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品决定高度
1207700000023

第23章 剖析现代企业的几种人品观 (2)

本来弗兰克的月薪是175美元,离开原来的球队之后,他参加了亚特兰斯克球队,月薪减为25美元。薪水这么少,弗兰克做事当然没有热情,但他决心努力试一试。待了大约10天之后,一位名叫丁尼·密亨的老队员把弗兰克介绍到新凡球队去。

在新凡的第一天,弗兰克的人生有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因为在那个地方没有人知道他过去的情形,弗兰克就决心变成最具热忱的球员。为了实现这一点,他必须采取行动才行。

弗兰克一上场,就好像全身带电。他强力投出高速球,使接球的人双手都麻木了。有一次,弗兰克一举冲入三垒。那位三垒手吓呆了,球漏接,弗兰克就盗垒成功了。当时气温高达39℃,弗兰克在球场奔来跑去,极可能中暑而倒下去,在过人的热忱支持下,他挺住了。

这种热忱所带来的结果令人吃惊。

第二天早晨,弗兰克读报的时候,兴奋极了。报上说:那位新加入的球员,无疑是一个“霹雳球”,全队的人受到他的影响,都充满了活力。他们不但赢了,而且是本赛季最精彩的一场比赛。

弗兰克的月薪由25美元提高为185美元,多了7倍。

在以后的两年时间里,弗兰克一直担任三垒手,薪水加到最初水平的30倍之多。为什么呢?

弗兰克自己说:“这是因为一股热忱,没有别的原因。”

后来,弗兰克的手臂受了伤,不得不放弃打棒球。接着,他到菲特列人寿保险公司当保险员。整整一年多他都没有什么成绩,因此很苦闷。但后来他又变得很有热忱,就像当年打棒球那样。

后来,他成为人寿保险界的大红人。不但有人请他撰稿,还有人请他演讲自己的经验。

他说:“我从事推销工作已经15年了。我见到许多人,由于对工作抱着热忱的态度,使他们的收入成倍地增加。我也见到另一些人,由于缺乏热忱而走投无路。我深信唯有热忱的态度,才是成功推销的最重要因素。”

老板总是奖赏那些最优秀的人才,同时剔除那些效率低下的员工。最高的薪水、最高的奖赏,都是给那些做到卓越的员工。

要么卓越,要么出局,不仅是NBA的成功法则,更是商业成功的普遍法则。企业只需要卓越的员工。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各级管理者,只有做到卓越,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若不想出局,就要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做到卓越。

敬业:一半是汗水,一半是智慧

勤奋是敬业与否的很重要的表现,但一味苦干并不是创造好的业绩的唯一条件,只有苦干加巧干,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绩效,才是真正的敬业。敬业是现代职场之中普遍认可的一种高尚的品德,它使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怀着一份热爱、珍惜和敬重的心情,不惜为之付出和奉献;同时,敬业是成功的源泉,是具有职业素质、职业精神的一种表现。

当敬业意识深植于员工的脑海里时,他们做起事来就会积极主动,带着思考勤奋工作,并从中体会到快乐,获得更多的经验,取得更大的成就。当然,要取得最终的成功需要长期的努力,不会迅速见效。但如果不具备敬业精神,那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可能了。

当亨利·福特还是少年时,就发明了一种不必下车就能关上车门的装置,当他成为闻名于世的汽车制造商时,他仍在继续巧干。他安装了一条运输带,从而减少了工人取零件的麻烦。在此问题解决后,他又发现装配线有些低,工人不得不弯腰去工作,这对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所以他坚持把生产线提高了8英寸。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提高,却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历史上,无数新发明、新创造便是如此诞生的。

汉斯是一个伐木工人,为公司工作了5年却从来没有被加薪。这家公司又雇用了杰克,杰克只工作了1年,老板就给他加了薪,而老板仍然没有给汉斯加薪,这引起了汉斯的愤怒。他去找老板谈这件事。

老板说:“你现在砍的树和一年前一样多。我们是以产量计酬的公司,如果你提高了产量,我会乐意给你加薪的。”

汉斯回去了,他开始更卖力地工作,并延长了工作时间,可是他仍然不能砍更多的树。他回去找老板,并把自己的困境说给老板听。

老板让汉斯去跟杰克谈谈:“可能他知道一些你我都不知道的东西。”

于是,汉斯就去问杰克:“你怎么能够砍那么多的树?”

杰克回答:“我每砍下一棵树,就停下来休息两分钟,把斧头磨锋利。你最后一次磨斧头是什么时候?”

