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卓越青少年的6项修炼
1204700000036

第36章 通达人缘修炼 (4)

愚蠢的言行就如同那些散落的羽毛一样,一旦洒出就再也收不回来。在与人交往中,我们的那些不恰当的言行就像是那些羽毛一样,一旦说出就很难收回,而且还会在别人的心中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疤。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的缺点,自己固然能一吐为快,可是如果继续这样固执下去的话,自己的好意极有可能被别人当成了恶意来对待,这样岂不是费力不讨好?能辨别是非固然是件好事,可是不恰当的说话方式只会让人敬而远之,那些不经过大脑思考就说出来的话,只会伤人伤己。

如果真的是别人做错了,我们也决不能得理不饶人。你别忘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特征:爱面子。我们不能只爱自己的面子,而忘记了他人的面子。每个人都有一道最后的心理防线,一旦我们不给他人退路,不让他人走下台阶,他只好使出最后的一招——自卫,到头来很有可能就弄得大家都很受伤。

有些人认为,经常说别人的坏话,伤害到的只是别人,其实不然。说别人的坏话其实也是在给自己抹黑,因为这是对自己人格和教养的侮辱,同时这些话还会“反弹”到自己身上,伤到自己。青少年要想有个好人缘,想练就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就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切忌谈论别人的是非。与人交往,说话是必须的,但如果话说得太过、太满或是太不合适,就很容易产生反作用,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于一味顺从?——不要以别人的看法来辨别是非

“你看看你,考试的时候怎么能帮朋友作弊呢?现在自己也挨处分了吧,要是有记录了怎么办哦!”父亲瞪着孩子,不满地说。

“朋友间就应该肝胆相照啊!在哥们有困难的时候我怎么能不伸出援手呢?只是受个处分嘛,与义气比起来,能算得了什么呢?”孩子并没有惧色,还带着一点骄傲的口吻回答道。

“你这孩子……”父亲涨红了脸,有些想动粗的样子。

有次,一个父亲带着孩子来我这咨询,刚进办公室,父子俩就闹翻了。后来,我制止了父亲的粗暴行为,并了解了详情。原来孩子在上次的英语考试中因为帮同学作弊而被老师批评教育了,成绩也被记为了零分,可孩子总觉得自己是在帮助同学,并没有错,当父母教育他的时候,还总拿朋友间应该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等来反驳。这个父亲觉得很无奈,于是就来向我寻求帮助。

其实,我在年轻的时候也有过像这个孩子一样的哥们义气,那时候觉得朋友间真的就是应该互通有无,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鼎力相助,所以对于朋友提出的要求、托付的事情,总是难以启齿说不。仿佛一旦拒绝朋友的要求,就是一件很丢脸很掉价的事情,而且还会担心自己的拒绝行为会惹得朋友不高兴,以致破坏朋友间的和谐关系或损坏了这份友谊。后来我才逐渐知道,这种想法应该算是一种哥们义气,它与友谊还有这一定的区别。诚然,企图与朋友保持一致,迎合朋友的要求,取悦对方,这也不能说是一件坏事,因为如果你的朋友拥有良好的品行和教养,你常和他接近的话自然会对你有好的影响。不过相反,倘若你要取悦的是一个品行恶劣的人,那么你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其牵制,最终走向难以自拔的深渊。

我想告诉这名中学生的道理是:真正的友谊不是建立在自我牺牲的基础上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不是靠一味顺从就能维系的。

在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学会区分好玩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对于有些人,即使是偶然认识的人,我们也可以无拘无束地与之交谈,可以大家一起结伴游玩,可这些人都最后却未必能成为你的朋友,最多只能算是玩伴。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的,真的友情应该是恒温的,而不是忽冷忽热的。我们在与玩伴相处的时候,可以在嬉戏游玩中体验到乐趣,可以一同大放厥词地抱怨生活的不公,甚至可以因为一个小闹剧而笑翻了天,可到头来,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收获了吗?而好朋友相处的时候,并不只限于得到愉悦的情绪,更有观点相悖,互相指出缺点、帮助改进的时候,尤其是那些在与你争论时被你看做是不顾惜友情的人,很可能才是你一生中真正的朋友,因为他们是在以一颗真诚的心在与你交往,他们对你的建议正是为了帮助你成长和进步。

所以说,如果是真正的朋友,就不会因为你不赞同、不姑息他的错误行为而责怪你。即使刚开始时不能完全理解你的苦心,但仔细想想后,他们还是会体谅你的。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特别要注意把持好自己的方向,不要被一些表面的情绪左右着,也不能为一些只能算是玩伴的人而放弃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

