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亮剑精神
1201900000014

第14章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2)

老狐上校摇摇头说:“李,你的概念有错误,你的部队只是通过了丛林战训练,而没有进行全部特种兵训练,充其量只能叫做丛林作战师,而且世界上不存在什么特种兵师,即使是拥兵数百万的大国。特种作战分队是二战中发展起来的全新的作战方式,它的装备和训练方式应该体现出人类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思维方式。一个优秀的特种兵应该是体能、技巧和智力的完美组合,特种分队的成员有极高的淘汰率,是军队的精华,是军之骄子,因此不可能人数众多。你的部队通过了丛林战训练,但这只是针对具体作战地域的训练,就像通过山地战训练使之成为山地作战师,通过沙漠战训练使之成为沙漠作战师一样。”

特种兵是经过特殊的高强度训练的精英部队,擅长在非常规条件下和异常艰苦的环境中作战。特种兵虽然人数不多,却能起到难以想象的重要作用。自特种兵诞生的那天起,就以其特殊的使命、神出鬼没的行动而著称于世。他们配备有各种高效灵巧的特殊装备,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殊编制和超常战斗力。他们善于应付各种突发事件,以诡秘、神速、凶狠、强悍的作战风格,积极充当大军行动的“马前卒”,在执行各种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屡建奇功。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特种兵,却并非易事,他不但要经历难以想象的严酷训练,还要经过“优胜劣汰”丛林法则的层层淘汰才能最终脱颖而出。

通过竞争淘汰出来的才是精英,通过残酷的考验和竞争才能使自己成为强者。就如同藏獒,它们的出生与一般家犬并无二致。藏獒断奶之后,主人在当院挖一方形石坑,置其于内。它使足了劲,刚刚能扒着坑的边沿,探头瞄一眼坑外的世界,瞬间便又落回坑底。而喂它的食物是一小块生肉,仅够维持生命而已。幼小的藏獒忍受着饥饿和地狱般的围困,沐浴冰霜雪雨或烈日的暴晒;遭受着希望与绝望,生与死的折磨、煎熬。

之后,藏獒会被主人放置于成群的藏獒的围攻之中。这些藏獒已视它为另类,以众敌寡,围着圈子步步紧逼,它唯一的生路就是搏斗,用它沉闷威猛的吼声,险诈凶暴的目光,猛伸出去可以捅进石壁半寸深的前爪,用因为困厄狂躁而磨砺出的异常坚利的牙齿。它往往会寡不敌众,满身被撕咬得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不待伤愈,它再次被主人置于群狗的攻击之中,搏斗、撕咬、流血。直至有一天,再多的藏獒看到它,一听到它低沉的怒吼就不寒而栗、落荒而逃。最后,主人会提来一只狼,让它们生死相搏。这时,狗性消失殆尽的它,方脱胎换骨,成为一只真正的藏獒。

竞争是一种能力,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感觉到生命的存在,只有敢于竞争才能使自己变得强大。生活中出现几个冤家对手、一些压力或一些磨难,也并不一定是坏事。

海湾战争之后,美军方提出了战争状态下士兵的“生存能力”比“作战能力”更为重要的全新理念。于是一种被称之为“艾布拉姆”式的M1A2型坦克开始陆续装备美陆军,这种坦克的防护装甲是目前世界上最坚固的,它可以承受时速超过4500公里、单位破坏力超过1.35万公斤的打击力量,而这种力量被美武器专家形容为“可以轻易地将一只球送上月球”。那么,M1A2型坦克这种品质优异的防护装甲是如何研制出来的呢?

乔治·巴顿中校是美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坦克防护装甲专家之一,他接受研制M1A2型坦克装甲的任务后,立即找来了一位“冤家”做搭档——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破坏力专家迈克·马茨工程师。两人各带一个研究小组开始工作,所不同的是,巴顿带的是研制小组,负责研制防护装甲;迈克·马茨带的则是破坏小组,专门负责摧毁巴顿已研制出来的防护装甲。

刚开始的时候,马茨总是能轻而易举地将巴顿研制的新型装甲炸个稀巴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巴顿一次一次地更换材料、修改设计方案,终于有一天,马茨使尽浑身解数也未能奏效。于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坦克在这种近乎疯狂的“破坏”与“反破坏”试验中诞生了,巴顿与马茨这两个技术上的“冤家”也因此而同时荣获了紫心勋章。

巴顿中校事后说:“事实上问题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于是我们英明地决定‘请’马茨做欢喜冤家,尽可能地用激将法,迫使他帮我们找到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这方面他真是很棒,帮了我们大忙。”

在现代企业中,竞争更是不可避免。如果一个人要想从瞬息万变、险象环生的市场中获取“食物”,让自己生存下来,除了竞争还是竞争!