汉斯的脸顿时红了,一言未发,因为他从没磨过斧头。

工作中,许多人如同汉斯一般,勤奋努力,任劳任怨,却忘了多磨一次斧头,在一味付出辛勤的汗水时,不懂得加一点智慧。

杰瑞是一个新的证券经纪人。和所有新手一样,主管给他一个电话号码簿和一部电话,让他开始工作。如果他想干得好,就尽可能多打电话。杰瑞拥有超人的毅力,他每天会打上几百个电话,忍受不断的拒绝,然后再排除大量障碍寻找到新的客户。在前几个月里其他经纪人被他甩在了后面,杰瑞开始受到上级的重视,最后成了管理层中的一员。

我们不妨来为杰瑞设计一个小型的经营系统,通过廉价的报纸广告和推销信向客户发送信息,这样杰瑞就不用再拨打电话了。他只与那些看到自己发布的信息后给他打电话的人谈生意即可。这样,杰瑞的交易量提高了,就不会像从前一样忙得不可开交。杰瑞如果在不停挥洒汗水的同时加上一点点“巧干”让自己有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做不但不会因为偷懒而被否定,反而有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做任何事情,都要将“苦”与“巧”巧妙结合。正所谓“三分苦干,七分巧干”,“苦”在卖力,“巧”在灵活地寻找思路,只有这样,才最容易找到走向成功的捷径。

人的智慧潜能是无限的,瞬间产生的想法也许就会使企业的流程优化、生产成本降低、工作效能提高,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自律:真正的人力资源主管是自己

自律和自我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有着自我管理能力的人可以控制自己,实现目标。而自律的人更是会专注于目标。杰克·韦尔奇认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应该具备出色的自制能力,一个连自己都管理不了的人,是无法胜任任何职位的,当然,最终他也不会成为一名好员工。老板们并不喜欢那些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员工,因为每天有着大量的问题等着他们去解决,一个懂得自我管理的员工对于他们而言是相当宝贵的。只有具有做自己的人力资源主管的心态,才会成为优秀的员工。

曾经有一位立下了赫赫战功的美国上将,有一次,他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孩子的洗礼,孩子的母亲请他说几句话,以作为孩子漫长人生征途中的准则。将军把自己历经征战苦难,最后获得崇高地位的经历,归纳成极简短的一句话:“教他懂得如何自制!”

在大多数人的职业生涯中,很难在开始的时候就具备出色的自律能力。往往是经历了他律、协助性自我管理之后,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管理。

自律能力在完善一个人的个性方面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律能力,那他在工作上的敬业程度就会大打折扣。一家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们的上班时间是8∶30,有人8∶20就到了,有人8∶30到,也有人8∶40才到。在平时是看不出这三类人有什么本质区别的。但是在关键时刻早到的,准点到的和迟到的人会显现出巨大的差别,虽是小小的习惯,或许正是因为这迟到10分钟的习惯,误了大事。这其实就是每个人的自律能力不同导致的不同后果。

大学一毕业,晓菲就顺利进入一家外企在中国设立的办事处,工作并不太忙,公司还出资送她去学习报关和相关物流培训班充电,不菲的薪水,较大的发展空间,令很多同学羡慕不已。

公司不大,人尽其才,晓菲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销售助理,辅助销售人员做一些货运、文档方面的工作,并逐渐可以独当一面。总经理有过英国留学背景,很有“绅士风度”,在公司,总倡导大家和谐团结,保持团队的向心力和稳定性,因此很少对外招聘。晓菲渐渐骄傲起来,对销售人员乃至部门经理安排的事情,要么就是有选择性地做,要么就忘在脑后,态度甚至有点傲慢。好在晓菲是公司唯一的女性,外表也时尚漂亮,有时跟同事产生矛盾,只要不关原则,总经理以“男士要有绅士风度,不要跟女孩子计较”为由,让男同事礼让晓菲几分。

几个月后,晓菲和4个同事一起去参加北京的展会。开展当天,由晓菲负责的好几个文档都遗留在家,忘记拿,虽说事后有同事的邮件补救,但也对工作小有耽搁,几个同事因不满说了她几句。回公司后,晓菲竟赌气递上辞呈,总经理为稳定团队,挽留了她,晓菲因赢得“胜利”而得意洋洋。

可没想到,此后递辞呈成了晓菲的撒手锏,一有不如意就赌气辞职。一天,总经理终于在辞职信上签名准许,看着“弄假成真”,晓菲叫苦不迭。

作家杰克森·布朗比喻得好:“缺少了自律的才华,就好像穿上溜冰鞋的八爪鱼。眼看动作不断可是却搞不清楚到底是往前、往后,或是原地打转。”如果你知道自己有几分才华,而且工作量实在不少,却不出成果,那么你很可能缺少自律。

我们要试着做自己的人力资源主管,除了自律这种基本的品质之外,还应当学会在工作之中不断提升自我,改进自己的工作,学会自我增值。一个人不应该仅仅满足于现状,满足于现状的人实际是一直在倒退之中,所以要为自己计划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穆里尼奥是一位成功的运动和体育教练。年轻时,他多次参加奥运会,累计得过10枚金牌。在他执教的20多年里,又培养了11位世界冠军。

“你认为一个人要成功,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一天,一位记者问他。

“不安于现状,永远追求新高度。”他说。

穆里尼奥认为,一个运动员在其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很多阶段,在任何一个阶段安于现状,都可能导致运动生涯的终止。比如,一个运动员如果取得地区冠军就满足了,那他绝对不可能取得全国冠军;当他取得全国冠军就满足了,那他绝对不可能取得世界冠军;当他取得一项世界冠军就满足了,他绝对不可能取得下一个世界冠军。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经常这样教导我的队员。”穆里尼奥说,“他们没有让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