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亮剑精神
1201900000005

第5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2)

亲临“恐怖角”:战胜恐惧的最佳方式就是直面它

在《亮剑》里,楚云飞给李云龙带信,说要见面聊聊。约会地点选择得极有挑战性——河源县,离大同只有几十公里,是日军重兵防守的县城,在中心大街的茶馆里见面,这对双方的勇气都是极大的考验。

李云龙带着和尚就赴约了,腰间鼓鼓囊囊,一点也不加掩饰,明眼人一看便知,那是20响驳壳枪。楚云飞暗想,此人确实胆识过人,敢打扮成日伪便衣队的模样,腰里明目张胆插着枪大摇大摆地闯进日本人的老窝里来赴约,胆小点的人想想都打哆嗦。

毛主席说,无限风光在险峰,但是只有胆大的人才能到达。胆大自从容,李云龙毫无恐惧就大摇大摆进了敌人的老窝,这让楚云飞十分钦佩。正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造就了李云龙的频频成功。军人从来正面中枪,绝不能把后背留给敌人,温斯顿·丘吉尔认为,一个人绝不可在遇到危险的威胁时,背过身去试图逃避。若这样做,只会使危险加倍。但是如果立刻面对它毫不退缩,危险便会减半。绝不要逃避任何事物,绝不!作为职场人士,我们也像李云龙那样直面恐惧,才能毫无畏惧笑傲职场。

约翰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上班族,却在40岁那年作出了一个疯狂的举动:放弃薪水优厚的办公室工作,并把身上仅有的三块多美元捐给街角的乞丐,只带了换洗的衣裤,从自己的老家——阳光灿烂的加州出发,靠搭便车与陌生人的好心,穿越美国,到达东岸一处叫做“恐怖角”的地方。

他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完全是因为自己精神即将崩溃,虽然他有好工作、温柔美丽的妻子、善良可敬的亲友,但他发现自己这辈子从来没有下过什么赌注,平顺的人生从没有高峰或谷底。他觉得自己的前半生在懦弱中虚度了。

他选择北卡罗莱纳的恐怖角作为最终目的,借以象征他征服生命中所有恐惧的决心。为了检讨自己的懦弱,他很诚实地为自己的“恐惧”开出一张清单:从小时候开始算起,他就怕保姆、怕邮差、怕鸟、怕猫、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飞、怕城市、怕荒野、怕热闹又怕孤独、怕失败又怕成功、怕精神崩溃……他无所不怕,唯一“英勇”的一次是他当众向妻子表白求婚。

这个懦弱的40岁男人上路前竟还接到母亲的纸条:“你一定会在路上被人杀掉。”但他成功了,4000多里路,78顿餐,仰赖82个陌生人的好心。身无分文的他从没接受过别人的金钱上的帮助,在暴风骤雨中睡在潮湿的睡袋里,风餐露宿只是小事,他还曾经碰到精神病患者的骚扰,遇到几个怪异诡秘的家庭,甚至还会时不时觉得有人像杀人狂魔和银行抢劫犯。经历这无数的“恐惧”之后,他终于来到恐怖角,接到妻子寄给他的提款卡(他看见那个包裹时恨不得跳上柜台拥抱邮局职员)。他不是为了证明金钱无用,只是用这种正常人会觉得“无聊”的艰辛旅程来使自己面对所有恐惧。

恐怖角到了,但令人意外的是,恐怖角并不恐怖,原来“恐怖角”这个名称,是由一位探险家取的,本来叫“CapeFaire”,被讹写为“CaePeFear”,只是一个失误。约翰终于明白:“这名字的不当,就像我自己的恐惧一样。我现在明白自己一直害怕做错事,我最大的耻辱不是恐惧死亡,而是恐惧生命。”

地位、声望、财富、鲜花……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给勇敢的人准备的。一个被恐惧控制的人是无法成功的,因为他不敢尝试新事物,不敢争取自己渴望的东西,自然也就与成功无缘。胆怯、逃避是毫无用处的,只有直面恐惧,才能战胜恐惧。鲁迅先生曾说:“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只有直面恐惧,不怕冒险,才能打破恐惧,走向成功。

1992年初,DF石化厂在新疆哈密市兼并了一个小机械厂。但这个小厂经营状况很不理想,由于兼并后双方的磨合不成功,新疆籍员工和四川籍员工相互仇视,有的员工甚至把刀子放在枕头下才睡得着觉。

很多员工都觉得那个地方太恐怖,不愿意被派到那里去,派到那里去的大都是犯过错误的员工。1994年初,厂领导安排典幸为哈密市分厂财务负责人,典幸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财务部有几位同事好心地劝他不要去。当然,也有很多人心里暗自高兴,因为典幸去了新疆,他们就不再有被派去的危险了。

而典幸认为,厂里安排他去,肯定有厂里的道理,战胜恐惧的最佳办法就是直面它,如果谁都害怕的话问题肯定是无法解决的。几天后,他坐上了西去的列车。

哈密分厂的条件比典幸预想的还要艰苦。工厂位于哈密市荒芜的远郊,出门就是戈壁滩,眺望四周,几乎看不到一点绿色。厂房是几栋破旧的平房,办公室及员工宿舍是哈密市郊外特有的土屋子,虽然防寒功能不错,但看起来十分破旧。生活条件极差,连浴室都没有。

但是天性乐观的典幸慢慢发现了荒漠的美丽。通过真诚的交流和沟通,他发现那些新疆籍员工并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很快就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由于分厂离市区较远,交通又不方便,典幸很少参与休闲娱乐活动。工作之余剩下很多闲暇时间,典幸爱好写作,便利用这些时间写文章。另外,他还给了自己一项任务,报考国家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

典幸在这段时间里收获良多:一是因工作出色,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青团员;二是一举通过国家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三是积累了更多的财务核算和管理技能。

当典幸从哈密返回总厂,领取先进工作者证书时,听到有人这样说:“唉,我真后悔,当初为什么不主动申请到哈密去呢?”