硅谷内有一个非常残酷的竞争机制。很多人认为,没有一个残酷的竞争机制,硅谷人就不会拼命去干,就出不了一流的成果。那里的企业管理者无不注重持久性延续员工的“竞争”观念,培育员工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增强员工对于“竞争”的认可度。通过竞争管理机制,使员工强烈意识到竞争的存在和无情,最大可能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力,不断进取、创新、拼搏,从而使更多的高手横空出世,为企业逐鹿未来市场奠定胜局。

对于一个职场人士来说,为自己的工作添一点特种兵的竞争精神是生存的必需,一个员工能否适应激烈的竞争,在竞争中显示实力并脱颖而出,是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我们的工作中,当我们为了事业而拼搏时,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竞争,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面对人性残酷的一面。人们欣赏、佩服那些能够通过竞争脱颖而出,成为各个行业中佼佼者的人。大凡世界上通过自己的奋斗取得成功的人,无不是具有特种兵般强烈的竞争意识,并在残酷的淘汰赛中打败了对手,才取得辉煌的成就的。

“战死也比当亡国奴强”:誓不罢休才能战胜困难

李云龙、丁伟都是属于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打仗时咬住敌人就不松嘴,吞不下去也要撕下块肉来,一旦和敌人接上火,就谁也别想调动他了,哪怕是野司林总的命令也没用,不占点便宜决不走。辽沈战役的最后一仗,丁伟率一个师在辽西平原上咬住廖耀湘兵团,他不等后继部队到,便以一个师的兵力率先向廖耀湘兵团发起攻击,硬是如入无人之境,把对方一个兵团冲个七零八落。

李云龙的将士更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在追击黄百稻第七兵团时,撒开双腿就追,在奔袭中以昼夜行军180里的速度冲到最前面,还没等首长下命令就乒乒乓乓干了起来。敌人跑到哪里,就坚决追到哪里、打到哪里。

丁伟和李云龙这种咬住敌人不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狼族精神使他们成为野战军中的王牌。狼,是最不懂得妥协的猎杀者,是一种桀骜不驯的生物。再强大的对手也有它的弱点,只要坚持不懈,必有收获。一旦下定决心,狼群的追杀便是被猎者的催命符,很少有猎物能从狼嘴下脱身,狼不懂什么时候该停下来。这种不达目的决不妥协的本性,让每一个对手震撼。

如果拿出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来对待人生,那么,你就鲜有达不到的目的。

小泽征尔堪称是全日本足以向世界夸耀的大音乐家、名指挥家,然而,他名指挥家的地位,乃是参加贝桑松国际音乐节的“国际指挥比赛”带来的。在这之前,小泽征尔不只与世界无关,即使是在日本,他也名不见经传。

他希望参加贝桑松音乐比赛,将自己的才华展现出来,一名惊人。

通过废寝忘食的不断练习,他终于充满信心地来到欧洲。

到达欧洲之后,他首先要办的是参加音乐比赛的手续,但由于在此之前没有参加国际比赛的经验,他的证件不够齐全,不被组委会受理,这么一来,他就无法参加期待已久的音乐节了!

一般说到音乐家,多半是性格内向而不爱出风头的,所以,绝大多数的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多半会就此放弃,但小泽征尔却不同,他并没有选择软弱的做法。

首先,他来到日本大使馆,说明整件事的原委,然后要求帮助。可是,日本大使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正在束手无策时,他突然想起美国大使馆有音乐部,凡是喜欢音乐的人,都可以参加。他立刻赶到美国大使馆。

小泽征尔将事情本末向这里的负责人卡莎夫人说了,拼命请求她想办法让他参加音乐比赛。但卡莎夫人面有难色地表示:“虽然我也是音乐家出身,但美国大使馆不得越权干预音乐节的问题。”

她的理由很明白,但他仍执拗地恳求她。原来表情僵硬的她,逐渐浮现出笑容。思考了一会儿,卡莎夫人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是个优秀的音乐家吗?或者是个不怎么优秀的音乐家?”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我自认是个优秀的音乐家,我是说将来可能……”

他这几句充满自信的话,让卡莎夫人的手立刻伸向电话。她联络到贝桑松国际音乐节的组委会,拜托他们让小泽征尔参加音乐比赛。结果,组委会回答说两周后做最后决定,请他们等待答复。

小泽征尔终于有了一线希望。

两星期后,小泽征尔收到美国大使馆的答复,告知他已获准参加音乐比赛。

参加比赛的选手总共约60名,他很顺利地通过了预选,最终获准参加正式决赛。此时他想:“为了不让自己后悔,我一定要努力。”

后来他终于获得了冠军。就这样,他拥有了世界大指挥家不可动摇的地位。

确实,由于外在的客观条件,有时即使一个很努力也很有能力的人,也会被“成功”拒之门外。此时,能否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狼族精神,能否坚持不懈地叩击成功的大门,比其他任何东西都重要。只有抱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信念去努力争取、努力奋斗,才能像李云龙那样打赢人生的每一场战役。

嗷嗷叫的部队什么都拔尖:理直气壮地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李云龙打63军前锋时缴获的战利品又被后赶来的兄弟部队抢了,看守战利品的那个连长阻止不住,还被别的部队一个营长打了两个耳光。李云龙大怒,二话没说,带着全团包围了那个抢战利品的营,架起了机枪。他大吼道:谁敢动我就突突了他狗日的,反啦?没王法啦?有能耐自己去缴获,那才是汉子。老子不是地主老财,用不着你们来打土豪,一连长,是谁打了你?去!还他两个耳光,让他以后长长记性。有师长做榜样,华野十一纵二师被公认为嗷嗷叫的部队,什么事都要拔尖,打仗和抢战利品都是如此,这叫两头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