青少年朋友要记住,在人际交往中的一味顺从并不能维系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而且还是对自己成长的不负责任。因为这种盲目的顺从,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自己选择和判断的权利,这样就很容易在对别人的坏习惯和坏行为的模仿中泥足深陷,使自己的缺点越来越多。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要做的不是为了改善关系而讨好别人,而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交往和信任的人。

我的交际听我的?——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衡量别人

“崔老师,我最近和我的好朋友闹别扭了,我们以前的关系很好的,可我最近越来越发觉她是一个自私的人,而且有时还会对别人撒谎,比如上次我就听她对老师说谎话了,然后我回想一下,觉得她以前在一些事情上肯定也没对我说实话,只是我当时没发现。我可从来不会这样!还有些时候,我觉得她的一些行为很不得体,就直接给她提意见了,可她就是固执得很,什么也听不下去,她怎么是这种人呢?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所以正在犹豫还要不要跟她做朋友。”

在与我的交流中,小米一口气说出了自己最近的烦心事。对于小米,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她一直都是一个注重品质修养的孩子,而且在交友方面也很慎重。但我觉得造成目前她这么苦恼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朋友在品质和教养方面有些缺陷,更在于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评价标准。

其实,在我们的中学生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总是以自身作为参照,遇到什么事情总是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觉得别人在为人处世方面应该遵循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事原则,一旦别人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就依据自己的标准对其进行评判,或加以指责。这其实也是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的。

我们每个人都习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来处世,在评判和争论某个问题的时候,恐怕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吧。但是,我们还得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事情的对错并不是单一由我们自己说了就算的。虽说是你在交际,但你别忘了,交际是相互的,如果没有对象的话,你的交际也就不成立了。如果你总是因为别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就认为别人是傻子,或是横加干涉指责的话,这就很不应该了。像本文中说的小米,她总是认为朋友的一些行为是不得体的,应该遵循自己的标准来进行改进,但后来我经过仔细询问,得知原来只是一些由于生长环境不同而导致的不同行为,这其实只是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区分对错的意义并不大。小米认为朋友应该与自己在这方面保持一致的想法多多少少都带有一点固执独断的色彩。因为在一些不涉及原则的生活细节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

至于小米指出朋友爱撒谎的缺陷,并认为这是导致她们友情即将破裂的元凶,这其实也是小米在以自己的标准和价值观来衡量别人。诚然,小米自己的修养很好,而且眼睛里也容不得朋友身上的“沙子”,但我还是觉得如果因为朋友的这个缺陷就放弃了友谊还是很不理智的。我们说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建立在互帮互助、宽容理解的基础上的,人无完人,对于那些身上有些瑕疵的朋友,我们要做的不是舍弃或是指责,而是帮助和宽容。于是,我把自己的想法都告诉了小米。最终,在与我交流后,小米反省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并决定帮助朋友改正缺点,共同进步。

人际交往中就是这样,如果你总以自己的标准为核心的话,恐怕你就只能发现别人身上的缺点了,但如果你变换一下视角,或许你就能得到更好地启示,从而经营好人际间的这段

关系。

在修炼中不断提升社交力

社交力是我们成就卓越的重要资本,是我们在当今时代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但良好的社交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修炼和培养成的。而且,只有在修炼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我们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这门艺术。

多交朋友,少树敌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中学生,他们才华出众,综合能力很强,可就是有些恃才傲物,很多时候只顾着自己表现,却忽略了别人的感受,所以朋友不多,而且还总容易得罪人。这其实是人际交往的大忌。我们青少年应该把处理和经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人生中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而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一条重要的法则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多交朋友,少数敌人。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这的确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要想成长和干一番事业,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光靠身边仅有的几个朋友也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要广结朋友,少树敌人。

虽然我们在生活中不可能赢得所有人的喜欢,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该放弃与人交友的机会,即使不能与人成为朋友,我们也决不能愚蠢到要与人为敌。我们看名人传记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拥有最多朋友、最少敌人的人往往更能成功,这就是因为这种人能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而不需花费精力来应对别人的报复和污蔑,即使是自己陷入困境了,也会有很多朋友伸出援手。

所以,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受到多数人欢迎的人。然而,不少同学都认为,获得多数人的好感是一件困难的事,我就听到许多人经常埋怨:“我性情过于羞怯,很难引起别人注意”“没有人会对我感兴趣”或是“别人并不想认识我”等,这些实际上都是为自己找的借口,只要我们是真心想要与人好好相处的,并且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去做了,就会有所收获。作为过来人,我想对广大的青少年提一些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