当机会被别人抓在手里时,总会有人后悔。可惜的是,由于恐惧心理作祟,很多人宁可躲到一边,远离机会。

恐惧有时候就像是一道虚掩着的门,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如果你拿出李云龙那种天不怕地不怕,敢于直面恐惧的勇气来,那么再强大的恐怖之神也会在你的强势面前自然消退,再大的困难也会朝你后退,再遥不可及的成功也会成为你的猎物。

将“不敢”抛之脑后:李云龙部队所向披靡的原因

按照战前团党委的决定:团长、政委应坚守指挥位置,绝不允许参加白刃战。可战斗一打响,他和警卫员都进入了兴奋状态。李云龙三下两下就把单军装脱下来,抄起鬼头刀赤膊冲上去。团长光了膀子,警卫员自然没有穿衣服的道理,和尚也把衣服一甩,拎着红缨枪冲上去。赵刚制止不及,见两人已冲进敌阵,一时也按捺不住,和他的警卫员小张一齐拎着驳壳枪冲出去。

有位开国元帅曾得出结论:敢于刺刀见红的部队才是过硬的部队。李云龙部队官兵将“不敢”抛之脑后,全然没有害怕的道理,一起冲上去和敌人进行搏斗,这种可贵的亮剑精神使得李云龙的部队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秦国一扫六合平天下,很多人都从经济基础雄厚、武器先进等各方各面去分析它胜利的原因。但其中少有人知的是,开战后,当他国将士缩进臃肿的盔甲里寻求自保的时候,秦国士兵却是生龙活虎,不带头盔,杀得兴起的时候,更是脱掉战袍,赤膊上阵,如雄鹰扑杀狡兔子,腋下夹俘虏,手上提敌军首级,还腾出另外一只手来继续杀敌,这样的虎狼之师哪有不胜的道理?

人在职场,到处都充满着竞争,充满了挑战。李云龙那种将胆小与怯懦抛之脑后的亮剑精神也是很多人成功的重要原因。

1956年,58岁的哈默购买了西方石油公司。石油是可以赚大钱的行业,正因为最能赚钱,所以竞争尤为激烈。初涉石油领域的哈默要建立起自己的石油王国,无疑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建立石油王国,油源就是一个不小的问题。1960年石油产量占美国总产量38%的得克萨斯州,已被几家大石油公司垄断,哈默无法插手;沙特阿拉伯是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天下,哈默难以染指……

既然已有的几大油源哈默弄不到手,他只有寻找新的油源了。为了寻找到新的油源,他请专家进行勘测。当1960年,他已经花费了1000万勘探基金,但是仍毫无结果时,哈默冒险地接受一位青年地质学家的建议:旧金山以东一片被行士古石油公司放弃的地区,可能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并建议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把它租下来。

这时哈默难以弄清楚,这个大胆行动是不是今生最后一次冒险甚至可以说是生命的赌注,但他仍然努力去做了,并投入了从各方面筹集的大笔资金。

每向下钻一定的深度,哈默都迫不及待地询问结果。他抑制那种“每钻一定深度,就少一丝希望”的想法。终于在钻到860英尺深时,钻出了加利福尼亚州的第二大天然气田,估计价值有2亿美元之多。

风险和利润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巨大的风险能带来巨大的效益。大胆冒险与收获常常是结伴而行的。人生最有魅力的事业,总是让命运安排在最有风险的绝壁之上,只有那些将“不敢”抛之脑后、不怕孤独、不畏艰难的先驱者,才敢闯进他人未到之地,做别人未做之事。

2007年胡润钢铁富豪榜上排名第一的钢铁大亨沈文荣,不但被认为是“苏南模式”的最后一位守望者,还被业界称为“沈大胆”。“敢为天下先”是他大胆性格的鲜明标签。他本人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也说,敢为人先的经营决策,是他创业成功的关键,也是新时期苏商应有的秉性。

20世纪70年代中专毕业后,沈文荣被招进轧花剥绒厂轧钢车间做了一名钳工。当时,小轧钢厂的年产量只有三四千吨,并且品种单一,竞争力非常有限。

1984年,年仅38岁的沈文荣从老厂长的手里接过了帅旗。当他捕捉到国内房地产业兴起的商机后,立即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收缩产品线,将当时大企业不屑一顾的窗框钢作为主导产品。就凭这一个产品,沙钢迅速完成了资本积累,进入国家二级钢铁企业行列。

1988年,他力排众议,作出了一个“背水一战”的大胆行动:与香港永新公司合资,以3000万美元价格,从英国引进年生产25万吨螺纹钢的75吨电炉炼钢、连铸、连轧一体化短流程生产线。

对于这个行动的结果,沈文荣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他当时说,“如果这个项目引进失败,就把它作为展览馆,我就去卖门票。”

但是,这个非常具有预见性的大胆决策成功了。这条生产线投产之后,沙钢年产钢能力翻了一番,同国际水平一下子缩短了20年距离。从此以后,沈文荣带着沙钢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金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