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品决定高度
1207700000028

第28章 承袭传统文化,汲取美德资源 (4)

一次,公司派林秀山去新疆出差,为了给公司省钱,他只买了张硬座车票,当领导心疼地说:“这么远的路,硬座怎么休息啊!”他只说了句:“没关系,坐着睡一会儿就行了。”

就这样,在林秀山恪尽职守、尽责敬业的努力下,他争取到了全国各地用户几十家,建立了牢不可破的供求关系,为公司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晋升为负有一定责任的主管,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修养,处处体恤他人,不要苛求,因为自己也并不完美。而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就应当谨慎恭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保证不出纰漏。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更应当信守承诺。一个情操高尚的人是将责任融在血液之中的,做好本职工作,负起应负的责任,义不容辞。

在《周易》中见立业之道

《周易》(作者不详)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时至今日,《周易》中所揭示的人生法则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指导我们趋利避害,转凶为吉。

清代易学家王心敬在其所撰易学著作《风川易说》中,曾总结过《易经》的宗旨:“《易》之为道,总是忧勤惕厉之道;《易》之为学,总是忧勤惕厉之中而已。”所谓“忧勤惕厉”就是要人们常怀忧患意识而心存戒惧之意。

可见,“忧勤惕厉”是进取与反思的统一,是君子的护身法宝,同时也是我们今天的立业之道。

企业界存在一种已被广泛认知的现象,即“成功之后的衰败”。那么,导致“成功之后的衰败”的原因是什么?企业昨天的制胜之道为何成了今天的惯性思维和僵化教条?成功企业内部日益增长的自满,甚至是傲慢情绪如何令其丧失了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

一般而言,企业出一定成绩后,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企业的知名度会随之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其领导人和员工就容易骄傲自满,丧失对市场和经营风险的警惕。“骄兵必败”,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竞争的白热化,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往成功的经验不再适用,若企业员工安于现状,缺乏危机意识,那么企业的寿命就在无形中缩短了。

企业越大,知名度越高,不少员工头脑中就会产生“名门意识”。有人为在知名企业工作感到自豪,还有人会把企业看做不沉的“航空母舰”,也有人认为保持现状即可,不用再拼搏。一旦这些思想泛滥,那么企业的倒闭就“指日可待”了。

有人将企业的发展比作一个生命周期,即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像人一样出现青年、壮年、老年等生命周期现象,在每一个阶段企业都会面临生老病死的考验,企业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居安思危,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高瞻远瞩、居安思危,这是智者的生存态度,也是用变化的观点分析态势。因为所有事情都是由正反两个方面组成的,既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向自己的反面转化。在安逸的时候要想到将来的危险,成功的时候要想到失败。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历来以悲观的论调谈论微软,他一再强调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的时间。“每天早晨醒来,想想王安电脑,想想数字设备公司,想想康柏,它们都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大公司,而如今它们都烟消云散了。一旦被收购,你就知道它们的路已经走完了。有了这些教训,我们就常常告诫自己——我们必须要创新,必须要突破自我。我们必须开发出那种你认为值得出门花钱购买的Windows或Office。”

当微软利润超过20%的时候,他强调利润可能会下降;当利润达到22%时,他还是说会下降;到了今天,他仍然说会下降。他认为这种危机意识是微软发展的原动力。微软著名的口号“不论你的产品多棒,你距离失败永远只有18个月”,正是这种危机意识的体现。

微软作为全球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在比尔·盖茨的眼里距离失败也只有18个月。正是这种危机意识使得微软找到了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那就是持续创新。在盖茨的眼中,每一项新技术的发展对于微软来说都是福音。因为利用这些新技术、新产品,微软可以通过研发新软件的方式快速进入这些新的领域。盖茨说:“微软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速,走到别人的前面去。”

可见,人应该在刚健勤勉,奋发向上的同时,有一种如同身临险境或即将面临困难的敬畏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使人在成功的时候清醒地看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大道至简:《道德经》教你运用简单的力量

《道德经》中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大概是说圣人要去掉极端的、过分的、奢侈的东西。放弃过分,放弃极端,放弃奢侈,追求简单的生活方式,看似原始,但这种简单却是高效的。简单生活追求的是一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工作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简单的生活既要追求工作绩效,也要保证生活质量。

曾任苹果电脑公司总裁的约翰·斯卡利说:“未来属于简单思考的人。”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采取简单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解决问题,是每一位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1994年2月,美国国家银行发展部的主管吉姆·沙利和约翰·哈里斯召集下属开会,会议的议题是改善领导层、员工和客户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最终目标是使美国国家银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之一。

