么多的疑问,不如我们就先从回答疑问开始吧,这样也能让大家更了解《英雄志》这部书。”金庸拿起话筒,回应道。
董桥楞了一下,便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先进行提问环节,但为了保证下面环节的时间,我们现在先请嘉宾们回答五个问题,之后还会有采访的机会留给大家,请大家现在举手示意提问。”
董桥刚说话,只见所有人都把手举了起来。点了一名男记者,只见他站起来问道:“请问黎泽先生,您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了《英雄志》这部小说,请问您为何想到要写这样的一部武侠小说?”
黎泽见现场情况,知道此时诸多媒体依然对自己具有一定的怀疑,便拿起话筒答道:“我写武侠小说,其实与我的家庭有关,我家在中环经营着一间小书店,我很小就开始在书店帮父母照顾生意,说是照顾生意,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偷偷的跑到后面的小库房里面躲起来看书,那段日子是我最开心的童年”说道这里,黎泽不仅想起了过去的童年,因此这段话感情非常真挚,令人一听便知真假。
“那个时候,由于我经常偷看武侠小说,偷懒不干活,所以总是被父母骂。后来我慢慢长大,发觉父母已经慢慢的衰老,而我却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有一天我突然看到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便在那个瞬间有了一种想要创作个小说给他们看的冲动,后来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构思,我开始动笔,又经过长达一年的反复修改和调查资料,将书中相关的历史资料完善后,才得以完成初稿,这就是《英雄志》的初稿,之后经过因和家中有业务往来的《明报》元老冯九仪先生的推荐,被董桥先生看中,之后才能有机会获得我从小到大的偶像金庸先生的赏识,并且有幸能够得到他为《英雄志》所写的评论,实在是令人感动不已。”
此时会场的情绪已经被黎泽带动了起来,众人似乎都陷入到了黎泽的那种深切的情绪之中,接下来董桥又选了两个人提问,都是一些类似的问题,黎泽问答的非常巧妙,这也令在座的媒体暗自心惊,“这年轻人看起来毫不怯场,而且回答问题有条有理,做事沉稳,不仅才华横溢,还很善良,看来明天这报道一出来,恐怕会瞬间红遍香港吧。”“这年轻人真是不错,怪不得能写出这么好看的小说来。”
这时,最后一位获得机会提问的记者站起来问道:“请问黎泽先生,现在《英雄志》还在明报旗下的《武侠》杂志连载,而您本人又是这么年轻,您未来是否会在顾及学业的同时继续创作,是否已有了新的创作构思?不知道马校长又是怎么看待学生进行商业创作的?”
听到这里,黎泽突然笑了,他知道自己预备好的见面礼可以提前出来了。笑着说道,“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能否暂时先不回答?说道未来,我正好有件见面礼想要送给大家,尤其是送给为我撰写评论的金庸先生,而这份礼物也是因有感金庸先生早年创办《明报》之艰辛而创作的,不过这份礼物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呈现的,所以还要请我在香港中文大学的结义兄长们上台,和我共同呈现这份礼物。”说完黎泽将手向台后一挥,高睿峰等人已经站了起来,向台前走来。
此时的黎泽已经绽放了灿烂的微笑,他知道,一场自己精心安排的好戏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