为期两天的会议结束之际,墙上挂满了草案、图表和灵光闪现的新主意。总结的时刻到了,约翰拿着记录本站了起来。

“我们要说的就是这些,”约翰举着记录本说,“简单就是力量。”他在白板上写下这几个红色大字后,结束了自己的总结。

约翰抓住了轻松工作的关键。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当树立这样一个信念:简单就是力量。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宝洁公司,其制度就具有人员精简、结构简单的特点。宝洁公司不允许任何超过一页的备忘录,推行简单高效的卓越工作方法。曾任该公司总裁的哈里在谈到宝洁的“一页备忘录”时说:“从意见中选择出符合事实的一页报告,正是宝洁公司作决策的基础。”

他通常会在退回一个冗长的备忘录时加上一条命令:“把它简化成我所需要的东西!”如果该备忘录过于复杂,他会加上一句:“我不理解复杂的问题,我只理解简单明了的。”

国内有许多公司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专门花重金请来专业的咨询公司,编写出一些文采飞扬、图文并茂、理论和案例也十分丰富的规定性和执行性文件,但最后这些文件的命运都是殊途同归,也就是往往被束之高阁,并没有达到管理者预期的目的。

同样,将所了解的事情用“一页备忘录”表述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是需要对事情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二是要把所得到的材料反复研究,“了然于胸”,然后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代表性、本质性的东西来。如何衡量是不是“吃透”了,一个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是:能不能用“一页备忘录”概括你要讲的或写的内容。如果做到了,说明吃透了。反之,则说明述者对所说或所写的内容仍然是心中无数,无论怎么表述都是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

化繁为简是让我们的工作获得高效的一项重要举措。马上行动,追求简单,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反之,任何事都会对你产生威胁,让你感到棘手、头痛,精力与热情也跟着低下。就像必须用双手推动一堵牢固的墙似的,费好大的劲儿才能完成某件事情。化繁为简,可以让你的生活和工作都变得简单轻松,你的信心也会跟着大增。

《庄子》:悟透身心平衡的快乐工作哲学

庄子曰:“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意思是,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庄子认为,人应该以他本来的面貌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获得荣誉就忘乎所以,也不因为得不到荣誉就怨天尤人。

下围棋的人常说:平常心。所谓“平常心”,指的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比赛,都应该以平日下棋的心情去对待,这样就能下好。反之,过于兴奋,高度紧张,把一盘棋看得过重,以致心理失衡,结果会事与愿违,该赢的棋也会输掉。

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的冠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得最多的同样是一句很简单的话:保持平常的心态。的确,在竞技场上保持平常心态,就能使竞技者超水平发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职场和人生更是如此,只有保持平常心,才能取得工作和生活上的成功。才能快乐地享受工作。

正如古人所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不管我们身在何种环境,承受什么样的压力,只要能够坦然面对,就能够轻松地走向成功。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无论身处什么位置,遇到的问题可能不同,但所面临的压力其实是一样的。漫长的工作生涯中,不分昼夜地加班,工作碰到困难、获得褒奖、遭遇委屈,甚至是挫折连连,都是我们要经历的事情,它涉及所有的人,并不是单单指向某一个人。所以,职场中人应当努力学会,且必须学会去适应环境,而不是怨天尤人、沾沾自喜抑或是垂头丧气。如果人们能够随时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宠辱不惊、去留随意,就能够简简单单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在瑞士,“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这句话,几乎被瑞士人当成座右铭。如何安排每年的休假更是瑞士人的头等大事,许多人通常在前一年就开始计划如何安排日程。该休假就休假,就算老板多给加班费也不干,天大的事情都得等度完假回来再办。瑞士人休假是纯粹的休息,不带手机,不穿西装,或者上山或者下海,完全换了一个生活环境。

《庄子》中就有让人身心平衡的哲学思想。“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庄子认为富人为了集聚钱财,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即使最后拥有了许多钱,也不能完全享用,钱对于他们来说,又有什么价值呢?在生活中,常常有人抱怨活得太辛苦,压力太大,觉得生活了无生趣。其实,这往往是因为在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之前,便给自己在人生各个路段设下了过高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的,而是通过和他人比较制定的。所以为了达到目标,每天都不得不背着沉重的包袱生活,不得不忍受辛苦和疲惫的折磨。

其实,人首先要为自己负责任。了解自己,做你自己,就不必勉强自己,不必掩饰自己,也不会因背负太重的责任包袱而扭曲了自己。如此,就能少一些精神束缚,多几分心灵的舒展;少一点自责,多几分人生的快乐。

歌德曾经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只有认清了在这个世界上要做的事情,认真去做自己喜爱的事,我们才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不要强加包袱在自己的身上,就能体会到人生旅途的快乐。